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的目的是使岩浆岩的岩石化学计算能与一般岩石学(矿物岩石学)互相密切结合,以促进岩石学的研究.结合的途径是通过岩石化学计算,得出一套判别数值,作出图解,其结果应可大致确定深成岩所属的族,且与岩矿鉴定的结果相吻合.在此基础上,就能大致地确定喷出岩所属的族.用这个方法,还可以从岩石化学角度,对岩浆分异系列和  相似文献   

2.
当今岩石学已成为研究地球及其动力学的“探针”或“窗口”。岩石物理化学是岩石学与物理化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方向。它的主要任务是模拟自然界的温度、压力、化学条件,再造各种岩石形成的作用过程。岩石物理学是岩石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方向。对岩石的形成过程的全面认识,不仅要从化学过程去了解,还必须从物理过程去探索。岩石物理学已成为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今后的发展将是岩石物理化学与岩石物理学的交叉结合,特别是可供化学与物理过程同时进行实验研究的新的仪器的诞生,以及地球深部物质的化学与物理学实验研究的新突破,将可能导致岩石学理论,以至地球科学的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3.
定量岩石学     
在地质科学中,数学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数学和岩石学的横向交叉结合形成了新的边缘学科——定量岩石学。 定量岩石学是运用数学原理、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研究岩石和岩体的数量关系、空间分布规律、含矿性及岩石和岩体形成演化规律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岩石学、数学和电子计算机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它以数学为工具,电子计算机为手段,以解决岩石学问题为最终目的,是数学地质中的一个分支。它为岩石学研究提供了定量的依据,使岩石学研究从定性解释逐渐向定量计算发展。目前,由于数值模拟在岩石学中的应用以及电子计算机能实现复杂、大量的岩石化学计算,使得岩石学研究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1:5万区调工作中变质岩区加强基础岩石学工作的以下3个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1.岩石薄片的研究;2.矿物化学和地质温压计;3.变质岩的岩石组合和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
《岩石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其办刊方针是 :坚持以创新性、综合性、前沿性、导向性为特色 ,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依靠和团结全国广大地学工作者 ,探索自然奥秘 ,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 ,促进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和发展 ,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 ,为我国培养和造就大批地学科研人才。《岩石学报》主要报道有关有关岩石学基础理论的岩石学领域各学科包括岩浆岩石学、变质岩石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岩石学和有机岩石学以及边缘交叉学科包括岩石地球化学、岩…  相似文献   

6.
《岩石学报》2001,17(1):176
《岩石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其办刊方针是 :坚持以创新性、综合性、前沿性、导向性为特色 ,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依靠和团结全国广大地学工作者 ,探索自然奥秘 ,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 ,促进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和发展 ,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 ,为我国培养和造就大批地学科研人才。《岩石学报》主要报道有关有关岩石学基础理论的岩石学领域各学科包括岩浆岩石学、变质岩石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岩石学和有机岩石学以及边缘交叉学科包括岩石地球化学、岩…  相似文献   

7.
岩石化学是研究各种地质过程的本质联系和演化规律的重要手段与方法.据国外统计,1841~1913年,全世界完成火成岩分析11024件,加拿大地质调查所1846~1954年分析了1300件,1954~64年分析了6200件,美国1966~68年平均每年分析2800件.随着我国地质科学的迅速发展,对岩石化学分析的要求与日俱增.本文着重讨论蚀变对岩石化学研究的影响.一要求与现状根据岩石学上的要求,在选择岩石化学资料时必须考虑:(1)岩石学的研究程度,样品的岩石名称、岩性及岩相划分、产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床金庙地区早二叠世火山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床金庙地区早二叠世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初步研究 ,探讨岩浆来源及岩石成因  相似文献   

9.
潘鸿迪 《西北地质》1997,18(2):17-21,T001
本文通过蓝田花岗岩地质特征及岩石学研究,结合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的分析,认为蓝田花岗岩是上地壳岩石经岗岩化-交代作用形成的原地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0.
陆壳岩石学     
陆壳岩石学是一个新的学科研究方向,它是研究陆壳,特别是其深部物质的化学、物理学与动力学的探针。80年代初Fountain提出了世界上五个地区的陆壳断面,提出上、中、下地壳分别由绿片岩相、角闪岩相与麻粒岩相岩石构成。近年来笔者提出华北大陆三个地区的陆壳断面。陆壳岩石学是多次构造-岩浆事件的记录,陆壳岩石在物理与化学上的不均匀性是我们追索大陆动力学的重要科学依据。今后的发展趋势是研究陆壳细结构岩石学、陆壳类型及其动力学、陆壳岩石学与地质灾害、环境、城市地质学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右玉县小南山汉诺坝组玄武岩进行了地层、岩石学、岩浆喷发及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和总结,采用了目前较为前缘的地学理论,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入手,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探讨了研究区玄武岩成因及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中华麦饭石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REE地球化学、岩石物理化学特征以及形成条件和成因机制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地学研究,为今后麦饭石的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3.
<正>岩石物理化学是岩石学与物理化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现代岩石学又一重要的研究方向,其理论基础是相律和相平衡原理,以及热力学三大定律。是研究矿物、岩石、熔浆(体)、气体、溶液、流体之间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平衡共存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矿物共生组合建立之后,是成矿作用和生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服务。就可以应用相平衡原理和相律,为探讨和解释矿相平衡图和相平衡曲线可帮助我们:(1)预测和识别物相;(2)认识矿石化学  相似文献   

14.
二郎坪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玉芳 《河南地质》1998,16(1):37-44
通过对河南西峡二郎坪花岗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作者认为岩体为岩浆成因,且其源涯为宽坪群的变群的变基性火山岩和变泥砂质岩石。用G.Faure(1986)给出的简单二元混合方程,通过对Sm-Nd同位素的计算得出二郎坪岩体由约64%的变基性火山岩和约36%的变泥砂质岩石熔融而成。  相似文献   

15.
借鉴花岗岩区单元—超单元填图理论方法 ,通过对乌增苏辉长岩体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特征的研究 ,将岩体划分为四个单元  相似文献   

16.
卫彦升 《山西地质》2012,(3):114-116,118
本文主要对吕梁山地区古元古界野鸡山群中的白龙山组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采用了目前较为前缘的地学理论探讨了其岩石成因和火山喷发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7.
岩石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主要通过研究岩石的产状、空间分布、成分和结构,探究岩石成因以及构造历史,能够为深入了解地球和行星系统演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岩石学报》是国内岩石学领域最为重要的期刊之一,其研究热点的演化有助于梳理国内岩石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究未来发展趋势,为学科相关研究人员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首次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1985-2021年《岩石学报》刊载论文的研究热点与态势。研究发现,“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锆石U-Pb年龄、华北克拉通”是《岩石学报》载文的热点关键词,在岩石学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其中,“地球化学”贯穿《岩石学报》史今,成为岩石学领域走向定量化的重要研究方法;1990年之后,“流体包裹体”的关注度显著增加,在探究成矿作用上起到引领作用;21世纪之后,以LA-ICP-MS为代表的微区原位测试技术大量运用,“锆石U-Pb”年代学方法成为热点,该技术方法的突破驱动了研究内容的革新;2010年之后对“华北克拉通”的研究热度相比前几十年有显著增加,主要聚焦在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构造-成矿演化和显生宙的华北克拉通破坏两方面。未来研究中应从研究思路和研...  相似文献   

18.
戈塘金矿中含炭硅质角砾岩成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恺军 《地质与勘探》1993,29(11):34-38
通过对含炭硅质角砾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论证了该岩层是由沉积作用形成,其物源主要来自上覆龙潭组沉积地层。  相似文献   

19.
岩石学的研究对象是岩石,但离开具体的岩石标本是无法进行岩石学研究的,而要开展深入的岩石学研究,仅仅依靠从地表获取的岩石样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获得来自地球深处的岩石标本,这就只能依靠钻探工程了.科学钻探可以为岩石学研究提供来自地球深部的岩石样品,而开展对这些来自地球深处、携带大量信息的连续岩心进行系统研究,必然会促进岩石学的发展.而岩石学研究成果又能够为钻探施工提供设计依据,同时,深入的岩石学研究对钻探工程提出的要求还能够促进钻探技术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只有充分重视钻探工程才是真正重视地学研究、重视岩石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变质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质动力学是运用化学动力学方法来研究岩石变质反应的速度和结晶作用动力学的一门新的边缘性交叉学科。在本世纪70年代的变质岩石学研究中,Winkler(1976)和Mueller等(1977)首先提出将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理论及方法用于变质岩石学的研究中。自1983年以来,已有若干论文明确提出变质体系中物质的迁移机制和扩散作用(Brady,1983)。Cygam和Lesaga(1985),Elphick等(1985)和Loomis等(1985)的研究追索了石榴子石的扩散现象,是变质动力学较为成功的研究实例,Tracy在1987年较为系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