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鸭山矿区矿井充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双鸭山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多年生产实践资料(矿井涌水量与其相关因素——地貌、采掘深度、回采面积、巷道长度、岩性、构造、降雨的关系),阐述了矿区充水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含水砂层覆盖下采区进行水文地质勘探的重点及开采含水砂层覆盖下煤炭资源的主要防治水措施,对同类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开采煤炭资源具有可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在厚松散含水砂层下留设防塌煤(岩)柱以提高开采上限,研究厚含水砂层区域注浆改造技术。以安徽淮北五沟煤矿1010-1工作面第四含水层(简称四含)下提高上限开采为目标,通过理论计算、注浆材料配比实验和原位注浆试验,对改造范围和层位、注浆材料的适用性、不同深度的浆液配比、钻孔布置方式和注浆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取心测试、水文地质试验和井下钻孔验证对注浆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五沟煤矿四含改造区域松散含水砂层底部无黏土,且在有含水风化基岩条件下,提高上限开采需同时注浆改造松散砂层和风化基岩;粉煤灰–水泥浆较石膏–水泥浆具有更好的体积稳定性,粉煤灰掺量20%~50%的粉煤灰–水泥浆结石率大于98%,且有较稳定的凝结强度,能够满足砂层劈裂注浆的需求,风化基岩采用纯水泥浆或10%以内掺量的粉煤灰–水泥浆,基岩之上2倍采高的砂层注入10%~20%掺量的粉煤灰–水泥浆改造后充当保护层,上部采用20%~50%掺量的粉煤灰–水泥浆进行充填压密,粉煤灰掺量随注浆深度递减;注浆终压可在最浅部砂层注浆劈裂压力的基础上,按地层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梯度0.3 MPa/10 m增加;泄压诱导注浆可有效控制浆液的劈裂扩...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科学院和澳大利亚工业科学研究委员会(CSIRO)互换访问学者的协议,澳大利亚国家工业研究委员会岩土力学研究所海姆博士于1988年4月来华访间并在我所短期工作。在我所工作期间,海姆博士向我所科技人员作了三讲“抽汲流体引起的地面沉降”的讲座。讲课由副研究员陈守义同志担任翻译。我们根据翻译资料对其内容进行删节、整理成文,分三期连续刊登,供同志们学习参考。资料最后由陈守义同志审校。图片由佘诗刚同志翻译成中文。海姆博士在第一讲中主要根据幻灯图片介绍世界各地因开采地下水和石油而引起地面沉降的现象,说明沉降与现场发生的其它现象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沉降与砂层中水位变化的关系以及沉降与含水系统内或含水系统之间存在的粘土物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唐贻智 《岩土力学》1988,9(3):83-90
根据中国科学院和澳大利亚工业科学研究委员会(CSIRO)互换访问学者的协议,澳大利亚国家工业研究委员会岩土力学研究所海姆博士于1988年4月来华访间并在我所短期工作。在我所工作期间,海姆博士向我所科技人员作了三讲“抽汲流体引起的地面沉降”的讲座。讲课由副研究员陈守义同志担任翻译。我们根据翻译资料对其内容进行删节、整理成文,分三期连续刊登,供同志们学习参考。资料最后由陈守义同志审校。图片由佘诗刚同志翻译成中文。海姆博士在第一讲中主要根据幻灯图片介绍世界各地因开采地下水和石油而引起地面沉降的现象,说明沉降与现场发生的其它现象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沉降与砂层中水位变化的关系以及沉降与含水系统内或含水系统之间存在的粘土物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常州市过量开采第Ⅱ承压含水层的水使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含水砂层压密和粘性土层固结而导致地面沉降。试验资料表明该区粘性土层的压缩性较低,它们的压密主要是由主固结阶段完成的。视压榨液,浸提液成分和含水层多年水质的变化,以及抽水时水质与氚量资料说明粘性土层释水在造成本区地面沉降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种条件下,用对含水层水化学成分的检测来监视地面沉降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经济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单井开采地下水的水量观测或水源地评价,无论在水源勘察阶段还是供水开采阶段都比较容易做到。数井同时抽水(如进行半开采性抽水试验)是供水详勘阶段评价水源地常用的办法之一,但需时较长,耗资较大,用人较多,实施较难。在已建成水源地配管输水的情况下,拟查清井群开采总量和单井供水能力,对水源地全面进行评价的先例至今尚未出现。  相似文献   

7.
汪青松 《安徽地质》2005,15(1):41-43
内蒙正兰旗上都镇地处沙漠草原覆盖区,地表没有基岩出露,缺少钻探资料,水文地质调查主要依靠物探手段。笔者使用直流电阻率测深方法,完成测点100个,并进行了分层定量解释。为了综合评估含水砂层厚度与粒径对出水量的联合贡献,笔者采用了水量因子法,计算了各测点的水量因子值。并据此成功地完成了地下水资源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廖友常 《贵州地质》2009,26(4):282-283,289
根据有关定义,“矿区”的使用范围为在相同或相近的成矿时代、成矿背景、成矿条件下形成的,已经开采利用或可以开采利用的矿物聚集体的一个区域。如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由于现行政策法规或行政区划等原因而赋于的此区域上的某一地块。在地质技术报告中,处于勘查阶段的用“工作区”范围、处于开采阶段的用“矿山”范围来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9.
张楼井田内赋存有多个含水层(组)和隔水层(组),地下水会对矿井开采带来不利影响或灾害。通过对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的分析,认为煤系地层中砂岩裂隙水是煤矿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松散层第四含水层砂层孔隙水和古近系底砾岩孔隙裂隙水是主要补给水源,因断层影响或开采10、11煤层时,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水可能会对矿坑直接充水。采用地下水动力学公式法和比拟法分别预算了矿井涌水量,建议采用比拟法预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刘斌  向永  潘孔钊 《新疆地质》2004,22(3):229-232
地下水的缓慢流动使得对井群开采的场激发产生迟滞响应,从而具有类似“地下水库”的调蓄能力和漫长的非稳定流调蓄周期.这种调蓄能力是地下水本身固有的,在不同的阶段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地下水的调蓄作用与调节作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井群开采产生的非稳定流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此过程中的开采量(或允许开采量)主要是由动用储存量和排泄减少量组成的,地下水补排始终处于“负均衡”状态,地下水水位将持续下降.以此为论点,笔对地下水勘察中存在的问题、稳定流应用中造成的片面认识及存非稳定流理论应用中的理解进行了较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上海地区更新统承压含水层沉积机制(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内更新世古河道变迁,具有暖期向南摆动,冷期向北摆动的规律。一、三期古河道暖期向南摆,河床中沉积的砂层形成了含水层,其间所夹持的隔水层(粘土、亚粘土)是二期古河道冷期向北摆动时的边滩或心滩沉积,从而形成了含水层与隔水层。无论是冷期或暖期的古河道都形成各自的含水砂层及隔水牯土、亚粘土层。对暖期形成含水层,冷期形成隔水层的看法,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刘国彬  李青  吴宏伟 《岩土力学》2012,33(12):3729-3735
软土地区盾构隧道建成后往往伴随有明显的长期沉降,较大的隧道沉降会严重影响地铁系统的运营及安全。然而,目前对于软土地区隧道长期沉降机制的认识尚不明确。以上海地区地铁盾构隧道1999-2007年间的隧道沉降为例,通过室内试验及现场监测对引起隧道长期沉降的因素,特别对地下水开采引起的软土及砂土层次压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4含水砂层具有明显的次压缩特性,抽取地下水引起的第4含水层的压缩,特别是其次压缩变形,是引起隧道长期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严格控制该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开采是目前缓解上海地铁隧道长期沉降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问与答     
《水文》1987,(1)
问什么是国际水文计划? (张兴国廖良才) 答国际水文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领导的一项科学计划,实际上开始于1964年,当时称“国际水文十年(IHD)”,自1974年起改称“国际水文计划(IHP)”。这项计划的目的主要是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包括水量和质量)提供一个科学基础。国际水文计划第一阶段是1975~1980年;第二阶段是1981~1983年;目前是第三阶段,1984~1989年。第三阶段计划包括18个主题: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在石油、采矿、环境、能源和岩溶水文地质研究中,经常遇到基岩断裂带、岩体接触带控制的廊道式含水带和含水层非均质性相差十分明显(如降落漏斗长、短轴之比为5~20倍或更大)的脉状体地区内冷水或热水水量如何评价的问题。由于用径向流公式常不适应,与实际情况差距较远,所以实践中评价脉状或似脉状含水系统的水量觉得十分棘手。如何解决这  相似文献   

15.
根据GPS监测结果及已有水准测量成果,并结合地下水开采活动和地面沉降分层标的监测资料,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江阴市地面沉降时空演化规律及成因机理,发现江阴市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南部,向北、向东沉降量逐渐减小,在时空上与地下水开采密切相关,并具有滞后性及不可逆性;江阴市地面沉降的发生主要受内外两种因素控制,本身具备沉降特性的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基岩起伏特征、第四纪土层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是必备的内在因素,而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则是导致地面沉降的主要外因,地面沉降的形成主要是含水砂层的压密和顶底板粘性土层的固结。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大兴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不同含水岩组的水量、水质和水温特征,分析了大兴区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潜力,提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建议,为大兴区城市规划、城市供水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岩溶充水矿床的评价和治理历来是个难题,根本的原因在于岩溶水系统的结构特点是由复杂的岩溶含水介质所决定,故人们对它的输入(补给条件)和输出(排泄方式和量)的转化,对它的调蓄功能难以掌握,以致一些岩溶大水矿床的水量评价和治理长期存在较大的分歧。 本文就系统论角度,将岩溶充水矿床作为一个可控系统。通过对“系统”输出信息反馈分析,探讨岩溶水系统的输入状态和系统结构的方法,针对“系统”  相似文献   

18.
孔集井田A组煤层不仅隐伏于含水砂层组之下,而且处于灰岩含水层之上,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受水害威胁大.为安全开采A组煤层,对底板灰岩岩溶水采取疏水降压,疏干底板移动角以上C3Ⅰ组灰岩水的防治方法,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宁河县地下水安全AHP模糊评价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禧超  李立伟  石文学 《地下水》2010,32(4):13-17,37
由宁河县多年平均各含水组开采状况可知,第Ⅱ含水组开采比例占到了全县地下水总开采量的55%,开采强度在各含水组中也属最大,导致了该层地下水水位的持续下降,引起了地下水水质恶化、地下水资源枯竭、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地下水的安全内涵出发,构建了包括水质安全、水量安全、含水层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4个一级评价指标,15个二级评价指标的地下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取宁河县第Ⅱ含水组10个有代表性采样点进行安全现状分析,并在对地下水环境地质条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量化了地下水安全评价分级标准,取得了与实际较为相符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罗园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园井田地处淮南煤田中段南缘,阜风逆冲推覆构造部位,井田内含水层(组)由新生界松散砂层孔隙水、二叠系砂岩裂隙水、石炭系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水、奥陶系岩溶裂隙水和寒武系岩溶裂隙水五个含水岩组组成,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在分析井田充水因素的基础上,指出灰岩与煤岩层对口部位是突水发生的主要地段。采用生产矿井比拟法,预算开采4-1~13-1煤层时,正常涌水量为316m^3/h,最大涌水量755m^3/h;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法预算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28m^3/h,太原组岩溶水突水量为798m^3/h。根据本井田煤层陡倾斜及含水层间强水力联系的特点,说明矿井防治水工作难度较大,在今后的矿井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水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