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州 《中国地名》2014,(8):65-66
直到目前为止,几乎整个玛雅文明都笼罩着一层迷雾。的确,有关9世纪时玛雅文明灭亡的假设层出不穷,比如洪水、地震、飓风等等的天灾说;瘟疫、集体中毒等等的传染病说,不胜枚举。但是,尽管种种假设众说纷纭,却没有一种假设能有充足的证据让人相信,因此,美国的艾力克和哥雷克俩兄弟便提倡"玛雅文明为外星人结晶"之说。从这方面来探索玛雅之谜,的确可以找出许多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俩兄弟之所以强调玛雅文明来至外星,最主要是根据玛雅的“卓金历”。它一年只有260天,但在我们的地球却不能适用这个历法。俩兄弟认为拥有高水平天文知识的玛雅人,并非故意编造公转周期毫无根据的“卓金历”这个历法。如果“卓金历”真的是玛雅人故乡行星的历法,那我们就可以推知这颗行星的大致位置了。公转周期260日的行星,应该位于金星和地球中间,而且这颗行星十分温暖,所以玛雅人选择在地球上最醋热的热带雨林居住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2.
乌斯马尔古镇位于墨西哥共和国尤卡坦半岛上的尤卡坦州的普克山中,是当地印第安文明的古典时代晚期的最伟大的都市和宗教中心。1996年,乌斯马尔古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玛雅语中,"乌斯马尔"意即"重建三次之地"。其实,乌斯马尔重建不止3次。据考证,乌斯马尔的主要建筑"占卜金字塔"至少重建过5次。乌斯马尔古城是公元600年至900年玛雅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性城市。早在公元前800年,这里就已经有人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城市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关注点,旅游是资源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探究二者协调发展关系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从双向视角探究了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与旅游发展协调互动关系。选择典型资源型城市——六盘水市为研究案例,实证研究发现:1)2000—2017年六盘水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都呈现出阶段性增长态势,但旅游发展相对滞后,二者差异呈现出趋于同步——迅速扩大——缩小的发展态势;2)2000—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耦合度除2000年(0.614)外,其他年份均在0.85以上,表明六盘水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相互作用强度较高。3)从协调度上看,2000—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协调程度从重度失调(0.1707)发展到优质协调(0.9891)。以2005、2011和2015年为临界点划分为失调、逐步改善、优化提升和协调发展四个阶段;4)六盘水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演化呈正相关关系且显著性极高,但旅游因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作用(95.60%)高于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支撑力(90.37%),二者存在互馈耦合的一般特征且表现出明显的旅游产业发展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支撑效应。建议从统筹生态文明与旅游发展步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部门协同合作等两方面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10,(5):102-102
金石狩猎俱乐部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纵横于山野沟壑之间,原木生长、枯草凉棚、青石铺就的石板羊肠小道、残石砌成的猎战堡垒、代表玛雅文化的图腾柱及索道吊桥、卦式篝火台,楼内陈列着古枪、军刀及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标本,无不透露出古朴、自然和野性的风格,展示了现代狩猎文化及蕴藏其中的人类进取精神,给人神秘、刺激的视觉享受。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自2012年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愈加突出。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中国西部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区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建设进展备受关注。以宁夏国家级主体功能区划中不同功能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单元,结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对生态文明建设限定的主要指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宁夏典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结果显示:2012—2015年宁夏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部分区域的城市扩张控制效果不佳,能源消耗强度没有持续下降;全区整体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但工业废水处理率这一定量指标暗示了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环境改善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关注点,旅游是资源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探究二者协调发展关系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从双向视角探究了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与旅游发展协调互动关系。选择典型资源型城市——六盘水市为研究案例,实证研究发现:1)2000—2017年六盘水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都呈现出阶段性增长态势,但旅游发展相对滞后,二者差异呈现出趋于同步——迅速扩大——缩小的发展态势;2)2000—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耦合度除2000年(0. 614)外,其他年份均在0. 85以上,表明六盘水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相互作用强度较高。3)从协调度上看,2000—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协调程度从重度失调(0. 1707)发展到优质协调(0. 9891)。以2005、2011和2015年为临界点划分为失调、逐步改善、优化提升和协调发展四个阶段;4)六盘水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演化呈正相关关系且显著性极高,但旅游因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作用(95. 60%)高于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支撑力(90. 37%),二者存在互馈耦合的一般特征且表现出明显的旅游产业发展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支撑效应。建议从统筹生态文明与旅游发展步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部门协同合作等两方面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来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淮河生态经济带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论文在解析城镇化影响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基于淮河生态经济带2006—2020年的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淮河生态经济带综合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均呈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城镇化先抑制、达到一定阈值后转为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2)淮河生态经济带各城市的人口城镇化在2014年皆达到拐点值,而综合城镇化水平尚未达到拐点值,需要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切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3)淮河生态经济带城镇化对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显著的倒“U”型溢出效应,同时,在当前研究期内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负向外溢效应。论文为深入解析城镇化与水资源互动关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深化新型城镇化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空间均衡性及格局演变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耕  李素娟  马奇飞 《地理学报》2018,73(11):2198-2209
研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空间分布状态及格局演变特征,有利于厘清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空间差异机理,对于缩小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因素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因此,基于“自然—经济—社会”(Nature-Economy-Society, N-E-S)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目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中国2003-2015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效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Theil指数、重心—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空间均衡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在研究期内(2003-2015年)空间非均衡性表现为先逐渐缩小后又逐渐扩大的动态演变特征;由三大区域的Theil指数均值可知,西部地区空间非均衡程度最大(0.1174),东部次之(0.0365),中部最小(0.0223)。② 从重心移动轨迹来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重心位于河南境内,历经了先向东南再向东北移动的过程,重心移动的方向表明位于该方向上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效率有所提升。③ 从标准差椭圆来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空间分布呈现出偏东北—偏西南格局,并且这种格局有向正北—正南方向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名》2011,(12):70-71
查海遗址,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证明了早在七八千年这里就已经诞生了新石器时代文明。查海遗址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乡查海村西五里,当地称为“泉水沟”北坡的向阳扇面台地上,距阜新市区25公里。从1982年发现到目前,已进行过7次发掘,发掘76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是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在综合专家调研和文献计量的基础上,结合数据的可得性构建涵盖生态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3个方面19个指标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京津冀13个城市从2003—2017年的生态文明指数走势及特征进行评价。研究表明:(1)过去15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生态文明水平缓慢提升,并呈现出明显的两阶段特征;(2)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差异明显,北京、天津等发达城市基础好,提升速度较慢,但总水平远高于河北省;(3)河北省内生态文明建设分化较为严重,不同城市间差异明显;(4)资源和环境基础、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城市等级和规模是影响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深化和加快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强化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借力公共服务和科技教育投入持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相似文献   

11.
魏智勇 《地理教学》2012,(12):31-34
发挥高校的绿色示范作用和辐射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高师院校应当主动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出发,阐述了高师院校在促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探讨了高师院校在建设生态文明内蒙古中的具体实践:视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积极培养和造就合格师资力量;发挥生态文明校园的教育示范功能,满足地方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拓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服务领域,充分发挥高校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2.
唐河滨 《中国地名》2009,(10):42-45
犹如每个人都有一张独特的脸,每个城市也都有自己独特景观,它如同城市的名片,向世人散发着独具魅力的风采,海港人敢于领风气之先,持续开展了文明生态村与文明和谐社区“两个创建”活动,通过数年的努力,使城市,乡村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评价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进足迹家族并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新疆为例进行试评估。结果表明:1990-2013年新疆的生态文明建设属中等水平。其中,生态压力一直处于低水平;温室气体由低排放升为高排放;水资源从中等压力升至高压力;社会发展由低水平上升至中等。空间上,2013年克孜勒苏州、阿勒泰地区、巴音郭楞州和伊犁直属县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博尔塔拉州、塔城、喀什、和田及阿克苏等地区为中等水平,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和昌吉州的水平低。研究表明,制约新疆生态 文明建设的主要因子是温室气体排放高和水资源压力大,节能减排和节水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刘沛林 《地理学报》2011,66(12):1584
2010年12月下旬,我在香港浸会大学访问期间,在该校的学术成果展台上,无意中看到了著名学者薛凤旋教授的新著《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12月),经打听,得知薛教授于2007年底从香港大学卸任后,受聘于香港浸会大学,创立了该校当代中国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于是,我便慕名前往该所拜访了薛凤旋教授。当我说明来意并提出想先睹为快他的新著后,薛教授大方地向我赠送了他的大著《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我在回湖南的列车上,迫不及待地拜读了该书的大部分内容,我读过多本关于中国城市史或中国城市发展史的著作,但我觉得不同于以往看到的主题相近的其它任何著作,该书主要是通过研究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脉络来揭示中国文明的演变和进步,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学》2019,(12):F0002-F0002
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学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是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学校的生态环境教育特色突出,成绩卓著,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普通高中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基地、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节水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节水教育基地、徐州市环境教育特色学校等称号。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学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始于1985年6月创建的环境小记者团。30余年来,学校秉持环保理念,着眼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立足校园课堂,拓展家庭社会,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以西秦岭典型地区甘肃省陇南市为案例区,分析了农户生计改变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探讨了以农户生计改善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路。在揭示陇南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生产和生活空间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农村贫困面大和传统资源利用模式普遍等主要难点的基础上,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和陇南市武都区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1999年退耕还林以来在农户生计五大资本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农户生计改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研究认为,理想状态下,农户生计能力的提升对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利用节约、改善生态环境有益。但陇南市因自然环境困境,在农户生计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阶段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陇南市应树立以生态促发展、以农业促发展的思路,努力提升农户生计水平,为构筑有效率的空间结构,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体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天津湿地可追溯到人类初始文明纵跨入现代文明,镌刻着历史的年龄,保留着岁月的遗迹,托衬着文明的进步,促进着社会的发展。纵观天津成陆之史,文明之况,天津湿地蕴育了深遂多元的津沽文化。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甘肃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甘肃省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行革新、完善的地方,如管理部门混淆、生态理念亟需更新、相关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因此需要选择一个更加适合甘肃省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促进甘肃省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朱广春  夏志芳 《地理教学》2021,(23):56-57,61
生态是人类文明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越发重要.地理学科所承载的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大力改革创新,精心组织施教.本文分别从高中地理教材与生态文明的关联性、地理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地理教学中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进行论述,以期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后提出的更高层次的概念,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代表着人与土地、自然的共生关系。国土资源领域的生态文明关乎着国家的长远发展,如何实现国土资源领域的生态文明是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考虑的大问题。本文就如何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以实现国土资源领域的生态文明做出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