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4年2月17日10点37分青海省祁连县东南(37°42′N,100°10′E)发生了5级地震(青海台网测定)。该区曾于2月13—16日发生3次M_L=2.0—3.6级地震,截止2月21日共发生7次M_L=2.8—3.3级余震。青海省地震局及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联合对这次地震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2.
国家地震局副局长、中国地震区划图编委会主任高文学带领专家组于1989年8月12日—17日在新疆西昆仑、乌恰地震活动区考察了1902年阿图什8(1/4)级地震和1985年乌恰7.4级地震的发震构造。着重研究了活动逆断层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1987年6月4—8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了全国(1986年度)大震速报质量评比会。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30个地震速报台站的代表,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以及技术管理单位——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代表。对26个地震速报台站的速报质量进行了评比。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疆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比较频繁。1990年1—8月,新疆已发生3次5级地震,1次6.4级地震。特别是6月14日苏联斋桑地区发生7.3级大震,使我国边境阿勒泰地区遭受巨大损失。自治区党委书记宋汉良等领导同志十分关注这种严峻的地震形势。为深入认识新疆地震形势,于9月15—16日在乌鲁木齐召开了“1990年新疆震情研讨会”。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自治区地震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董兆何同志出席了会议。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新疆地震局邀请,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章立和国家地震局8个直属单位的11名专家赴疆参加研讨会,与新疆地震系统的专家和分析预报人员共同研讨新疆地震趋势,特别是1985年乌  相似文献   

5.
据我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测定,1978年6月12日16时11分13秒(北京时间)在日本本州岛东部,即北纬38.3°,东经142.6°处发生了 Ms 7(1/4)级地震。现根据截止到6月29日的日本等外电报纸对此次地震的有关报道综合汇编如下(其中所提烈度均为日本七度烈度表)。  相似文献   

6.
据我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测定,1978年6月21日4时3分25.8秒(北京时间)在巴尔干半岛,即北纬41°,东经23°处发生了 Ms 6.8级地震。现根据外电有关报道对这次地震的震源参数、灾情概况、地震趋势、地震成因及其他评述等综合汇编如下。  相似文献   

7.
西藏当雄(1951年)、察隅(1950年)两次8级以上地震现场考察是国家地震局和西藏自治区科委组织支持的四川省人民政府援藏重点技术项目。考察队伍的组建以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地质人员为主,西藏自治区科委地震办公室、国家地震局直属的分析预报中心及地质研究所派员参加。考察任务将于1985—1986年内完成,1985年4月—8月已完成当雄地震震中区及察隅、波密等县的考察工作,行程一万八千公里,经过认真艰苦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据史料记载和仪器测定,西藏当雄一带在近代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强震,其中的三次地震(1411年8级地震、1951年8级地震和1952年7.5级地震)所产生的地震地表破裂,韩同林已做了报导。国家地震局有关部门1985—1986年对1951年8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带进行过详细的研究工作,1987年我们对1952年7.5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开展了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均有待发表  相似文献   

9.
曾于1979—1980年在我国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进修的日本地震学者,现任日本气象厅地震火山部地震预知情报课调查官的石川有三先生,因研制成功了人机对话地震活动分析系统(SEIS-PC),以及在推进地震火山监测体制和预报研究工作中所做出的贡献,于1990年6月1日——日本气象纪念日,接受了  相似文献   

10.
1988年6月2日、3日道孚县东西乾宁地区相继发生了Ms=4.5级、Ms=5.0级和Ms=4.0级的强烈地震。地震使挪乌托至八美街一带的房屋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坏。发生这次强烈地震的乾宁地区位于鲜水河断裂带的中部(图1中沿鲜水河断裂分布的长方形斜线区为震区范围)。是近年来国家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重点监测和估计将发生强烈地震的地段之一。应该说,这是一次意料之中而震级略为偏低的地震。  相似文献   

11.
1995年7月9日青海共和5.3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董积平(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730000)主题词青海,震源机制,共和1995年7月9日23时56分,青海共和发生了MS5.3级地震。经国家地震局定位及甘肃省地震监测台网测定,该次地震的震中位置...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地震局: 我省甘孜州于6月16日发生6.0级地震,陆续收到你局《地震简报》第四、五、六期,现场工作组《简报》第一、二、三期,局党组(82)13号通报,局(82)95号报告等文件。得知我省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在国家地震局的关怀指导下,为捕捉这次中强地震作  相似文献   

13.
经国家地震局批准,由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组织召开的中苏双边地震工程学术讨论会于6月9—11日在哈尔滨召开。以苏联中央建筑结构科学研究所(TSNIISK)所长尼·尼·斯克拉达涅夫为首的苏联地震工程代表团一行7人参加了会议。中方参加的有来自国内各地研究机构和大学的20多位地震工程专家。会议交流了双方近年来在地震工程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在这一领域最新进展情况。工程力学所与苏方还探讨了今后在地震工程研究领域开展合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于1985年12月1日至8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召开了《地震对策》—书的编委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该书主编、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司长陈鑫连和兰州地震研究所所长郭增建及其他有关编委,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卫勤研究室研究员朱克文以及《国际地震动态》编辑部、地震出版社等有关单位的代表近20人。在此之前,有关编写《地震对策》的会议已召开过多次。1984年6月在北京首次召开了编写《地震对策》筹备会议;1984年9月在天津召开了《地震对策》的“卫生对策”编写讨  相似文献   

15.
2012年6月1日阿克陶5.0级地震后,新疆乌恰—喀什地区5级以上地震一直处于平静状态,截止2016年11月25日,平静持续长达1 639天,是该区域自1950年以来第2超长平静。对乌恰—喀什地区5级地震平静异常进行追溯分析,获取其异常指标,结果表明:(1)当该区域地震活跃期内出现发震时间间隔Δt≥524天的异常时,该异常与其后乌恰—喀什6级以上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2)乌恰—喀什地区此次超长平静被2016年11月25日阿克陶6.7级地震直接打破,阿克陶6.7级地震对应于该区5级地震平静异常。分析结果可以为正确了解该区5级地震平静异常特征以及地震趋势研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五大连池地震火山监测站的建立及其任务 1.建站条件及背景 (1)建站的历史背景黑龙江五大连池地震火山监测站(以下简称火山站),是经国家地震局批准,于1988年6月30日成立的,站址设在五大连池市。火山站是在原德都地磁台和五大连池市水化台,测震台基础上组建的。 1986年本区附近连续发生了四次五级左右中强地震,地震的发生同火山活动是否有成因上的联系,引起了人们的思索和关注。黑龙江省委于1986年第四十次常委会议  相似文献   

17.
以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齐霄斋为团长、海南省地震局局长刘武忠为副团长的国家地震局地震工程代表团一行7人,于1993年5月24日至6月4日对俄罗斯进行了友好访问。代表团访俄期间与俄国家建委地震工程研究所(TsNIISK)及其他部门从事地震工程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双  相似文献   

18.
兰州庄浪河断裂带的新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庄浪河断裂带位于兰州市西固区河口以北的庄浪河谷地西侧,由几条小断裂雁列而成,但地表出露并不清楚.前人曾对该断裂开展过一些零星的研究工作,初步认为该断裂的永登—河口段为晚更新世甚至全新世活动段,并认为公元1440年永登641级地震和苦水521级地震可能就发生在该断裂上,甚至1125年兰州7级地震的发生也跟该断裂有关(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省计划委员会,1993;何秀琴等,1997).1995年7月22日庄浪河西侧又发生了永登5.8级地震(邢成起等,1996;周俊喜,1997).长期以来,由于所获得的该断裂新活动的证据不充分,导致了认…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法地震科技合作计划书的规定,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活断层考察组一行4人于1987年6月14日至7月8日赴法国、意大利考察。参加联合考察的有,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塔波涅尔(P.Tapponnier)教授,伯丽泽尔(G.Pelzer)博士、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CDSN DMC)根据美国地震联合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IRIS DMC)发布的2015年5—6月全球地震动态,通过修订后给出以下监测结果。2015年5—6月全球共发生5.1级以上地震194次,其中5月127次,6月67次。东半球发生地震131次,其中5.1—5.9级中强震115次,6.0—7.9级强震16次;西半球发生地震63次,其中5.1—5.9级中强震5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