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地区8~10月播种,10月份开始收获的秋菠菜,是供应上海秋冬至早春市场主要的花色蔬菜。由于受天气气候的影响,产量年际变化甚大。我们对1977~88年上海地区秋菠菜上市量进行了农业气候分析,找到了影响秋菠菜上市量的主要气象原因,现简要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的时间趋势产量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主要因素有:科学技术水平、农业管理措施、作物品种、土壤、肥料、政策等。这些因素的时空差异,造成不间地区、不同年代时间趋势产量的变化各异。而影响作物时间趋势产量的各种因素都具有阶段性,且多为非线性的过程。例如某一项农业技术管理措施的推广应用、品种的更新,都有一个逐步推广、然后达到稳定的阶段性过程。笔者近几年来通过对本地、县早、晚稻产量时间序列的研究和对影响趋势产量的各种因素分析得知,在一般情况下,趋势产量的变化过程是一个非线性的、具有阶段性迭加的、在一定范围内其总的趋势是一个波动上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早中玉米、春花生、柑桔三种作物的社会产量变化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揭示产量年际波动的原因,找出影响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建立产量农业气象预报模式,进而开展产量预报、气候评价、年景分析和产量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监测等,为农业生产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延安冬季太阳辐射特征及对设施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农业是延安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日光温室是主要生产设施,光是最直接的影响因子。通过对1990年以来的光照分析,延安冬季辐射呈递增趋势,12—2月中旬日总辐射约8 M J/m2。观测统计,延安日光温室的透光率40%~67%,南部大于北部,平均透光率约为60%。光照可满足强光蔬菜的种植要求,但光照不能满足棚内温度达到适宜生长范围,使温度成为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馥棠 《气象》1986,12(10):39-43
一、农业气象产量预报及其意义 农作物和牲畜家禽都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它们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形成,都离不开各种环境条件。气象条件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条件,对作物、禽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很大。进入20世纪以来,虽然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措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大部分农业生产仍然是在露天条件下进行的,人类控制和改变异常不利气象条件的能力仍然是很有限的。当然,影响农业产量的因素很多,机制也很复杂,远非气象一个因素。但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经过反复的观测与探索,逐步认识到,在当前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下,在经常影响产量逐年波动的各种因素中,气象因素往往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这并不否认在个别地区和个别年份,其它非气象因素(包括病虫害等)也会引起产量的大幅度波动。  相似文献   

6.
冬暖式塑料大棚小气候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连续三年(1993~1995年)对冬暖式塑料大棚系统观测的小气候资料及生物学资料,分析了大棚内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1)棚内温度日变化范围在11~30℃内,基本适合蔬菜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2)影响蔬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主要因子是棚内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及CO2浓度;(3)通过改善棚内的光照条件和CO2施肥等措施,可明显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王馥棠 《气象》1986,12(5):46-47
农作物产量的形成不仅与作物本身的品种特性、农业技术水平、土肥条件、病虫害等自然和社会因素有关,还深受环境气象条件波动变化的影响,而且后者往往还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作物产量气象预报研究及其应用,无论在广度上或深度上,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在预报原理、思路、模式方法上有了较系统和深入的探讨,且大部分研究成果能较快地转入业务应  相似文献   

8.
新书架     
由王馥棠等人翻译的苏联Γ.Γ.别洛博罗多娃的专著《提高果树产量的农业气象基础》一书,由气象出版社于8月份出版.本书主要介绍果树作物对生态条件,特别是气象条件的要求及其时空变化对果园产量的影响.内容有:果树作物的产量与农业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其在长期贮藏过程中的抗病性;果树作物的越冬,气象条件的影响和鉴定,地区的区划;果树栽培业气候条件的估计;果树栽培与水文气象情报.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农业气象中运用的作物产量准确性较差的现象,提出一种用农业科研单位或农场、原种场产量资料进行订正的方法。此法可以部分地纠正人为因素对社会产量的影响;同时针对目前产量分解方法的缺点,提出一种谐波分析的产量分解改进方法,并通过实例讨论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我县作物生育期5—9月的积温仅有2400℃,无霜期只有120天,低温冷害是造成农业歉收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以低温冷害为中心的年景预报是我们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重要课题。 一、气象条件与丰歉年景的关系 1.丰歉年景分析 为了研究气象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我们利用指数方程Y=128.10~(0.0131),从单产记录中滤掉生产水平提高对产量的作用,得到了近似的由单纯气象因素影响的产量曲线图,从图中看出气象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根据气象因素与单产的关系的分析和实际调查结果,确定以±25斤(相当平均单产的±14%)为划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长春市五种露地蔬菜即越冬菠菜(以下简称菠菜)、秋白菜、青椒、茄子和黄瓜的产量与气象条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了露地蔬菜生产关键期的气象条件对产量有较大的影响。同时通过对灾害性天气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得出结论:严重灾害性天气对露地蔬菜产量有着很大影响,是造成蔬菜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农业气象预报中,新的动态-统计预报方法的发展是与光合作用数值理论的建立和作物产量波动的科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分不开的。农作物产量的动态-统计预报方法是以农业气象条件对作物的光合生产力影响的模拟、产量波动的时间序列规律的研究以及统计预报方法和动态预报方法的合成为基础的。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影响的新认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PCC第二工作组在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客观而审慎地评估了气候变化已经发生和潜在的影响、各个领域与区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针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对全球大部分地区作物、畜牧、渔业产生了影响,且负面影响更普遍;不仅影响到生产过程,也影响到非生产系统因素,但这些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极端事件(如极端高温)对作物产量、品质及市场价格的负面影响明显。大气中CO2浓度增高有利于作物产量提高,但是与温度、臭氧以及水分利用、病虫草害等协同效应仍然不明确。增强适应可以克服增温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并减少粮食损失。关于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非生产系统因素的影响及如何开展适应,还需要搜集更多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影响的动态统计评价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节经 《气象》1995,21(4):50-53
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影响的动态统计评价模式,主要是运用积分回归原理,探索作物生育期内以旬为时间单位的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规律。由于该模式能及时连续地进行气候影响评价,使评价工作能直接的为农业生产进行跟踪服务。在建模过程中引用了三项式产量预报模型、特殊影响因子诊断分析和选取最佳积分因归方程等方法,并在试用中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粮食作物产量的形成与光温水等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我们通过对全省粮食作物产量的时空分布、产量与气象条件相关关系的统计计算,初步分析了我省粮食作物产量划区、增减产年型和影响我省粮食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相关时段与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6.
农业作为响应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未来作物产量可能受到深刻影响。量化气候变化冲击作物产量导致的最终经济影响,需要综合"气候变化—作物产量—经济影响"开展链式研究。文中采用系统回顾和Meta回归分析方法整合了55篇文献的667项研究结果,推导出我国七大地区主要作物(水稻、玉米、小麦)产量与地区内未来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定量关系,并将其作为农业部门的损失量代入改进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量化七大地区内与地区间遭受的经济波及影响(ERE)。结果显示:(1)气候变化对我国作物产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温度升高上,每升温1℃减产2.6%~12.7%,东北和西北地区作物受升温影响最显著;(2)气候变化导致的作物减产将对经济产生更严重的波及影响,GDP因作物减产每下降1%将额外产生17.8%的波及影响;(3)21世纪末,若不考虑CO_2肥效作用,作物减产导致的ERE将占GDP的-0.1%~13.6%(负值表示收益),最悲观情况下ERE与当前我国农业总产值相当(2012年为基准年);(4)不同地区受ERE影响程度的差异较大,因各区之间产业结构、贸易联系及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差异,西南地区遭受本区及来自其他地区的ERE比华东地区高2.8~8.5倍。  相似文献   

17.
孙玉亭  王春乙 《气象》1984,10(5):24-26
研究天气对产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作物产量预报,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实际上,农业气象产量预报并不是完整的农业产量预报,因为农作物产量不仅与环境条件有关,还与品种、肥料、农业技术措施有关。因此,只分析外界条件和产量的关系,往往造成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异。作物生长动态模式是根据作物实际生长状况,如采用干物质累积量、有效分蘖数、穗数、粒数等惰性因子,并考虑未来将出现的天气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从近43年来黑龙江省各地气候变化趋势的角度出发, 利用黑龙江省196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 采用世界粮食研究模型 (WOFOST) 和气候变化趋势的数学分析方法, 计算并分析了近43年来黑龙江省各地各主要作物模拟产量变化趋势的空间特征和各地气候要素变化趋势的空间特征, 讨论了气候变化趋势对主要粮食作物模拟产量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趋势的空间差异对各主要作物模拟产量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但不同作物影响不同。近43年来黑龙江省玉米模拟产量变化趋势增加, 平均增加幅度为4.81%/10a, 气温变化趋势的增高是其模拟产量变化趋势增加的主要气候因素。黑龙江省大豆模拟产量变化趋势总体上呈降低趋势, 平均降低幅度为1.52%/10a;气候变化趋势对北部和南部区域的大豆模拟产量变化趋势作用不同, 气温变化趋势的增高是北部大豆优势种植区域模拟产量变化趋势增加的主要气候因素, 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应变化趋势是南部大豆种植区域模拟产量变化趋势降低的主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世界粮农组织以及荷兰农业大学研究生基金会、荷兰世界粮食研究中心等于1983年11月21日—12月3日在荷兰瓦赫宁根举办了一期名为“农业产量模拟:天气、土壤和作物”的国际训练班。作者参加了该训练班的学习,现将荷兰的农业产量模拟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一、概况目前,随着农业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计算技术的发展,模拟方法正在农业研究中逐步得到应用。农业产量模拟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经验统计方法,即通过统计手段,建立农作物产量与外界条件(主要是天气)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动态模拟方法,考虑到作物生活在土壤-作物-大气这一复杂交  相似文献   

20.
影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气象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曾燕  邱新法  黄海智 《气象》2002,28(9):36-40
通过收集前人主要粮食作物气象产量预报的研究成果,将所得到的资料按作物进行分类,并进行归一化处理,使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以预报方程中的影响因子为指标,分区找出各区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主、次要影响因子和影响时期,为大范围作物产量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