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广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调查统计,广西自然分布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121种,是我国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本文论述了广西珍稀濒危植物地理分布、资源特点,系统分析了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现状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珍稀植物资源的战略。  相似文献   

2.
广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先琨 《热带地理》1995,15(2):147-154
广西自然分布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124种,是我国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本文论述了广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系统分析了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保护与开发利用战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抗菌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是一个抗菌植物资源大国,资源十分丰富。抗菌植物资源的研究是对该项资源更合理、经济、有效地开发利用的措施、原则、方法的综合性研究。根据大量抗菌植物调查研究数据,本文概述了该项研究及应用的最新进展、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并对其资源保护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掌握中国湿地中植物资源的现状是植物保护的基础。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中国湿地中植物资源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湿地中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建议。目前,共有369种植物被开发利用;其中,272种为经济植物(包括食用植物47种、药用植物191种、工业用植物100种),89种为环境保护植物,80种为种质资源植物;有30种珍稀濒危植物,有4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包括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和3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在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背景下,建议继续加强对湿地中的植物资源的调查,建立湿地中植物资源信息库和评价系统,科学有序地开发和利用湿地中的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月10月,首届抗逆资源植物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成功召开。来自兰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青岛海洋所、寒旱所和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等11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出席了会议。我所张道远研究员做了题为"极端耐干藓类齿肋赤藓抗逆分子机制及其基因资源开发利用"的报告发言,介绍了有关耐干藓类快速复苏的组学最新研究进展。研讨会由逆境中心主任朱健康研究员主持并致开幕词,他指出抗逆生物资源是自然界宝贵的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土壤学会盐碱土专业委员会、新疆土肥学会、新疆地理学会、新疆植物学会、新疆生态学会等七单位组织的“盐生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利用与西部生态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学术讨论会将于 2 0 0 3年8月初在乌鲁木齐举行 ,会议规模近百人。会议议程包括 :盐生植物生态生理学研究 ,提高利用盐生植物资源利用 ,治理土地荒漠化 ,发展区域经济 ;抗盐机理研究 ,从盐生物抗盐机制、结构中探索提高栽培植物抗盐力的途径 ;盐生植物中获取抗盐基因 ,进行植物耐盐性遗传改良 ;发展盐生…  相似文献   

7.
北山位于浙江中部,地处中亚热带北缘,计有野生维管植物167科,574属,1149种。本文评价了北山植物资源的现状,提供了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提出了今后开发利用的重点,并对植物资源的保护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疆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划分与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发,新疆宜农后备土地资源的面积不断减少,土地开发条件越来越差,造成一些土地开发以后成为低产田或无灌溉水源而弃耕,使非常有限的土地开发资金浪费。为了使新疆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分阶段的顺利进行,更好的发挥新疆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必须研究清楚新疆现阶段宜农后备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分布。以现阶段新疆宜农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为基础,参照新疆水资源和土地开发资金,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兼顾农林牧业共同发展的方针,划分出新疆现阶段宜农后备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9.
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在汉唐时期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南路。据航片和卫片量算,两千年来,沙漠在河谷地带平均南移80~100公里。从历史资料和考古资料表明,汉唐时期曾是林茂草丰的尼亚、提英和丹丹乌里克等古绿洲,现在已变成黄沙覆盖的不毛之地。研究这一地区的古绿洲演变过程,有助于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水土植物资源,防止重演利用不合理导致环境退化而引起绿洲沙漠化。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地区药用植物地理分布模式和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分布与区域气候有密切关系。新疆多样性地形地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气候特征,孕育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依据新疆地区药用植物地理分布和区域气候两方面研究药用植物地理分布模式和气候特征,基于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得到新疆地区甘草、紫草、麻黄、肉苁蓉、枸杞等主要中药材空间分布图,并计算相关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新疆天山山脉地区药材种类丰富度最高,是新疆野生药材主要的分布区。同时,基于ArcGIS平台将年均温、年降水量等10个气象因子数据进行空间分类,得到气候因子数值在新疆地区的空间分布。新疆地区气候特征是以天山为分界线的南疆年平均温度和活动积温明显高于北疆,原因是天山山脉的屏障作用;降水与我国内陆格局不同,新疆降水量空间分布呈现东少西多格局;新疆最具特色的两个地区:一是伊犁塔城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药材种类繁多;二是新疆南疆的喀什地区,较高的1月份最低温保证了植物的越冬需要,是植物栽培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山新疆为例论述了我国西北干旱区水土资源开发中所面临的环境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水土综合开发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皖东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东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药用植物资源优势明显,不仅种类多、储量大,而且品质好、分布广。文章在对皖东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分类学价值、特有状况、分布范围、野生资源数量、栽培状况等作为评价指标,分别对其进行相应的等级划分和等级赋值,建立了药用植物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将皖东地区目前重点普查的218种药用植物划分为价值高的5种、价值较高的74种、价值一般的76种,价值低的63种,最后,就皖东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科学规划、综合开发、规模引种、有效保护等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GIS支撑下的干旱区水资源及其利用的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王永兴  陈曦 《干旱区地理》2003,26(2):110-115
干旱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是一种普遍情况。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方便的进行干旱区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状况的空间分析与评价。本文用新方法对新疆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状况的分析表明,新疆大部分流域水资源丰度较差,水资源总体比较紧张;水资源利用上,除天山北坡各流域已超采或高度开发,不宜进一步开发外,其它流域均有一定开发潜力.尤其是地下水开发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
和田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和田河流域光,热,水、土地资源丰富,农牧业 潜力很大,然而该流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环境灾害多发,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区域发展不可避免地其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从多个侧面阐述了该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天山1号冰川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分析1号冰川旅游资源禀赋,客源市场特征和发展旅游业优,劣势的基础上,着重考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其它生产,生活行为可能对冰川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景观美学质量等产生的负面效应,并进行相应的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由此提出1号冰川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伊犁河流域是新疆境内独特的湿岛,是我国17个优先保护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由于水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伊犁河流域湿地受到了严重破坏。分析了伊犁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伊犁河湿地资源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 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水资源是干旱区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限制性因子和重要组成部分。干旱区人口和经济规模的膨胀,导致生 产、生活用水不断挤占生态环境用水,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甚至严重超过了最大极限,导致生态系统不断恶化 甚至难以恢复。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国内外按照“发生的问题— 产生的机理—调控的标准—过程模拟—情景预测—响应对策”这一逻辑思路,围绕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研究相对薄弱, 仍难以精确刻画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定量关系,难以动态模拟和有效预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面向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在实践中仍面临着较多障碍。因此,未来应以机理研究 为基础,以过程模拟和情景预测为突破口,以综合集成的对策体系建设为落脚点,不断加强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疆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协整理论分析了1987-2004年间新疆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证明了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利用与GDP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且给出了这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并根据新疆目前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利用ECM误差修正模型,预测了新疆2006-2010年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9%的所需供水总量,反演了基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前提下适宜的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近年来我国植物内生菌研究成果,综述了我国植物内生菌的研究与开发进展,主要包括内生菌的分类方法、多样性、分布、生物学作用,以及内生菌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等,并展望了我国内生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前景,以便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植物内生菌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桂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对桂林这样一个资源驱动型的旅游地来说,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直接到其旅游业发展的兴衰。文章在对大桂林旅游资源的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基础上,首先对桂林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价,并对桂林资源的区际比较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接着找出了其在开发利用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