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五万分一比例尺测图平均每幅应布设几个三角点?答:根据现代布设测图控制网的原则,在控制网的精度方面,通常要能保证该地区大比例测图的要求,但在三角点的密度方面,一般只应满足当时测图比例尺的需要,这样才能把测图工作的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我省岛屿星罗棋布。虽然各级国家三角点已控制沿海各地。但有些岛屿远离大陆.因三角高程距离远,传算边多,使得由大陆为起始高程完全不能保证精度。故在岛屿地竖各级三角点高程往往采用海测资料。  相似文献   

3.
我省地方三角点改算工作,是按照国家测绘总局提出的“中央测绘与地方测绘同时并举”的方针和“一测多用”的原则,组织省内各有关单位协作展开的。通过改算,以统一地方三角点的座标和高程系统,作为我省测绘1/万基本图的控制依据,同时满足各项建设事业上相应比例尺测图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启用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以下简称1980系)之后,尚有近十余万个三、四等三角点及导线点需要精确地转换至1980系坐标,以充分发挥并利用这些三角点对地形测图的控制作用,特别是满足大比例尺测图的要求,是当前测绘业务部门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本文以一个地区为例通过四种平差方案试算,说  相似文献   

5.
为了配合参与全球测图的国家战略行动,进行大地测量技术准备,现将非洲国家博茨瓦纳一处国家二等三角点的恢复重建测量工作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与同行共享施测方案设计、组织、数据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6.
听取并讨论了莫斯科测绘分局、西北测绘分局、新西伯利亚测绘分局和东西伯利亚测绘分局各位代表关于在三角点上采用三脚标问题的报告以及测绘总局技术处关于觇标结构改进措施的报告以后,会议指出:  相似文献   

7.
跃进边交会     
工程测量人员测量的范围虽小,但也得奔波跋涉,爬山过沟的登上三角点(在不当用李门法交会的情况下),把国家系统的座标引到欲测的区域,因此很不方便,而且劳累,为摆脱此种情况,我院测量队二级  相似文献   

8.
大部分控制网建立时采用的起算点为50年代至80年代施测的三角点,起算点的可靠性和兼容性,直接关系到控制网建立的成败。通过大量生产实践数据详细介绍了起算点可靠性和兼容性分析、比较的过程和方法,可在今后生产中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测量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测区内原有控制点的标桩被损坏,需要恢复三角点;另一种是要在原有控制网的基础上扩展一部份控制点,以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乌克兰联合研制的SC-4解析测图仪,操作方便,而且量测精 度高。但是早期的SC-4解析测图仪有时会产生测标漂移的故障。我们通过对故障原因的分 析,找到了解决办法。   故障的表现。开机后,对仪器进行内定向,利用 x、y手轮与脚开关分别照 准航片的四个角 框标,再发出指令让测标沿四个框标任意往复行进,然后给一指令,让测标照准任意一框标 点。正常情况下,左右测标分别切准各自航片的框标中点,见图 1。当测标发生漂移时,它 便不能正确返回各自的框标中心。一般情况下其中一个测标会漂移,少数情况下左右测标均 发生漂移。  相似文献   

11.
测边三角测量又称三边测量,是据测得的三角网之边长,借助几何关系,求出三角形各顶角,进而计算其方位角和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的方法。利用测边三角测量确定控制点位置,用它加密国家三、四等三角点和工程测量上布设独立控制网,有外业工效高,内业平差计算简便等优点。这里对工程上,如何进行测边独立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12.
张萌  丁克良 《测绘通报》2012,(Z1):62-65,81
GPS-RTK技术是一项实时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传统的RTK技术一般要求基准站必须架设在已知点上,但是实际工程应用中往往会存在已知点距离测区较远或者测区内没有已知WGS-84坐标控制点的问题。RTK任意基站技术的提出正好解决了该问题,此时基准站时位置可以任意选取,通过测量测区内多个控制点然后进行坐标转换,从而将测得的WGS-84坐标直接转换为当地坐标和高程。目前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测量法式草案自去年八月经大地测量法式起草委员会通过后,又向各有关方面征询了意见。今年二月大地测量法式起草委员会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又开会进行了讨论,将法式草案作了重大的修改。三角测量方面:由原来的一等三角锁、二等基本锁、二等补充网、三等三角点、四等三角点改为一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平差,用实例比较,对所采用的国家三角点精度进行了分析,并且找出其中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一 小三角网小三角网是区别于大三角网来说的。我们知道,控制测量是测量工作的基础。惟有把测量区域由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地控制起来,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正确性;保证测出的地形图能够顺利地联接。而三角网就是控制网当中一个基本的形式。在测区范围较大的时候,三角网的观测,计算,使用的仪器,操作的方法,指导的理论都比较精密,严格,在三角点方面还要考虑到时间上能够保持久远,扩展方面有充分的可能性;这种三角网,因其理论精深,作法细致,并要顾及地球弯曲等对测量的影响,工作规模较大,一般称为大三角网。而在测区较小,或在大三角网基础上进行附合加密的时候,网的精度要求不高,作法与理论因趋单纯,往往在工作上力求简化,求在应用上能起一定作用就行。这种规模较小的三角网,习惯上便相对地称之为小三角网。  相似文献   

16.
随着GPS的引进推广与应用,大大缩短了控制测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城市大比例尺航测数字化成图法成图的需要,CPS必将代替以往繁杂的平高点的常规测量工序。 1994年国测二院承担了广州黄埔新港测区68Km~2的1∶500比例尺航测数字化成图方法的成图任务。平面控制点采用平高区域布设,用GPS测定,地面铺标、标志点。高程控制点采用全能法全野外布点,常规外业施测高程点。  相似文献   

17.
测标匹配的准确性是利用检定场检定数字相机的前提。针对灰度绝对值和匹配方法存在的问题,选用基于相关系数的匹配方法对测标进行匹配。为了加快匹配速度,提出采用Alpha通道置0的图像预处理办法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表明,该方法克服了灰度绝对值和匹配方法存在的亮度影响,可以快速准确识别测标,并对其算法做了精度测定。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工程测量项目的数据成果一般统一在西安80坐标框架下,GPS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等优势在控制测量、地籍测量、新增地物补测等有着重要应用,即涉及到不同空间域WGS-84坐标与西安80坐标的转换。本文通过大区域测区与小区域测区的坐标转换实例,对比不同空间域坐标转换方法的选择、公共点数量对转换精度的影响,得出在大区域坐标转换中,应采用七参数法且合理选择较多数量的公共点;在小区域坐标转换中,采用四参数法进行坐标转换优于七参数法,且公共点数量合理。  相似文献   

19.
韩国地处亚洲大陆东北部的朝鲜半岛的南端。韩国在地测量始于1910年日本占领岛的南端。韩国大地测量始于1910年日本占领时期。朝鲜半岛建立的第一个大地基准是1892东京大地基准,该大地基准参考Bessel1841椭球。新的1985大陆基准原点在水原市,1957年开始重测三角点,1986年完成。1986年完成一等水准网重测。1975年开始重力测量,国家重力基准原点也在水原。1991年起,国家采用GPS技术加强经典网的强度。本文对韩国大地坐标、制图信息以及现代测绘发展作了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20.
IRS—P5立体影像使用单片正射纠正和立体像对正射纠正两种方法,基于DLG数据、GPS公路网数据、三角点三种数据作为控制资料进行纠正,再以三角点及1:10000DLG上的特征点相结合为检查标准,计算出每种纠正结果的相对平面误差,通过统计与分析,比较研究不同纠正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