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天文望远镜     
《地理教学》2015,(7):63
当代天文望远镜的巨大威力使我们的视野远远超越了太阳系、银河系,使我们见证了宇宙自诞生以来长达140亿年的历史。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是光学或者叫可见光天文望远镜。就是一般天文台里大球面建筑物里的望远镜,例如紫金山天文台下属的盱眙观测站拥有的近地天体望远镜。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05,(6):F003-F003,3
“浩渺的宇宙中是否有类似地球的行星存在?”、“太阳系是独一无二的吗?”、“其他行星系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些问题千百年来一直牵动着人们渴望探索的心,也成为科幻小说钟爱的题材。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14,(21):62-64
已发现的数千个与太阳系大相径庭的行星系统颠覆了我们对行星形成的认识。天文学家们正在寻找一个全新的理论。不久前——事实上就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一个理论,其漂亮程度让天文学家相信它必须是正确的。他们给它取了一个极其平淡的名字:核心吸积理论。其漂亮之处就在于,仅使用一些基本的物理学和化学原理,它就能解释太阳系的每一个主要特征。该理论解释了为什么所有的行星都以同一个方向绕太阳转动;为什么行星的轨道几乎都是完美的圆形且都位于太阳赤道平面附近;为什么四颗内行星(水星、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10,(21):59-60
人类探索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可以为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地球家园提供不少借鉴。例如,自古以来,人类不知为恶劣的天气付出了多少沉重的代价,而对好天气提供的机遇却把握得并不充分。事实上,在太阳系中恐怕没有一颗行星的气候比地球更复杂了。人们很不容易查明,海洋、陆地、大气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如何相互交织和彼此消长。假如能找到一些比较简单的全球性气候系统,例如只有陆地没有海洋,或者只有海洋没有陆地,或者整个大气的温度恒定不变,那就比较容易弄清海洋、陆地、大气各自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研究复杂的地球气候就会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5.
王琳琳  王建  孙威  王婕 《干旱区地理》2021,44(1):221-228
基于行星会合指数运动学方程,推演出太阳质心到太阳系质心距离变化的计算公式,并利用该公式重建太阳质心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的距离变化时间序列,作为太阳轨道运动的替代性指标,使用聚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方法分析0~25.0 ka BP太阳质心到太阳系...  相似文献   

6.
《西部资源》2013,(1):71-71
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矿物学家》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一组科学家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矿物质,国际矿物学协会将其命名为Krotite。根据目前的分析,该物质被认为是我们太阳系中形成时间最为久远的几种矿物质之一,也是早期行星形成材料,其源头可追溯到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形成之前。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11,(19):61-61
亿万年来,月球是地球的亲密“伴侣”,相伴绕太阳运行。不过,一些天文学家近期发现,除月球这一“正房”外,一颗藏在地球绕日轨道上的小行星已“默默”伴随地球至少数千年。在天文学界,这种与行星共用轨道的小行星获称“特洛伊”小行星。地球是太阳系中第四个获证“俘获”这类小行星的大行星。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11,(1):58-58
我们观测到的光或者说电磁辐射,确实不是从黑洞本身,而是从非常靠近黑洞的一种叫“吸积盘”的结构发出来的。 黑洞形成后,周围的气体在它的强引力作用下会朝着黑洞下落。由于这些下落气体会旋转,就会形成盘状的结构,类似于我们太阳系的各个行星形成的盘面一样——这个下落过程叫吸积,形成的气体盘叫吸积盘。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12,(13):61-61
太阳风一刻不停地猛烈吹拂着身边的行星。地球、木星、土星、水星可以靠自身的磁场来抵御,自身没磁场的金星怎么办?最近一期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刊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铁龙教授等与多国科学家合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15,(6):64
中国日报网3月7日电(信莲)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6日报道,"格利泽581d"行星大小约为地球的3倍,是人类在太阳系之外发现的第一个位于宜居带中的行星,被称为"超级地球"。它距离地球22光年,在浩瀚的宇宙中算得上是"邻居"。"格利泽581d"存在与否曾一度产生争议。天文学家早在2010年就接收到了"格利泽581d"发出的信号。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学者们  相似文献   

11.
前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除了月球外,人类尚无法直接通过航天器获得太阳系其他天体的岩石样品,直到目前,采集降落到地表的陨石是获得地外岩石样品的唯一手段.陨石保存了太阳星云凝聚、行星堆积、地球等类地行星熔融分异等全部过程的信息.同地球上其他资源相比,陨石极为稀少而珍贵.自1969年日本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和山脉的蓝冰上发现9块陨石以来,人们认识到南极冰盖有利于陨石的长期保存,并存在陨石的独特富集机制,日本、美国、中国、欧盟等各国南极考察队共在南极大陆找到了约40000块陨石.南极大陆成为地球上迄今为止发现陨石最集中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正北大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胡永云研究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研究成果,证明了海洋热量的输送能有效改变围绕"红矮星"运行的宜居行星的气候环境和宜居性,并能极大改变太阳系外行星适宜生命存在的空间模态。这一新结论,对认识系外行星适宜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与未来探测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怎样认行星     
早在四、五千年前,先人们就发现夜空中有五颗星与众不同,它们在星空背景上有明显的相对移动,并形象地称之为行星。这五颗行星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我国古代称其为“五星”(五星同日、月并提时,称为七曜)。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都是在望远镜发明之后才先后被发现的(注:条件极好时,肉眼可勉强看到天王星)。那么怎样用肉眼把“五星”从点点繁星中辨认出来呢?  相似文献   

14.
太阳是地球上自然界变化的能量源泉,月球是地球上潮汐变化的策动力,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中地球的近邻。它们彼此相互联系,共同受太阳的引力和电磁辐射所制约,又相互影响,直接和间接地作用于地球上的自然界,并促进自然界包括气象水文的变化和发展。本文是从日月五星的整体影响出发,选用其相似周期,以探讨它在水文气象变化的反应,并用叠加方式于预报,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于后,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火星陨石的发现使人类第一次获得了除地球之外,太阳系另一类地行星的岩石样品。目前已收集并确证的火星陨石共10个,包括了4种岩石类型,其中有4个火星陨石是在南极地区发现和回收的。本文通过对火星陨石有关岩石学、矿物学、全岩化学组成、轻元素及稀有气体的同位素组成,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特征的总结和对比,对火星幔的化学组成特征、岩浆作用及火星表面的化学风化作用等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2009,(4):48-48
“天文学是一门观测科学,天文望远镜‘高瞻远瞩’的能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天文学发展水平。”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经过几代天文学家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天文观测水平近年来迅速提升,仅2008年就有3座自主研制的大型天文望远镜建成、奠基,令国际同仁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7.
南极陨石研究的启示Ⅵ:火星陨石的研究及宇宙化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星陨石的发现使人类第一次获得了除地球之外,太阳系另一类地行星的岩石样品。目前已收集并确证的火星陨石共10个,包括4种岩石类型,其中有4个火星陨石是在南极地区发现和回收的。本文通过对火星陨石有关岩石学,矿物学,全岩化学组成,轻元素及稀有气体的同位素组成,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特征的总结和对比,对火星幔的化学组成特征,岩浆作用及火星表面的化学风化作用等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提问学生必须首先注意问题准确、答案明确。例如“太阳系按距日远近依次有哪九大行星?小行星带位于哪两个行星轨道之间?”这个问题具体明确,“依次”、“哪两个”等字的运用,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若提出的问题为“太阳系有哪九大行星?小行星带位于什么位置?”问题在空间上和顺序上就会含糊不清,学生就难以答出精确的答案。其次,提问要有思考价值,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结合具体对象,进行精心设计,使题目具有“若隐若现、可望可及”的特点,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和“探索”的位置上,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各地理要素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从而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2011,(2):61-61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土星第二大卫星土卫五上存在稀薄大气,其中氧气含量占大约70%,二氧化碳占30%。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在土星的卫星上发现富含氧气的大气。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2008,(5):F0003-F0003
美国宇航局20日宣布,科学家借助“卡西尼”土星探测器的探测发现,土星最大卫星土卫六的地表之下可能潜藏着由水和氨构成的海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