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武义县是著名的“萤石之乡”,具有近百年的萤石矿开采历史。大规模的采矿活动形成了大量的地表、地下采空区,采空区巷道达几十万米,由采空区引发的地面塌陷灾害屡屡发生。交通干线330国道杨家段地下采空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永康-武义公路路基已发生过小规模塌陷;余山头、鱼形角等采空区地面塌陷导致大片良田因地面塌陷而无法耕种;溪里温泉度假区地面塌陷坑在不断扩大;2005年5月,深塘工业开发区建设场地发生地面塌陷。上述种种,严重地威胁包括采空区在内的周边农田、公路交通、旅游点、居民生活环境及人身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了解萤石矿采空区地面塌陷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为采空区地面塌陷灾害防治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强度大,由矿业活动引发的矿山地面塌陷灾害时有发生,造成了较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在灾害发生后,及时查明地面塌陷的成因,是进一步采取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UMF系列探测仪器是通过地表探针接收来至地球内部的地下磁流体的电磁波信号,提取特征信息,综合分析得出探测结果。根据探测结果、地质环境条件及巷道部署情况,综合分析得出地面塌陷的具体成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污染与破坏十分严重,矿山开采不当造成地表塌陷、矿山崩塌、滑坡、泥石流、水体污染、矿震等多种地质环境问题,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01年财政部批准设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由国土资源部负责组织落实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2001~2009年,国土资源部共实施矿山地质...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串草圪旦煤矿位于黄河中游上段,其全部垮落法采煤导致大面积塌陷,地表生态和环境问题频发。为研究采空区地表裂缝发育规律及塌陷应力与位移场演化特征以串草圪旦煤矿61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航测查清了地表裂缝分布范围及规律,构建了FLAC3D数值模型并计算分析了采空区围岩应力及位移变化,将分析结果与无人机航测结果进行了相互验证。结果表明:(1)塌陷主要以地裂缝为表现形式,主要分布于矿区西北部及中西部。工作面发育2类地裂缝,一类为弧形阶梯式裂缝群,呈平行分布且以间隔5~20 m出现,大部分形成阶梯式高度为15~130 cm的错台,裂缝以3°~5°的偏角垂直工作面推进方向发育;另一类为直线型边缘裂缝带,拉张破坏严重,平行工作面外围呈带状发育,少数可展布于工作面内部,最外围裂缝至工作面的距离分别为38,53 m。(2)由于地下煤层开挖,采空区顶板出现明显的“马鞍状”拉应力集中区,且随着开挖的推进地表集中区拉应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为0.181 MPa;(3)采空区顶部完全垮塌,地表垂直位移最大值在采空区正中间,最大值约5.5 m;地表水平位移最大值位于采空区煤柱正...  相似文献   

5.
平邑左庄石膏矿区曾发生过3次地面塌陷,但井下实地调查发现,该矿区地面塌陷并非地下采空塌陷波及地表后而引发的地面塌陷。根据矿区地质环境条件、采矿方法及井巷工程布置等因素,分析认为地面塌陷原因是矿山布置的第一开采中段未预留出足够的顶柱厚度,致使井下回采时揭穿矿房顶柱接触到上覆第四纪松散盖层,第四纪孔隙水携带泥砂泄入矿坑发生潜蚀作用,在矿房顶柱与第四纪松散盖层之间形成"天窗式"砂漏,第四纪松散盖层中逐渐形成土洞,土洞扩大并塌陷后引发地面塌陷。  相似文献   

6.
地下掩埋管道及其地下建筑物压覆矿产边界,是由建设工程本身抗破坏能力、工程重要性以及矿体特征、开采方式、工程与矿体的相对位置等因素决定的。对于地下矿体,按围护带宽度、上覆各岩层移动角确定压覆矿产边界;对于地表非爆破性采矿,按围护带宽度和地表岩层移动角确定压覆矿产边界;对于地表爆破性采矿,安全爆破距离一般取50m。  相似文献   

7.
2006年底,投资800万元的南丹大厂100号矿体新州地表塌陷坑治理工程启动,4次大塌陷形成的从新州地表延伸到350米水平的深30多米。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煤炭,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对能源需求的程度也在增加。而煤炭使用在带来经济效益和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因井工煤矿的开采对地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文章系统化地对相关的地表塌陷内容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地探讨了地表塌陷的预测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利用多颗SAR卫星数据,使用时序InSAR技术恢复涩北气田自1996年正式开发以来的地表形变时间序列。结果表明,涩北1号气田地表1996~2003年保持稳定,2003~2005年出现明显隆升,2005~2018年快速沉降。此外,本研究基于均匀弹性半空间模型反演涩北1号气田在2015~2018年天然气开采与地表形变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天然气开采量的增加,涩北气田地表沉降量也随之增加,而开采深度则先增加后稳定,并于2017年后稳定在2 300 m。本研究还计算InSAR反演的地下天然气储层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结果显示,InSAR反演结果与实际统计数据差异极小,表明InSAR监测和反演结果具有可靠性。本文结果可为涩北气田的安全生产以及周边基础设施的健康运行提供重要的地表形变数据。  相似文献   

10.
淄川区矿产资源丰富,伴生、共生矿较多,矿产资源组合好,煤炭、耐火材料、紫砂、陶土、铝土矿、石灰石、铁矿石、石英等储量大,分布广。矿产资源的长期开采引发的地表采空塌陷面积约60km2,危及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对农田造成破坏。该文对淄川区采空塌陷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1基本做法 肥城市地处山东中部,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炭基地,自1958年建矿以来,先后有13座煤矿建成投产。地下煤炭资源的开采,造成大面积土地塌陷,严重破坏了矿区的地形地貌。塌陷涉及肥城市4个镇71个行政村,总面积5000hm^2。由于地面塌陷,交通、水利、农业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大面积的粮田成为沼泽水域,杂草丛生,荆棘遍地,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受到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求解地壳单层密度变化的一般公式,导出其平面近似公式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将点位错引起的地表形变和重力变化同时解析延拓至Bjerhammar球面上,得到了点位错引起的地壳单层密度变化的图像。分析表明:①单层密度变化图像与地表形变、重力变化图像相似;②地表形变对单层密度变化的影响比地表重力变化要大;③若点位错引起地表重力变化为10-6~10-7m/s2量级、高程变化为0.1~1m量级,则单层密度变化可达103~104kg/m2量级;④单层密度变化在隆升区为正,沉降区为负  相似文献   

13.
泰安市城区地下空间开发与环境地质影响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泰安市城区地质环境条件的深入分析,系统阐述了泰安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质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一方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受到地表水、地下水水位、水质及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等地质环境因素的制约,而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又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着城区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并有可能提高城区岩溶塌陷发生的机率,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在规划建设城市地下空间的同时要加强地质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4.
以贵州六枝特区兴旺煤矿地表塌陷为例,采用概率积分法作为地表移动及变形预测的模式,选取下沉系数、主要影响角、主要影响半径和水平移动系数为地表移动参数,计算得出井田开采后地表最大下沉值为1 425.3mm,影响面积约1.85km2。并比较说明除移动参数外各类煤柱的留设也是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辽南瓦房店三家子岩溶发育区进行地震地质调查与工程地质钻探的基础上,布置了CT层析成像、地质雷达等多种地球物理探测,结果表明,本区断裂构造纵横交错,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为6~9m,基岩是由寒武系下统的厚层灰岩或泥灰岩组成,岩溶发育,埋深多为10~30m,少数为50~70m。钻探结果与地球物理探测在岩溶埋深、第四系覆盖层厚度等结果上是吻合的。同时还对岩溶的形成与塌陷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绪言黄河冲积平原(河南地区)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部(图1)。面积约46000平方公里,耕地约4600万亩。西邻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研究区为地势平缓、微有起伏开阔的冲积平原,地表、地下径流滞缓,坡降1/2000~1/6000,海拔标高40~85米,微向东北、东南倾。具暖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2℃~15℃。多年平均降水量自南向北由900毫米递减为600毫米,水面蒸发量则自南向北由1100毫米递增为1700毫米。区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及年际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3D-GIS空间数据结构在构建地下数据及地上-地表-地下三维空间对象一体化表达方面存在不足.本研究扩展了传统GIS三维空间数据结构,提出了地上-地表-地下三维空间对象一体化表达模型,并在关键技术研究基础上,用C#+OpenGL实现了模型可视化,并实现了地上-地表-地下三维空间对象浏览,查询、剖面分析等功能.此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临沂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岩溶地面塌陷、采空地面塌陷、矿坑突水及地下水污染等。通过对其发育现状及发生原因的调查研究,认为除部分灾害由不利地质条件诱发外,大部分灾害则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对此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日前,河南理工大学邹友峰教授承担的《煤矿区地质灾害与环境信息协同处理及预警基础研究)通过专家评审,入选973计划。据介绍,由于大规模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降、地面塌陷、滑坡、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目益严重,诱发的地表覆盖被破坏、土壤退化、水资源污染等次生灾害已成为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危害生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水合物 (Gashydrate)是由天然气 (甲烷为主 )和水组成的固体结晶物质 ,故又称固态甲烷、可燃冰或气冰。通常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在水深 50 0~ 4 0 0 0m的海底沉积层 ,由于压力加大 ,天然气水合物可在15~ 2 5℃条件下形成。据现有资料 ,天然气水合物主要赋存在大于 30 0~ 50 0m水深的海底沉积物中和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天然气水合物为一种冰状的白色固态结晶体 ,气体中甲烷占 99%。它主要存在于温度较低、压力较高、气和水足够富集的大陆架边缘和大陆坡上部的海底沉积物中 ,其上有较为稳定的沉积盖层。据分析 ,1m3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