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贺洋  徐韬  文辉 《地质通报》2014,33(12):2005-2010
在自然重砂数据库系统(ZSAPS2.0)平台下,通过对四川省1∶20万自然重砂测量数据中的全省自然重砂矿物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开展了四川省自然重砂异常圈定及异常区带划分。结合四川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相关信息认为,自然重砂异常在矿产预测中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部分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所划分的自然重砂异常可作为全省开展相应矿种找矿工作部署的综合信息之一,可为省级找矿预测提供指导性信息。  相似文献   

2.
剥蚀—沉积平衡机制是重矿物在地表环境下迁移富集的基本规律。结合有关应用实例,从重矿物迁移、富集规律出发,以动态、逆向的工作思路,提出对以往自然重砂数据进行整理、重新圈定重砂异常的工作方法。在矿产资源调查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自然重砂测量这一传统找矿方法的优势,以期找到更多的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3.
在四川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中,以四川省1∶20万自然重砂测量数据为基础,简要介绍了自然重砂数据库系统(ZSAPS2.0)平台下自然重砂铁矿物的选择、异常下限的确定、异常圈定及异常的分级原则。通过对四川省省级及预测工作区铁矿物自然重砂异常的分析认为,自然重砂铁矿物异常对某些地区及某种成矿类型的铁矿成矿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并可作为综合找矿信息因子参与铁矿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4.
本文较详细研究了小西南岔铜金矿自然重砂矿物的异常分布特征,通过与化探异常的综合研究,确定了小西南岔铜金矿自然重砂异常的矿致性质以及重要的找矿指示意义,同时对小西南岔铜金矿自然重砂的区域找矿预测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按照《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要求》的统一规定,对中南地区铁等20个重要矿种,从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自然重砂、成矿规律、资源预测、成矿作用和找矿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资料汇总和综合研究; 在分析重要矿产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划分构造单元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扬子陆块与武夷-云开造山带西南段界线等的新认识及其证据; 通过总结区内不同大地构造相、不同时代重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和时空分布规律,圈定了物探、化探、遥感和自然重砂的各类综合异常,编制了系列图件,研建了各类数据库系统; 客观评价和定量预测了重要矿产的资源潜力,圈定了找矿远景区,指出了找矿方向。该项目取得的各项成果为今后开展更加深入的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矿产勘查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一九七四年开始,着手整理全省化探资料,至一九七六年止,完成了全省地球化学编图工作,提出了若干成矿预测区.近年来,有关单位对某些预测区进行了普查找矿评价,取得良好找矿效果.现将该项工作的研究内容及工作成果作一概略报导.根据收集到的全省矿区-矿带普查与详查化探报告和区域测量中的化探资料,确定了以下编图内容:1.全省化探工作程度图:比例尺1∶50万,反映历年来化探普查测区的位置、完成面积、投入方法、工作比例尺和测量密度.2.全省次生晕测量、分散流测量、水化学测量、重砂测量等方法的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综合图:比例尺1∶50万,附异常一览表.3.化探报告卡片:将化探报告摘编成卡片,附缩制的化探地质图件(比例尺不定).4.简要文学说明书:归纳全省化探工作情况、异常分布特征、各方法找矿有效性、成矿预测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扩大金刚石勘查成果,提交新增金刚石矿资源量,以辽宁省瓦房店地区金伯利岩型金刚石原生矿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总结归纳了应用地球物理、水系重砂、地球化学、遥感及三维地质等技术方法的找矿模型,建立了周期短且经济的3种找矿方法组合模型,即重砂法+地面高精度磁测+工程揭露(化探)找矿方法组岩模型、航空物探+地面高精度磁测+重砂法+工程揭露(化探)找矿方法组合模型以及遥感+重砂法+地面高精度磁测+化探+工程揭露找矿方法组合模型。研究成果可对辽宁省金刚石勘查工作起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然重砂异常在云南西邑铅锌矿找矿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聂飞  范文玉  刘书生  王霞  崔子良  朱华平 《地质通报》2014,33(12):2019-2022
自然重砂测量是矿产勘查的重要手段之一,提取自然重砂异常中的矿化信息与区域地质、成矿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揭示区域成矿规律和预测潜在矿床具有重要的意义。云南西邑铅锌矿床是全国资源潜力评价中,通过自然重砂异常并结合其他找矿方法实现找矿突破的成功案例。报道了西邑铅锌矿床自然重砂异常的基本特征,探讨了矿床有关自然重砂异常特征及其在西邑铅锌矿找矿突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不少地区都开展过1/20万或1/10万金属量测量、分散流和重砂测量工作,同时还在许多矿区及其外围广泛开展了原生晕和次生晕找矿,积累了丰富的实际资料.我们认为,在这个基础上,编制区域性化探异常图,对于更有效地开展化探找矿工作,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是有重大意义的.本文以编制粤东、粤北约十万平方公里区域性化探异常图为例,谈谈我们的几点粗浅体会.编制区域化探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赵韵文  陈志敏  肖抒  左爱萍  李敬  曹蕾 《地质通报》2014,33(12):1975-1983
通过对河南省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的重新处理,在豫西南矿集区圈定了11处锡石自然重砂异常,集中分布于卢氏县官坡—兰草、卢氏县冯家岭和嵩县车村—木植街3个地区。通过锡石异常特征分析,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这3个异常区带中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进行分类,探讨了与锡石相关矿物组合的成因,认为它们分别形成于花岗伟晶岩、锡石硫化物脉和锡石—石英脉型矿化。结合异常区地质矿产背景及锡化探异常讨论了3个锡石异常带锡矿的找矿前景和找矿方向,对豫西南矿集区锡矿的找矿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然重砂测量是矿产勘查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的自然重砂测量工作主要侧重于目标矿物量的研究,圈定的异常仅有矿物含量的意义,忽视了矿物迁移、富集规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找矿效果。以溧阳永坞头地区为例,从重矿物剥蚀、迁移、富集规律出发,对自然重砂数据进行整理,重新圈定重砂异常,并利用重矿物组合特征、稳定系数及特征指数(ZTR)对异常源区进行判断。研究表明,圈定的2处锡石自然重砂异常源区分别为永坞头404.60高地—413.10高地一带以及387.60高地一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矿产资源战略性勘查进展(2013—2014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产资源战略性勘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紧紧围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地区,开展矿产远景调查、油气资源调查、战略性矿产调查评价、老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等工作。2013—2014年共实施矿产资源战略性勘查项目900余项,取得一批重要发现和进展,促进和拉动了商业性地质勘查,形成了一批重大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3.
史长义  王惠艳 《地质学报》2022,96(11):3705-3721
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查是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找矿实践证明,化探方法技术在矿产勘查乃至深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找矿难度的不断加大,促使化探方法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传统方法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了许多新的方法技术。本文从方法论和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找寻深部隐伏矿盲矿的有效化探方法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的概念,将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划分为地面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和地下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建立了深部矿产资源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不同的方法技术有不同的优势和不同的适用条件,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勘查阶段,不同的勘查目的和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选择不同的立体方法技术组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取得最大效果。  相似文献   

14.
自然重砂是地质体经自然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等地质作用而分离出的单矿物(或矿物组合)。自然重砂矿物晶体由于仍然保留有许多矿物成因信息,包括颜色、形态、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矿物组合等特征,因此常用于追溯源区地质体或者找矿勘查。这种方法被认为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找矿方法——自然重砂测量。本文基于全国自然重砂找矿的数据资料,系统梳理了自然重砂的矿物类型、出现频率及其分布等特点,分析了自然重砂的矿物组合和成因矿物学特征,研究了自然重砂矿物的源区烙印、搬运距离及标型指示矿物组合特征,探讨了自然重砂成因矿物学研究意义及其找矿应用前景。自然重砂矿物的颜色、形态及内部结构依然保留着明确的成因矿物学信息:其颜色和晶体形态具有继承性而与其源区母体联系起来,体现源区母体的特性;其矿物组成可分出残余原生重矿物(包括造岩矿物、副矿物、矿石矿物等)和新生重砂矿物两个部分,如赤铜矿、孔雀石等反映着源区岩性体的成分或者赋存状态特征,其矿物组合也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原生共生矿物而体现诸如有无矿化等意义;重砂颗粒的磨圆度、边界光滑性等表面特征反映搬运距离,有利于明确响应源区母体或者物源,而具有良好的找矿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地矿局地勘工作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新要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地质工作全过程实施绿色勘查,同时也经受住了经济下行、矿业市场低迷、投资环境不利等严峻考验。文章反映了甘肃省地矿局在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科研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通过开展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远景调查等工作,全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程度进一步提升。在重要成矿带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发现一批新的矿产地。西秦岭金矿勘查继续推进,新发现天子坪金矿、饮马河金矿;玛曲县格尔珂金矿、合作市早子沟金矿、西和县大桥金矿、夏河县加甘滩金矿持续勘查,矿山实现增储。在甘肃北山相继发现五一山、塔水井、甜水井西、红柳沟北等钒矿,杨岭为铁钒异体共生矿。铅锌、镍等有色金属找矿取得了显著找矿前景。在阿尔金东段新发现晶质石墨富集区3个,先后发现大型晶质石墨矿床7处、中型矿床2处,探获晶质石墨矿物资源量累计达到1 200万吨以上。地热、氦气、砂岩型铀矿等矿产勘查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萤石、蓝晶石、硅灰石、饰面石材等地优质非金属找矿工作持续推进。地质科研有力指导了区域找矿勘查工作。文章还展望了"十四五"期间地质工作,提出了部署思路,对新时代地质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作为一种重要的勘查技术方法,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自从1932年苏联地质学家费尔斯曼、谢而盖耶夫等开展地球化学找矿尝试以来,其在矿产勘查、生态、环保等领域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和长足发展。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通过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展历程回顾,通过其在多目标领域运用,在有色金属、贵金属、油气矿产、放射性铀矿、隐伏矿床勘查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综述,以期阐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对生态环境、现代农业、人类健康、食品安全等目标领域的运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主要矿床类型找矿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近年在祁漫塔格地区的勘查实践,初步总结出该区的成矿特征,认为该区主要矿床类型以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为主,成矿与磁铁矿化密切相关,铁与多金属矿相伴产出,具备磁电方法组合找矿的前提条件。结合生产实例,总结出该区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有效的勘查方法组合:1:50000磁法扫面确定找矿远景区→1:10000高精度磁测缩小找矿靶区→1:2000磁电剖面定位→钻探验证并控制矿体→井中物探确定矿体范围,找矿效果良好。该找矿方法组合为今后该区科学部署矿产勘查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代晓光 《地质与勘探》2022,58(4):809-821
地物化综合信息在热液充填型萤石矿找矿的应用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冀北步古沟一带萤石找矿为例,通过综合物化探方法进行有效性试验,总结该地区萤石矿地物化找矿技术方法组合。在地质调查基础上,系统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1:1万土壤剖面测量、高精度磁法测量、天然电场选频测量、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及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等找矿技术方法探索。结果表明,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及1:1万土壤剖面测量等化探方法可辅助锁定找矿目标区;高精度磁法及天然电场选频测量,可初步判定断裂的位置;电阻率联合剖面及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可进一步探测含矿断裂构造的位置、产状及延伸。通过以上试验研究,建立了冀北地区萤石矿地物化找矿技术方法组合,经工程验证在研究区内新发现萤石矿点1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表明,该套地物化找矿技术方法组合可进一步指导冀北地区的萤石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9.
黄林  张坤 《贵州地质》2010,27(3):202-207
黔西北水东—五指山地区铅锌矿位于扬子陆块西南缘,紫云—垭都北西向构造旁侧,是黔西北铅锌成矿带的一个组成部份,通过该地区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及矿产评价成果展现了较好的找矿前景,发现了中型矿床5个,并在攻深找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笔者通过区域控矿因素、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结合工作成果及认识,模拟类比在相似地质条件,指出找矿方向,认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好,具备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