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毅 《地质与勘探》2013,49(2):280-288
河南省新县姚冲钼矿床是大别山北麓新发现的又一典型的斑岩型钼矿床,目前控制规模为中型。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体(脉)外接触带(中元古界蚀变片麻岩),受隐伏岩体和构造控制。辉钼矿化呈浸染状、细脉-网脉状、薄膜状和角砾状产出。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方解石化、萤石化和高岭土化等,具典型斑岩型钼矿床的矿化和围岩蚀变特征。其中硅化和钾长石化与钼成矿关系密切。矿床蚀变分带明显,由中心向外侧依次为钾长石化-硅化带(强蚀变带)、硅化-绢英岩化带(弱蚀变带)、硅化-青磐岩化带,由中心向外围蚀变强度逐渐变弱。蚀变作用的强弱与钼矿体的品位高低相对应,硅化和钾化为该区最直接的找矿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大别山地区沙坪沟斑岩型钼矿床蚀变及矿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坪沟钼矿床是大别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世界第二大的斑岩型钼矿床。本文在前期以及前人的工作基础上,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和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以及探针测试分析工作,详细研究了沙坪沟钼矿床的蚀变与矿化特征。结果表明,沙坪沟钼矿床的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钾硅酸盐化、青磐岩化和绢英岩化,绢英岩化又可细分为以石英为主和以绢云母为主。矿床中产出16种脉体类型,根据矿床的脉体类型划分了4个成矿阶段:(1)石英-钾长石阶段;(2)石英-硫化物阶段;(3)石英-绢云母阶段;(4)石英-萤石-石膏阶段。蚀变及矿化特征显示,沙坪沟钼矿床的钼矿化开始于石英-钾长石阶段晚期,结束于石英-绢云母阶段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是辉钼矿主要的形成阶段。沙坪沟钼矿床经历了多期次脉动式成矿流体的蚀变与矿化过程,在不同蚀变-矿化阶段中,成矿流体的物化条件和组分的变化是控制各阶段蚀变类型和脉体中矿物组合的主要因素。产于以伸展为主的板内环境的沙坪沟钼矿床与其他构造环境下的斑岩钼矿床在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石、蚀变分带等方面相似,但由于围岩性质的差异,矿体赋存位置及产状不同;而在矿物种类、矿化产出位置及产状、与矿化关系最为紧密的蚀变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斑岩型钼矿床的构造背景可能控制了其岩浆的形成、演化以及含矿性,而岩浆岩最终定位的深度、围岩等条件也是控制蚀变和矿化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河南汝阳东沟超大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沟钼矿属斑岩型钼矿床,矿床(体)赋存于下铺花岗斑岩体内外接触带中,沿岩体呈似层状(帽状)分布,钼矿化与岩石中裂隙发育程度关系密切,矿厚一般130~170 m,最大259.62m.主要矿石类型有安山岩型、英安岩型、闪长细晶岩型和花岗斑岩型辉钼矿矿石,矿化蚀变具典型斑岩型矿床的特征,地球化学异常和花岗斑岩体是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赫姆洛金矿床发现于1982年。它位于安大略马拉松东35公里,苏必利尔湖东北岸附近,与横穿加拿大的17号公路相邻。矿床是太古宙的,产出在长英质变火山岩和泥质变沉积岩的接触处。它由几个矿化带组成。主矿带长2900m,向下倾斜延伸达2500m,厚3—45m。该矿带至少拥有8000万吨矿石,平均品位7.7gt Au。有三个特征的生产地段,从东到西为戴维贝尔矿山、金巨人矿山和帕吉—威廉斯矿山。  相似文献   

5.
南秦岭与黑色岩系有关的钒钼矿床分布有南、北2个带,在北带山阳、商南一带分布有水沟钒矿床等一系列中大型矿床。近年来在南带镇坪县一带发现了唐家桠子钒钼矿床,研究认为南秦岭北大巴山地区黑色岩系中主要分布有K^1、K^2、K^3、K^4等4个含矿层,其中K^1、K^2含矿层发育于震旦纪陡山沱组(Z1d^1),K^3、K^4含矿层发育于下寒武统鲁家坪组(∈1l)。钒钼矿体总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地层围岩产状一致。含钒钼矿层的硅质岩、碳质泥岩、泥岩夹碳酸盐岩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与海底热水、生物沉积、陆缘碎屑等。矿床的形成与海底喷流热水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作用密切相关,钒钼矿体总体形成于深水-半深水缺氧的还原环境,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型。  相似文献   

6.
圈定斑岩铜矿蚀变矿化范围及分带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岩体及其围岩蚀变,是斑岩铜(钼)矿床极为重要的找矿标志.斑岩铜矿通常都具有明显的蚀变分带.矿化与蚀变关系密切,矿体主要赋存在石英-绢云母化带或钾长石化带内.蚀变又是矿化规模和富集程度的标志,矿床规模越大,蚀变越强,分带性愈好,则矿化富集程度愈高.因此,在普查找矿评价中,研究斑岩与围岩蚀变及其分带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人常把蚀变带看成是寻找斑岩铜(钼)矿富集部位的“脉搏”. 地质上对蚀变岩石的命名及蚀变带划分的方法是以恢复原岩性质为基础,根据标型蚀变矿物  相似文献   

7.
西藏沙让大型斑岩型钼矿床系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首例斑岩型钼矿床,产于印亚大陆碰撞带的主碰撞期.本文分析了其蚀变和矿化特征,指出沙让钼矿床蚀变类型包括钾硅酸盐化(包括钾长石化和黑云母化)、绿帘石-绿泥石化、硅化、绢英岩化(石英-绢云母-黄铁矿化)和粘土化(高岭土化和伊利石-水白云母化).矿化类型主要以脉状矿化、网脉状矿化和...  相似文献   

8.
通过一比五万矿产调查工作,研究分析认为金安岭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斑岩型铜钼矿床。其成矿围岩为太古代元坊岩组变质岩,成矿源岩为浅成-超浅成花岗斑岩体。环绕斑岩体周围分布有数十个规模较大的矿体。矿体形态复杂,大多产于岩体内和围岩的接触带。岩体和围岩蚀变强烈,大体可划分3—4个蚀变带,明显具有斑岩型矿床特征。矿体矿化良好且规模大延深稳定,品位相对富集,愈向深部愈趋良好,是大型矿床的有望地区。建议进一步详细工作,必将会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沃溪矿床产于红岩溪-唐浒坪反"S"型构造的西半部,赋存于沃溪拆离断层(F1)下盘、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板溪群马底驿组层间剪切构造带内。矿化类型主要为层状(或层脉),其次为脉状-网脉状。层脉矿化主要赋存于层间断裂中,由多个含钨锑金石英脉的扁豆体组成;脉状-网脉状矿化依附于层脉,多出现在层脉的下盘,并与蚀变围岩一起,主要构成脉带含金或含钨金矿体。成矿具有独特的沿倾向发育很深、侧伏成矿和柱状富集特点。随着近年来开采深度的加大,发现深部构造和矿化有明显变化。本文在该矿床成矿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沃溪矿床深部构造与矿化富集规律以及垂向变化趋向,指出了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矿床产于中元古代地层中。矿区内酸性脉岩发育,常密集成带,矿床受穿过脉岩带的构造破碎带控制。矿化岩石主要为构造碎裂岩和角砾岩,其原岩为长英质脉岩、变石英砂岩、变安山岩、板岩及粉砂岩等。矿化以裂隙充填为主,对围岩化学成分的选择性不大。围岩蚀变有:绢云母化、硅化、钾长石化、黑云母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及水合多水高岭石化等。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铀黑、铀石,其次有钛铀矿、水铀矾,含铀矿物有锐钛矿、金红石、赤铁矿、水合多水高岭石和褐铁矿等;其它金属矿物主要有辉钼矿、黄铁矿、方铅矿和黄铜矿。矿石具脉状、角砾状、块状和浸染状构造,沥青铀矿具胶状结构。矿床中钼的储量远大于铀,铀矿体产于钼矿体之中或其边部。通过室内、外研究,可以认为本矿床为与中酸性小侵入体有关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的钼-铀型复合矿床。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罗葵洞钼矿围岩蚀变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罗葵洞钼矿是一处特大型斑岩型钼矿床,赋存于陆相火山岩与隐伏似斑状花岗岩接触界面及其外围,呈隐伏状产出,地表很难见到钼矿化露头.矿区最常见的蚀变是硅化和黄铁矿化,其次有钾化、绢云母化、绢英岩化、云英岩化、伊利石-水白云母化、黑云母化、绿帘石化、次闪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局部尚有叶腊石化、萤石化.其中硅化、钾化、绢英岩化、云英岩化与钼矿成矿关系密切.据初步研究,该区蚀变从火山口相中心,由内向外大致可分为不十分明显的4个蚀变带:强硅化蚀变带、硅钾蚀变带、硅化蚀变带、绿帘石-绿泥石化带.在详查工作中根据面形硅化细脉带,可以确定矿化范围,钾化强烈发育地段为钼矿富集部位.  相似文献   

12.
东戈壁钼矿赋存于东天山造山带内,属斑岩型钼矿床矿体形态受岩体形态、大小、围岩物理性质和次级裂隙发育程度控制矿化对围岩无选择性,与多期次构造活动所形成的次级裂隙密集程度有关蚀变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辉钼矿-石英脉阶段是蚀变、矿化最强烈阶段,也是钼主成矿期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强烈流体-岩石反应,造成金属元素含量增加和钼富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和围岩蚀变与钼矿化时空关系,对在东天山寻找同类型矿床具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寺沟斑岩钼铜矿床赋存于小寺沟上杖子岩体北东接触带内.该岩体具有侧向分带,与矿化有关的是黑云母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在北东接触带内,从岩体向围岩(雾迷山组白云岩)方向,热液蚀变可分为:钾长石-(黑云母)蚀变带;石英-绢云母蚀变带;粘土化带和蛇纹石蚀变带.钼矿主要产在石英-绢云母化带,铜矿主要产在蛇纹石蚀变带内.在蚀变矿化地段生成的大量流体包裹体,是研究热液性质、成矿条件的证据.通过对与蚀变、矿化有成因联系的各种矿脉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可以阐明成矿热液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程松林 《地质与勘探》2010,46(6):1015-1018
在新疆东天山库姆塔格新发现了辉长岩中钼元素的超常富集,超过了目前的工业品位。从野外产状看,与钼矿化直接相关的岩石均为辉长岩,共两类:一是规模较小但全岩矿化的辉长岩脉;二是规模较大但没有矿化的辉长岩体;矿化的辉长岩脉穿插于非矿化的辉长岩体之中。虽然辉长岩体矿区东侧有中酸性岩浆岩存在,但野外产状和现有的物化探工作尚未发现钼矿化与中酸性岩浆岩有直接关系。无论辉长岩的形成与钼的富集是否属于同一次地质作用的产物,这都可能是一种尚未被认识的、全新的钼矿床(矿化)类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董想平 《地质与勘探》2017,53(4):657-666
青海江里沟钨多金属矿床目前是青海境内规模最大的钨矿床,其规模达中-大型,大地构造位置属秦祁昆复合造山系秦岭造山带西段。本文从江里沟钨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等方面入手,总结矿床控矿因素及矿化富集规律。矿体受岗察复式花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控制,矿化围绕岩体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自岩体向外形成了斑岩型钼矿化-云英岩型钨矿-矽卡岩型钨铜钼矿-角岩型钨矿-脉状铅锌矿的矿化系列,以矽卡岩型为主要类型。其矿床成因为与晚三叠世江里沟复式花岗岩体晚阶段花岗斑岩和细粒花岗岩的侵入及岩浆后期热液有关的多位一体矿床,为下一步的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量的钻探、坑(井)探及物化探工作,在河北省涞水县境内的燕山斑岩型铜(钼)矿成矿带内的燕山台褶带燕山期安妥岭花岗闪长斑岩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及太古宇阜平岩群角闪斜长片麻岩中发现了安妥岭钼矿床.钼矿体厚大,ZK2孔见矿30层,最厚13 m,总见矿厚度108m.ZK3孔见矿10层,厚度55 m,主矿体厚37 m.钼矿化与围岩硅化、钾化的蚀变发育程度密切相关.目前识别出的矿石类型主要有花岗闪长斑岩型、硅化角闪斜长片麻岩型和青盘岩化蚀变岩型,矿化蚀变具斑岩型矿床特征.该矿属于斑岩型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7.
芮国桢 《国外铀金地质》2010,(3):149-154,163
460铀-钼矿床是冀北沽源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中找到的一个大型中低温热液斑岩型铀-钼矿床。文中阐述了该铀-钼矿床的地质特征,从区域成矿迁移过程和演化历史分析的角度,结合蚀变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对成矿物质来源进行探讨;总结了矿床的3个主成矿期(24、88和122Ma),具有斑岩型、浸染型、网脉型和表生铀矿化3种矿化类型。对矿床特征及成因进行探讨。通过研究新近纪表生淋积作用在矿体上部地表处附近形成的次生富集带,总结出冀北火山岩地区铀-钼地质找矿工作靶区的判别依据,明确了寻找此类型铀-钼矿床或盲矿体的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18.
新疆西昆仑小同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西昆仑岩浆弧带的小同钼矿产于花岗闪长岩体边部.矿区地层为中元古界库浪那古岩群黑云斜长片岩,蚀变类型主要有钾化、绿泥石化、矽卡岩化,呈带状分布.据目前工程揭露,发现一长260m,宽5~50m的矿化带,总体产状为70°∠30°.矿化类型包括产于岩体边缘相的浸染-星点状矿化和产于矽卡岩化带中的团块-斑块状矿化.综合矿区地质和矿化特征,初步认为小同钼矿为斑岩-矽卡岩钼矿床.  相似文献   

19.
福建龙岩中甲锡多金属矿位于华夏陆块的永安-梅州-惠阳多金属成矿带(Ⅲ级)的南段,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地球化学和综合研究等方法,研究了该矿床的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锡矿体主要贮存在花岗斑岩及其接触带,以花岗斑岩为中心,矿化蚀变分为2个带,内带为高温的黄玉云英岩化带,主要为钨锡矿化;外带为中温的绢英岩化带,主要为锡钼矿化。早白垩世花岗斑岩富铁、富挥发分,各类成矿元素含量高,矿化蚀变以花岗斑岩为中心具规律性分带特征,为锡矿的成矿地质体。矿化蚀变自花岗斑岩延至接触带,说明该矿属斑岩型锡矿。探讨了该锡多金属矿与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讨论了成矿过程,初步研究其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蒙西斑岩铜钼矿床成矿阶段及成矿元素统计分析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西斑岩铜钼矿位于东准噶尔北塔山-纸房-琼河坝岛弧带东段琼河坝地区,属形成于断裂背景下的斑岩型矿床.脉状矿化是该矿床主要矿化类型,不同脉体有一定生成顺序.早期钾化阶段形成磁铁矿钾长石石英脉、硫化物钾长石石英脉、及高温阶段磁铁矿碳酸盐脉.进入硅化作用阶段后,形成磁铁矿石英脉、辉钼矿石英脉、黄铜矿黄铁矿石英脉、黄铁矿石英脉及少硫化物石英脉.成矿作用后期形成不含或少含硫化物的石英脉、碳酸盐脉.结合矿化蚀变带内地化元素的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特征,初步将蒙西铜钼矿成矿作用分为早期构造挤压作用成矿期和岩浆热液作用成矿期.岩浆热液成矿期是该矿床的主要成矿时期,可细分为高温成矿阶段和中低温成矿阶段,分别对应形成Mo,Cu的富集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