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5年10月23~2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及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具体承办的“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银河宾馆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是首次在中国召开的该系列国际性专业会议。1会议概况1·1历届会议简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面沉降日益突出,且在世界各地日渐普遍,已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际学术界对地面沉降问题极为重视,1964年,国际水文十年(IHD)即后来的国际水文计划(IHP)将地面沉降问题纳入该组织的研究领域。联合国教…  相似文献   

2.
赵勇胜 《世界地质》2002,21(1):103-104
第三届“未来地下水资源危机”国际学术会议于 2 0 0 1年 6月 2 5~ 2 9日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市举行。该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等联合主办。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五大洲 2 7个国家的 1 2 0多位专家和学者。我国向这次会议提交了 4篇论文 ,在大会上宣读论文一篇。本人受教育部的资助作为这次国际学术会议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参加了会议 ,并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第三届“未来地下水资源危机”国际学术会议的宗旨是 :探讨新世纪地下水系统可能发生的所有问题 ,并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来解决出现的问题。会议包括 1 0个专题 ,下…  相似文献   

3.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承办的“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2005年10月23~28日在上海银河宾馆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是首次在中国召开的该系列国际性专业会议。  相似文献   

4.
方家骅 《地质学刊》2005,29(4):231-231
“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24日-28日在上海举行。这次会议得到国土资源部、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给大会发了贺信,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负小苏、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国际地科联主席张宏仁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主办的“水资源与城市环境国际学术会议”(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Water Resources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于2 0 0 3年 1 1月 9日在武汉召开。会议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香港大学、国际地球化学与天体化学协会、王宽诚教育基金会、湖北省地质学会、河海大学 )和南京大学的支持。来自世界各国的 1 6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其中有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捷克、冰岛、日本、新加坡、加纳、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 2 1名代表。此次会议是近十年来由我…  相似文献   

6.
2001年8月19~23日, 在格陵兰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冰芯与气候"国际盛会, 会议展示了冰芯与气候环境研究的最新进展. 文中介绍这次会议并概括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 与南北极地区的冰芯研究相比, 中低纬度地区冰芯研究是近年来国际冰芯研究中发展最快的. 在这一研究中, 中国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7.
《岩土力学》2005,26(12):1976-1976
第五届断裂与损伤力学国际会议(FDM2006)将于2006年9月在哈尔滨召开,此次会议由哈尔滨滨工程大学承办。历届此会议均得到许多国家断裂与损伤力学领域专家的支持,现已成为国际上在该领域最具权威的学术论坛。本次会议将邀请该领域的国际和国内的顶尖学者参加,组织科技专题并开展讨论,以推动国际协作,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促进各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本次会议所有通过审核的论文都将在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and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出版,并可以SCI检索,现在论文摘要正在征集中,请有关人员积极参与,详细信息请参看会议网…  相似文献   

8.
“欧亚中部岩相古地理、构造复原和地质生态图集”国际项目负责人会议于2000年5月12日-5月14日在阿拉木图市举行。该图集由欧亚8个国家的200多名地质、地球物理、水文地质和生态学家编制,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已初步完成。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阿塞拜疆、乌孜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数十名专家。以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王福同为首的中国(新疆)代表团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有3项:1.详细讨论第一阶段的工作成果,订正图集、图件、剖面和其它有关资料,在欧亚中部地质构造演化方…  相似文献   

9.
李强 《中国岩溶》2009,28(1):94-94
2009年2月16-21日在泰国曼谷召开了"地下水资源有效管理-水质水量的挑战及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10.
《地质论评》1963,21(2)
根据1960年21届国际地质会议的决议成立了一个编纂构造地质国际辞典委员会,由苏联代表担任其主席及秘书长。该委员会在巴黎开会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2006,25(B08):I0002-I0002
Preface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first held in London, Great Britain in 1985, has become a premier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the presentation and discussion of advances in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is being held in Beijing, China. The symposium is sponsored by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相似文献   

12.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local” discourses aiming to delegitimize environmental issues, demands, actions and governance by arguing that they pursue international goals, defined by international actors that do not meet local needs and frequently oppose them. We focus on the narrative held by large ranchers in the Eastern Amazon, which disqualifies the so-called top-down creation of protected areas that jeopardizes the “local development” these actors have, following the narrative, encouraged and sustained for year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an ontological and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of scales, our contribution challenges this scalar construction questioning the “locality” of the large ranchers and showing that their role as “local developers” is actually rooted in regional/national/international scales. We then study the most important effect of the anti-environmental grand scalar narrative: its influence on regional and national decision makers. Well-conceived and publicized scalar scenarios are efficient in this context as in many others.  相似文献   

13.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honour of the centennial of the birth of Ya.B. Zeldovich, “Subatomic Particles, Nucleons, Atoms, the Universe: Processes and Structure” was held in Minsk, Belarus on March 10–14, 2014. Scientific papers based on plenary presentations made at this conference are being published in Volumes 6 and 7, 2015 of “Astronomy Reports.”  相似文献   

14.
国际化探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一般是在北美与西欧轮流召开。本届会议是第一次在中国,也是第一次在亚洲召开。为了使更多国外学者了解中国化探的成就,本届会议决定与第5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先后举行。本文概述了大会前的5个专题讨论会、大会开幕式、全体会议上的3个学术报告、分组进行的9个专题学术报告会及成果展示。从本文可看到当前国际化探的动向,中国化探在国际上的地位,并可看到这次会议对中国化探今后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韦复才 《中国岩溶》2009,28(2):I0001-I0002
去年12月15日,国土资源部在广西桂林市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隆重举行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大会。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地球科学领域批准成立的第一个国际二类研究中心。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在桂林成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我国丰富的、  相似文献   

16.
陈俊勇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0):1053-1058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科学大会于2005年8月22~26日在澳大利亚凯尔斯(Cairns)召开。会议名称为“动力行星2005”(Dynamic Planet 2005)。会议就有关完善全球和地区性地面坐标参考框架、卫星重力测量在确定地球重力场时空分辨率、开展航空激光和雷达成像及其干涉技术在地形变和灾害监测,以及对大气的研究、建立和完善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GGOS)、开展行星大地测量的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做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内容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7.
Liora Bigon 《GeoJournal》2014,79(1):103-111
The organisation, guiding rationale and the conclusions of the conference on yellow fever that was held in Dakar in April 1928 provide us an insight on how inter-colonial networks for administrating disease and urban planning in sub-Saharan Africa opera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empire building’ national rivalries were strengthened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emerged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olonial coordination. This contemporary cooperation-cum-competition is well reflected in the Dakar conference, throwing some light on the meaning and implications of such transnational networks of scientific expertise.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another issue will be discussed,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on a racial basis in British and French sub-Saharan Africa.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地质灾害是在一定的地面孕灾背景下,受特定的气象因素诱发而形成的突发性地质事件。因此,文中详细阐述了在特定的孕灾背景条件下,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模型的方法,从而为建立湖南省区域群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地面沉降研究最新进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根据2010年10月在墨西哥召开的"第八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交流和展示的成果,对近5年来国际地面沉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简要介绍了地面沉降机理分析、监测技术、模型研究、次生灾害与环境影响及其防治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