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北京市工业用水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北京市水资源匮乏,为提高工业用水、节水的水平,该文根据北京市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分析北京市6个典型工业行业用水情况,对工业用水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评价。结合工业用水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北京市工业节水水平的5项建议与对策:实行工业用水定额管理;加强工业企业中生活用水节水;逐步实现企业用水管理的现代化;继续调整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加强企业用水管理,将节水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城市供水价格计算与计量方式不合理和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提出了按全成本水价模式测算广东省城市供水价格,并采用阶梯水价、两部制水价和季节水价计量方式逐步达到全成本水价的措施与实施步骤,确保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支撑广东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谭灵芝  王国友 《中国沙漠》2011,31(5):1247-1254
运用节水技术经济方法评价分析了边际节水费用和边际节水效益,以此制定出理想状态下适合节水的可接受水价,重点阐释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节水的重要意义。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对干旱区绿洲的水价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等进行了模拟评估和综合评价,提出了节水发展模式的选择建议: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结构的调整;努力提高高耗水产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同时借助价格杠杆,调整水资源分配和节水利用。  相似文献   

4.
工业是仅次于农业的用水大户,其用水的规模、方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华北地区总的用水需求。在对华北地区工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影响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用水计划对企业用水的影响、水费占总成本的比例、企业对目前和未来水价的看法、企业对提高水价的意愿、企业应对水价上涨的策略、企业对节水的态度和采取的节水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水计划对限制企业的用水有明显的作用;提高水价也有明显促进企业节水的效应。并选择了两个万元产值耗水量差别大的典型企业,对其13年来的用水情况进行了分析,验证了用水计划和水价对企业用水行为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5.
干旱区农业用水价格形成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平 《干旱区地理》2007,30(2):295-300
目前由于农业用水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导致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只有水价实现价值回归并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才能促进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自觉地、主动地、合理地利用和节约水资源。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对现行农业用水价格的不合理性以及在水价政策实施中的失效成因进行分析,指出农业用水价格扭曲的负面影响,现行的农业用水补助机制丝毫没有引起生产者对水资源利用的外部性的关注。系统地阐述了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决定下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分析了农业用水定价的地区差异性。提出应该在逐步考虑农业用水的环境外部性收益和机会成本的基础上,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条件并与绿色GDP核算体系相适应的水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沈大军、梁瑞驹、王浩、杨小柳合著的<水价理论与实践>一书于1999年9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我国目前关于水价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全面系统的专著.全书共分为8章.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资源价值理论、资源定价方法及其模型,提出了水资源价值的三个方面:稀缺性、资源产权和劳动价值,建立了基于宏观经济的水价模型、CGE模型和全成本的水价制定方法,并以邯郸市为例,计算了邯郸市工业和农业供水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干旱区水资源费的构成与确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干旱区水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确定缺水地区合理的水价体系,制定有效的水价政策,充分体现水资源的高"价值",成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分析水资源费的构成要素,并从边际机会成本的角度对水资源的价格进行了探讨,认为水资源的价格不是由其平均机会成本,而是由其边际机会成本决定的,水资源使用者所付的价格应等于社会负担的自然资源利用与耗竭的代价——边际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工业用水需求量快速增长,成为内蒙古水资源供需矛盾中的焦点。在内蒙古自治区工业重镇的鄂尔多斯、包头等地,笔者看到众多工业企业为化解工业用水与水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多措并举,力图突破"瓶颈"实现多方"突围",挣脱煤化工就是水化工的束缚。  相似文献   

9.
工业用水零增长的条件分析——发达国家的经验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本文探讨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零增长出现的时间及其原因。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较高的环境保护要求是工业用水减少的宏观社会背景,产业结构升级则是工业用水实现零增长的直接原因。第二产业所占的 GDP比重和就业比重的开始降低是工业用水减少的前奏,第二产业比重的明显降低——其实质是高耗水的重化工行业规模的绝对萎缩——几乎是工业用水停止增长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工业用水定额的制订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用水中,工业用水占60%以上。科学合理地制订工业用水定额,实行工业产品的用水定额管理,不但可以促进工业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制定节水措施,有利于企业挖潜降耗,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各级政府节水管理机构合理制定用水计划和节水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文章对工业用水定额的原则和制订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用水定额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经济政策CGE 模型及在北京市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资源经济政策的研究对于解决突出的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02 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和有关 的水资源公报等数据,通过单列水行业和废污水行业建立了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水资源经济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和相应的42×53 多部门水资源投入产出表,利用GEMPACK 软件包,对北京市水资源经济 政策进行了模拟和分析。模拟显示,当水价增加10%时,行业产出和销售量变化呈现不同的特点和变动趋势;当水 量增加10%时,造成行业产出的变化和销售量的变动也值得深虑。该成果可为制定和实施水资源政策提供决策参 考及模拟平台。  相似文献   

12.
新疆城市分等与城镇土地基准价格体系的建立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新疆城市化发展的绿洲依托,交通条件的改善,资源优势的发挥及历史机遇等动力因素分析,探讨城市化与城镇化土地基准价格评定中主要影响因素-商服繁华度,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完善度、环境状况、人口密度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价与水资源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40多年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以往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水利事业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的问题,延续至今,尚未妥善解决,从而导致一些地区水资源的极度浪费及出现不良的环境后效。水资源管理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本保证,它涉及到政策、法律、体制、经济及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跨部门、跨学科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在水资源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尚未完全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水价远低于供水成本,不能发挥水费征收的经济杠杆作用,遏制水资源的浪费及合理地调控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同时,偏低的水价也使供水部门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工程运营与维修,造成工程老化,降低供水效率[1].黄河下游灌区,位于豫鲁两省境内,灌溉面积约2800万亩(186.6×104hm2),多年平均引水量在100×108m3左右,该灌区自50年代末引黄灌溉以来,上述问题表现尤为突出。随着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发展,用水量增加,使黄河下游灌区的用水矛盾越来越突出。此文试图以此为典型,分析供水成本的构成、现行水价确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水资源调控的影响,供水价问题的深入研究及水价政策的制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向达  朱帅 《地理科学》2018,38(7):1165-1173
基于黑龙江省13个地市2000~2015年的农业投入和产出数据,采用随机非参数包络分析法(StoNED),估算黑龙江省农业灌溉用水的技术效率和影子价格,提出了基于技术效率和影子价格的农业灌溉用水弹性需求分析模型,研究表明:在相同的产出条件下,2015年农业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无效比2000年降低了23.68 %、农业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有效提高了25.02%;哈尔滨市的农业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最高,达到了0.978 8;齐齐哈尔市的农业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最低,为0.685 4;黑龙江省农业灌溉用水影子价格平均值在2.04~3.86元/m3之间波动,各地市农业灌溉用水影子价格平均值波动性较大,其极差达到了11.92 元/m3;当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黑龙江省农业灌溉用水价格、农业总产出和农业用水技术效率每增加1%,农业灌溉用水量将分别减少4.64%、增加1.10%和减少0.20%。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协调发展是各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普遍现象。目前中国已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但同时面临着严重的"三农"问题。内陆河流的劳动力转移除了受经济条件、体制条件的制约外,还深受水资源条件的约束。通过对水资源自然赋存格局和变化状态,时空分布与利用关系的分析,透视资源性缺水与结构性缺水,证明水资源条件的约束性持续存在并有加重的趋势。在保证生态环境良性运行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分析计算水资源对人口和经济的承载力,结果表明,人口处于超载状态。因此以同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缓解水资源压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主线,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三个层次具体探讨了水资源约束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从农村向城镇转移规模。通过上述劳动力三个层次的转移分析,基本上能够把水资源承载力条件下超载的人口转移出去。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地综合基准地价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城市土地类别基准地价测算基础上,依据土地最高收益原则和最佳利用原则,并借用阿朗索竞租理论和边际分析法,可评估出城市土地的综合基准地价.本文概略说明了上述理论和方法,并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对苏南某一城市的综合基准地价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大连市水资源供需保障与解决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简要论述大连市资源基本特点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供水系统,城市供水系统和农村用水系统的供需平衡状况,研究表明前二者供不应求,后者供大于求,并提出了解决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包括:超前研究地表水源地,扩大海水利用范围,提高中水利用量等开源措施,结构调整,技术挖潜等节流措施以及差异提价和尝试工业用水配额交易等市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