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44-647
岩溶山区深切河谷河间地块,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表岩溶发育,缺水严重,但通过有效的找水方法,查明其岩溶发育规律、水文地质特征、岩溶水开发利用条件,有针对性地布置岩溶水开发工程,是解决此类区域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通过贵州晴隆县近年在岩溶山区找水的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及认识,可供类似地区找水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6,(3)
渑池县作为较典型的豫西缺水山丘区之一,地下水形成自然条件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含水层富水性弱,开采难度大,人畜饮水困难。此种背景条件下,河南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勘查院开展了"渑池县严重缺水山区人畜饮用水水源地调查",通过收集析已有资料,研究缺水山区的地层结构特征、控水储水构造、地下水赋存、分布、循环演变规律;进行找水靶区的调研论证,并在缺水山区施工供水示范井。本文通过缺水山区找水方法步骤进行初步探讨,以调查分析研究、物探勘察解读等为手段,运用"以含水层为条件,地质构造为基础,地下水流运动规律为主导的储水构造三位一体找水模式"为指导,作为缺水山区找水的方法步骤,以此为开展省内缺水山区找水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前人已有的成果资料,对南部山区岩溶水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阐述,并对找水工作的体会及今后进一步找水的方向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庞国兴 《地下水》2013,(6):113-114
丰润东部城区地处燕山南麓的山前倾斜平原,区内地下水分布不均,局部缺水严重,区内地质条件较复杂,找水难度极大。在近年丰润地区隐伏岩溶区缺水区找水工作中,以地质成因控水理论为指导,综合物探勘查、钻探验证等技术手段,成功实施了地下水勘查示范案例,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指出要高度重视野外水文地质调查与物探直流电法相互验证,能有效的提高隐伏岩溶地区找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曹兴山 《中国岩溶》1983,2(1):49-55
<正> 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北缘,属18个干旱县之一,面积约5476平方公里。笔者在1977—1978年农田供水及区域水文地质勘察中,初步研究了该地下石炭统灰岩岩溶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岩溶水赋存的条件。掌握岩溶水赋存规律,有助于省内缺水的岩溶山区抗旱打井工作。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下水开发的岩溶地下水系统类型划分方案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萍  王明章 《中国岩溶》2015,34(3):234-237
岩溶山区多年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实践证明,传统的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不利于指导岩溶山区勘查找水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为了更好地指导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文章从有利指导岩溶山区地下水勘查和开发利用的角度,在继承传统划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以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富集条件,以及开发条件三个层次组合的地下水系统综合划分方法:根据岩溶地下水系统与供水目标在空间上的关系划分为“高位”和“低位”两种类型,根据控制地下水富集的水文地质结构划分为“开放”和“封闭”两个亚类,根据地下水的水动力和排泄特点划分为集中(地下河、岩溶泉)和分散排泄三类系统,并给出了“高位”型地下水系统开发成本低、“封闭型”地下水系统资源丰富,“封闭型地下水系统”是缺水区勘查找水的主要目标,合理的岩溶水系统的开发利用应按照“高位封闭型”、“高位开放型”、“低位封闭型”的顺序进行规划部署,“低位开放型”地下水系统则因富水性差、开发利用成本高可作为储备水源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林  吉勒克补 《贵州地质》2012,29(2):86-90,103
河南省登封市岩溶区,受人为采矿工程活动的影响,区域地下水位下降,部分区域岩溶含水层已遭受破坏,地表缺水严重,水文地质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以2011年3月至4月在登封市岩溶区实施的抗旱找水打井工程为例,对区内的岩溶水赋存特征及规律作初步分析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找水布井方向。  相似文献   

8.
梁飞达 《福建地质》2023,(2):119-125
寿宁境内属于闽东典型的基岩山区,受地形(地貌)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存在局部村庄缺水的情况。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钻探施工结果,提出不同区域的找水方向。在研究区内发育压扭性构造、张性构造、风化裂隙的区域,寻找相对应的压扭性构造裂隙水、张性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局部处于补给区和径流区的缺水村庄可以考虑跨区域调水,在构造发育地段还可以考虑水平隧洞开发地下水。  相似文献   

9.
兰自亭  刘玉忠 《华北地质》2005,28(2):120-123
以构造控水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理论为指导,运用水文地质调查与综合物理探矿相结合的方法,对缺水严重的豫北山区碳酸盐岩地区基岩地下水进行了找水探讨。受断裂构造的影响,地下水的形成、运移和富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断裂旁侧富水,断裂带富水,断裂交汇部位片状富水,这些都是找水打井的有利地段。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和水文物探,查明区域地下水位以及含水岩组的埋藏条件,进而确定井位和井深。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缺水山区的基本找水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将系统理论分析方法运用到找水实践中,将水文地质方法与综合物探方法紧密结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建立了河南省灰岩缺水山区的基本找水模式。它体现了缺水山区地下水赋存的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反映了缺水山区地下水富集的基本特征,是对缺水山区地下水运移规律和赋存特征的高度概括。并在具体找水实践中予以初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贵州松桃县鸡爪沟背斜区域水文地质背景及富水性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了构造富水结构、因素及条件,从而建立了通过初步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水文地质物探解译、水文地质钻探开发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为区内缺水地区提供饮水水源。对省内其他相似构造岩溶地区科学评价、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国陆地卫星图象引入我国以来,已在不少学科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进行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农田供水,山区找水以及研究冰川冻土、岩溶发育和黄土侵蚀规律等方面取得不少效果。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新郑市西南部地处变质岩基岩山区,地表缺水严重。以观音寺镇石固堆村抗旱井为例,对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总结了找水经验,可为类似地区找水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蓄水构造类型的山区综合找水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山区水文地质和找水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河南省山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划分了断裂、褶曲等四类蓄水构造类型,并对各蓄水构造的特征和富水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水动力特征分析与适宜、便捷的综合物探技术相结合的找水方法,提高找水定井的准确率。为山区找水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既比处于泸西盆地下游边缘,岩溶发育均匀性差,地表干旱,严重缺水,打井找水难度较大。文章论述了既比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分布赋存特征,介绍了岩溶区地下水勘查布井的工作方法;利用高密度电法、激电测深物探成果,结合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确定了井位,结果证实钻孔水量丰富。分析认为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差异主要受溶隙充填、连通程度控制,总结出一套以岩溶水开发利用为龙头,抗旱与节水喷灌高效农业发展相结合的应急抗旱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提出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管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十多年来,服务脱贫攻坚的基岩山区找水打井工作充分运用并丰富了蓄水构造理论,但缺乏对其类型的统一划分和属性的深入分析。以蓄水构造为理论指导,考虑地貌汇水、岩性赋水、构造控水等控制因素,以构造为主控因素,综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植被发育及开发利用实际价值等因素,系统总结划分出缺水基岩山区水平岩层、单斜、褶皱、断裂、接触、风化壳、复合、洞藏等8类20型35式蓄水构造,并借鉴、结合新构造控水理论和地下水系统理论分析总结不同尺度、不同类型蓄水构造的共性特征,从蓄水构造空间组合特征、边界水文地质性质、水动力条件、尺度效应、控水共生特征、开发利用实际价值等方面,提出了岩性与地质构造的相关性、透水与隔水的相对性、汇水与蓄水的平衡性、尺度与系统的统一性、形成与改造的继承性和规模与目的的匹配性等蓄水构造属性。研究成果细化完善了缺水基岩山区地下水蓄水构造类型划分,总结提炼了蓄水构造属性特征,深化了对蓄水构造概念内涵的理解与认识。既进一步推动了基岩山区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也可为缺水区找水定井提供参考,并指导缺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水文地质工作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明章 《贵州地质》2012,29(2):81-85
贵州省特殊的岩溶地质环境导致了严重的工程性缺水、频繁的极端气候引起了大范围的干旱灾害,强烈的人为工程活动导致了突发性的水源干涸和污染、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实施对水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近年省内地下水勘查和应急找水打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岩溶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旧严重、城镇应急水源亟待建设、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水源支撑、供水水源污染的形势仍然严峻。虽然省内丰富的岩溶地下水资源可以成为地表水供水的重要补充,但目前地下水勘查程度、找水和开发关键技术的相关研究尚难以支撑地下水有效开发。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水文地质工作的方向,可供未来我省地下水勘查、缺水区找水以及相关研究工作部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大同煤田岩溶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慧玲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1):26-28,35
根据大同煤田岩溶地下水化学特征资料、钻孔揭露岩溶发育的资料、以及矿井出水资料,结合岩溶地下水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地下水的水温与同位素特征,对大同煤田岩溶地下水的富水层位与找水方向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薛保民 《地下水》2003,25(1):47-48
在山区找水定井位,往往具有较大的难度,仅靠单一专业、一种方法是很难达到目的。本文通过采用水文地质调查和水文物探测量相结合的综合找水方法,在严重缺水的山区找到了较好的地下水,解决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  相似文献   

20.
深切河谷区开放型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深切河谷区开放型岩溶地下水系统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地下找水难度大。本文以贵州息烽养龙司地区乌江深切峡谷的斜坡地带地下水系统为研究场,以岩溶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生态环境学和工程统计学等为指导,以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为手段进行资料和数据的采集,总结了该类岩溶地下水系统中岩溶发育和地下水赋存的基本特征,揭示了流域内生态环境脆弱的本质,以及找水成井率低下的原因,提出了岩溶水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