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蔡家雄  姚治中 《湖南地质》1995,14(3):174-178
基桩均震动测法是通过变革震源、有用均震装置压制面波、强化纵波、改善桩自震信息的基桩检测方法。模检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压制面波的效果明显,二源或三源均震具有面型聚束与线型聚束持性,对增强桩底信息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均震法判别扩腰桩桩身的完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良华 《湖南地质》2000,19(2):137-140
本文阐述了均震动测法检测扩腰桩的方法及原理 ,分析了扩腰模型及工程实例 ,总结了不同质量扩腰桩的波形特征 ,为判别扩腰桩桩身的完整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一种搅拌桩质量检测的新方法,它的特点在于“实时检测”。即在原有桩机喷送系统中,加入检测浆液体积的流量传感器,检测密度值的密度传感器,检测桩深的桩深传感器,这三种量值信号经A/D转换和计算机在线数据处理,实时反映桩体各桩段实际水泥量及均匀性,并与设计值进行比较,根据需要对不合格桩段进行实时补充喷注水泥加固,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此方法改变了目前国内外对搅拌桩质量无“实时检测”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反射波法检测水泥搅拌桩的可行性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泥搅拌桩作为桩基础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软土地基地区已被广泛应用。由于其桩身纵波波速远低于混凝土桩的波速,且长径比一般较小及桩身均质性等问题,所以应用于混凝土桩的小应变反射波检测方法是否可以应用于对水泥搅拌桩进行检测,在测桩界尚存在分歧意见。作者从理论上分析了反射波法的本质,指出波阻抗差异,分辨率和波长的关系是反射波法的要害。本文讨论了长径比的实际意义及其与一维波动理论的关系.提出了水泥搅拌桩“桩身质量“的新观点。从理论分析和实际检测结果资料的讨论出发.肯定了反射渡完全可以对水泥搅拌桩进行检测,并总结了实际检测过程中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5.
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复合水泥基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简称ECC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pile,简称UHPC)桩基具有良好的抗开裂性能和较高的承载能力,能较好地满足整体桥纵桥向变形。开展了砂土中高性能混凝土桩低周往复拟静力试验,得到了桩基的破坏特点、抗开裂能力以及极限承载力,分析了其桩身变形、桩侧土抗力以及桩身应变等分布规律,并与钢筋混凝土(RC)桩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几种常用规范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ECC、UHPC材料能有效减轻桩基的破坏程度、提高桩基的抗开裂能力以及水平承载力;相比RC桩基,高性能混凝土桩基的破坏位置更深,桩基的有效桩长更大,抗震性能更好;其中,ECC桩基的抗开裂能力最强,开裂荷载可达5.8 kN,开裂位移可达15 mm。试验结果还表明,高性能混凝土桩基的变形沿埋深方向不断的减小,埋深1.5 m以下位置基本为0;桩侧土抗力先增大后减小,桩底土抗力和变形量为0;桩身应变分布较为对称,且呈“橄榄”形,在埋深4D~6D(D为桩径)区间内桩身应变较大。分析计算表明,当桩顶位移在10 mm以内时,“m”法与API新规范法均能较好地计算高性能混凝土桩的桩身变形;当位移超过10 mm后,“m”法与实际数值相差较大。“m”法与API新规范法均不能较好地计算桩身弯矩,适用性不高;桩侧土抗力建议采用API新规范法。  相似文献   

6.
以济南黄金国际广场项目深基坑工程为例,针对土岩组合地层的特点,采用“吊脚桩”桩锚支护及两桩一锚布设方式的设计方案。对基坑设计、锚索试验、基坑监测等内容进行介绍,现场进行了锚索验收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监测结果表明,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周边建筑物沉降等均处于安全状态,远小于报警值,说明“吊脚桩”桩锚支护在土岩组合地层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非常好,同时大大节省了造价,短缩了工期。本文的相关设计方法、试验、监测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旧桥基础桩弹性波层析成像检测方法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旧桥基础桩弹性波层析成像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检测方法技术,该方法既可检测桩身,还可检测桩周土及持力层,通过模型桩检测实例,说明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韦瑞表 《物探与化探》2004,28(6):553-556
介绍了应用探地雷达检测公路灌注碎石桩的基本方法,包括数据的采集、处理与解释,指出了探地雷达检测技术能够定性分析碎石桩的桩身完整性,并在公路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软土地区长抗拔桩中常用的常规直桩、扩底桩、注浆直桩的承载力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不同桩型的荷载传递规律和承载力提高机理,并引出其荷载一位移的理论计算公式,认为抗拔桩存在“有效桩长”。通过对某沿海城市不同超长抗拔桩的现场抗拔试验,分析比较了各种桩型在30mm上拔位移控制值下的单桩承载力和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认为超过“有效桩长”的设计是不经济的,注浆直桩可以提高安全系数,宜优先选用注浆直桩。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现有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实例提出了一种预测单桩承载力的间接方法———瞬态面波法。剪切波速与标贯击数之间也存在着相关关系,通过标贯击数建立起剪切波速与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的相关模型,应用瞬态面波测试技术可快速检测桩周土剪切波速,确定单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桩基施工工艺,桩型及桩身缺陷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常用的3种桩型(预制桩、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及施工方法为例,研究了其施工工艺引起的桩身主要缺陷及桩身主要缺陷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丁旭亭 《探矿工程》2009,36(4):51-54
根据《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1999)、浙江省建筑标准《设计结构标准图集》(2002浙G22)的规定,预应力管桩摩擦桩的长径比≯100,当用于端承桩或摩擦端承桩且须穿过一定厚度较硬土层时,其长径比≯80。理想·伊萨卡管桩工程最长的设计桩长60m,桩径为550及600mm,采用4节15m的桩连接,长径比超过100,属于超长预应力管桩且地基土层主要为粉土与砂土。通过杭州理想·伊萨卡管桩工程实例,对砂层、粉土层中超长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工艺的制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程实例,从成桩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参数与截桩工艺等方面分析了CFG桩施工时断桩的原因,提出了接桩法、注浆法和2种断桩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筱甫 《探矿工程》1994,(1):19-22,33
排桩式地下连续墙技术,采用钻孔灌注桩及相应配套技术,已发展成为软土地层深基坑开挖的支挡结构一项重要手段。结合施工实践,论述了排桩桩型结构设计、配套技术的发展、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新涛 《岩土力学》1993,14(4):69-76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石动力学研究室自80年代以来,在发展桩基动力检测技术所进行的工作。对桩基动力检测的应力波理论做了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现场试验和工程应用。无论在理论分析,还是在测量技术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均获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特别是桩基承载力计算软件 WANG-PCP,是个半解析半数值的计算方法,突破了以前的分析模式,大大地简化了计算过程,易于被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掌握,同时提高了计算的精度。桩基完整性快速定量分析软件 WANG-PIP,使桩基完整性快速定量分析成为可能,属国际首创,并已获得美国版权。研制成功了 RAP 型动力验桩仪系列,在加速度和动应变测量方面均已达到定量分析的要求。并已推广应用到十几个省市地区,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应用和试验,做了上万根桩的动力检测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提高了动力验桩测量和分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由最初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抗拔(浮)桩发展到预应力抗拔(浮)桩的历程;总结了对于抗拔桩性能研究的3种方法:现场试验、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法。在此基础上为了降低成本,方便施工,环保高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预应力抗拔(浮)桩,即部分粘接预应力抗拔(浮)桩,这将是预应力抗拔(浮)桩一个有意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坚硬岩体中施工大直径抗滑桩非常困难,需要安全有效的结构设计和合理施工方法的选择。以某基坑支护工程实践为例,大胆创新支护桩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在坚硬岩段采用微型钢管群桩代替大桩方案的变更设计,改进了施工工艺,有效地克服了在坚硬岩体中施工大口径桩嵌岩困难的问题,满足了原设计中的嵌岩深度,达到了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小截面静压预制桩的现场试验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小截面静压预制桩具有许多优点,能适应山区土层分布不均的地质条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其压桩的终压力估算、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尚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总结。根据一个小截面静压桩基工程的现场试验,研究了压桩机理、压桩阻力估算及承载力计算等问题,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方法与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其局限性,并提出应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A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pile‐driving analysis is developed and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behaviour of pre‐bored piles, which are then driven the last 1.25 or 2.25 m to their final design depth.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for the case of saturated clays. The model traces the penetration of the pile into the soil and accommodates for large deformations. The non‐linear behaviour of the clay in this study is predicted using the bounding‐surface‐plasticity model, as applied to isotropic cohesive soils. The details of the 3‐D numerical modelling and computational schemes are presen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pile displacement during driving, and in the computed soil resistance at the pile tip, particularly at the earliest driving stages. No difference in soil resistance at the soil pile interface along the pile shaft was detected between the pre‐bored piles whether driven 1.25 or 2.25 m.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