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云飞  聂凤军  刘妍  江思宏 《地质与资源》2010,19(2):151-156,143
对我国单一银(-金)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以成矿作用和成矿地质条件为基础,矿床成因为依据,我国单一银(-金)矿床可分为:(1)变质(混合岩化)热液型矿床;(2)火山(含次火山)热液型银(-金)矿床;(3)岩浆-热液型银(-金)矿床;(4)地热水溶滤型银(-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岳素伟  邓小华 《地学前缘》2019,26(5):106-128
鄂西北地区指湖北省武当山及其西北部等地,位于青峰断裂北侧,是秦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产银、金等多金属而闻名,蕴含了银洞沟、许家坡、佘家院、六斗等大中型银金(铅锌)或金(锑)矿床。根据区内矿床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以十堰—鲍峡断裂为界将其划分为北带与南带。北带多以金、金锑矿床为主,沿郧阳—郧西断裂两侧分布,矿床多产在上覆陡山沱组地层和古生界地层中;南带主要有银洞沟银金矿床、许家坡金银矿床,矿床集中产于新元古界武当山群。区内矿床均受NW向韧性韧脆性剪切带及其次级断裂控制。碳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区内银金、金矿床成矿流体以变质热液为主,后期混入了大气降水,而金锑矿床可能为大气降水主导。硫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的区域活动性和地层硫源特征。根据成矿元素的富集特征,下伏武当山群Cu、Pb、Zn、Au、Ag元素富集,在上覆陡山沱组、灯影组及古生界地层中依次出现Ag-Au、Au-Ag、Au、Au-Sb矿床,而在研究区西部的陕西境内泥盆纪地层有大量的Au-Sb、Hg-Sb矿。区内成矿元素的垂向分布特征符合地壳连续模式,矿床形成与地层本身具有较高丰度有密切联系,并在构造控制下就位。结合矿床地质、成矿流体及成矿时代,认为鄂西北地区银金、金、金锑矿床是形成于三叠纪古特提斯洋缝合过程中洋陆增生体制下的造山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夏安军 《甘肃地质》2007,16(3):29-33
冯家场金矿床位于祁连—秦岭造山带接合部位,矿体赋存于震旦—奥陶系李子园群木其滩组第二岩性段的变质岩系中。关子镇—元家坪区域韧性剪切带是主要导矿、控矿构造。文章对矿床矿石类型、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矿物化学成分、主要有用组分赋存状态及其镶嵌关系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1)矿床矿石类型、结构构造较简单;(2)矿石中有用元素主要有金、银、铜、铅、锌等;(3)矿石中含硫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贵金属矿物为自然金、自然银、银金矿、金银矿等。通过对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围岩蚀变等特征分析、研究,指出了该矿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柿竹园蛇形坪—横山岭铅锌矿床是一个含银高的矿床,系统研究了该矿床伴生银(金)的分布特征.并探讨银(金)矿化的富集机理,认为在该区及外围有利成矿的断裂破碎带地段.可能存在有独立银(金)矿体或与铅锌矿体在空间上重叠产出的特征.值得注意寻找独立金银矿体.  相似文献   

5.
<正>拿若铜(金)矿床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是多龙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矿床类型为斑岩型铜(金)矿床,是近两年青藏专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大型矿床,已达到详查级别。部分学者对该矿床进行过地球化学、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矿床的元素基本分析,对矿床的铜、金和银矿化  相似文献   

6.
赣东北虎家尖银(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芳 《江西地质》1996,10(4):241-248
赣东北家家尖矿床系以银为主,伴生金,铅,锌,镉等有益元素的可综合利用的矿床。矿床受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中的北东向断裂破碎带控制,其成因为变质热液+岩浆热液迭加型银(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白银地区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金(银)矿床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双世 《甘肃地质》1999,(Z1):66-69
白银地区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金(银)矿床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白银矿田内小铁山、火焰山、折腰山等黄铁矿型铜及多金属矿床中的伴生金(银)矿床,另一类为位于矿田西南约10km的黑石山地区、以郝泉沟金矿为代表的同斑状花岗岩类侵入体有关的金矿床。这两类矿床在大地构造环境、围岩性质、矿物及元素组合等方面既互相联系又各有特点。通过对火山岩型金(银)矿床成矿时空分布特征、矿区及外围Au、Ag显示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认为,本区有良好的找金(银)前景。  相似文献   

8.
白银地区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金(银)矿床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白银矿田内小铁山、火焰山、折腰山等黄铁矿型铜及多金属矿床中的伴生金(银)矿床,另一类为位于矿田西南约10km的黑石山地区、以郝泉沟金矿为代表的同斑状花岗岩类侵入体有关的金矿床。这两类矿床在大地构造环境、围岩性质、矿物及元素组合等方面既互相联系又各有特点。通过对火山岩型金(银)矿床成矿时空分布特征、矿区及外围Au、Ag显示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认为,本区有良好的找金(银)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阐述了四平山门银矿物质组份及赋存状态特征。该矿床主要有用元素是银,是矿床主要的评价对象。金是主要伴生元素,具有综合利用价值。同时也查清了3号矿体中银、金等元素在矿体上的分布特征,银在矿体中自下而上,从南到北有逐渐增高的趋势,金呈上低下高,北低南高的特点。银与金重叠富集区在标高100~200m。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国外和我国相继发现了一些产在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含微细粒一次显微细粒金的矿床.此类矿床以卡林金矿为代表,称为“卡林型金矿床”,如美国的卡林、科特兹矿床;我国陕西二台子、贵州苗龙、湖南石峡金矿床等.刘东升认为,此类矿床是渗流热卤水成因的金矿床. 在这些矿床中,有一套特征的元素共生组合,它们是Au,As,Ag,Hg,Sb和Ba.表现在矿物上主要为自然金、自然银、雄黄(雌黄)、辰砂、辉锑矿和重晶石.这套元素共生组合在时间上、空间上与金矿床密切共生.如美国卡林金矿带与一个汞矿带和一个重晶石矿带平行,局部重叠,矿物组合为自然金、雄黄、辰砂、重晶石和自然银.苗龙金矿床产在三(三都)-丹(丹寨)汞矿带南缘,地球化学异常为Au-As-Ag-Hg-Sb-Ba,矿区附近有重晶石矿点,矿物  相似文献   

11.
金-锑和金-银建造的矿床在世界许多矿区广为发育,但它们在空间上到处都是没有联系的。在太平洋矿带中,金-银矿床分布在外带,而金-锑矿床则分布在内带。在这些地带的接触部位有时形成过渡的金-锑-银建造矿床。在上述矿床中金和锑是以不同数量关系参与的普遍的元素。至于银,则对金-锑建造矿床来说这一元素并不是典型的。并且极少以杂质的形式遇到。 金-银建造和金-锑建造矿床的矿石在地球化学属性方面的明显差别是由它们形成时所处的地质环境、金属来源以及物理-化学参数等的特性所造成的。首先我们发现,所  相似文献   

12.
辉锑矿中稀土及多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锑矿床和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中辉锑矿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对比分析,表明锑矿床中辉锑矿稀土元素含量低于金矿床中含金辉锑矿。锑矿床中辉锑矿的LREE/HREE小于金矿中含金辉锑矿。从辉锑矿的多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金矿床中辉锑矿主元素锑含量较低,富含金、银、砷杂质元素,而锑矿床中辉锑矿的锑含量较高,金、银、砷含量较低。利用辉锑矿稀土元素及杂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间接或直接评价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金银丰度的高低不是控制金银矿化的决定性因素。有利于金矿化的因素包括:较高的金银丰度;全银的几何平均值与算术平均值比较;金分布及银分布均为多峰偏态,对数分布为正态-正偏;易释放金比例高;地层中金银形成的元素组合同区域金银矿床的矿化元素组合接近。  相似文献   

14.
鸡笼山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典型的矽卡岩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下三叠统大冶组碳酸盐岩与花岗闪长斑岩接触带内。根据野外观察和镜下鉴定,将成矿过程划分为进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其中石英-硫化物阶段为金和铜的主要成矿阶段。鸡笼山金铜矿床中不同类型矿石的矿相学观察和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EPMA)表明,金、银主要以自然金、银金矿、碲银矿、硫银铋矿等形式产出,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铜矿和黄铁矿;同时发现鸡笼山金铜矿床中发育大量碲-铋矿物(如辉碲铋矿、针硫铋铅矿等)。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性质研究表明,鸡笼山金铜矿床中金银元素在高温热液中主要以氯络合物的形式运移,随着温度降低和流体进一步的演化,金银元素转变为以硫络合物、碲铋化物熔体等形式运移。在石英-硫化物阶段,由于硫化作用与流体的沸腾作用,流体中硫逸度降低,碲逸度升高;当流体处于黄铁矿-磁黄铁矿氧逸度范围、酸碱性呈中性-弱碱性、碲逸度(logf_(Te2))为-10.7~-8.4、硫逸度(logf_(S_2))为-11.4~-10.6时,金、银、铜元素近于同时沉淀,碲、铋和砷元素对金和银元素运移和富集起到了重要作用,最终形成了鸡笼山矽卡岩型金铜矿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周边国家银(含银)矿床主要分布于原苏联、蒙古、日本、朝鲜、菲律宾、缅甸、印尼等国家。有5种类型银(含银)矿床可与中国相应地区银(含银)矿床进行类比,即①陆边缘带陆相火山岩型(金-)银(-多金属)矿床;②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含银黄铁矿型铜或多金属矿床;③斑岩型银或含银金-铜(铅-锌-锡)矿床;④变质热液交代型金-银矿床(穆龙套型)或银-铅-锌矿床;⑤矽卡岩型含银磁铁矿或多金属矿床。并提出我国相应地区银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湖南柿竹园铅锌矿床伴生金,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矿床的金、银主要呈独立矿物存在,主要金矿物为金银矿和含金自然银,银矿物主要有11种.根据金、银的赋存状态,对该区伴生金、银的综合利用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7.
大井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黄岗-甘珠尔庙(大兴安岭)锡多金属成矿带,是国内外罕见的,铜锡、银、铅、锌多种成矿组分复杂共生,是一个具有铜锡银铅锌5种主元素和硫铟镉金等可供综合利用的大型裂隙充填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8.
锡铁山铅锌矿床中除铅、锌等主要有用元素外,还含有多种痕量元素和贵金属元素,如铜、锡、镉、金、银等。其中有些已达工业品位。因此查明有用元素的存在状态,对矿床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据1958年矿区勘探报告,该矿床矿石中有黄锡矿和Sn含量在0.03—0.11%之间的报道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金银矿床中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铁矿是一种遍在矿物,从岩浆矿床→热液矿床→沉积矿床→变质矿床中,几乎都有产出. 在热液矿床中黄铁矿与金的关系尤为密切,绝大多数原生金一银矿床中都有大量黄铁矿产出.例如:金-黄铁矿-石英脉;金  相似文献   

20.
锗、银、金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锗、银、金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庄汉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有机质—金属相互作用褐煤型超大型锗矿床黑色页岩型银钒矿床卡林型金矿床有机地球化学有机质—金属相互作用是有关超大型矿床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以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