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内蒙拜仁达坝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详细的光、薄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认为该矿床矿石组成比较复杂,主要为磁黄铁矿、方铅矿、铁闪锌矿、毒砂、黄铁矿、银黝铜矿和黄铜矿等,其次还有闪锌矿、辉银矿、自然银、黝锡矿、硫锑铅矿、胶状黄铁矿、铅矾、褐铁矿和孔雀石等。其中银黝铜矿,黝锡矿和硫锑铅矿是本次工作新鉴定出的矿物。结合成矿地质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特点和矿物间的穿插关系,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划分为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期。热液期又可划分出4个成矿阶段:Ⅰ.毒砂-黄铁矿-石英阶段,该阶段矿化较弱;Ⅱ.石英-闪锌矿-磁黄铁矿阶段,该阶段矿化范围大,强度大,是锌的主成矿阶段,并伴随少量的银矿化;Ⅲ.银多金属硫化物阶段,该阶段是该区最重要的银铅锌成矿阶段;Ⅳ.碳酸盐-萤石-玉髓阶段,该阶段在矿区内分布广泛,矿化不发育,属成矿的尾声。结合测温研究确定该矿床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
西藏隆子县扎西康锌多金属矿床矿石组构研究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详细的钻孔地质编录和显微镜下鉴定,对扎西康锌多金属矿床的矿石组构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矿区矿石构造主要为典型的由充填交代作用形成的块状构造、(网)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晶洞及晶簇状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形成的结构,其次为压力作用和固溶体分离作用形成的结构。由于矿区构造作用和矿化作用具多期次性和复杂性,因而由交代作用形成的结构最为普遍且类型繁多。基于本次矿石组构研究成果,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将矿区成矿期大致分为沉积成岩期、中低温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期,其中,中低温热液成矿期是矿床最主要的成矿期。根据矿物组合特征,划分出6个成矿阶段:黄铁矿-石英-方解石阶段、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毒砂-铁菱锰矿阶段、方铅矿-闪锌矿-硫盐矿物阶段、石英-方解石-辉锑矿阶段、石英-方解石阶段和氧化物阶段。最终,确定扎西康锌多金属矿为受构造-岩浆活动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云南东川大笑铅锌矿床地处康滇地轴中段东沿的次一级隆起上,矿体赋存于白河厂背斜轴部南翼昆阳群望厂组的层间裂隙及羽状裂隙中,呈脉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银和少量闪锌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矿石结构以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变晶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以浸染状、块状、条带状、脉状构造为主。成矿作用划分为热液成矿期与表生氧化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第二成矿阶段为铅锌的主要成矿阶段,成矿温度为140~220℃,成矿时代为印支晚期。工业矿体的形成是在印支运动强大的作用力驱动下,成矿元素活化-混合-迁移-聚集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改造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4.
通过宏观、微观镜下分析及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等工作,研究河池北香铅锌锡多金属矿床的矿石矿物特征。结果表明,矿区矿石的工业类型主要分为四种:以锌为主的锌矿石、以铅为主的铅锑矿石、以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为主的矿石以及细晶黄铁矿为主的黄铁矿石;矿石结构主要有他形粒状结构、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针状结构、斑状结构、草莓状结构、交代熔蚀结构、压碎结构等;矿石构造以细脉状构造、对称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为主,其次为晶洞构造、纹层状构造等。初步厘定矿区成矿期次。根据组构特征及成矿期次,明确矿床类型属于早期喷流沉积和后期岩浆热液充填改造的两期多因矿床。  相似文献   

5.
孙家沟铅矿主要赋存于层山单元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为断裂构造控制的低温热液型矿床,铅矿体主要受F2、F3断裂控制.矿右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及少量黄铁矿、黄铜矿等.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粒状结构、碎裂-角砾结构、脉状充填结构.矿石构造以角砾状、浸染状、团斑状为主,少数为块状构造、脉状构造等.(1)号矿体铅品位主要介于0.314%~1.309%,平均品位0.601%;(2)号矿体铅品位主要介于0.468%~1.460%,平均品位0.776%.根据工业指标圈定为低品位铅矿石.  相似文献   

6.
陕西马元地区铅锌矿矿石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于扬子地块北缘碑坝古陆核活化杂岩区的米仓山复背斜两翼出露的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新发现长大于60 km,宽10~200 m的铅锌矿带。经对马元地区铅锌矿的矿石成分、组构、成矿期次及矿物生成顺序等方面的研究表明,矿石的矿物组合较为简单,主要矿石矿物为闪锌矿和方铅矿,主要脉石矿物为白云石;矿石呈自形、半自形中细粒结构,次有他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以角砾状为主、其次有块状、条带状、脉状、浸染状、网脉状、斑团(点)状;矿石类型主要为重晶石—白云石—闪锌矿型锌矿石、重晶石—白云石—方铅矿—闪锌矿型铅锌矿石和重晶石—白云石—方铅矿型铅矿石3种类型;初步确定可以划分为3个主要成矿期,即沉积期、热液期和表生作用期;铅锌矿的成矿环境是在一次典型的张性断裂构造活动环境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新疆哈密卡拉塔格块状硫化物矿床金银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哈密红海黄土坡VMS矿床位于东天山卡拉塔格隆起带,是卡拉塔格矿集区内新发现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矿体产于卡拉塔格隆起带核部火山沉积岩建造中,具有典型的VMS型矿床“上层下脉”二元结构特征。该矿床中含金硫化物矿石主要有块状黄铁矿黄铜矿、块状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块状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和块状闪锌矿。文中在对各类含金硫化物矿石进行详细的矿相学研究基础上,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联用技术(SEM/EDS),对硫化物样品中金、银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块状硫化物中的主要矿物形成于多个期次,主要包括VMS成矿期(黄铁矿阶段、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方铅矿阶段、石英重晶石阶段)、热液叠加期(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阶段)和表生期(铜蓝纤铁矿阶段)。矿区首次发现4颗金银金属互化物(银金矿、碲银矿),其较大的化学成分差异指示了热液环境由中酸性中性转变为更有利于Au、Ag迁移沉淀的偏碱性。后期的偏碱性热液对VMS成矿期形成矿物产生了交代作用,使得Au、Ag活化再富集。由于后期热液叠加改造,红海VMS型矿床中Au、Ag不仅赋存于VMS成矿期后期中低温闪锌矿黄铜矿阶段,也赋存于VMS成矿期早期中高温黄铁矿阶段,并贯穿整个热液叠加期。各含金矿物组合中除4颗金银金属互化物外Au多呈显微不可见状态,推测Au、Ag主要以原子或离子形式赋存于矿物晶格中或矿物空位处。  相似文献   

8.
拉屋铜锌矿床矿石矿物及结构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屋铜锌矿床主要有用成分为铜、锌、铅,金属矿物有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锡石等,矿石主要构造为浸染状构造、稠密浸染状构造和块状构造,结构有自形粒状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文象结构、交代结构、网脉状结构等。  相似文献   

9.
何耀基 《广东地质》1997,12(3):41-48,T001
玉水矿床赋存在石炭纪早期中晚时碎屑岩(忠信组)顶部与石炭纪晚期早时碳酸盐岩(壶天组)底部的接触面上下。主矿体呈似层状,由碳酸盐岩中微裂隙充填矿体和其下的层状矿体以及碎屑岩内热液蚀变脉状矿体组成,主体是层状的富铜块状硫化物。矿石主要的结构构造是晶粒结构,块状-准块状构造、层纹状构造。矿物组成比较多样,主要矿物是: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矿石铅属单阶段演化的正常铅,铅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  相似文献   

10.
粤北八宝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大东山—贵东W-Sn-Mo-REE成矿带内的大布WSn-Bi-Pb-Zn矿集区,是近年来该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找矿的一个新突破,初步探明储量已达中型。主矿体呈似层状产于燕山三期花岗岩接触带附近东岗岭组下段,主要矿石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矿石构造以条带浸染状、块状为主,矽卡岩化、硅化、黄铁矿化蚀变与铅锌矿化关系密切。通过总结矿区勘查工作成果,与周围典型铅锌矿床的特征对比,初步认为该矿床类型属于矽卡岩型,岩体、东岗岭组薄层状细晶灰岩与钙质砂岩层是矿区铅锌矿成矿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区域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在大东山岩体周围勘查同类型铅锌矿仍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桂西那弱银金矿床矿物组合特征及银和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广西天峨那弱银金矿床以银矿为主,共/伴生金及铅、锌、锑等金属,矿物组合在右江盆地内为首次发现。矿体受那弱背斜及其轴向断层控制,赋矿层位为中三叠统百逢组含钙质浊积岩系。矿石矿物以硫锑铅矿、铁闪锌矿、黄铁矿、毒砂和方铅矿为主;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绢云母等。主要矿石矿物由早到晚的生成顺序为:毒砂→黄铁矿→铁闪锌矿→硫锑铅矿→方铅矿。单矿物化学分析显示硫锑铅矿含Ag最高,其次为闪锌矿;黄铁矿含Au相对较高。EPMA测试结果表明Ag于方铅矿中含量最高,其次为硫锑铅矿;主要矿石矿物中毒砂含Au相对较高,其余矿物中Au含量均偏低。因矿石中的铅矿物主要为硫锑铅矿,可以认为那弱银金矿床的Ag主要赋存于硫锑铅矿中,Au主要赋存于毒砂与黄铁矿中,二者均以显微-次显微状态赋存于载体矿物中。根据矿物组合及其相互交代、切割关系等特征,将矿床划分为2个成矿期共4个成矿阶段。其中,第一成矿期为金的成矿期,矿物组合为黄铁矿和毒砂,由于后期成矿作用的叠加,仅保留一个成矿阶段;第二成矿期为银铅锌成矿期,矿物组合为方铅矿-闪锌矿-硫锑铅矿;包含第二至第四共3个完整的成矿阶段。该矿床Ag、Au共生是不同期次成矿作用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新疆小热泉子铜(锌)矿床位于大南湖晚古生代岛弧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一套凝灰质火山碎屑沉积岩中,矿石类型主要为块状黄铜矿矿石、闪锌矿矿石和脉状硫化物矿石。硫化物的显微结构研究表明,黄铁矿主要发生脆型变形,形成碎裂结构、细粒化结构、充填交代结构、"布丁"结构以及变斑晶结构,黄铜矿和闪锌矿发生塑性变形,黄铜矿表现为"S型"面理结构以及在闪锌矿中呈团斑状结构,电子探针结果表明黄铜矿发生明显的活化迁移富集作用。硫化物的稀土微量元素研究表明,闪锌矿中Mn、Ga、As等元素含量很低,Ga/In<<1,Ge/In多数小于1,174相似文献   

13.
该矿床分布于双井子—黑虎山向斜核部大理岩(下石炭统白山组)中,成矿与东西向断裂有关,矿体严格受大理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体接触带的控制,金-铜矿化与移卡岩化密切相关,矽卡岩化愈强烈矿化也愈强烈。矿石类型有3种:黄铜矿-闪锌矿矿石、含闪锌矿黄铜矿矿石及黄铜矿矿石。矿石有益组分有Au、Ag、Cu和Zn等。该矿床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成矿期和4个成矿阶段,即矽卡岩期,包括无矿阶段和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期,包括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阶段和石英-黄铜矿阶段;表生氧化期。从以上认为,该矿床属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本文还指出,现已发现的矿体多与激电异常值对应,因此在岩体超覆大理岩部位若发现激电异常高值时,应注意寻找隐伏的金-铜盲矿体。  相似文献   

14.
辽宁某矿床,是以铅锌为主的多金属热液矿床,于震旦系浅海相沉积岩下部的条带状白云岩中.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化在空间上与石英闪长岩关系密切.矿体形态为脉状、透镜状或柱状.矿石构造为致密块状、细脉浸染状或脉状.以块状矿石为主,构成工业富矿体.主要金属矿物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其次有白铅矿、菱锌矿、黝铜矿类矿物、黄铜矿等.矿石中除铅锌外,还伴生有汞等有益组份,具  相似文献   

15.
藏南松多地区板多铅锌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矿床产于松多岩组、花岗闪长岩与隐伏似斑状花岗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迄今共圈定3个矿体,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与黄铜矿,其次为毒砂、黄铁矿、磁黄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以石英、绢云母为主,其次为白云母与方解石。矿床可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Ⅰ.石英-毒砂-黄铁矿-磁黄铁矿阶段;Ⅱ.石英-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阶段;Ⅲ.石英-方解石阶段。其中,第Ⅱ阶段为主成矿阶段。为查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和成矿流体特征,选取主要成矿阶段的石英开展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石英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并含有少量纯液相与纯气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属中温、低盐度、低密度的Na Cl-H2O体系;成矿早期存在沸腾现象,之后,流体的减压降温应是铅锌富集成矿的主要因素。综合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研究,初步认为,板多铅锌矿属中温热液脉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拜仁达坝-维拉斯托银多金属矿床的矿相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发现的2个大型银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岩相学、BSE图像与电镜能谱等手段对其矿相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笔者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厘清了2个矿区金属矿物的种类、产出状态及生成顺序,共确定3期4个阶段的矿化作用。第1期成矿作用主要形成胶状黄铁矿,代表低温热(水)的沉积环境。第2期成矿作用是一次中高温热液成矿作用,以高温矿物毒砂与锡石为标志,形成As-S金属硫化物矿化: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毒砂+锡石,随后经历了强烈的构造破碎和强烈的糜棱岩化,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脆性变形-角砾状和塑性变形-糜棱状结构构造特征的矿石类型。第3期成矿作用包括2个成矿阶段:第1阶段为中高温热液成矿阶段,形成一系列富S的金属矿化和Bi+Ag的金属硫化物:毒砂→黄铁矿→自然Bi+硫银铋矿→方铅矿+磁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等;第2阶段为中-低温热液活动,形成一系列贫S富Sb+Ag的金属硫化物: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纤硫锑铅矿+银黝铜矿→六方锑银矿+锑银矿→自然银。其中铅锌矿化与第2、3期成矿作用有关,而银矿化主要与第3期成矿作用的第4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马元矿床矿石组构研究,总结归纳矿床矿石主要结构包括自形晶结构、半自形结构、他形结构、包含结构、压碎结构;构造主要以角砾状为主,其次有浸染状、脉状构造、晶洞构造、雪顶构造。根据矿床矿体野外地质现象并结合镜下矿石组构和电子探针分析,认为马元铅锌矿床为典型的与后生热液有关的MVT铅锌矿床;热液期是其主要成矿期。根据矿物组合特征将热液期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白云石-闪锌矿-方铅矿阶段。对矿体大量发育于角砾岩中、矿体中发育大量有机质进行探讨,总结角砾岩化、有机质和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海山 《矿床地质》1988,7(1):54-63
凤太层控铅锌矿床赋存于中(?)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带或隐伏背斜构造鞍部,受地层、构造控制明显;有清楚的硅化、铁白云石化、炭沥青化等围岩蚀变现象,主要矿石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及毒砂等。根据矿物包裹体、矿石和上下盘围岩组分比值、矿石矿物微量元素分布、硫铅同位素组成、区域围岩元素丰度等一系列特征,推测矿质极可能来自深部古加里东岛孤基底,后经海西—印支期构造作用,通过地下热卤水渗流,再到上部有利圈闭空间富集成矿。矿床成因类型基本属古生新储层控再造矿床。上部围岩也可能提供部分矿质,但主要矿源层应在深部。  相似文献   

19.
大塘铅锌矿位于黔东铅锌成矿带中段,区域性施洞口断裂北西侧,矿体及矿化体呈似层状、脉状和透镜状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及中寒武统石冷水组地层中,含矿岩系为角砾状白云岩,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及少量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及少量方解石。矿石结构以粒状结构和假象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细脉状和角砾状构造。该类型铅锌矿矿床有一定的规模,找矿标志明显。黔东铅锌成矿带中段内有铅锌矿点和铅锌地球化学异常区多处,通过了解该类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可望找到更多、更大的铅锌矿。  相似文献   

20.
江西铅山下湖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平  魏英文  李伯春 《福建地质》2004,23(3):111-118
下湖铅 (锌、银 )矿区位于武夷山隆起北侧饶南坳陷的黄岗山隆断束与永平—广丰坳断束的接触地带的下湖断陷盆地内。矿体产于侏罗系下统水北组层间破碎带内 ,呈层状、似层状 ,产状平缓、倾角为 9°~ 1 3°,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体平均品位 :铅 2 .86%、锌 0 .73%、银60 .8%。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矿石构造以块状为主 ,次为细脉状、网脉状。矿床成因类型属层控 -叠改型铅 (锌、银 )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