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铀矿找矿工作的深入,找矿难度的增大,“攻深找盲”的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我院物探系师生围绕着铀矿“攻深找盲”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活动,从野外到室内,从找矿仪器的研制到异常判别,从异常的定性解释到半定量、定量多信息的研究,逐步摸索和研制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寻找盲矿体的新方法。放射性物探教研室付主任周瑞工程师提出的~(218)Po 法测氡找矿方法。并由仪器教研室何为民工程师研制了新的~(218)Po 测氡仪。从1982年以来应用该测氡仪在不同类型(花岗岩型、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我国铀矿地质勘查领域重大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砂岩型、热液型铀矿的找矿思路、找矿方向,引领、支撑了系列找矿重大突破,重塑了铀矿勘查新格局。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20余年来铀矿地质科研布局的总体思路与演进方向;然后总结了铀矿重大基础地质与成矿理论研究进展,系统凝练了地质、物化探、遥感、钻探工艺、分析测试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及核心勘查装备研制成果,梳理了铀资源预测评价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成效;最后,在重大基础前沿和成矿理论、先进铀矿勘查技术研发、非常规核能裂变资源勘查技术研究、数字铀矿勘查技术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未来10~15年主要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出在“双碳”目标和核能大发展对铀资源保障需求背景下,必须继续坚持并加强铀矿地质科技创新,高质量引领和推动“新区、新层位、新类型、新深度”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3.
《华南铀矿地质》1999,16(1):88-88
二九О成立以来,广大科技人员在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大胆攻关,填补国内两项空白、提高三项分析技术;在地质我矿工作中,攻深我盲,研究花岗岩、火山岩成矿规律,同时利用新理论、新方法扩大找矿领域,为华南地区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铀矿的找矿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近年来,国内外利用矿物气液爆裂法测定矿物形成的温度,使应用矿物包体找矿的“三晕”方法研究有较大的进展。在铀矿普查勘探中应用包体、“氡晕”、“二氧化碳晕”显示矿化地段已收到一定成效。为了促进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并针对爆裂法破坏性测量的特点,1980年开始研制JS-950型爆裂谱仪(图1)。该仪器不仅能确定矿物形成的温度,测定包体爆  相似文献   

5.
顶山地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顶山地区是北准地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初步预测所选出的找矿靶区之一。由于现有资料和资金是短缺,笔者所在科研小组摒弃了以往从区调、普查、到详查的一般找矿模式,对顶山地区紧紧围绕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氧化体发育状况、水动力条件、水化学条件、还原介质条件、铀源条件等各项有利条件进行分析论证,并辅以218Po放射性物探找铀方法补充论证,最终确定出顶山、盐地、黄花沟一带为北准地区最为有利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6.
用航空γ能谱法普查铀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俄罗斯近半个世纪以来应用航空γ能谱找铀矿工作及其发展过程的概况,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30多年来,俄罗斯研制生产了10多种型号的仪器,其中以近年生产的ГCA-99(256道)型和AГC-CB(512道)最为先进,甚至超过美国生产的GR-820型。航测工作有如下变化:(1)从最初的“低空低速”找局部异常,发展为最近的“高空高速”找成矿环境,甚至找地浸砂岩铀矿;(2)由微分道测量U、Th、K,发展到全谱段测量多矿种,用途广,特别是扩大了地质和生态等方面的应用领域;(3)由多边形模型标定仪器,发展到用计算方法标定仪器。这种标定误差小、费用低,俄方的这些变化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带电α卡找矿法是铀矿普查中继α卡找矿法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测氡找矿法。文章介绍了带电α卡找矿法原理及其在铀矿床上的试验结果,带电α卡找矿法比自然α卡找矿法具有更高的测氡灵敏度,并且卡上α强度与杯中氡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自从J·W·卡特等人提出用α卡法找铀矿后,近年来国内外均在进行这一方面的试验或用于找铀矿。我们根据氡的短寿子体在初始态呈正离子,可以被电场加速漂移的特点,试验了“带电α卡”找铀矿的方法。“带电α卡”即是将α卡带电,形成一电场。由于电场的作用,使α卡比正常条件下能吸附更多的氡短寿子体,使α卡上的α强度相对增高,从而提高了α卡的测氡灵敏度。我们将一般条件下金属薄膜对氡短寿子体的吸附称为“自然吸附”(此时的α卡称为“自然α卡”或“α卡”以区别于带电α卡)。将电场作用下金属薄膜对氡短寿子体的吸附称为“电场吸附”。显然有电场吸附作用叠加时将比纯自然吸附作用强。自1981年以来,我们对带电α卡找矿法的原理,装置,野外找矿方法及其效果等力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用带电α卡法找铀矿时,α卡用镀铝聚脂薄膜制成,将α卡挂在塑料杯(容器)中,加上负300伏电压。然后将整个装置倒置在测点探坑中(见图1)。六小时后取出α卡,用辐射仪测量卡上α强度,则卡上α强度将与测点的氡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以来,我国铀矿勘查明显复苏,新探明了一定规模的铀资源储量,有近100万km2提高了铀矿地质调查程度,大型铀矿资源基地、老的铀矿田和重点远景区勘查都取得重要进展,新探明了数个中大型至特大型铀矿床,首次提交了超大型铀矿床。铀矿勘查能力和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得到加强,实施了一批重点科研项目,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四大类型"铀矿研究、铀矿基地扩大研究、铀矿地质应用基础研究、勘查方法技术研究、技术标准研制等取得了丰硕成果,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十二五"提出了"立足国内、开拓国外"的基本方针、"基础先行、着力基地、系统勘查、整体评价"的铀矿找矿思路和建设铀矿大基地的战略,并提出实施铀矿大基地勘查、铀矿大普查、铀资源潜力区域评价和铀矿地质科技创新等4项地质找矿工程(计划);坚持树立"大铀矿体系"的理念,坚持与属地地勘队伍开展"大联合",与国内外高校等地质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共同为提高我国铀资源保障能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我国铀矿地质工作的主要进展,包括铀矿成矿理论创新、铀成矿类型和成矿区带划分、全国铀资源潜力评价、主要工业铀矿类型研究评价、相山科学深钻、零价态金属铀的发现及新矿物发现等;论述了砂岩型铀矿快速评价、热液型铀矿攻深找盲、大数据找矿、遥感高光谱、钻探工艺及分析测试等技术创新成果;概述了依据理论创新及技术方法集成创新在国内外铀矿找矿领域的重大突破;展望了铀矿地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渗出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和模式,认为渗出砂岩型铀成矿作用不同于渗入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其成矿预测和找矿标志也不同;提出了渗出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两大基本关键条件识别标志:红杂色含矿建造原生成因和其中控矿灰色砂体的后生成因识别;在提出的红杂色沉积建造中渗出砂岩型铀矿“上红下黑、上下连通、红中找灰、灰中找矿”总体找矿新思路基础上,阐明渗出砂岩型铀成矿区域预测评价条件和标志:深部富铀富有机质沉积岩建造、区域构造、区域建造、放射性异常信息和综合预测标志等,提出并阐述“小凹陷成大矿”条件;系统建立渗出砂岩型铀矿床预测定位标志体系,特别是野外可识别的宏观标志,包括控矿构造、沉积建造、蚀变改造、铀矿化砂岩颜色、外来有机质特征等,并对比了渗入和渗出砂岩型铀成矿预测标志。提出的渗出砂岩型铀矿识别标志体系不仅对区分“渗入”和“渗出”两种矿化成因,而且对厘清控矿要素、指导成矿预测和找矿工程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0月13—17日,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在沈阳市召仔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研讨会,总局局长、铀矿地质学会理事长张伟星同志以及地质、物探、水文、分析测试和遥感地质等专业的50余位专家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43篇,其中24篇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两位专家作了关于国外砂岩型铀矿床的专题报告。会议围绕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这个主题,就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规律、评价准则、找矿方向,以及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新技术、新方法和当前国内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质》1996,(10):8-10
216队是以找铀为主的技术密集型的铀矿地质勘查队伍。近几年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中取得一些经验:一、抓住机遇,正确贯彻“十六”字方针是取得铀矿地质工作成绩的关键1990年地质总局工作会议正式决定伊犁  相似文献   

13.
频率域激发极化法中的双频道幅频观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将激发极化法用于大面积快速普查找矿,我院物探教研室自一九七五年起开展了频率域激电法的方法研究和仪器研制。一九七七年提出了双频道幅频观测并开始研制双频激电仪,先后研制成三型样机,并进行了若干理论探讨、模型实验和初步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4.
桃山铀矿田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大基地之一,矿田内已发现铀矿床12个,其中大型矿床1个,中型2个,铀矿资源十分丰富,找矿潜力非常大。碎裂蚀变岩型铀矿化是区内主要成矿类型,储量大,但矿体短小分散,品位低,因经济评价问题曾两度停止勘探。近年来随着国际铀价大幅上涨,国内核电要积极发展,对铀的战略需求增加及铀选冶新工艺的试验成功,给桃山铀矿田的“复活”带来了生机。文章在总结桃山铀矿田成矿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成矿理论、找矿新方法、选冶新技术,对桃山铀矿田的开发前景及找矿方向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5.
矿产勘查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总结了国外矿产勘查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指出矿产勘查工作在由“实物工作量型”向“科学找矿型”转变;普查工作部置上由单一矿床转向整个成矿带,实现了矿产勘查思路从区域到局部的重大转变;同时,发展各种勘查方法及其有机结合是当今找隐伏矿的最重要途径。本文以勘查地球化学方法为例阐述了上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友良  常丹  刘凯鹏  彭渤洋  廖敏  刘堃 《地质论评》2016,62(S1):377-378
攀西地区是康滇地轴上少有的铀矿化集中产区之一,区内已发现有花岗岩型、火山岩型、混合岩型和砂岩型等多种类型的铀矿化,但长期以来铀矿找矿未取得大的突破(陈友良,2004;郭宁等,2012)。近年来,在四川省米易县海塔地区的变质—混合岩中发现了较好的工业铀矿体,并在混合岩中发现了富含晶质铀矿石英脉的新类型铀矿化(张成江等,2015),展现出较好的找矿前景。目前有关区内混合岩型铀矿的成因是制约本区铀矿找矿突破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拟从区内岩矿石的元素变化规律入手来探讨该类型铀矿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在1985年太原固体矿产普查工作会议上,对开展新一轮普查找矿工作作了重要部署,并指出在工作程度高的地区,普查工作主要转入找隐伏矿、半隐伏矿、难识别和新类型的矿,而划出“重点片”和实现“五统一”既是针对这种新形势的重大技术政策之一,又是区别于前一轮普查找矿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不同矿石沥青铀矿U^4 /u^6 的比值,成岩、成矿年龄等实事提出了砂岩铀矿由深源铀矿与天水再造铀矿两部分组成。认识到砂岩型、煤岩型、泥岩型铀矿初始阶段为“三位一体”,后来再造富集、分离,最后阐明了“三位一体再造富集”模式的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19.
湘西州矿产资源现状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西州锰、钒、铅、锌、汞等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贫矿多,富矿少,资源保证程度不高。今后除在已知矿带(床)内进一步进行深部矿、隐伏矿、难识别矿和“贫中找富”,开拓“第二找矿空间”外,还应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拓展找矿新领域、新类型,实现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多能源矿产产出盆地之一。本文首先从基底构造、中新生代构造演化、沉积建造特征、后生蚀变特征等角度阐述了准噶尔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区域成矿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已知铀矿化的发育特征,划分了已知铀矿化的类型,提出了不同盆段铀矿化的成因地质模式。最后,从全盆尺度对盆地资源突破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盆地具有良好的基底演化条件,砂岩型铀矿总体成矿潜力好,层间氧化带型应作为铀资源突破的主攻类型,首选目标层位为中—下侏罗统,首选突破盆段应为东准地区,其次为西准和什托洛盖坳陷等地区;西北缘"油气掩盖"型砂岩铀矿亦具备较大的找矿潜力;盆地南缘需坚持"强中找弱",以萨瓦布齐式铀矿为重点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