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某岩溶矿山电耙机基座塌陷形成条件及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军  赵恰 《中国岩溶》2013,32(4):433-436
某电耙机基座位于南方某岩溶矿山,地基由粉质黏土、卵石及壶天群灰岩组成。2009年6月发生塌陷,平面上塌陷坑长约3 m,短约2 m,造成电耙机大部被埋入溶洞内,严重威胁到周边尾砂堆场及水泥罐的安全。调查分析及土洞塌陷过程模拟表明,该电耙机基座塌陷主要由于壶天群灰岩溶蚀裂隙发育强烈,地下水位在岩土界面附近上下波动,以及日常生产中电耙机基础旁长期受冲水综合作用,致使基岩面上的土层颗粒被潜蚀带出进而形成土洞坍塌。针对以往塌陷治理多以回填为主,复塌比较频繁,本电耙机基座塌陷采用孔内旋喷造浆注浆方法处理,即先根据孔深的不同向水泥浆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速凝剂,然后将添加速凝剂的水泥浆液快速送入孔内,并利用高压和高转速切割周边土层,使得单纯的水泥浆成为水泥黏土浆液,在高压下浆液劈裂土层,从而达到快速封堵溶洞口和加固土层的目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快速地封堵基岩面溶蚀裂隙或溶洞口并加固土层,消除塌陷的基本条件,而且工艺成熟,成本远小于注浆加固,适合在岩溶矿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年冻土区路基因冻土地基融化下沉引起的变形、失稳等破坏现象,青藏铁路大量采用了碎石护坡和片石护道来保护多年冻土,维护路基的安全与稳定。对同一路段而言,护道护坡结构尺寸不同,效果也有很大差别,结构尺寸对冻土路基抗冻融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青藏铁路那曲河地区DK1561 975~DK1562 530试验段为依托,通过数值模拟确定对路基抗冻融最安全的片石护道结构形式,分析表明:该区间内,直径20cm的片石,安全的片石护道形式应是阳坡高1.1m,阴坡高1m;阳坡宽度取6m,阴坡宽度取4m。  相似文献   

3.
舒虎 《南海地质研究》2002,(13):100-105
FOCUS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的多道反褶积模块MCDECON在使用中常出现同相轴振幅突变问题,在水合物资料的处理中这一缺点显得更为突出。本文尝试从反褶积的原理出发,分析MCDECON模块的具体算法,寻找其子程序在处理死道计算中的错误并改进平均自相关算法,最终形成一个改进后的多道反褶积模块,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2005,32(1):64-64
福州市从2005年开始,将用6年时间建成福州滨海大通道。  相似文献   

5.
以夯扩挤密桩柔性复合地基为例,应用多道瞬态瑞雷波和探地雷达技术的优势互补,辅以少量载荷试验方法综合评价柔性复合地基加固效果及均匀性的可行性,并与传统的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以2种技术并辅以少量载荷试验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半定量-定量评价柔性复合地基加固效果及其均匀性,反映地基加固效果变化的连续性和加固范围,在许多方面比传统的检测方法更加快速、经济、有效、客观。  相似文献   

6.
我国许多机场道面建造于20世纪50~60年代,至夸连续使用了敷十年,道面使用功能进入老化阶段,已经严重影响了机场的正常使用与飞行安全.准确、快速、合理地对这些机场道面的承载能力与结构强度进行测试及分析,给机场道面管理、雏护和翻修改遣方案提供设计依据就显得非常重要.以西安某机场道面为例,对机场旧混凝土道面结构强度测试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对道面结构强度参数进行测试计算与分析,为道面修复技术方案的设计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岩土工程加固分析的弹塑性力学基础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杨强  陈新  周维垣 《岩土力学》2005,26(4):553-557
研究了弹塑性计算中不平衡力的性质,揭示了它和加固力、结构稳定性的密切关系。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迭代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逐步消除不平衡力的过程。可以采用弹塑性分析中的不平衡力来指导加固设计:只要施加和不平衡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的加固力,结构就是平衡、稳定的。在所有加固方案里,弹塑性分析确定的加固力是最小的,并归结为应力转移的最小余能原理和加固力上限定理,弹塑性计算确定的加固力和真解相比偏于安全。拱坝计算实例表明,不平衡力分析对分析结构稳定性、指导加固设计是有助益的。  相似文献   

8.
《岩土力学》2015,(10):2945-2945
著译者:李世华,小16开本,602页,平膜勒口,定价:98元,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次:第2版,出版时间:2015年8月,标准书号:978-7-112-18055-4,征订号:27264。 内容简介:本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道路桥梁的检测技术(道路的检测技术、桥梁的检测技术、隧道的检测技术);道路的维修技术(道路维修的机械设备、道路路基的维修技术、路面不平整的原因及处理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技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修技术):桥梁维修技术(桥梁维修概论、桥梁结构表层的维修技术、桥梁结构裂纹的修补技术、梁式桥上部结构的维修加固技术、桥梁下部结构的维修与加固技术、拱桥的维修与加固技术、桥梁附属结构物的维修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道面地基工后沉降是机场建设岩土工程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根据飞机主起落架构型确定基础底面的受力范围和附加应力大小,在此基础上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计算工后沉降量.计算结果表明,经过置换处理的道面地基工后沉降量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生石灰与粉煤灰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微观分析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采用压汞试验和扫描的电镜的手段,分析了生石灰与粉煤灰桩加固软土地基前后土的微观结构和孔隙特征的变化,发现加固后特大孔隙和大孔隙减少,小孔隙和微孔隙增加,不同的土质存在着不同的孔隙阈界值,且孔隙阈界值在加固后明显降低,对加固前后不同土的微观结构进行分类,从微观上解释了生石灰与粉煤灰桩加固软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层状介质中,瑞雷波具有频散特性.瑞雷波波速主要与其穿透深度范围内的介质物理性质有关.利用瑞雷波波速与剪切波波速的相关性可以进行岩土力学参数测试,但传统的瑞雷波勘探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发展了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技术,从测量仪器选择、观测系统设计、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加固处理效果评价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频谱激电(SIP)法对豫西某铅锌银矿区已发现的激电中梯异常进行了评价。利用V8多功能电法工作站9道轴向偶极—偶极装置采集数据,经过视谱反演后,根据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总结了本区的物探找矿标识,确定了高充电率、中低阻梯度带、中等时间常数,低频率相关系数的视谱参数组合特征。根据地质矿产资料对具有"高—梯度带(中低阻)—中—低"组合特征的频谱激电异常进行了分类评价,并圈定了找矿靶区。根据圈定的找矿靶区进行了钻探验证,结果表明在定位的Ⅰ类异常靶区中寻找到较大规模的深部隐伏矿体,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山区卵砾石河道水流阻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卵砾石河道广泛存在于山区河流中,在卵砾石河床近底层的水流流速低于上方流速,速度剖面出现拐点,类似于自由剪切流动,传统的指数型和对数型水流阻力公式计算误差偏大。将自由剪切流理论类比到山区卵砾石河道,并考虑山区河流特殊流态、流场和剪切力的影响,引入雷诺数(Re)、弗劳德数(Fr)和摩阻流速利用水槽数据进一步修正了该类水流阻力公式。筛选位于意大利南部的亚平宁山脉140条山区河流野外数据对新公式进行验证,并检验对比了已发表的多个山区河流阻力公式。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水流阻力公式Nash-Sutcliffe效率指数最接近1、均方根误差最小、相对误差最小。自由剪切流动的类比是从湍流结构角度推导河道水流阻力,能更好地阐释特殊水流结构,进而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4.
铁路碎石道碴层导热系数测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张建明  盛煜  赖远明 《冰川冻土》2003,25(6):628-631
采用稳态比较法,对铁路碎石道碴层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试.试验在常温条件下,分别对底部加热及顶部加热两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碎石道碴层顶、底面之间的温差较小时,顶部加热及底部加热两种试验条件下测得的导热系数基本相同;而当碎石道碴层顶、底面温差较大时,底部加热条件下的导热系数明显地大于顶部加热条件下的导热系数.在底部加热条件下,碎石道碴层的导热系数随温差的增大而逐渐增大.碎石道碴层具有吸热和放热条件下传热的不对称性,合理地利用碎石道碴层的这一传热特性,可望对路基下多年冻土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季强  袁崇喜 《地质论评》2002,48(2):221-224
本文实事求是地介绍了道虎沟生物群的组成及相关地层的岩性,并根据长尾型嘴口龙类(Rhamphorhynchoidea)翼龙与短尾型翼手龙类(Pterodactyloidea)翼龙同期共生的特点,确信道虎沟生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晚株罗世。此外,本文还研究了道虎沟生物群中翼龙身上发育的皮肤衍生物,初步认为它们是原始羽毛(protofeathers),至少是与羽毛同源的(feather-homologous),这对于了解羽毛(广义)的演化历史和早期的形态结构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变形加固理论的力学基础与工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形加固理论是弹塑性结构稳定性理论,建立基于塑性余能的结构稳定性判据并确定阻止结构失稳的有效加固力。变形加固理论的核心是最小塑性余能原理:结构总是趋于塑性余能最小的变形状态,即自承载力最大、加固力最小的变形状态。完善最小塑性余能原理的证明,并提出弹塑性结构稳定状态的最小余能原理。阐明变形加固理论对有限元法的发展:揭示了不平衡力与修正Newton-Raphson算法的物理内涵。将变形加固理论与刚体极限平衡法对比,阐明其工程意义是对设计中采用的作用-抗力体系的发展,加固完整描述了作用与抗力之差。  相似文献   

17.
多道能谱分析仪及其应用王长生,魏建云(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多道能谱分析仪、核分析仪、微量分析多道能谱是一种射线测量仪器,可以测量各种射线,主要用于微量分析。人工生成的放射性核素分析,即“活化分析”,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灵敏...  相似文献   

18.
耙吸式挖泥船在疏浚过程中主要采用机械切削方式将海床土体耙松,其土体切削阻力形成机制一直是疏浚技术改进的关键科研问题之一。针对海床土体切削阻力的形成机制,应用自行研制的耙齿切削土体监测装置,对黄骅港粉土进行了耙齿切削试验。试验可直观再现和测试土体被耙齿切削的动态过程及其孔隙水压力演化规律,结果显示,土体在耙齿切削过程中,由于土体在短时间内发生挤压、剪切变形,外部水体难以完成内外流体的交换,致使其土体因剪胀效应而孔隙水压力骤减(甚至成为负压),土体有效应力骤升,使得切削阻力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19.
郑刚  裴颖洁 《岩土力学》2007,28(4):728-732
天津地铁一号线改造工程是在原有地铁线路的基础上对车站和部分隧道进行重建,为了列车的运行安全,必须严格控制新旧隧道结构交接处的差异沉降。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对所要采用的高压旋喷加固地基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确定了加固方式和厚度。现场实测结果表明,此次数值模拟是符合实际的,所选取的方案是经济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岩土力学》2006,27(7):1091-1091
该书根据最新加固规范编写而成,其内容分为建筑结构裂缝和加层、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包括:建筑结构裂缝的普遍性和特征,砖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类、产生原因,控制裂缝的措施及补强处理方法。生书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结构胶和防裂防钢筋锈蚀的材料,超长结构控制裂缝措施,加层抗震鉴定及加固的有关基本规定,砖混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加层加固及抗震加固的设计方法,外贴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新颖方法,并附有许多工程实例。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此比较生疏的特点,本书论述详尽、简明实用,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