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引言城市测绘资料是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重要基础信息资料,又是城市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随着城市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逐步自动化,测量工作者如何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好长期积累的大量数据,更好地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数据库技术或GIS技术建立数据库或信息系统,以实现管理及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以适应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现阶段大多数城市规划管理手段较落后,提出了城市信息系统概念,并论述了系统的研制方向与发展目标以及系统发展的几个阶段和内容,最后指出了适合于我国城市信息系统在研制开发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项目概述"数字规划"是"数字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从其发展历史及其相应的社会认识水平、行业应用水平进行划分,已经大致经历了两代产品历程。这两代产品的不断完善和成熟,记录着我国城市规划信息化的探索脚步,印证着规划人对新技术应用的孜孜追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城市规划信息系统面临的数据问题、城市规划与空间数据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同时总结了广州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数据构成 ,并着重探讨了广州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各种数据的采集和组建。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世界》2010,(1):88-92
一、工程概况 1.工程背景及意义深圳改革开放30年.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日新月异.每年兴建大量建筑物。而了解和掌握作为城市社会经济生产生活载体的建筑物现状和变化情况.越来越成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础。但现实往往是建筑物家底不清,信息零散、割裂、多口径的问题.难以满足精细化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6.
“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城市是一种人地关系系统。“数字城市”是城市的信息系统或数字神经系统 ,它必须反映现实城市的人地关系。数字城市是现实城市人地关系在信息空间的影射。数字城市的主体是人 ,由政府、企业和市民构成 ,因此 ,城市信息系统由政府信息系统、企业信息系统、公众服务信息系统构成 ,政府信息系统是“数字城市”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广州新型智慧城市应用探索:城乡规划的智慧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条件,城市规划管理作为城市建设的前端环节,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规划管理"一张图"平台、多规合一信息联动平台等围绕新技术而形成的规划管理新手段,极大地提高政务效率,也倒逼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管理更加智慧化。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分析城乡规划智慧化管理历程,从决策层、管理层、实施层、技术层和数据层5个维度探索城乡规划智慧化应用,构建城乡规划智慧化管理体系,关注智慧化提升城乡规划与管理能力,运用信息系统构建五年空间规划体系、一张图管理和实施评估、多源数据辅助规划决策等城乡规划智慧化方式,为相关城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苏梅 《国土资源》2003,(7):64-65
2003年6月28日,中国一流水平的鞍山市城市规划展示厅对外开展。来自全国各地的城市规划专家和学者对展示厅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赞其是了解城市历史的微型画册,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集成,是描述城市未来的全卷蓝图,是城市文化的缩写读本,是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的一方平台……鞍山市市长张杰辉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导向下的土地储备可以使土地由经营性储备转向经营性与公益性土地储备相结合的模式。在新城区的建设中,用城市规划指导储备土地,可以实现新区城市功能的完整。在旧城区改造、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用城市规划指导储备土地可以调整城市的功能格局,弥补城市功能的不完善,实现城市发展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由建设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新闻社、广州市人民政府于9月18日至21日在广州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与设备博览会”上,规划局作为本次博览会的主要参展单位之一,精选了一批很有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积极参展,参展的项目绝大部分是自动化中心多年来的科技成果,如: 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综合应用系统、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规划管理审批会议系统等,获得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许多与会者纷纷致电中心,表示要上门详细了解有关系统。  相似文献   

11.
城市大数据信息图谱相较于传统地图信息平台而言,具有可定位、可视化、实时监测的特点;同时,将城市信息图谱平台精确落实到空间地块,则能实现从表层到深层对城市各系统、各单元的全面、综合的信息表达与联动分析。基于此,本文通过大数据采集、人机互动技术及谷地软件等方法,形成从建筑单体-用地地块-道路红线-街区单元-地形地貌的三维建筑精度的城市空间数据库,进而建构出城市多源大数据全信息复合数据库,这一数据库涵盖城市绿化系统、城市市政系统、城市微气候系统、城市产业系统、城市人车系统以及城市意象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Arc GIS平台将空间形态数据库与复合数据库进行空间耦合,形成基于统一空间坐标系的城市空间大数据信息图谱的基础模型;根据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与管理需要进行多对象的大数据组合与相关性分析,获得多源数据融合特征综合信息,进而优化规划和设计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2.
重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重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体系、运行平台、服务体系、安全体系和标准体系。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概括为3个层面,即政府、企业和社会化应用,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管理、救灾应急指挥、生态与环保、城市资源管理以及国民经济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等方面,指出了重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发展方向—建设重庆市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3.
生态空间控制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生态城市的必然要求;数字城市规划以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与空间定量分析为突出特征,探讨生态敏感信息图谱构建的信息技术方法是数字城市总体规划需要开展研究的领域.以A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探讨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生态敏感信息图谱构建方法,包括基础数据处理、生态因子确定、评价方法选择、生态敏感性评价、信息图谱构建等几个方面.实践结果表明基于GIS的城市总体规划生态敏感信息图谱构建的技术方法是可行的,可以为数字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As a refle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mountainous environment, urban planning has an impact on the mountainous environment by changing the topography, landform and spatial layout. A good urban planning can mitigate and adapt to the mountainous environmental impact. Urban master planning involves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nd interactions of various components of urban complex systems. Planning Support System(PSS), as a technical means to assist planning decision-making, is mostly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user(stakeholder)-system". Its strong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consensus of diverse stakeholders on urban planning.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herefore to build an augmented planning support system framework that is based on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this framework is ontology-driven, and thus will enable the generation of a planning support prototype system for mountainous urban master planning founded on this framework. The framework fuses the urban planning ontology and the planning support system together, which helps different urban agents to reach a consensus based on a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urban planning. The defect i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planning ontology is still manually constructed. The approach advocated here will enable a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mountainous urban master planning, support efficient and flexible decision in this area, and provide reference framework for future mountainous urban master PSS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 The PSS prototype developed based on augmented planning support system framework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urban master planning of Changting County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scenario analysis, urban agents can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ultimately helps to promote urban planning decisions and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新余市城镇体系分形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传统的规划方法对城镇现状条件难以进行科学量化的局限性,一些现代数学理论与方法对提高城镇体系规划成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方面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应用分形理论,对新余市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构建分形特征的数学模型计算了新余市城镇规模结构的分形维数、空间结构的聚集维数和关联维数,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最后得出新余市城镇规模不均衡,城镇联系不紧密,城镇体系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的结论。在此结论基础上根据新余市的现实条件,对新余市城镇体系规划及发展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提高城乡规划工作中城镇体系空间规划分析工作的准确性与效率的目的,本次研究提出了城镇势力圈划分、城镇职能识别、城镇规模等级划分定量分析方法。应用这些方法,基于ArcGIS 9.3系统平台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设计了基于GIS的城镇体系空间规划分析系统。本系统适用于当前城镇体系规划实践,解决城镇势力圈划分、城镇职能识别、城镇规模等级划分等3个核心问题。本系统在城镇经济腹地划分、行政区划调整、经济协作区划定、中心城镇吸引范围的空间识别、中心镇判别、城镇体系结构识别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城市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各政府部门的空间规划迫切需要高度协调一致,从而保障规划有效实施,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探索“多规合一”已成为新型城镇化阶段的重要内容,然而现行规划在编制、实施和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规划信息难以共享,项目落地存在争议,引发空间管制矛盾.本文结合南京市实际情况,通过分析“多规合一”在数据标准、空间布局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基于“一张蓝图”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思路,包括数据建库、系统架构和功能设计等内容,并对信息平台的应用扩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时空信息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强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本文重点探讨基于多传感器技术(包括机载激光扫描技术、多角度倾斜摄影技术在内的航空摄影)和高度自动化后处理新技术的全景真三维技术特点及优势,并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探索基于全景真三维技术的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应用。实践表明,全景真三维技术能够快速提供真实统一、高精度、多层次的城市模型数据,为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和运营提供了事半功倍的信息化手段,是一种构建新型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基础设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带来新的突破契机,为实时动态获取城市居民生活和行为特征信息,评估和预测城市规划编制成果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本文从大数据视角的城市规划思维方式出发,梳理了城市规划编制各阶段采用的大数据研究方法和技术,最后指出当前城市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大数据助推城市精准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