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天津宝坻县隐伏岩溶区地下水开发与地裂缝成生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调查分析地裂缝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地裂活动与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过程的关系,认为过量开采奥灰水是产生地裂缝的主导因素。随着水位下降,盖层介质固结压密作用是导致地面压缩变形乃至地裂缝发生的直接原因。地下水系统结构特征以及固结压密作用的物质基础———松散盖层的厚度、岩性,是构成地面不均匀沉降的充要条件。当这种不均匀变形程度足以使土体连续性破坏时,则地裂缝便在沉降区应力集中的部位发生。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曾遭受了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主要由于浅部含水层开采引发浅部土层固结所致。之后采取了回灌浅部含水层并转向开采深部含水层的措施,地面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但21世纪初,通过水位及分层沉降监测,发现随着开采量增加,深部含水层也会成为主要压密土层。其变形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压密特征,即使水位普遍抬升,压密仍然持续,开展其固结压密机理模型研究对地面沉降防治十分必要。传统太沙基理论认为砂土骨架是瞬时变形的,忽略了流变性本质,因此无法解释该现象。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考虑了前期固结压力前后流变性的差异,建立了深部含水层黏弹塑固结压密模型。通过试验获取了相关参数,结合塘桥F16分层标监测结果,对第四含水层长期压密变形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很好地反映了含水层长期非线性压密行为,研究结果对指导防治地面沉降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多年来的垂直形变资料,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地面垂直形变的演化特征及其规律,并结合地下水活动和地面沉降分层标的监测资料,分析地面沉降成因。西安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急剧沉降。  相似文献   

4.
周亚东  邓安  鹿群 《岩土力学》2018,39(5):1675-1682
基于分段线性差分法,建立了一种非饱和土一维大变形固结模型。该模型可考虑土性参数非线性变化,可计算与分析大变形问题,并编制了Fortran计算程序。在现有解答和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瞬时加载情况下模型数值解与现有解答基本吻合,考虑加载过程下的数值解与试验数据吻合。进行了大变形算例分析,对比了加荷压密与消散固结阶段土层变形,探讨了孔隙气、水渗透系数比对土层沉降量、饱和度和不同应变情况下固结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非饱和土大、小变形固结理论计算孔隙水(气)压和沉降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魏坤 《安徽地质》2016,(2):135-137
分布式光纤监测是利用光纤作为传感介质,采用先进的OTDR技术,探测出沿光纤不同位置土层的应变情况,实现真正分布式测量。阜阳地面沉降是由于过量抽汲阜阳城区地下水引起水位下降,在正常固结和超固结[1]土层分布区,由土层固结压密而造成的大面积地面下沉现象。省地质测绘院、阜阳市测绘院、安徽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该区域进行大量的高程测量工作,仅查明了地面沉降范围及垂直沉降量,但对地面沉降的形成机理,各压缩层的变化量缺少统一认识。采用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能准确测出各压缩层的变化关系,为阜阳地面沉降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西安地裂缝近期超常活动,主要是长期过量抽汲深层承压水,引发地裂缝两侧地面不均匀沉降叠加到地裂缝正常活动过程中造成的。不均匀沉降量由地裂缝两侧土体松动程度不同造成的裂隙释水压密差异与两侧粘性土层厚度不同造成的孔隙释水压密差异共同构成。研究计算表明,地裂缝现今垂直活动量中,土体松动程度不同造成的裂隙释水压密量占有较大比例,而粘性土层厚度不同造成的孔隙释水压密差异所占有比例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西安地裂缝活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西安地裂缝的形成及活动主要受构造活动及人类活动因素影响, 而近来地裂缝的超常活动主要与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不均匀沉降有关。根据对抽水及地面荷载引起地层压密固结过程的分析、地下水位变化趋势的分析以及应用 Ver-hulst模型计算、预测结果, 西安地裂缝的强烈活动将有减缓或逐渐稳定的趋势。有关地裂缝活动的最新实际监测数据已显示出一些相应的征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郑州市黄河大堤一线土体的沉降,压密固结,饱水砂土的地震液化研究,认为黄河大堤附近浅层地下水开采后所诱发的地面沉降,固结过程,不会对大堤造成危害,而饱水砂土的水位降低,还会减轻或消除地震时液化砂土现象,对大堤的稳定性有利。  相似文献   

9.
西港煤矿采区地面形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莱芜煤田西港煤矿典型采区地面形变监测结果,绘制并分析地表变形与移动曲线,总结了地面形变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0.
欧智德  邹杰 《城市地质》2021,16(2):192-198
佛山市瓷海国际陶瓷城自2008年起出现地面沉降现象,随着周边人类工程活动增多,地面沉降现象日趋严重.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并运用InSAR地表形变监测技术,从自然因素和人类工程活动两方面研究了该地区地面沉降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引起地面沉降的内部物质条件为填土和软土的压密固结,尤其是软土分布广、厚度大、埋藏浅,为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11.
面波以低频强能量为特征,数据处理中常用的面波衰减技术有:频率滤波、F-K滤波和速度滤波等.由于面波特殊的频散现象,使得上述方法的应用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基于面波的特征随炮检距变化这一特点,提出一种时频~炮检距域面波衰减方法:①对单炮记录中的面波区域做Fourier变换或时频分析,了解面波频率随时间和炮检距的变化规律;②...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石油公司油库五号储罐地基基础破坏事故,分析了该储罐倾斜以及部分基础破坏的原因,并依据工程地质条件、各土层的岩土试验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等,提出了合理的、经济的储罐地基处理方案,满足了储罐基础对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大同市地下水开采的有关资料表明,自1981年以来大同市地下水开始超采,致使大同市地下水各降落漏斗已逐渐靠拢或合并,已经形成了一占据大同大半市区的降落漏斗。通过对大同市各地下水取水点超采量的变化、地面沉降的发生时间与相应位置、地裂缝产生的规律、地质构造的区域背景资料的详细对比与分析,说明了地下水严重超采是导致大同市地面沉降与地裂缝产生的直接诱因。  相似文献   

14.
复合桩基与复合地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峰  宰金珉  梅国雄 《岩土工程技术》2005,19(3):141-143,151
鉴于目前复合桩基、复合地基概念上的混淆,从不同侧面,讲述了复合桩基和复合地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区分这两种新型的基础形式,进而更合理的利用它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A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the frequency content of ground vibration is presented in terms of the so-called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and time-frequency analysis. These techniques, and others, are applied to the surface vibration from a mass blast that triggered a large seismic event and to an earthquake vibration measured in the walls of a massive dam. As an associated issue it is shown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ak levels of acceleration and velocity also reveals information on the frequency content of ground vibration. It is demonstrated quite clearly that the popular zero-crossing method cannot be used to obtain the frequency associated with the peak vibration level. In fact it is a false notion that one particular frequency can be associated with the peak level except for the ideal (and impractical) case of a single sinusoid. Realistically, there is a distribution of frequencies associated with the peak level, and a technique of sliding filters is suggested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dependence of the peak level upon this frequency content. In light of the sliding filter approach, a new frequency dependent criterion for allowable levels of vibration is presented. This criterion is a completely continuous and well-defined function of frequency and so is more realistic than the current criteria which are only piecewise continuous and based upon an ill-defined frequency. The new criterion is applied to vibration data obtained from quarries and underground operations and is also applied to a model of resonant vibrations in urban dwellings.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上海地区土层锚杆的群锚效应,本文以明德林(Mindlin)解为基础,通过引用根据试验所得的锚杆非线性传递函数,对软地层中斜拉锚杆的长度、间距、入土深度、压浆等因素对群锚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国内各主要地面沉降区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地面沉降的机理,重点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地面沉降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沧州地面沉降中心为例建立了带有时间延迟的多项式拟合公式并对其地面沉降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河北平原出现了大量地裂缝,致使建筑物和道路交通遭受破坏,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危害。断层蠕滑型地裂缝因其延伸长、深度大、破坏严重、防治难度大而更应引起重视,断层蠕滑型地裂缝对河北平原地裂缝的研究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从实地调查的800多条地裂缝中选取了两条典型断层蠕滑型地裂缝——隆尧地裂缝、辛-安-深-饶地裂缝,由物探、槽探等综合勘查手段作为验证,初步分析了该类型地裂缝的成因: 它们受控于断裂活动,区域内的深部构造活动为地裂缝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基础。地下水、地表水的活动对地裂缝的地表开启及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麦荣强 《探矿工程》2009,36(5):69-71
化学灌浆是进行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之一,结合某工程实例,介绍了化学灌浆原理、施工工艺、施工设计及沲工控制,并在以往的施工经验中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林青 《探矿工程》2009,36(8):54-56,59
江南小学部田径场跑道需采取必要的加固处理措施控制沉降。根据现场情况结合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对回填层采用注浆加固,改善岩土的力学性能,恢复其整体性,使被加固对象形成整体化的固结体。通过现场实验和历时1年的沉降监测,最大沉降量为1.5cm,沉降时间曲线显示沉降趋于稳定,证明加固效果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