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在高速公路地质调查中,具有常规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应用遥感技术对榆林至神木高速公路进行工程地质调查,采用解译卫星遥感图像与野外GPS定位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查明了路线走廊带的工程地质环境,重点分析了沙漠区、煤矿采空区和黄土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评价了其对公路设计的危害,为榆神高速公路线路方案选择、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茹晨 《北京测绘》2014,(4):144-146
在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原理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公路测量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RTK技术在公路测量应用中的技术特点及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面临的机遇,在公路测量领域给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西藏墨脱公路断裂构造遥感分析及信息提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西藏墨脱公路断裂构造的遥感勘察中,以Landsat-7 ETM+卫星影像为信息源,以ENVI 4.0软件为图像处理平台,运用数据集成、图像融合、主成分分析及方向滤波等图像处理技术对断裂构造信息进行增强处理; 以基于地学知识的遥感构造分析技术对南迦巴瓦峰地区的断裂构造特征进行全面解译和识别,并在ArcGIS 8.2的支持下进行断裂构造专题制图及信息提取,查明了公路方案线区域内断裂构造的分布及发育特征,为墨脱公路工程线路方案选择、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法国卫星影像立体像对,进行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恢复卫星姿态、建立测区立体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度进行分析。利用立体模型下的影像环境,为线路设计人员在室内对送电线路的走向进行细致选择提供工作平台。并在DEM上提取线路路径高程信息,利用此信息进行线路杆塔排位设计。通过比选确定最优路线,快捷、高效地完成线路初设工作。  相似文献   

5.
资源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将资源三号卫星数据应用于电力板块输电线路勘测设计,可在一些作业困难地区的工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资源三号卫星数据进行电力工程勘测的作业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测试,确认资源三号卫星数据在电力工程勘测设计阶段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探索了带有GPS/IMU的车载RIEGL VMZ—1000三维激光扫描系统,采集公路线路测量的三维点云数据,对其进行噪声消除、坐标转换、三维建模等处理,实现对公路线路纵横断面图的测绘的技术方法,并通过生产项目对该技术方法予以应用和验证,对应用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王冬军 《河南测绘》2007,(2):14-15,24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GPS卫星定位技术快速而广泛的发展,静态GPS、动态GPS(RTK)、卫星导航仪(手持式GPS)等各种卫星定位仪器已相对普及,高压输电线路测量的手段和方法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虽然目前手持式GPS卫星导航仪的定位精度一般为3~5米,不能用于线路定测;  相似文献   

8.
公路规划设计的内容主要是对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经济、自然等方面的条件和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分析、研究和预测,为投资决策提供全面、系统、客观的依据。本文以连霍国道主干线星星峡至哈密改建工程为例,全面讨论了卫星影像图的制作过程,并对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研究,包括前期资料的收集、处理以及后期在规划中如何运用卫星影像图确定公路带的走向、如何进行工程量验算、如何进行地质灾害评价等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产卫星遥感影像在电力部门的应用日益深入,利用高分辨率国产卫星遥感影像对输电线路走廊地区进行快速准确的地表覆盖分类成为现实。本文以湖北省输电线路走廊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地物分类方法对比试验,综合利用高分辨率影像的光谱、纹理、形状等特征优势,以"高分一号"影像为例探索出面向对象的层次分类法,快速实现了地物的精确提取,可用于输电线路走廊地区山火评估及预防。研究结果表示,面向对象的层次分类法对于输电线路走廊地物快速分类是可行的并且能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输电线路选线是电力工程勘测设计的重要工作内容,传统的勘测手段存在地图不能及时更新,优化选线不合理,实地踏勘工作量大、前期工作周期长等问题。本文以在线卫星地图数据为主要载体,开发了基于多平台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输电线路工程选线系统,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发挥多平台在线卫星地图数据的优势,大大提高输电线路设计效率和质量,克服了多平台地理信息数据不能转换,图形不能编辑、输出、量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4400多张不同时期航片和5幅卫片(部分用计算机和光学图像处理等技术进行了 信息增强提取)的解译, 结合前人资料和地面调查验证, 对宝成铁路(宝鸡-绵阳段)沿线约 5000km2范围的灾害地质现象和环境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 论述了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规律及与地 质环境的相互关系, 提出了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试谈豫西伏牛山花岗岩等级体划分中遥感技术应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豫西伏牛山花岗岩体的遥感地质解译为例,介绍了当代花岗岩地质研究中的同源岩浆演化和等级体制等学术思想;论述了花岗岩成分演化序列、结构演化序列中各岩浆单元的反射波谱特征和遥感图像的可解译性;讨论了岩浆单元、侵入体的图形识别和岩浆序列归并、构造演化的遥感解析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利用遥感资料对安徽省进行地质灾害调查,查明了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圈出灾害影响范围,为总结分析灾害发生、发展规律、进行灾害区划,预测灾害易发区段,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遥感地质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遥感技术和遥感地质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以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能源和地质信息的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地质理论、地球系统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理论为指导,围绕地质工作的地质矿产调查、地质灾害和环境监测、矿山开发和环境监测的三大战略任务,提出建设和发展地质矿产和能源遥感勘查和评价技术系统、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监测技术系统及业务运行系统、矿山开发和矿山环境监测技术系统及业务运行系统三大应用技术系统和卫星数据采集与地质应用服务系统、全数字化综合航空遥感集成与信息服务系统两大信息服务系统的遥感地质发展战略目标.促进和实现遥感地质分析由定性向定量,遥感地质应用由单技术向技术集成,地质服务由数据向数据、技术和信息的综合服务方向发展和转化.提出了近期和中期重点发展的技术和重点研究领域,讨论了它们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研究重点和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海岸线演变及地质灾害遥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省漫长的海岸曾经历了大淤大蚀的沧桑变化。现代海岸仍经常受到侵蚀崩岸、岸滩淤涨以及沿岸泥沙流的袭扰破坏。沿岸港口建设、交通航运及滩涂围垦等也不时受到危害,成为江苏海岸带特有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6.
多光谱定量化分析技术在矿化蚀变信息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多光谱定量化解释是遥感技术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多光谱定量化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一些干扰因素对遥感解释的影响,而且也是进行遥感地物识别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开展的应用研究工作是,利用航空多光谱遥感(ATM)图像数据提供的高分辨率地物反射光谱信息,系统地吸收和借鉴了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八五”期间在遥感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应用多光谱定量化分析技术,试验性地在我国西北新疆半干旱地质找矿区展开遥感地物识别研究,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为在地质找矿区进行岩性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对开展多光谱定量化解释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松辽坳陷东侧的找煤工作,前人做过大量地质、物探工作,是一个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一地区的找煤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羊草沟煤产地的发现充分说明,不仅研究程度低的地区需要进行详细工作,即使是上述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还是需要对一些地质问题深人研究,重新认识。本文就是通过遥感技术,结合地质、物探资料,对该区的构造格架重新划分,掌握基底断裂对煤盆地、煤系地层的控制规律以及隐伏煤盆地的影像特征,并对已知研究程度较高的煤盆地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盆地内聚煤中心与影像的相关关系,从而建立起聚煤的构造模式,达到在研究区内预测未知煤盆地和在盆地内预测新的聚煤中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卫星遥感图像特征,分析了河北省太行山区复杂沟系泥石流的运动及动力学特征,提出了泥石流在支沟中是匀变速(加速)运动,在主沟中是脉冲式运动。阐述了主沟中的脉冲式运动方式是由泥石流能量(动力)积累与释放交替演变的结果,而能量的积累与释放是由主沟两侧地质环境条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遥感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RS、GIS技术为公路工程可行性分析及线路的比较选优提供了有力工具,对不良地质体的定位分析、预报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提出了基于RS、GIS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整套工作程序和技术路线,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空间分析演示和专题制图,工程可行性分析及评价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该研究对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遥感、重力资料在相山盆地铀控矿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结合地面重力资料综合分析是进行立体地质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带、线、环、块等四类遥感影像信息与地面重力梯度带、重力异常及基底起伏等信息的对比分析,厘定了相山矿田基底构造格架,对矿四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作了深层次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