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资源一号02B卫星影像几何外检校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资源一号02B卫星,建立影像的严密成像几何模型,研究系统误差的补偿方法.实验采用GPS和AOCS的观测数据,将资源一号02B高分辨率影像的定位精度从860个像素(RMS)提高到216个像素(RMS).分析误差产生的根源,求解俯仰、滚动2个旋转角度和俯仰、滚动、偏航3个旋转角度时,均明显提高了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对于沿轨道方向的误差加入偏航角校正优于不加偏航角校正.  相似文献   

2.
雷贯辉 《西部资源》2022,(1):90-91,94
本文以具体项目为例介绍了无人机载激光雷达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利用无人机载激光雷达采集外业数据信息,包括架设基站、航线探测与规划、数据采集;之后介绍了相关数据处理,包括各种数据处理和生成点云、点云数据成图以及对比点云数据精度,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适应紧支撑径向基函数的点云三维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光扫描仪(Laser'Scanner,LS)获得的点云数据由海量全离散的矢量坐标点构成.由于点云数据没有明显的形体信息和拓扑关系信息,考虑数据本身蕴含的丰富信息,采用改进后的自适应紧支撑径向基函数(AdaptiveCS-RBF)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曲面重建.在介绍紧支撑径向基函数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激光扫描获得同济大学孔子头像点云数据进行实例建模,通过比较不同建模参数获得的模型,分析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快速自动地从海量点云中获取地表沉降信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LS技术的矿区沉降信息快速自动获取方法。对点云数据完成预处理后,首先以相同网格划分开采前后点云数据,然后利用改进的反距离权重法插值求取网格结点坐标,匹配相同网格结点作为同名点并求取下沉量,最后获取下沉曲线与下沉DEM,该方法实现了矿区地表形变的全面分析,能够快速自动地获取地表沉降信息。采用Riegl VZ-1000扫描仪采集某沉陷区开采前后点云数据,经过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快速自动提取同名点、下沉点、下沉曲线与下沉DEM;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与精度分析,得到沉降结果符合实际地形变化情况,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研究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地表沉降监测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5.
基于机载激光点云数据的电力线自动提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开发了一种从机载激光扫描的三维点云数据中自动提取电力线的算法,采用局部高程分布直方图模式分类滤波、Hough特征空间中全局方向特征优先的线特征提取、悬挂点位置数学推算和局部分段多项式拟合的方法,有效解决了电力线提取过程中电力线点云与电塔点云的自动分类、电力线平面位置提取、电力线悬挂点提取、电力线拟合问题。最后通过实际的工程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土石方量计算是工程建设的重要步骤,其计算精度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首要问题。针对利用无约束不规则三角网计算土石方量时存在的计算精度问题,该文利用三维激光点云数据,根据约束Delaunay三角网的构建原理,探讨了基于等高线约束的Delaunay三角网方法在土石方量计算中的应用。首先,以土石方的等高线作为约束线,利用迭代算法对无约束不规则三角网进行剖分,构建等高线约束Delaunay三角网,并进行土石方量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与无约束不规则三角网、方格网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与误差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计算精度,为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土石方量精确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GPS单点定位原理、GPS精密单点定位中误差模型的改正,重点研究了对流层、电离层延迟改正。利用VC++程序实现了霍普费尔德(Hopfield)、萨斯塔莫宁(Sasstamoinen)对流层误差改正模型程序、无电离层延迟组合改正模型程序,为开发一个可以利用广播星历文件或者精密星历文件与观测文件进行单点定位的软件提供了参考。利用霍普费尔德(Hopfield)改正模型加上Davis映射函数以及萨斯塔莫宁(Sasstamoinen)改正模型加上大部分区域的NMF映射函数两者之间的精度对比,得出在大部分连续历元中萨斯塔莫宁(Sasstamoinen)改正模型要优于霍普费尔德(Hopfield)改正模型,运用克罗布歇模型(Klobuchar)和无电离层延迟组合两种方法,通过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得出无电离层延迟的改正要优于克罗布歇模型(Klobuchar)的改正。  相似文献   

8.
继在南极中山站建成我国南极首个永久性验潮站后,2012年1月在南极长城站又建成了我国南极第二个永久性验潮站。通过对长城站验潮站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验潮基准系统的水准网平差结果和验潮仪零点标定结果,以及长城站附近海域海洋潮汐170个分潮的调和常数,并据此进行了潮汐预报,同时分析了长城站潮汐余水位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利用附近的Antarctic Base Prat验潮站的余水位改正长城站潮汐预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使用Antarctic Base Prat验潮站余水位改正长城站潮汐预报,可以显著提高长城站验潮站潮汐预报的精度,余水位改正后2014时段的潮汐预报中误差为±3.42 cm,明显好于改正前的预报中误差±10.43 cm。  相似文献   

9.
用地形三维激光扫描仪监测陡坡表面的细微变化,关键技术之一是对原始点云的精确滤波,即从密集点云中准确滤除非地形点,保留真实地形点。针对地势陡峭、表面复杂、植被多、密度分布极不均匀的陡坡点云,笔者发展了一种双重滤波方法:在对原始点云进行投影面变换的基础上,采用变窗口均值限差法滤除明显的非地形点,完成粗滤波;通过局部区域增长法找出绝大多数地形点,以占优势的地形点为参考,用局部最小二乘曲面拟合法对剩余未分类数据点进行检核,分离出非地形点,完成精滤波。文中选用3个不同类型的陡坡点云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对于陡坡密集点云具有良好的滤波效果。该算法对野外大场景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滤波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电离层时延为GPS测量中最棘手、最严重的误差源,而极区结构复杂波动较大,电离层延迟极大影响了GPS测量精度,故在极区选取一个简单有效的电离层模型极为重要。将GPS及BDS采用的不同Klobuchar模型以及Ne Quick模型计算的极区总电子含量,以欧洲定轨中心提供的GIM模型电离层产品作为参考标准,研究三种广播电离层模型在北极地区的均方根和模型改正率。选取了2009—2013年共计5年的时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纬度在57.5°以上地区电离层改正GPS系统采用的Klobuchar模型基本不适用,但改正效果依然优于BDS,而Ne Quick模型改正效果弱于中低纬度,改正率整体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它被称之为由"单点测量"到"面测量"进化的革命性技术突破。本文中,笔者归纳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工作流程,基于此,探讨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DEM模型的方法,着重讨论了外业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点云数据匹配、数据绝对定位及拼接等。试验结果初步说明了,该技术较为适合大变形边坡监测,能够为边坡灾害提供真实、客观、有效的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建筑物建模方面的精度,针对传统实测的建模方式,采用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理论技术对某建筑进行扫描,从其数据获取、数据分析处理,到获得该建筑物的表面三维模型的过程入手,对比、分析与传统测量的建模方法所获得模型的精度及可靠性。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仪所获得数据的精度完全达到了预期的要求,且可以大大节省数据建模的时间,突显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优势,也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SfM精细表面测量:分辨率和精度的评估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fM(Structure from Motion,运动重建结构)是一种新的高精度三维形态模型数据获取技术,其应用于精细表面测量中的分辨率及精度尚待详细的评估。该文以化石表面为研究对象,重叠度70%摄取化石表面的照片并生成高密度点云,同TLS(Terrestrial Laser Scanner,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点云进行精配准后生成DEM。以TLS点云及DEM作为比较对象,经过化石表面微小特征与剖面解析、点云、DEM偏差计算和误差分布的分析和验证,结果显示:1)SfM DEM实际表面水平及垂直分辨率分别可达到1mm和2mm。2)SfM测量精度非常接近TLS,SfM点云的RMSE为1.3mm,平均垂直偏差为1.5 mm;SfM DEM的RMSE为1.9 mm,平均绝对高程偏差为2.2mm。3)SfM测量误差在大于55°的坡度范围内与坡度呈正相关,在阴影值0~170区间内与阴影呈反相关,照片拍摄角度不完整、数量不充分的区域误差较大。研究为SfM测量的精细程度提供了参考,也为地学应用中表面微小节理识别及剖面分析提供了便利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三维LiDar数据分类方法:利用kd-trees存储无序的点云数据,在局部邻域中利用点云数据间的几何关系估算植被表面特征值;将密度值和高程差值作为SVM输入特征变量,利用基于径向基函数的SVM方法实现植被点云数据的分类.实验结果为:OA分类精度达到94.31%,Kappa系数为89.53%.该方法操作性较强,在分类精度及计算效率方面比传统方法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陈春明 《极地研究》1997,9(3):67-71
本文对西南极菲尔德斯形变网GPS监测数据的误差特性进行分析,利用数理统计原理检验了数据中的系统误差,提出了削弱这类系统误差的方法。该方法有3个特点:1.以监测网中两个稳定点为基准;2.对监测网数据进行尺度因子改正与坐标变换迭代计算;3.归算后监测网点位结构不变。经改化处理后的数据,基本上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密林山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有效采集地表特征点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通过点云采集、滤波技术获取地表坐标信息。基于机载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与传统RTK测量采集的特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机载雷达测绘系统外业效率高、周期短、精度高,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密林山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相似文献   

17.
王红  刘高焕  宫鹏 《地理学报》2005,60(3):511-518
估算土壤中化学物质的含量与空间分布是了解多孔介质中水盐运移规律并进而因地制宜地提出盐渍土改良措施的关键。大面积的实地采样分析费时费力且耗资巨大。通过地统计分析, 使用有限的采样数据可获得土壤溶质的准确变异。本文探讨和比较了Ordinary kriging (OK) 与Cokriging (COK) 这两种内插方法。结果显示一半的采样点数据的COK较之全部采样点数据的OK精度更高, 相对均方根误差降幅为130.83%;采用同样的协同变量 (239个全盐量数据), 一半的采样点数据的COK较之全部采样点数据的COK精度更高, 相对均方根误差降幅为20.10%。协同变量与主变量的相关度决定了COK的预测精度, 当相关系数由77%升高为99%时, 相对均方根误差降低了48.30%。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提取房屋轮廓线的方法.首先在屋顶激光点云数据中搜索平面距离最远的两个激光点,选择其一为起始点,根据相邻边缘点连线的一侧不存在激光点的原则,检测屋顶所有的边缘点;然后对边缘点分组,利用最小二乘直线拟合方法分别拟合各条轮廓线并进行规则化;最后,选择轮廓线最外侧的激光点,对各条轮廓线进行平移外扩,并通过相邻轮廓线相交确定屋顶角点的坐标.实验结果表明,与通常采用的对屋顶激光点云构建不规则三角网(TIN)获取边缘点的方法相比,该算法运行效率明显提高,检测到的屋顶边缘点数量更多,获取的屋顶轮廓线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测量工作之中,较之于传统测量技术,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不仅测量更加精确而且对于测量环境要求较为宽松,可以完成对高架桥等特殊结构的测量,同时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实现对测量点云数据的分析得到三维结构模型。但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还不成熟,本文也将对此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利用FG5绝对重力仪进行南极长城站绝对重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极地区进行重力测量是建立高程基准的基础,2005年,在南极长城站进行了绝对重力测量,观测仪器采用FG5绝对重力仪,经固体潮改正、海潮改正、极移改正及气压改正等,精度达±3×10-8m s-2,并同时利用2台LCR相对重力仪进行了重力垂直梯度测量和水平梯度测量。长城站绝对重力测量的实施,对于新一代卫星重力计划如CHAMP、GRACE和GOCE的地面校准及建立南极地区的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大地水准面模型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