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认为,有五种误差会影响LAMOST工程光纤定位:(1)光纤的机械定位误差;(2)输入星表与导星星表的误差;(3)焦面坐标系与理想坐标系的转换误差;(4)较差大气折射对观测目标的影响;(5)导星的跟踪误差。并提出在LAMOST工程中有关天体测量的三个研究课题:(1)星表系统差的研究,以提供适合LAMOST使用的导星星表和输入星表;(2)望远镜光学系统畸变的研究以及焦面坐标与理想坐标间关系的确定,提出用国内外观测资料,建立5°×5°的几个标准天区;(3)从现有的光学图象和测光资料中给出LAMOST输入星表中星象的类别,如双星、聚星、变星、星系等。建议LAMOST工程中采用GSC-Ⅱ作为导星星表,而输入星表的精度应好于0.54”。  相似文献   

2.
低质量恒星形成区Taurus-Auriga外围区ROSAT定点观测选弱发射线T Tauri星候选体(WTTS)的光谱证认新发现4个WTTS。本给出了目标源的USNO R星等、USNO坐标(J2000)、分类光谱型、Hα发射/吸收线和富LiX射线源,包括新发现WTTS的LiI吸收线强度等参量以及WTTS的特征光谱。并利用Hipparcos星表对部分目标源进行了视差和自行的研究。另外,本第一次给出  相似文献   

3.
史建魁 《天文学报》1999,40(1):76-82
对火星磁层中背阳面区来自电离层的O+离子沿磁力线的密度和通量密度分布进行了理论研究.设火星的磁场由内禀磁场和感应磁场相叠加而成,结合不同的内禀磁矩条件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随着火心距离的增大,火星磁层中O+离子的密度和通量密度沿磁力线都呈现出下降趋势;(2)随着Z坐标的增大,火星磁层中O+离子的密度和通量密度先呈现出下降趋势,后又逐渐上升;(3)火星的内禀磁场越强,O+离子的密度和通量密度沿磁力线下降得越快;(4)在火星磁尾一定距离处,O+离子的密度和通量密度随磁矩的增大而减小.这样,可通过探测火星磁层中离子的密度和通量密度分布来确定火星内禀磁场的强弱  相似文献   

4.
在采用GPS进行共视时问比对过程中,当两站位置相隔不大长(小于1000km)时,由于卫星轨道误差、电离层和对流层延迟修正的误差可减少至只有几纳秒,可以主为接收天线位置的误差是其主要误差来源.利用GPS本身的时间比对数据,不必增加别的数据来源和设备,采用相对定位的方法可提高定位精度,从而提高时间比对的精度.本文利用日本(CRL)和北京天文台(BAO)之间五天的共视时间比对数据,对(BAO)的天线坐标进行修正.在水平方向和高程方向的修正偏差分别为2.9m和5.6m.如果试验数据足够,修正64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利用武昌时辰站1975—1980年六年纬度观测资料,分析了Z项对地极坐标的影响,提出今后计算地极坐标时,应尽量采用靠近观测年份的Z项表达式。并对相应于t_(23)及t_(12)时间求得的地极坐标进行了比较,认为今后在处理长期资料时,采用中间内插(即t_(12))计算地极坐标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IGS'92联测期间七个GPS数据处理中心提供的极坐标序列。通过谱分析、最小二乘拟合和F检验,表明在这些序列中存在一些共同的高频波动:在X方向上具有27.0,16.5,13.4和10.4天的周期,在Y方向上的波动周期约为20.5,15.8和10.0天。并且每个序列与EOP(IERS)92C04之间都存在一个系统差。计算与分析表明,这些系统偏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用GPS资料解算X、Y时,不同分析中心采用了不同系统的台站坐标(或者说只有部分台站采用了固定的台站坐标),从而造成这些序列所在的参考架与ITRF91之间存在一个平移和旋转。最后,计算了该期间的大气角动量激发函数,可部分地解释该期间的X、Y高频波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激光测月中的地球和月球参考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讨论了激光测月 算地面台站坐标和月面反射器的月面坐标过程中初值的影响及迭代求解的稳定性问题。并指出影响地面台站坐标中地心经度分量的精度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平差时采用的UT1值有误差,二是月球的赤经误差,后将引起地面台站产生一个沿经度方向的系统旋转,而这是所采用的月球星历表的误差所致。通过实例迭代运算表明, 测站坐标结果可以收敛到2cm左右,月面反射器在月面柱坐标中的σ和Z分量的结果可以稳定在10cm左右,而其λ分量目前只能达到米级。  相似文献   

8.
超导重力仪测定地极坐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超导重力仪测定地极坐标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利用重力变化资料计算地极坐标的方法,并根据目前全世界超导重力仪的分布情况,估计了测定地极坐标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展示活动星系核研究和引力研究中的一些难点,揭示了某些天体的光变存在分形结构的可能性。我们提出了活动星系核的中心黑洞具有某种随机微活动性的假设,该假设可解释活动星系核的一些观测现象。我们发现Weierstras函数的分形图形可以用来很好地拟合OJ287的短时标光变。一个用Weierstras函数构造的分形曲线与OJ287的历史光变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了0.73。我们计算了OJ287光变曲线的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结果表明,这些维数均大于1。我们研究了两个活动星系核(OJ287和3C345)的历史光变,发现在星等和这两个物体滞留在这个星等之下的时间长度的对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源于光变的分形结构。我们提出,空时点及附于该点的一个标架与Minkowski空间上的一个3阶反对称张量场对应。场中的张量取自于一个固定的张量集合。我们得到了Riemann正则坐标下引力场的一个级数表示式。我们还计算了Ricci张量的线性近似和一级非线性近似。这有利于强引力场下的局部非线性结构分析。期望对于引力的进一步研究,通过非线性科学这门新方法的桥粱,沟通极端天文现象与基本引力相互作用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利用GPS卫星广播星历表计算卫星的坐标和速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消除广播星历中的随机噪声,使卫星的坐标精度达到广播星历应有的精度。同时卫星速度的精度也可达到相当于坐标精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利用精密星历解算卫星坐标是实现全球定位系统高精度差分定位的首要基础,受限于全球定位系统精密星历的采样时间间隔,为了得到任意时刻的卫星坐标,需要对全球定位系统精密星历数据做内插和外推处理。分析卫星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后,采用广义延拓法对卫星的一段轨道构造以时间为坐标的内插和外推模型,在不引入较大位置误差的同时简化了卫星坐标的计算过程,并与拉格朗日插值法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广义延拓法内插时误差小于5 cm,且在外推30 min内仍然能维持精度,明显优于拉格朗日插值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35个不同类型含SiO(v=1,J=1-0)脉泽发射的AGB星的近红外观测结果(其中包括6个Ⅰ型OH星,13个Ⅱ型OH星,9个仅有SiO脉泽的星以及7个无OH脉泽但有SiO和H2O脉泽的星).得出了它们的JHK星等和流量.同时经认证找出了它们对应的IRAS观测数据.通过对它们的近红外、中远红外以及OH射电资料的同时分析,得出了不同类型SiO脉泽星的色指数、谱斜率以及在近红外波段上拟合的等效黑体温度Teq.由红外及OH射电资料导出了其中心星的质量损失率M,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已知的SiO脉泽源资料,找出了不同类型SiO脉泽星各量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SiO脉泽具有普遍性,在各类脉泽星中都可出现.SiO脉泽的光度与质量损失率弱相关,并且从(Mira)SiO到(OH/IR)SiO逐渐增加.SiO脉泽的流量与近红外“色”以及等效黑体温度Teq的关系较为密切.SiO脉泽积分流量的上限与IRAS在12μm和25μm上流量分别都相关.本文对SiO脉泽在AGB演化中的地位和特殊性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用天文观测测定CCD片子上两坐标各自比例尺和两坐标轴不垂直度的方法;还推导了在重迭露光过程中,量度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及坐标平面相对于理想坐标旋转的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14.
ORACLE FORMS是ORACLE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重要的开发工具之一,它具有良好的窗口,模拟块以及触发器等功能,同时它作为ORACLE大家族中的一员,与ORACLE的其他应用工具又是分不开的。本文结合实例详细地介绍了ORACLE FORMS在开发人造卫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用单站法计算地极坐标,其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各仪器Z项稳定性的影响。本文提出用滤波预测方法来提供Z项的采用值,并把变化的极移周年项用于单站法计算地极坐标,获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上海VLBI,SLR和GPS站站坐标的精密测定和精度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作为全球地球参考系基准站的上海VLBI,SLR和GPS站的站坐标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研究,并重新精密测定了SLR,GPS站的站坐标,给出了较可靠的精度估计,澄清了IERS的综合解所给出的上海SLR站站坐标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用CCD作重迭测量中,每片上量度坐标应作的大气折射较差修正和光行差较差修正,并推导了量度坐标的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极迹半径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通过外推极迹半径预报地极坐标的方法。本方法的特点是预报时地极坐标的x和y两个分量结合成整体运算。一般情况下半年的预报度在80%以上,但在极迹半径最小的时期预测误差太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个新的星场参考星快速检索系统,利用它可以快速得到星场星的标准坐标和球面坐标,同时生存作星图的数据文件,以供恒星证认使用。此系统能满足照相和CCD等天体测量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对于各种空间飞行器的天文实时定位能提供一个精确而快速的参考坐标系统。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了地固坐标系中含二阶项(包括相对论效应项)的卫星多普勒测速实用公式,导出以测站坐标三分量、频偏、卫星位置沿径向、切向和轨道面法向计七个未知量的观测方程。利用JSZ—4型接收机的48圈观测资料,按线性最小方差估计式逐圈进行单站定位计算,所得站坐标的均方差为8.44米,与测站坐标在DX—1坐标系中的值相比较的误差为±6.93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