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辉钼矿中钼,硫,铜,钛,硅等元素的X—射线荧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继续研究了用XRFA法测定辉钼矿中钼、硫、铁、钛、硅等元素的分析方法。通过用粉末压片法,薄样法与基本参数法相结合,克服了样品粒度和基体效应,有效地控制了硫化物变异性的影响。与已研究的XRFA测定铼的方法相配合,形成辉铜矿中主、次与痕量元素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分析结果与化学分析,火花源质谱分析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
对土壤中的银、硼、锡测定通常用光谱法,以焦硫酸钾、氟化钠、三氧化二铝和碳粉为缓冲剂,改善各元素的蒸发行为,采用较短的摄谱时间,大大降低光谱背景,以锗作为内标元素,实现了试样中银、硼、锡的同时定量测定,方法应用于岩石、土壤等地质样品测试中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发射光谱法测定中药中的银,铅,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定了中药中微量银、铅、锌等元素的直接原子发射光谱的测定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准确度、精密度都能满足中药中微量元素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ICP -AES同时测定耐酸不锈钢合金中Cr,Ni,Ti的条件 ,并对样品的溶解方法 ,共存元素间的光谱干扰及其消除等进行了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快速 ,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研制了测定岩石、矿物及矿石中0.01-100μg/g的砷、锑、硒和碲的原子吸收方法,该方法建立在通过从含硫-溴化物溶液中用乙烯-1和甲苯的混和物萃取这些经预富集的元素的基础上。硒和碲作为附加到烯烃双链上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亲电子产物被不可逆地萃取。就砷和锑来说,可产生与甲苯络合的分了了溴化物的可逆萃取。  相似文献   

6.
经验找矿与求异找矿是进入下一世纪的两种重要找矿方法。从经验找矿角度出发,应用GIS研究了化探异常与相关矿床的耦合度和出现率,不同元素异常和同一元素不同等级找矿有利度以及两种不同元素组合异常的找矿有利度,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极在夺提高预测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在醋酸-醋酸钠-酒石酸钾钠介质中连续测定天然水中铋、铜、铅、镉、锌、锰的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了底液的组成和波峰的性质,试验了共存元素的允许量。方法灵敏度高,不经分离富集,可直接用于测定天然水中上述六种离子。  相似文献   

8.
评介了近20年来发表的地质分析技术方法类评述性论文。内容包括地质分析技术与方法的综述、样品前处理技术(样品分解和分离富集)、测定技术与方法。其中测定技术包括无机元素分析(元素整体分析、微区分析和同位素地质学、地质年代学分析)、有机(化合物)分析和环境放射性测量。最后对地质分析技术的进展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何江  马东升 《地质论评》1996,42(1):76-86
本文针对湘西低温矿化集中区的地质实际,在100-300℃,400MPa压力条件下,进行了含硫、氯中-低温熔液对地层岩石中金、锑、汞、砷等的多元素淋滤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温度、配合物的种类和浓度是控制元素活化能力的重要因素。实验得出了Hg-Bs-Au-As的活化序列,认为200-250℃的富硫低氯热液是金、锑矿化的有利条件,低温低硫富氯热液有利于汞矿化。据实验结果并结合含矿建造及包裹体地球化学的  相似文献   

10.
沈毓琏 《岩矿测试》1989,8(4):272-276
在10%的王水介质中,采用717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富集Pt、Pd和Au,与大部分阳离子分离,被吸附的Pt、Pd和Au用硫脲解脱后以无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方法简便、快速,检测限低。各元素的特征量分别为Pt5.8γ×10~(-11)g,Pd8.9×10~(-12)g,Au7.72×10~(-12)g。方法已成功地用于岩石矿物中痕量Pt、Pd、Au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杨建业 《地球科学》2021,46(7):2341-2350
在地球化学、天体化学乃至宇宙化学领域中,有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著名的偶数规则(即Oddo-Harkins规律),该规律认为,元素在太阳系分布中,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丰度通常会比相邻的两个奇数元素丰度值高.通过研究发现,化学元素在宇宙不同自然体系中分布与分配,至少对非亲气元素而言,在统计上还呈周期性变化,而这种周期性变化恰好和元素周期律吻合.而偶数规则也和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存在着某种深刻的联系,实际上是同一地球化学现象不同侧面的反映.以地球和金星等自然体系的化学元素质量丰度的比值为例,说明任意两个自然体系,其形成与演化的历程、机制、程度、条件以及物质的来源和化学构成愈是接近,二者之间的元素比值的变化波形就愈符合元素周期律.定量地确定元素在自然体系中分布/分配曲线对元素周期性变化曲线的吻合程度.元素在自然体系分布上的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发现及其量化描述的实现,为更科学地、精确地计算、校验和获取自然体系中化学元素的一些基础数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李月湘 《铀矿地质》1998,14(3):158-165
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入手,论述了苏家店金矿床的矿区地层、岩浆岩、控矿构造特征以及围岩蚀变、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空间变化规律。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规律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对矿床深部和外围的成矿远景进行了预测,指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其主要研究对象为海洋体系的演化。特别是氧化还原敏感元素(Se,Mo,Fe等)稳定同位素已经在古海洋环境的示踪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相比分散元素(Ge,Cd,Tl)稳定同位素研究比较薄弱,但这些元素在海洋体系中有特殊的循环模式,这使得它们的同位素研究将可能存在很大地质潜力。海洋体系中它们的源汇简单,而且有机无机吸附过程都可能导致同位素分馏。Ge,Cd,Tl均属于挥发性元素,原始星云的形成过程可能存在较大的同位素分馏。我国南方大面积的低温成矿域,将为Ge,Cd,Tl稳定同位素的发展提供天然的平台。另外,Cd,Tl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潜在元素,因此采用稳定同位素示踪还可能示踪表生环境中的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异常元素组合和综合垂向,带序列一致的同类型矿床具相同的异常元素水平分带,但矿体不同垂直截面上异常元素具有不同的水平分带的特征规律,来评价矿床的剥蚀程度。  相似文献   

15.
地球化学省的概念,特征及其与成矿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球化学省是一种范围较大的原生异常,面积可达几千至几万km^2。地球化学省可以看作是地壳的一个块段,在该块段内元素的含量和地壳元素的平均值有显著不同,它反映了地壳原始分异及演化过程中所造成的化学组分的巨大差异。本文根据国内外大量实例,概述了地球化学省的概念、特征,及其与在矿省的关系、圈定方法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元素的原子量是十分重要的物理和化学基本参数 ,准确的原子量数据不但在科学上有重要意义 ,而且在技术、计量和商业方面有重要意义。因此准确测定元素的原子量一直是物理和化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只含一个同位素 (核素 )的元素来说 ,同位素的质量即是元素的原子量。测准了该同位素的质量 ,就得到了元素的准确原子量。对含两种以上同位素 (核素 )的元素而言 ,情况就有所不同。这时 ,元素的原子量为各同位素质量的加权平均值。为得到元素的准确原子量 ,不但需要准确知道它的每一种同位素的质量 ,而且需要准确知道它的各种同位素的丰度…  相似文献   

17.
李亚男  王秀琴 《铀矿地质》1995,11(5):306-313
本文采用了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直接连续测定砷、锑、铋。在稀盐酸介质中,试样溶液中以不同氧化态存在的待测元素被硫脲、碘化钾、抗坏血酸混合还原抑制剂溶液在线还原为易生成氢化物的形式,与硼氢化钠反应生成氢化物,经我们自制的带雾化器的气液分离器分离后进入原子化器。方法稳定灵敏,再现性好,一次溶样可直接连续测定地质样品中砷、锑、铋3种元素。用本方法测定地质标样结果吻合很好,其检出限(3σ)分别为8.84,6.91,12.29×10 ̄(-8)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相似文献   

18.
由于同位素分析方法的改进及表面热离子质谱(TIMS)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的应用,近年来氧化还原敏感元素(Se、Cr、Mo)同位素地球化学得以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地学领域的一个前沿。Se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变化最大,δ82/76SeNIST为-12.77‰~3.04‰;Cr和Mo同位素变化较小,δ53/52CrNIST值为-0.07‰~0.37‰,δ97/95MoJMC值为-0.27‰~2.65‰。自然界中各种无机过程(氧化还原)和生物有机过程均能使Se、Cr、Mo产生同位素分馏。因此,这些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同位素可以示踪环境污染源、矿床流体来源;解释古海洋与现代海洋中元素的自身循环,从而示踪古氧化还原环境的演化;解释地外撞击事件及宇宙行星演化;甚至在生物学等领域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它们将可能成为地球科学中有巨大应用前景的一种新兴的地球化学工具。  相似文献   

19.
赣南崇义石咀脑钨矿位于江西省崇义县黄竹垅-长流坑钨锡多金属矿田的南部,具有较大找矿潜力。本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石咀脑勘查区矿区进行了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选取与赣南地区钨锡成矿关系密切的Cu、Pb、Zn、Sn、Ag、W、Mo、As、Sb、Au等10种元素进行测试,并对数据和相关参数分析,结果显示:石咀脑钨锡矿区W、Sn、Cu是主要成矿元素;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和元素的异常分布特征,在石咀脑矿区圈定出2处找矿靶区,经钻探揭露出钨矿石英脉带,找矿效果良好,为后续探矿进一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西藏古堆—隆子地区Sb,Pb,Zn化探元素品位分析结果,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基于分形几何学的理论基础,对研究区Sb,Pb,Zn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4个研究区Sb,Pb都具有多重分维的性质,且与矿化有关的分维值D2ⅡD2Ⅲ,同一研究区同一元素的各组分维值差距较大,Ⅲ区和Ⅳ区的Zn只有一个维数值,说明典型矿床发育的地区成矿元素具有多重的分维结构和低分维值D2,基于此理论成功验证了恰嘎研究区具有寻找锑矿前景。通过研究Sb,Pb,Zn的分形特征,揭示出化探元素的分维结构和分维值的大小与矿化程度有关,并为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