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海洋地质资料不仅是地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开发和利用海洋地质资料是海洋地质资料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通过承担"海洋地质资料服务产品开发示范"课题,对海岸带地质资料服务产品开发示范和委托保管海洋地质资料服务展开了探索和研究,对项目的工作背景、工作方法和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重点实验室"于2012年8月批准成立,旨在面向国际湿地生物地质科学和技术前沿,通过研究我国滨海湿地地质演化与沉积地球化学的过程与机制,揭示生物化学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应用生境演替与生态修复理论以及生态水文监测方法,解决我国海岸带地区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切实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求。滨海湿地重点实验室采取开放、协作的方式,建立国际一流的海岸带湿地专业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1月10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环印度洋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探查"项目组召集的"环印度洋国际地质合作研讨会"在西安顺利举行。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的西安地调中心、武汉地调中心、局油气中心、地科院地质研究所、地科院矿产资源所、中国地质图书馆、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以及来自中科院系统的南海研究所、兰州油气中心等多家单位的40余名专家、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重点实验室"于2012年8月批准成立,旨在面向国际湿地生物地质科学和技术前沿,通过研究我国滨海湿地地质演化与沉积地球化学的过程与机制,揭示生物化学过程及其对全球变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重点实验室"于2012年8月批准成立,旨在面向国际湿地生物地质科学和技术前沿,通过研究我国滨海湿地地质演化与沉积地球化学的过程与机制,揭示生物化学过程及其对全球变  相似文献   

6.
湿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具有特色和最具有价值的组成部分,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且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生态系统。随着海洋经济功能的强大,滨海湿地资源已经成为海洋经济开发的前沿阵地与主战场,为人类创造着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从辽宁省滨海湿地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在海洋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探讨其在海洋经济中的功能定位问题,并提出保护、开发滨海湿地资源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国家功能实验室"由中国地质调査局(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  相似文献   

8.
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进行景观生态分类基础上,分析了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和生物多样性水平下降的原因,即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河流上游拦蓄导致入海径流量减小、全球气候变化和频繁发生的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等。提出了保护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重点实验室"于2012年8月批准成立,旨在面向国际湿地生物地质科学和技术前沿,通过研究我国滨海湿地地质演化与沉积地球化学的过程与机制,揭示生物化学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应用生境演替与生态修复理论以及生态水文监测方法,解决我国海岸带地区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切实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求。滨海湿地重点实验室采取开放、协作的方式,建立国际一流的海岸带湿地专业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平  相似文献   

10.
受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的委托,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聘请臧胜远、朱凯、杨敏之、杨启伦、张保民、赵一阳等16位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于1987年11月10—13日在青岛对《中国滨海砂矿分布及富集规律》研究报告进行评审,并通过部级验收.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重点实验室"于2012年8月批准成立,旨在面向国际湿地生物地质科学和技术前沿,通过研究我国滨海湿地地质演化与沉积地球化学的过程与机制,揭示生物化学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应用生境演替与生态修复理论以及生态水文监测方法,解决我国海岸带地区面临的资源一环境问题,切实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辽宁省滨海湿地地理结构、功能与特征的基础上,针对辽宁省滨海湿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通过以滨海湿地为基础的辽宁省海洋产业分析,对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对辽宁省滨海湿地在海洋经济开发中的作用给出了定位。  相似文献   

13.
2004年7月14~16日,海岸带资源-环境体系与优化战略国际研讨会在青岛黄海饭店召开。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东亚及东南亚滨海-近海地学项目协调委员会(CCOP)为主办单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地质研究中心、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重点实验室"于2012年8月批准成立,旨在面向国际湿地生物地质科学和技术前沿,通过研究我国滨海湿地地质演化与沉积地球化学的过程与机制,揭示生物化学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应用生境演替与生态修复理论以及生态水文监测方法,解决我国海岸带地区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切实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15.
<正>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海陆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积极策划组织有关"中国海岸带国土资源环境地质调查""中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等相关选题,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高茂生等科研人员撰写的《山东海岸带地质环境特征及评  相似文献   

16.
<正>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的南黄海油气勘查项目第1批成果论文在《海洋地质前沿》2014年第7期(专辑)出版。本期"专辑"总结介绍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联合中石化、中石油等单位近年来在南黄海中、古生代海相残留盆地的油气勘探和研究成果。"专辑"分"基础研究、资源地质和技术方法"栏目,分别刊载了南黄海海域新一轮油气资源调查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认识"的研究论文,探讨了今后油气勘探的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7.
《海洋地质前沿》2004,20(11):40-40
2004年11月22日,青岛海洋地质工程勘察院迎来了建院20周年,隆重而热烈的庆祝大会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四楼学术厅举行。青岛市建委、市规划局、北海重工、市测绘院、中国地调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单位领导以及严伯铎勘察大师出席庆祝大会并致词,会上还颁发了突出贡献奖,李春院长作了题目为“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争取海洋地质工程勘察事业的大发展”的报告。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 4月 1 1日下午 ,瑞士苏黎士联邦高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许靖华教授应邀来青 ,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做了题为“海洋地质若干基本问题的再思考”学术报告会。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等在青单位的地学科研工作者 5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在长达 3个半小时的学术报告会上 ,许靖华教授对地质学中蛇绿岩套弧后盆地、板块碰撞、海底扩张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 ,使与会人员了解了目前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认识 ;对地质历史中许多重大事件一一做了论述 ;还介绍了水资源的保护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Google Earth近2年的遥感影像以及2013年的资源3号卫星影像数据,并结合他人前期研究资料,对山东省滨海湿地的分布和类型进行了研究,使用ArcGIS软件测算出滨海湿地总面积约为5 124km2,其中自然湿地占35.23%,人工湿地占64.77%。根据山东省湿地实际状况,以及湿地的地理位置、成因、水文、生物等要素的差异,将山东省滨海湿地划分为十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滨海湿地不同的生态服务功能类型,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进行初步价值评估。结果表明,山东省滨海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约3 303亿元,约占山东省2013年GDP的6.04%。其中物质生产价值约占总价值的50.70%,其次为环境调节价值,约占48.24%,社会服务价值只占1.06%。这表明,山东省滨海湿地蕴含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潜力,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是社会服务功能价值量相对偏低,有待于进一步重视和开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工作逐渐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是提升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以及提高滨海湿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文章综述了滨海湿地保护区建设、红线划定及滨海湿地开发管理等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滨海湿地生境和生物修复主要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并根据目前滨海湿地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讨论,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