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的电视艺术空前繁荣,电视节目种类繁多,精彩纷呈。而快速发展的气象影视节目也以其多彩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全新的天气资讯服务着广大的电视观众,因此在我们的电视荧屏上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作为气象节目主持人,所具备的综合素养就是练就扎实的播音主持基本功,具备丰富的专业气象知识,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架构,还要具备个性化的主持风格。如此才能把握好节目定位,了解观众所需,同时赋予节目更多的气象科普内涵。  相似文献   

2.
气象节目播音员和电视节目主持人相比,缺少了形象上和观众直观交流的有利条件,只有通过声音使听众了解我们所传达的信息,展现气象节目独特的魅力.因此,声音能力对播音员来说,尤为重要.播音中的语言表达,是通过嗓音,也就是声音来完成的.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一样,其发音效果也就不同.播音能力的成熟是需要过程的,而这个过程就仿佛是在寻找我们声音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气象节目播音员和电视节目主持人相比,缺少了形象上和观众直观交流的有利条件,只有通过声音使听众了解我们所传达的信息,展现气象节目独特的魅力。因此,声音能力对播音员来说,尤为重要。播音中的语言表达,是通过嗓音,也就是声音来完成的。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一样,其发音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前专家主持播讲的电视节目正在悄然兴起,而在电视气象节目中专家型主持人非常少见。本文探讨了专家主持播讲气象节目的优势、可行性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对专家主持播讲气象节目的形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指出必须切实避免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如何实现电视气象节目的人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桂湘 《气象》2002,28(S1):39-41
通过分析目前电视气象节目收视率高而满意程度低的原因,提出在节目当中实现“人性化”的设想,倡导“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结合实际工作实践和对当前我国电视气象节目的分析,重点考虑从节目内容、表达方式和主持艺术三方面入手,努力营造一种贴近观众、具有亲和力、富有人情味的节目氛围,以期达到更细致周到为观众服务的目的,同时也使节目能够在竞争已呈白热化的传媒大战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6.
提高播音质量增强服务效果李新孙桂芝(绥化地区气象局152054)(黑龙江省气象台150030)气象警报系统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气象科技服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播音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服务的效果,如何提高播音质量是各级台站十分关心的问题。1播音员的...  相似文献   

7.
张兆利 《浙江气象》2010,31(1):33-38
中国电视气象节目自从开播之初至今,先后经历了专业时代、主持时代、娱乐时代和多元时代,并将朝着分众时代的方向发展。其间,中国电视气象节目呈现出符号化的无主持人播报形态、影像化的主持人播报形态、感性化的娱乐气象资讯形态、复合化的多元节目编排形态,并将呈现出个性化的分众节目形态。展望2008年以后的气象之路,前途光明而曲折,任务沉重而道远。我们既要有为受众服务的个性精神,也要有切实可行的分众策略。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目前气象频道广西本地插播节目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需求及实际工作情况,从丰富和加深节目内容.加强地市级的本地化服务,提高气象信息时效性,丰富节目表现形式,加强精细化服务,凸显专业化信息几个方面阐述了气象频道本地插播节目改进的设计思路,以提高插播节目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是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的3个气象理念,"公共气象"是整个气象服务的关键和核心.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则是公共气象服务的一种主要手段.本文通过总结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种种优势,指出其在公共气象服务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运用气象影视节目强化气象科普宣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气象科普知识宣传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电视气象节目气象科普宣传的优势,提出强化电视气象节目气象科普宣传的建议,为我们搞好气象科技服务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郑蓉 《气象》2002,28(S1):159-161
从气象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包括有声语言、肢体语言,以及如何提高主持人的素质这三方面对气象节目主持人的主持艺术进行了分析。多角度地阐述了气象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艺术,包括规范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交谈式的主持的正确把握;在主持人的肢体语言方面讲述了主持人面部表情的良好体现,站姿与手势的合理运用;最后对如何提高气象节目主持人素质作了简单的分析。主要强调提高主持人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提高新闻素质,加强主持意识。  相似文献   

12.
气象影视服务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改进服务内容和模式,在新媒体时代,发展精细化服务势在必行。气象影视精细化服务主要以气象精细化服务信息为主要内容,对节目的传播媒体和发布时效进行精细化布局,通过集约化构建起多媒体传播平台,在节目形式上针对目标受众进行精细化的设计包装和策划,为公众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产品和气象灾害应急避险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分析,得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应定位于气象信息的指导服务性、科普服务性和新闻服务性,从节目定位出发,提出了实现节目服务的目标和方法,保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分析农村受众对电视气象节目的心理需求,结合近几年内蒙古气象影视所开展的为农气象服务和自身工作体会,对如何利用影视平台做好为农气象服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气象影视节目是公众气象服务的重要服务方式。通过对影视节目制作中的文字、数据、图片等信息处理的探索,进一步提升节目整体可视化效果,进而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1 丰富节目内容目前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要是预报各城市天气、温度、风三大气象要素 ,随着城市气象服务的发展 ,“大气象”观念逐步建立 ,应在天气预报节目中不断增加为城市居民服务的专业气象预报信息 ,如 :空气质量预报、紫外线预报、人体舒适度预报、穿衣指数预报、中暑指数预报、花粉浓度预报、上下班天气预报、晨练天气预报等等 ,使目前的天气预报节目向综合气象服务节目发展。同时 ,应开辟多种形式的气象节目 ,使气象节目形式多元化。如为游客服务的旅游天气预报、为旅客服务的铁路沿线或高速公路天气预报、为农民服务的“气象与农…  相似文献   

17.
陈蕾娜  钱燕珍  李瑾 《浙江气象》2007,28(1):31-33,46
通过一档有地方特色《旅游气象》节目的策划、构想和制作,感到《旅游气象》这档节目可以围绕着不同的主题,把点串成线,形成面,结合旅游和气象服务来展开。做这样的旅游气象节目,要有丰富的文化、旅游和气象知识,要有一定的对旅游项目的敏锐性。  相似文献   

18.
农业气象影视节目如何更好地为农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冰之 《浙江气象》2014,35(3):39-42
2006年6月26日中国气象局华风集团《农业气象》节目在央视七套正式开播。浙江省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从2005年开始至今在浙江七套公共新农村频道制作播出了《农情气象站》节目。农业气象影视节目成为了农民朋友获得天气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农民防灾减灾、提高产量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在全国气象影视服务业务竞赛中,农业气象节目是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9届全国气象影视服务业务竞赛中,浙江省的《农情气象站》节目赢得了专家的广泛好评,获得全国第8名。针对农业气象节目存在的不足和发展前景,从加强各部门合作,提高农业气象节目整体制作水平等方面入手,结合业务竞赛中的优秀案例,探讨如何挖掘农业气象节目的潜力更好地为农服务。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运用虚拟网连接和数据主动式同步推送技术,设计开发了地市级气象影视传输系统,解决了气象影视节目传输和节目审验的问题。气象影视传输系统设计提出了"主动式推送、模块化服务、后台自动校验"的系统平台构建理念,结合影视制作网络化、集约化和电视台播控自动化情况,将模块化、层次化等设计思想应用到技术研究中,通过运用VPN虚拟网技术将各级电视台与气象影视中心互联,影视节目或气象数据被动接收后,自动嵌入影视节目后台预审模块,根据同步推送的气象报文和预警信息对影视产品进行节目审核。审核正确的则自动加载至硬盘播出系统,对公众服务;审核错误的则通过传输系统的智能回馈模块,迅速返回影视中心进行修正,并及时回传修复后的气象影视、预警预报及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系统平台功能层次化,分为虚拟网VPN接入层、数据同步支撑层、节目审验服务层和自动上载应用层,控制接口以实际部门操控为控制面进行设计开发。混合组网设计、数据同步自动化和节目审验机制是该研究的亮点。通过对气象影视传输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对气象节目的质量管控,保障了气象影视服务水平,提高了气象影视节目传输效率,而且时效灵活、性能可靠、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20.
气象节目在电视节目的范畴内受到市场标尺的裁决,开展品牌化服务已是成功占有市场的有力举措。本文旨在从电视节日品牌化属性的根本角度介入,围绕气象节目服务与品牌,综合透视气象节目生存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