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月23—25日,以“气象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的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在广州召开:此次年会规模大,参加人数多,有14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气象专家和学者。新疆气象部门有30余人参加了此次年会。  相似文献   

2.
戴洋 《气象软科学》2009,(4):161-166
2009年10月15日,气象软科学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19分会场——“公共气象服务与灾害管理”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气象行业不同单位的几十位气象软科学和气象经济学的学者、关注者参加了为期一天的分会场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议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气象软科学和气象经济学的研究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气象软科学》2010,(3):4-4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将于2010年10月份在北京举办。根据中国气象学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的工作安排,并经过与气象经济委员友好协商,两个委员会将再次携手,共同主办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6分会场,分会场的主题为“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和低碳经济”。目前会场报名和投稿工作都在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气象学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的工作安排,并经过与气象经济委员友好协商,两个委员会将共同主办,作为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的分会场之一。年会将于2009年10月13—16日在杭州举办。主题为“公共气象服务与灾害管理”。会议向全国各有关机构的科研、业务和管理人员征文。主办机构将与《气象软科学》杂志共同对应征论文进行评审,在会前确定邀请参加研讨会的交流论文,入选论文经过编辑和作者修改后,优先在2009年《气象软科学》杂志上发表。应征论文以4000—8000字为宜,征文时间从2008年10月1日起。请将应征论文寄送到:  相似文献   

5.
第14届区域气象资料通信网(RMDCN)运行委员会(ROC)和指导组(RSG)会议于2008年6月3~6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会议由RMDCN成员国和中国、日本、印度等RMDCN参加国技术人员参加,WMO也派员参加了两个会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郎洪亮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贵州气象》2010,(6):F0003-F0003
<正>12月15至17日,贵州省气象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在贵阳召开,省气象局陈忠明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吴战平秘书长主持。来自全省各地气象部门及有关单位的8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此次学术年会是省气象学会历年来举办的较大规模的一次学术年会,共收到征文182篇,年会论文集全文收录112篇,其中有32篇论文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7.
中国气象学会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与新疆气象学会联合举办的2006年学术研讨会,于8月21~22日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疆内的7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主任、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主任施培量主持开幕式,新疆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史玉光致词。史局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新疆的自然特点、风土人情和天气气候特点,介绍了新疆气象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和发展前景。他说,新疆气象信息网络业务的快速发展,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他热切希望参会的专家关注新疆和气象信息科技问题,传经送宝,使这次…  相似文献   

8.
《气象软科学》2007,(4):177-177
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软科学气象服务论坛,于2007年11月23日-25日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在会前征文中收到了77篇应征论文,年会全集收集了气象软科学论坛的62篇论文。  相似文献   

9.
2009年1月21~22日,全省气象局长会议在哈尔滨召开,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各市(地)气象局局长及分管业务副局长、办公室主任(或业务科长),省局直属各单位及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各县(市)气象局局长,以及农垦、森工等行业部门负责人14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学习传达了全国气象局长会议精神,总结了2008年全省气象工作,部署2009年重点工作任务。此次会议将对推动黑龙江省气象事业科学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概况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于2009年10月5~6日在英国里丁的总部举办了关于通过动态多点虚拟专用网络(DMVPN:Dynamic Multipoint VPN)进行区域气象资料通信网(RMDCN:Regional Meteorological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通信备份的技术培训。本次培训共有来自中国、瑞典、罗马尼亚、德国和挪威等国的13名技术人员参加。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孙海燕和王丽霞参加了此次培训。  相似文献   

11.
应日本气象厅邀请,由中国气象局李黄副局长率领的中国气象代表团一行11人于1994年11月16日~25日对日本气象工作进行了考察.我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了此次考察,主要目的是了解在1991年后日本气象工作的新成就及今后发展趋势.考察团在日期间考察了日本气象厅的预报部、观测部、海洋部和气象研究所、卫星气象中心及大阪管区气象台(包括高安山气象雷达站)、关西国际机场航空气象台.代表团所到之处受到日方友好热情的接待,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资料.访日期间,日本经济新闻社记者还就中日气象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气象科技水平提高,陕西省气象学会学术交流不断得到各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直属单位和市气象局气象科技人员不断增加,使地市县级气象技术人员也有机会参加全省性学术交流会议,对气象科学技术知识水平提高,特别是对广大气象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英双边合作及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与英国气象学院的长期合作建议(2003年),应英国气象局的邀请,培训中心范红于2004年4月19日至6月11日,访问了英国气象学院。此次访问的目的是:了解英国气象在职教  相似文献   

14.
《辽宁气象》1995,(1):40-41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快西藏气象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中国气象局于1994年9月25~27日在拉萨召开了全国气象部门援藏工作会议。前不久,本刊记者采访了参加此次会议的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张裕道。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广州市气象部门建立的气象精细化预报产品制作平台、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平台以及分发平台架构等气象信息服务系统。阐述了针对2014年3月29日—4月3日广州市罕见的暴雨过程,广州市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借助广州市气象信息服务系统,通过电视、短信、微博、气象网站、PDA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渠道向政府、公众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信息的过程。阐明了应用广州天气官方微博播发信息的理论出发点和实践落脚点。结果表明,广州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在此次广州2014年首场暴雨天气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成效。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气象》2008,25(4):F0003-F0003
为了推进黑龙江省气象事业发展,实施科技兴气象,引导气象行业广大地面、高空气象测报技术人员钻研业务、爱岗敬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展示气象人的精神风貌,2008年12月5日,由黑龙江省气象局、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省森工总局和省农垦总局参与的黑龙江省首届气象行业测报技能竞赛在哈尔滨拉开帷幕,来自全省气象、农垦、森工等部门近70名气象技术人员参加了为期3天的技能比赛。  相似文献   

17.
《应用气象学报》2007,18(2):256-256
2007年3月22—24日,世界气象组织热带气象工作组(WGTM)会议在广州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中国香港以及世界气象组织的相关官员和专家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由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气象局组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广东省气象局承办。  相似文献   

18.
2005年5月19~20日,由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主办、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承办、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协办的雷达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在四川成都召开。这是该委员会自去年10月28日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大规模学术会议。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省气象局等单位及水利、军队、环保、民航、新疆建设兵团及部分高校科研业务人员,雷达生产厂商、技术人员也参加了这届年会。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气象》2014,(4):F0003-F0003
<正>11月1日,黑龙江省第四届气象行业职业综合技能竞赛在哈尔滨举行。来自全省气象部门各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岗位从事观测.预报和服务业务的35名一线技术人员和省农垦系统5名优秀选手参加比赛。黑龙江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永罡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此次竞赛科目包括综合业务基础理论、计算机综合处理以及云天观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全面考核选手的综合业务能力。比赛共产生个人全能奖8名、个人单项奖8名以及3个团体奖和1个最佳风尚奖。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 4月 ,笔者参加了由湖北省气象局组织的“商业气象服务赴日本考察团” ,有幸对日本的商业气象服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其间 ,参观了大阪、京都、东京等地的多家商业气象服务公司 ,重点考察了日本气象株式会社、日本天气新闻公司 (WNI)以及日本气象厅。通过考察 ,笔者对日本的气象服务体系特别是商业性气象服务实践有了初步的了解。笔者在该文中重点介绍了日本两家很有代表性的民营气象服务公司。1日本气象株式会社位于大阪市关西地区的日本气象株式会社 (有限责任公司 )始建于 1 985年 ,属民间气象服务公司 ,现已获得日本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