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澜沧江-湄公河港口航道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实践,提出了基于WebGIS的港口航道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案和实现方法,采用MapXstreme平台,利用ASP技术和脚本语言JavaScript,以及HTML技术、响应用户端的动态请求,实现对港口航道信息的查询、统计、三维显示及输出等。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电子海图(简称中国海事电子海图)作为中国官方电子海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技术体制和生产流程日趋完善,目前已通过挪威PRIMAR公司认证并公开向全世界发行.但其采用的分幅标准依旧是传统海图标准,即依据航道进行分幅,这种方法显然已不适用于电子海图.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海事电子海图现有的生产模式,满足不同...  相似文献   

3.
胡定军 《现代测绘》2011,34(5):58-59
本文以长江数字航道与智能航运建设示范工程(南京至浏河口河段)为依托,介绍了国际标准电子海图的发展情况,着重阐述了基于S-57编码的长江内河电子航道图(iENCs)的关键技术,以保证长江电子航道图的生产、应用遵循相关国际标准,同时也尽量体现长江内河流域的航道特征。  相似文献   

4.
JSH航道图自动制图系统软件,是上海海监局海测大队科技人员为适应改革开放和水运交通事业的发展的形势,依据国家有关制图标准,运用电算技术精心设计、研究的高科技成果。1990年经专家组评审:该系统达到了航道图内业制图国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航道图自动制图系统的空白,为测绘自动化和出版一流海图提供了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5.
海事系统港口航道测绘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具有创新意识,职工真有竞争意识,依靠科技力量壮大队伍,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良好的海测服务机制,使港口航道测绘事业健康发展。从沿海港口航道测绘发展需求的角度探讨正在和可能海事系统港口航道测绘进一步发展的几大因素。  相似文献   

6.
汪家君 《浙江测绘》1984,(2):8-11,15
海图上的深度基准面是海图水深的起算面,它是多年平均海而以下的一个面。为了保证航行安全和充分利用航道,深度基准面的确定必须考虑到该海区的潮汐特性。一般地说,潮差大的海区深度基准面与多年平均海而之间的高度大;反之,则小。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图上航道水深数据稀少、进行乘潮进港分析不准确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高精度瞬时水深模型的乘潮进港分析方法。在海图水深的基础上,融入高密度多波束水深数据,共建高精度静态水深模型,并进一步精化水位预报,形成高精度的瞬时水深模型;然后,采用分段测试的方法,分析航线可行性,并求取乘潮进港时间窗口。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高精度的瞬时水深模型能够获得更准确的乘潮进港出发时间窗口,可提高航道通航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港口航道陆域形变监测与管理,讨论了动态形变监测特点.分析了综合运用创新的并行动态二级GNSS布网空间框架结构体系,构建了连云港一级并行动态GPS控制网系统和专业服务海域使用动态监测二级工作基点网的模型,可确保港口航道安全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熊晋健  杨保  周立 《现代测绘》2013,36(3):7-10
航道动态变化和泥沙运动会在短时间内改变航道的几何形状,对船舶的航行产生危险。水深测量提供了准确的航道内部水深变化的信息。本文分析了航道水深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及管理等方面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港口管理提供更多的信息,使其能够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从而减少风险航运。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一种长宽比例尺不一致的航道扫测图制作的数学模型和制作方法,采用计算机语言编制的软件对这种航道扫测图的制作方法予以实现,并且通过我国北方某港口航道扫测的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