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荣久  王桂增  于芳 《地球学报》1996,17(Z1):189-194
膨胀土在陕南汉江流域的汉中盆地、西乡盆地及安康盆地分布广泛,其面积约达1300km2,占汉江流域中3个盆地面积的1/2以上. 由于膨胀土土体的胀缩变形和土体结构变异,导致滑坡灾害广泛发育,致使工程建筑和农田破坏,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陕南膨胀土及其滑坡灾害,不论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对陕南的经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膨胀土易发育大量裂隙,对其工程性质影响显著。引入一种膨胀土试样预制裂隙方法,对特定裂隙形态下膨胀土试样开展无侧限抗压试验,研究了膨胀土强度特征受裂隙形态的影响,并揭示了裂隙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裂隙形态显著影响试样破坏模式,垂直于受力方向裂隙越宽,破坏模式由剪切-拉伸破坏向张拉破坏转变;平行于受力方向裂隙条数...  相似文献   

3.
膨胀土边坡受降雨影响产生膨胀变形,是典型的非饱和土多场耦合问题。为探究降雨入渗对其渐进性破坏的失稳过程,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膨胀土弹塑性本构关系和应变软化理论,利用应变软化模型、FLAC3D二次开发平台和内置FISH语言,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非饱和渗流、膨胀变形和应变软化的多场耦合数值分析法。结合工程实例,通过该方法探讨了降雨入渗条件下膨胀土边坡非饱和渗流、位移响应及渐进性破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膨胀变形和应变软化受控于非饱和渗流的时空分布,对边坡位移响应过程影响显著,也易导致饱和-非饱和分界带形成剪应力集中区。膨胀土边坡渐进性破坏由局部破坏转变为整体性失稳,其塑性破坏区首先随悬挂型暂态饱和区的变化向坡内扩展,雨后逐渐形成第二条由坡脚向坡顶扩展的滑动带,呈现出多重滑动性和后退牵引式的破坏特征。  相似文献   

4.
膨胀岩在实际工程中通常表现为围岩随时间的推移大量向洞室内塑性挤出或底板大量隆起,最终导致洞室支护和围岩产生裂损或破坏。山西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南干线7号隧洞地层特点除砂岩与泥岩互层外,膨胀岩共有3~4层,且斜穿隧道。通过对隧洞开挖及支护过程应用考虑膨胀岩影响的粘弹塑性有限元进行分析,得出膨胀围岩对隧洞及支护结构的受力及稳定性的影响。建议在通水运行过程中密切监测其变形、应力应变、渗透压及外水压力的变化规律,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膨胀土胀缩性评价中有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膨胀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产生地表变形,进而导致建筑物破坏。本文就现行膨胀土胀缩性指标试验及地基变形量评价计算中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以天然含水量为起始含水量测定土样胀缩率是不合适的,建议以缩限为起点进行膨胀试验,以胀限为起点进行收缩试验,采用加荷膨胀量(而非卸荷膨胀量)参加有荷载下的膨胀率计算。膨胀土地基勘察必须结合场地条件分析可能影响土体含水量变化的因素,对同一工程采用几种方法评价,互相对比、参照。  相似文献   

6.
黄铁矿风化作用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铁矿是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而又极度不均匀的金属硫化物矿物,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容易发生风化作用,人类活动也会加速黄铁矿的风化,从而降低岩体强度并导致很多工程地质问题。在地质环境中的钙离子与硫酸根结合生成石膏等次生风化矿物的过程中,当黄铁矿中的硫转化生成等摩尔数的石膏时,矿物体积将增加5倍以上。由于黄铁矿分布的极端不均匀性,导致工程建筑的膨胀破坏。另外,黄铁矿被氧化分解也可以形成易溶于水的黄钾铁矾等次生矿物,这些矿物进一步溶蚀后常在岩体中留下空洞,促使地下流体通道的形成与改造,加大了对工程的破坏程度。尽管黄铁矿风化的工程地质学意义已经受到一些重视,但是,充分利用地球化学原理解释黄铁矿风化过程所导致的工程地质问题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北方某在建铁路工程实际情况,阐述了该地区膨胀土工程特性和路堑边坡破坏形式,针对本地区春融特点,分析了由春融引起的新开挖膨胀土路堑边坡的破坏机理,同时进行了气候变化与边坡滑塌的相关分析,总结推导了考虑春融特点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提出了合理的工程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围压下深部复合地层岩体变形和破坏特征,结合地质赋存条件制作了类层状复合岩石试样,通过开展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围压对水平层状复合岩体变形破坏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围压的不断增加,峰后偏应力-应变曲线的降低速率逐渐变缓,应变软化程度逐渐减弱。(2)随着围压的增大,水平层状复合岩石的破坏形态呈现出明显差异,整体上破坏形态逐渐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过渡。(3)在一定围压状态下,围压对软岩膨胀变形的约束效果相对硬岩较弱,导致水平层状复合岩石试样的软、硬分层之间的膨胀变形不协调,在层间粘结力作用下,软、硬分层之间发生相对错动现象。研究成果对于施工单位预防深部复合地层TBM(Tunnel Boring Machine)工程灾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围压下深部复合地层岩体变形和破坏特征,结合地质赋存条件制作了类层状复合岩石试样,通过开展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围压对水平层状复合岩体变形破坏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围压的不断增加,峰后偏应力-应变曲线的降低速率逐渐变缓,应变软化程度逐渐减弱。(2)随着围压的增大,水平层状复合岩石的破坏形态呈现出明显差异,整体上破坏形态逐渐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过渡。(3)在一定围压状态下,围压对软岩膨胀变形的约束效果相对硬岩较弱,导致水平层状复合岩石试样的软、硬分层之间的膨胀变形不协调,在层间粘结力作用下,软、硬分层之间发生相对错动现象。研究成果对于施工单位预防深部复合地层TBM(Tunnel Boring Machine)工程灾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膨胀岩滑坡的治理,在地质工程范畴中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通过收集广西典型膨胀岩滑坡勘查、设计资料,总结了广西膨胀岩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提出了不同工况下力学指标的取值原则,对膨胀岩滑坡的治理提出可行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1.
处在季节性冻土区的膨胀土渠道极易受到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影响工程的稳定安全。为了探究冻融循环作用对膨胀土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以南阳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膨胀土试样的冻融循环试验,对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作用后的试样进行了变形测量、无侧限压缩试验和微细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含水率低的膨胀土体积变化规律表现为"冻缩融胀",含水率高的膨胀土体积变化规律表现为"冻胀融缩";冻融循环作用对膨胀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强度和弹性模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尤其是第1次冻融循环作用;试样的含水率越高,膨胀土的力学参数受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越大;试样的面孔隙度和孔隙定向度的变化规律与力学参数的大致呈负相关,说明冻融循环作用下土体内部微细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膨胀土的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2.
丁金华  陈仁朋  童军  龚壁卫 《岩土力学》2015,36(Z1):159-168
膨胀土地区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发生在膨胀土边坡浅表层一定深度范围内的牵引式滑坡现象非常普遍,对于该种渐进性边坡破坏模式,传统极限平衡分析无法反映其失稳状态和破坏机制。借鉴温度场中温度膨胀系数的定义和数值处理方法,以室内无荷/有荷膨胀率试验成果为依据,对膨胀土的湿度膨胀系数进行了反演拟合,得到低荷载条件下含水率-膨胀系数近似符合线性关系。基于降雨作用下膨胀土边坡破坏的大型静力物理模型试验成果,采用FLAC非饱和二相流模型模拟降雨引起的边坡湿度场分布变化状态,引入含水率-膨胀系数的线性关系,提出一种适用于膨胀土边坡的湿度场-膨胀变形场-应力场的多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并藉此对物理模型试验进行仿真。结合模型试验和多场耦合数值分析,阐述膨胀土边坡浅层渐进性破坏机制的本质是水力边界条件变化引起的膨胀土膨胀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围压下深部复合地层岩体变形和破坏特征,结合地质赋存条件制作了类层状复合岩石试样,通过开展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围压对水平层状复合岩体变形破坏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不断增加,峰后偏应力-应变曲线的降低速率逐渐变缓,应变软化程度逐渐减弱;随着围压的增大,水平层状复合岩石的破坏形态呈现出明显差异,整体上破坏形态逐渐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过渡;在一定围压状态下,围压对软岩膨胀变形的约束效果相对硬岩较弱,导致水平层状复合岩石试样的软、硬分层之间的膨胀变形不协调,在层间黏结力作用下,软、硬分层之间发生相对错动现象。该研究成果对于施工单位预防深部复合地层隧道掘进机(TBM)工程灾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铜街子水电站坝基岩石进行单轴压缩与侧限膨胀试验,得出了单轴压缩条件下该区膨胀岩发生体胀、非膨胀岩发生体缩的结论。反映在试验现象上,表现为单轴压缩载荷下非膨胀岩受拉破坏和膨胀岩受剪破坏模式。基于细观力学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铜街子水电站基础岩石的膨胀性质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膨胀性增加了岩石内部的压应力,提高了岩石的抗剪性能,同时膨胀过程中岩石细观结构变化引起其孔隙减小,从而降低了水的渗透能力,有利于基础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新疆引水工程西干渠的特珠岩土有膨胀岩土和盐渍土 ,在施工期间其胀缩性已对在建工程形成破坏作用 ,为此 ,对特殊岩土的分布范围、膨缩性以及对工程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膨胀土是一类由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土等强亲水矿物组成的特殊性黏性土,一旦受到含水量变化,极易出现明显的体积变化,其主要表现为吸水膨胀软化、失水收缩干裂,反复的吸水和失水导致土体强度衰减,长此以往易引起路基工程开裂、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基础承载力下降、边坡失稳等工程危害~([1]-[3])。膨胀土在我国的分布极为广泛,在湖北地区主要分布在宜昌、荆门、襄阳等地,不同地区的膨胀土由于其矿物成分组成和微观结构的不同,膨胀和收缩机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17.
·满足资质标准要求的企业有效期延续5年·有效期届满后企业未提出延续申请的,企业资质将被注销本刊讯报道为了做好建筑智能化工程、消防设施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以下简称"设计与施工资质")的延续工作,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9号)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0号)等有关规定,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出通知,就建筑智能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中历史建筑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城市中修建深基坑工程,不可避免的会对周边历史建筑产生影响。结合天津地区深基坑工程实例,分析了历史建筑受深基坑开挖影响的破坏机理,认为基坑周边土体不均匀沉降是引起历史建筑破坏的重要原因。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分析了天津地区历史建筑的变形规律,探讨了减小建筑物变形的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市地质学中"天际线"地质规划工作需要,讨论城市建筑或大型工程建筑"应力泡"(或称建筑应力场)的几何学研究方法.在地层均质弹性假设条件下,针对圆形载荷构建"中心应力法"绘制简易的"应力泡"及图形速查法相关图版,实现对地下空间"应力场"的规划,从几何学上实现"应力泡"和地下空间"沉积地质模型"对接.讨论了"建筑载荷应力场"的内涵及应用意义,应力场存在两种"场"的表达方法,一个是应力迹线,一个是等应力线."应力泡"的理论内涵和功用涉及到地下空间沉积体的物性禀赋、全生命期建筑和地下应力场之间相互作用、(外加)"应力泡"和原位应力场的复杂的动态场变、地震动载荷与"应力泡"的相互作用、斜坡区地应力破坏、"应力泡"和流体场耦合动态变化等问题."应力泡"分析既可以用于已经建设城市的建筑应力场(包络线)空间结构,也可以预测规划城市或工程的理论建筑应力场.  相似文献   

20.
膨胀土是一种广泛分布的难处理的问题土。膨胀土边坡容易发生失稳破坏,要找到最佳的防护方法,需要从其破坏机理着手。总结失稳机理的已有研究成果,指出膨胀土边坡具有区别于一般黏性土边坡的特殊破坏机理,主要在于膨胀土的裂隙性,需要特殊对待。对膨胀土边坡的特殊防护机理进行了分析,主要为通过控制边坡水分变化来限制土体裂缝开展。按照防护机理的不同,将现有的膨胀土边坡防护方法分为两类:限制裂缝开展和不限制裂缝开展,前者包括土工膜法、换填法和化学改性法等,后者包括支挡结构法、坡面防护法、土工袋法和物理改良法等。对这些防护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比较,以供工程运用选择作参考。对膨胀土边坡防护方法的设计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