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廖军 《岩土力学》2012,33(9):2875-2877
笔者拜读了贵刊2012年第33卷第2期由周勇和朱彦鹏撰写的《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体系的锚杆抗拔力研究》[1](以下简称文献[1])一文.现有以下几点望与文献[1]作者商讨.  相似文献   

2.
张尚根  杨延军 《岩土力学》2013,34(10):3039-3040
岩土力学2012年第2期刊登了题为“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的锚杆抗拔力研究”[1]的文章(以下称之为原文)。  相似文献   

3.
林宇亮 《岩土力学》2012,33(6):1917-1918
笔者拜读了发表在《岩土力学》2012年第33卷第1期上的"地震条件下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及其分布的统一解"一文[1](以下简称原文)。笔者对原文有几处疑问,望能得到释疑和解答。  相似文献   

4.
邵生俊 《岩土力学》2011,32(1):318-320
"黄土的构度指标及其确定方法[1]"一文发表于《岩土力学》2010年第1期,以下简称"原文"。现就焦五一先生对原文的讨论(以下简称"讨论稿")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5.
涂兵雄 《岩土力学》2012,33(1):319-319
笔者拜读了发表在《岩土力学》2011年第32卷第6期上的论文"考虑土拱效应预应力锚拉桩土压力研究"(以下简称文献[1]),现有以下几点望与文献[1]作者商榷。(1)文献[1]在建立应力分析模型前假定"作用在桩板上的土压力q沿纵横方向呈均匀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6.
韩建新  汪雷  杨为民 《岩土力学》2013,34(9):2735-2736
1引言
  笔者撰写的论文“基于强度参数演化行为的岩石峰后应力-应变关系研究”(以下简称“原文”)在《岩土力学》2013年第34卷第2期发表后,受到一些读者的关注,赵琦硕士等还针对原文提出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有益探讨(以下简称“讨论稿”)。在此对他们的关注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对《岩土力学》编辑部给笔者提供这样一个交流渠道表示诚挚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赵琦  朱建明  王佳 《岩土力学》2013,34(9):2733-2734
笔者拜读了发表在《岩土力学》2013年第34卷第2期上的论文“基于强度参数演化行为的岩石峰后应力-应变关系研究”[1](以下简称原文),现有以下3点望与原文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8.
祝云华  刘新荣  舒志乐 《岩土力学》2009,30(10):3215-3216
首先,非常感谢潘岳、戚云松、李爱武老师对2009年第3期"深埋隧道开挖围岩失稳突变模型研究"(以下简称"原文")一文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赵均海  梁文彪  张常光  李艳 《岩土力学》2013,34(8):2431-2432
非常感谢汪丁建先生对作者稿件细致的阅读和讨论,这些意见对笔者今后的研究工作和论文撰写帮助很大。以下将对汪丁建先生对《非饱和土库仑主动土压力统一解》[1](以下简称原文)一文所提问题,逐一谈一些笔者的浅显认识和释疑。  相似文献   

10.
孙勇 《岩土力学》2012,33(6):1919-1920
首先,非常感谢林宇亮博士对2012年第1期"地震条件下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及其分布的统一解("以下简称"原文")一文的关注。讨论稿中关于针对原文所提出的一些问题,现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节理岩体锚杆的综合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刘泉声 《岩土力学》2012,33(4):1067-1074
在总结国内外对节理岩体中锚杆加固机制的试验研究和理论探讨基础上,综合考虑锚杆的切向和轴向变形能力,建立节理锚固锚杆在剪切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模型,将节理锚固锚杆的变形区划分为弹性变形段和挤压破坏段,引入表征挤压破坏段长度的变量,对锚杆与岩体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推导了剪切荷载与剪切位移和轴向荷载与轴向位移的关系。通过分析锚杆的屈服破坏形式,得到了确定挤压破坏段长度的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挤压破坏段长度与锚杆直径、岩体强度、锚固角度等参数的关系,得到了以下结论:(1)节理锚固锚杆抗剪作用的实质是锚杆调动岩体的抗压强度抵抗节理切向荷载。在抗压强度较高的硬岩中,挤压破坏段局限于节理面附近,锚杆影响范围小;而在抗压强度较低的软岩中,挤压破坏段较大,而且会产生较大的剪切变形,锚杆影响范围较大。(2)锚杆屈服破坏形式与岩质和锚杆直径有关。硬质岩体发生剪切屈服,而较软岩体中容易发生弯曲屈服;小直径锚杆一般直接剪切屈服,而大直径锚杆可能发生弯曲屈服。锚杆屈服破坏后出现塑性铰,挤压破坏段范围在节理一侧约为直径的1~2倍,继续增加剪切荷载,挤压破坏段长度不再增大。(3)随岩质的不同,锚杆锚固节理的最优锚固角变化较大。岩质较硬时,最优锚固角度较小,反之则较大。  相似文献   

12.
侯公羽 《岩土力学》2010,31(11):3693-3696
<正>首先对潘岳教授等在百忙之中对笔者撰写的论文"岩石蠕变变形的混沌特性研究[1]"(刊登于2009年《岩土力学》第7期,以下简称"原文")进行指正,并开展有益的讨论(以下简称"讨论稿")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对编辑部同志的辛勤工作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3.
以光纤传感技术对砂浆预应力锚杆轴向应力分布现场实测所获得的若干成果为基础,分析该类型锚杆加固岩土体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对砂浆预应力锚杆施加预应力后,锚杆、砂浆和钻孔周围的岩土体共同作用,在杆体上形成拉应力区、压应力区和零应力区.这些区域的形成和存在,提供了锚杆对岩土体加固的作用力,并保持锚杆自身的稳定性.笔者对这些区域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它对此类锚杆对岩土体加固作用的可靠性评价和锚杆设计参数的经济、安全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锚杆抗滑桩桩侧地层抗力分布模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寻昌  门玉明  何光宇 《岩土力学》2009,30(9):2655-2659
介绍了锚杆抗滑桩系统桩侧地层抗力分布规律的室内模型试验成果,试验共分3组,其中2组在坡体后缘加载,第3组采用千斤顶直接在桩后加载,桩身上各贴有一定数量的土压力盒,用以测定作用于桩身上的地层抗力。从3组试验中得出了锚杆抗滑桩桩身的荷载分布图,分析这些荷载分布图可以看出,对于锚杆抗滑桩来说,其滑面以下桩身的地层抗力主要分布在桩前一侧,与普通悬臂式抗滑桩计算模型中采用的地层抗力主要分布在桩背一侧的模式是不同的。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锚杆抗滑桩系统桩侧地层抗力的3种分布模式,并给出了桩前滑面以下部分被动抗力值的大致范围。  相似文献   

15.
深部岩体工程中,锚杆在围岩变形后处于高承载应力状态,受到爆破振动、矿震等动载荷作用后极易失效,因此,亟待研究动力扰动下锚杆的力学响应机制。基于SHPB试验平台,自行研发了一套研究锚杆动力响应的试验装置,开展动力扰动下全长黏结锚杆的力学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动载荷作用下锚杆滑移量随着入射能的增加而增加,锚杆中应力波的波峰值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应力波传播至锚杆最里端时,应力波峰值衰减较大;第2次动载荷后锚杆SG1处与SG2处应力波峰值差明显比第1次减小,表明动载荷下锚固界面从锚杆外端开始损伤;锚杆失效与锚固界面损伤有关,锚杆承载后初次受到动载荷的影响导致锚固界面产生损伤,损伤锚固段又受到外部载荷(如二次冲击、岩体挤压)作用时会进一步劣化,其不能抵抗围岩的变形而失效。研究结果为揭示锚杆支护失效行为,采取合理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夏唐代  黄睿 《岩土力学》2013,34(7):2127-2128
首先,非常感谢朱建明副教授对笔者撰写的发表于《岩土力学》2012年第33卷第10期的论文《基于土拱效应原理求解挡土墙被动土压力》[1](以下简称原文)的关注,同时非常感谢《岩土力学》编辑部给予笔者这样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现针对讨论稿提出的问题做出以下答复:
  1滑裂面倾角是否合适
  讨论稿中提到,当时,按照原文公式计算会得到滑裂面倾角?趋近于90°,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但按照原文的计算假设条件来看的情况是略有不同的,根据计算可知,墙土间的外摩擦角?是土拱效应存在的前提条件,其值与墙背面的摩擦情况和排水条件有关,根据《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表 A.0.1[2],外摩擦角?与内摩擦角?的比值范围如表1。  相似文献   

17.
张世平  张昌锁  白云龙  韩世勇 《岩土力学》2011,32(11):3368-3372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室测试的方法对锚固锚杆和自由锚杆中的导波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在频率为20 kHz~ 3 MHz范围内对锚固锚杆和自由锚杆波的传播速度进行了测试,发现锚固锚杆内不同频率的导波传播速度对锚固介质具有不同的敏感性。低频率段(20~200 kHz)的导波传播速度对锚杆锚固质量较为敏感,自由锚杆和锚固锚杆中导波的传播速度相差较大,适合于检测锚杆的锚固质量。高频率段(1~3 MHz)的导波传播速度对锚杆锚固质量不敏感,导波的传播速度基本不变,适合于锚杆完整性检测。探索了利用高频段多频率导波检测锚固锚杆长度的方法。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本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冯君  王洋  吴红刚  赖冰  谢先当 《岩土力学》2019,(7):2563-2573
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BFRP)锚杆与传统钢锚杆相比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强、与围岩协调变形性好等优点,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纤维锚杆,在边坡加固领域的应用才刚刚起步。通过BFRP锚杆加固黄土边坡的现场拉拔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BFRP锚固体系在不同锚杆直径、锚固长度下的工作性能,并通过现场开挖式剖析,分析了BFRP锚固体系的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破坏模式受控于锚固系统诸界面的相对强度,φ12mm和φ16mm锚杆体系为锚杆与灌浆体界面(第1界面)剪切破坏,φ25 mm锚杆体系为灌浆体与土层界面(第2界面)滑移破坏;一定锚固条件下,增大锚杆直径可显著提高锚固体系的极限抗拔力;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加,极限抗拔力并非始终线性增大,而是增幅逐渐减弱,存在临界锚固长度;第1界面和第2界面平均黏结强度均随锚固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并给出了诸界面平均黏结强度的建议值,可供实际工程设计使用;杆体轴力沿锚固深度逐渐衰减,分布形态与受拉荷载大小、锚杆直径和锚固长度等有关;锚杆界面摩阻力分布服从随锚固深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形态,峰值多出现在锚固前端0.5 m范围内,同样受锚固长度和直径影响。建议今后进一步改善BFRP材料的抗剪性能以及BFRP锚杆表面形态设计和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9.
笔者根据对广州双燕岗住宅区边坡支护的施工实践,获得了先进的锚杆施工技术。本文详细阐述了边坡支护预应力锚杆的原理、工程作用、锚杆设计及锚杆施工工艺,为承担边坡和基坑支护锚杆工程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20.
杨明辉 《岩土力学》2018,(1):395-396
<正>十分感谢吴明副教授等对笔者刊发在《岩土力学》2017年第38卷第7期的文章"曲线滑裂面下有限宽度填土主动土压力计算"~([1])(以下简称原文)的关注,以及对文中的细节问题开展的有益讨论(以下简称讨论稿)。对于讨论中涉及的问题,笔者按顺序进行答复。(1)讨论稿中,吴明副教授提出,原文对试验中砂土的填筑过程未有详尽描述,而该填筑过程对砂体的特性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此做进一步的说明。由于室内试验存在很多不可控制因素,为了保证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