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季刚  赵燕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1,40(2):108-112,123
基于“收入-消费”二维视角,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减缓农村贫困的异质性影响。采用改良的突变级数法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各省份普惠金融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并采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和面板分位数回归验证所提假设。结果表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各省份普惠金融初期发展水平不同,但随时间推移呈现趋同现象。普惠金融发展减缓农村收入贫困和消费贫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存在非线性现象。普惠金融发展对减缓农村贫困具有显著异质性影响,随着收入的增加,普惠金融发展对减缓农村收入贫困的影响力呈现递减趋势;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普惠金融发展对减缓农村消费贫困的影响力呈现先递减后递增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0—2016年中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演进以及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效应及其差异,明确城镇化的转型能否促进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结果表明:2000—2009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明显两极分化,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2010—2016年,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正向影响已不显著,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作用显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东部地区城镇收入差距仍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中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正向影响已不显著,而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转为负向,具有微弱缩小作用;东部地区经济高度集聚形成的扩散效应、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对各自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存在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泰尔系数和基尼系数可按地域和收入来源进行分解的特性,对我国1997—2009年间各省份农民收入时空差异进行地域和因子结构双重解析。结果表明,省际间农民收入呈小幅波动增大态势;三大地带内差异是构成农民收入差异的主导部分,尤其是中部地带内省际间差异和贡献居首要地位;因子结构分解则显示工资性收入对总体非均衡程度的贡献最高。着力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或向非农产业转移,提升其工资性收入水平,并从政策、财政和科技等方面支持落后地区加快发展家庭经营是缓解农村地区省际收入差距并促进农村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是我国生态建设型禁限止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农村居民收入变化是当前国内主体功能区研究和"三农"问题研究的热点。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低值区青藏高原东缘生态建设型禁限制开发区岷江上游地区为例,运用Gini系数法测度1978—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并从收入结构变化的视角,对2003—2011年收入差距变化进行因子分解,解释收入因子结构效应和集中性效应变化对收入区域差距变化的贡献,揭示生态建设型禁限制开发区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距变化内部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工资性收入是影响岷江上游农村收入差距格局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对区域收入差距扩大有正向作用,这与收入结构性增加及集中度增大趋势有关;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岷江上游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对收入差距影响最大的因素,结构性和集中性协同作用使近年来区域收入差距呈现缩小趋势;财产性收入是比较稳定的因素,对区域收入差距的贡献较小,且处于缩减态势;转移性收入对岷江上游农村收入差距影响较大,结构性变化和集中性变化的影响都较显著。随着青藏高原地区生态建设型禁限制开发区形成和发展,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受到严格限制和禁止,加大转移性支付力度必然成为了保障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转移性收入将成为区域差异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西藏农牧民收入实地调查中,发现偏远的日土县人均纯收入却位居全自治区第一。文章详细分析了日土县的调查资料、探讨其主要收入来源与构成,发现畜牧业是该地区收入的主要来源。针对日土县畜牧业现状特点,揭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类似该地区的高原单一的农村经济发展对策:突出特色、资源互补,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强求经济结构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西部地区贫困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刘慧 《地理研究》2001,20(4):489-497
西部地区是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同时也是从类发展水平非常落后的地区,收入贫困与知识贫困、人力贫困并存。在上世纪末基本解决温饱之后,西部地区仍然面临着能否稳定脱贫、人力资源开发落后、农民税费过重等诸多扶贫新问题。在深入分析西部地区贫困特点及面临的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世纪西部地区消除贫困战略的政策导向以及分三阶段实施贫困地区发展目标的基本设想。建议扶贫开发方式逐渐从以物质投入为主转向以人力资源投入为主,并与国家西部大开发中的“退耕还林(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项目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息化空间作用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构成、居民收入状况与受教育程度为解释变量,选取农村信息化水平为被解释变量,利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各种因素对农村信息化空间作用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信息化在农村地区的影响程度与当地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农村居民收入状况等因素关系密切;农村家用电脑拥有量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之间关系最紧密,而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拥有量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关系紧密;要实现信息化对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既要根据地区发展水平采用适宜的基础设施,又要注重农村居民自身教育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是民族自治区的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民族自治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就成为我国目前民生问题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参考同类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购买力平价重新计算了1990—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均收入,得到反映居民真实生活水平的综合可支配收入及表示区域差距的变异系数。数据表明:我国各地区长期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的态势,一些民族自治区的收入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甚至全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对此提出了提高民族自治区居民的收入、改善实际生活水平、缩小与全国和东部地区收入差距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内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大宾  袁天凤 《热带地理》2014,34(3):399-40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西部地区受特殊区情的影响,成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难点和关键。以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大省四川省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揭示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演变的基本态势,发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规模比重、属性特征、从业状况和带眷转移、回乡创业等情况随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明显变化,在空间上逐渐呈现向本省及西部地区回流的趋势,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之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演变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在内在机制上,认为劳动力转移的收入和成本预期、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国家相关政策体制以及转移劳动力自身特征等因素的变化驱动着四川等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0.
广西扶贫开发与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西石漠化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2002年,广西农村贫困人口仍有95.6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人均消费支出差异分别为3.43和3.37倍,明显高于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因而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城乡差距问题突出的区域之一。在分析广西农村贫困化基本状况、发生成因基础上,梳理了近10多年来广西实施就地开发、对口帮扶、异地安置和小额信贷等主要的扶贫开发成功模式,进一步指出新形势下加快扶贫开发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促进农村扶贫开发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可行战略。  相似文献   

11.
发展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多维贫困测度及时空交互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金贵  邓祥征  董寅  吴锋 《地理学报》2020,75(8):1633-1646
探索贫困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及区域间贫困时空交互动态特征对当前中国可持续减贫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发展地理学视角,引入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并结合人类发展分析路径与SDGs全球指标框架识别影响中国贫困的致贫和减贫因素,以此测度多维贫困指数,进而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方法揭示多维贫困的时空交互特征。结果表明:① 中国当前贫困监测评估的致贫因子包括农作物受灾比和社会总抚养比,减贫因子则涉及人均GDP、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人均公共卫生支出、每万人医院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植被覆盖率、人均教育支出、高校数量、人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人均文化事业经费。② 2007—2017年中国省域收入贫困、健康贫困、文化贫困及多维贫困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全国综合贫困程度年均下降5.67%,部分省域的不同维度贫困内部出现差异化。③ 研究期内省域间多维贫困局域空间格局表现为较强的空间动态性,并呈现由东部向中、西部增大的变化态势;省域间多维贫困指数随时间演变呈现强的空间依赖关系,形成以西北和东北为高值区向四周递减的变化格局。④ 邻接省域多维贫困交互的时空网络以负向关联为主,仅有陕西与河南、陕西与宁夏、青海与甘肃、湖北与安徽、四川与贵州、海南与广东形成空间上较强的减贫协同关系。研究成果对当前中国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尤其是2020年后预防返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GDELT数据,通过构建语气指数、冲突语气均衡度、冲突事件集中度、事件时维记忆性等指标,定量分析2013—2020年中亚、东盟国家在有关中国的事件上的语气态度,辨识异常时段并追踪事件,从媒体事件角度识别和判断区域风险,进而揭示对中国的地缘关系。结论如下:中亚、东盟关于中国事件的语气态度以合作为主,语气指数表现出“尖峰肥尾”和对称性等特征,两区域存在冲突语气频繁波动的相同时段;相较东盟,中亚关于我国的冲突语气更不均衡、冲突事件高集中度时段更短少;以半月为单位,两地冲突事件的前时段会对后时段产生正向影响,以季度为单位,中亚仍为正向影响,而东盟则倾向产生逆向影响;中亚主要风险为公共卫生健康、恐怖袭击和民族宗教问题;东盟主要风险有公共卫生健康、领土主权受侵、境外犯罪、边境风险、空难、项目受阻、恐怖袭击等。研究建议,我国应加强对中亚、东盟的媒体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对待中亚区域风险当以“重视阶段性”的防范方针,采取“积极平复和审慎对待”的策略,优化民族和宗教政策;对待东盟当以“重视长时距”的合作布局,在法律完善、防暴防恐、打击犯罪、提升公民文明行为等方面强化地缘合作,优化地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四位协同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汉华  刘克冲  齐荣 《地理科学》2019,39(7):1139-1146
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四位协同指标体系,基于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四位协同度进行系统测度。分析四位协同度的地区差距,对其动态演进过程进行科学预测。研究发现: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四位协同度呈波动性上升态势,其中东部地区四位协同度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现代产业体系四位协同度区域相对差距与绝对差距均呈扩大趋势,东部地区内差异与东-西部地区间差异均最大,其中超变密度差距是区域间差距主要来源。现代产业体系四位协同度演进方式表现为邻近演进,低水平阶段向更高水平阶段跃升概率增大,整体向更高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用地是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产量与品质)。该研究在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的基础上,探讨将能值分析与模糊评价相结合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农用地健康状况的方法,提出了包含质量、产能和土壤环境目标的农用地健康模糊评价体系框架;并基于能值分析理论构建了由能值利用系数和农用地压力系数构成的农用地能值指数评价模型,对农用地健康模糊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以期实现农用地健康评价结果的区域间可比,为农用地健康评价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5.
荒漠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探索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吴建国  常学向 《中国沙漠》2005,25(4):604-611
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系统可持续的基础,也是人类环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荒漠生态系统是荒漠区的典型生态系统,是荒漠区人类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本文在生态系统健康分析的基础上,对荒漠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特征、指标和标准及评价方法进行了一些定性探索,对我国荒漠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做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6.
Dong  Yin  Jin  Gui  Deng  Xiangzheng  Wu  Feng 《地理学报(英文版)》2021,31(1):130-148
Exploring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poverty is important for research on sustainable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geography,this paper proposes a 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ve(PVAR)model that combines the human development approach with the global indicator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to identify the poverty-causing and the poverty-reducing factors in China.The aim is to measure the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MPI)of China's provinces from 2007 to 2017,and use the exploratory spatio-temporal data analysis(ESTDA)method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1)The poverty-causing factors in China include the high social gross de-pendency ratio and crop-to-disaster ratio,and the poverty-reducing factors include the high per capita GDP,per capita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per capita public health expenditure,number of hospitals per 10,000 people,rate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vegetation coverage,per capita education expenditure,number of universi-ties,per capit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expenditure,and funding per capita for cultural undertakings.(2)From 2007 to 2017,provincial income poverty(IP),health poverty(HP),cultural poverty(CP),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China,and the overall national poverty has dropped by 5.67%annually.there is a differentia-tion in poverty along different dimensions in certain provinces.(3)During the study period,the local spatial pattern of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between provinces showed strong spatial dynamics,and a trend of increase from the eastern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was noted.The MPI among provinces exhibited a strong spatial dependence over time to form a pattern of decrease from northwestern and northeastern China to the surrounding areas.(4)The spatio-temporal networks of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 adjacent provinces were mainly negatively correlated,with only Shaanxi and Henan,Shaanxi and Ningxia,Qinghai and Gansu,Hubei and Anhui,Sichuan and Guizhou,and Hainan and Guangdong forming spa-tially strong cooperative poverty reduction relationships.Thes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相似文献   

17.
运用媒体报道的国家间合作事件大数据,构建国内区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响应指数模型、合作流量模型和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中国国内区域主动与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的空间异质性,定量刻画合作流量(空间交互)的格局特征,并剖析响应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2010—2019年响应指数变化呈现出普遍较快增长的态势。省域单元响应指数的空间差异较小,而市域单元响应指数的空间差异大,反映出明显的大尺度均衡化、小尺度集聚化的尺度效应。②国内区域与沿线国家的首位合作流量呈现地理临近性特征,东部沿海省份与东南亚、西亚及中东合作联系密切,而边境省份则具有较明显的边境贸易特征。合作流量网络的区位依赖特性突出,流量网络结构不断复杂,小流量流线始终占据多数,大流量、长距离流线数量逐年增加,辐射范围显著扩大。③经济规模、对外投资水平、开放程度以及陆路交通可达性,对国内区域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明显的积极推动作用,国家政策的区域效应逐渐体现。  相似文献   

18.
国外大都市区规划体系评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探讨了国外大都市区在规划编制中的一些最新做法和特点,包括规划负责机构、规划组织体系、规划编制大纲三个方面,并介绍了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日本近畿圈规划的特点。由于各国管理制度的差异性和大都市区组织结构的多样性,国外大都市区的规划呈现不同特点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评价及协同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才志  张坤领  邹玮  王泽宇 《地理研究》2015,34(10):1824-1838
借鉴信息熵、协同学相关理论,在分析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协同演化机制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PP模型测算沿海地区1996-2012年11个省份人类社会与海洋资源环境子系统综合评价值;通过信息熵模型对人海关系地域系统信息熵值及有序度进行测算,发现沿海地区各省份人海关系地域系统信息熵呈逐年下降,有序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进一步构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并采用加速遗传算法进行模型参数估计,辨识其协同演化类型,结果显示: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表现为冲突型,河北、广西、海南表现为掠夺型,上海、山东、广东则表现为协同型。最后对各种类型进行分析,并简要提出人海关系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Health inequality is an increasing concern worldwide. Using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Theil index,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and spatial panel econometric model, we examined the regional inequality, spatio-temporal dynamic patterns, and key factors in the health status of Chinese residents from 2003 to 2013. We found that China’s residential health index (RHI) decreased from 0.404 to 0.295 in 2003–2013 at an annual rate of 2.698%. Spatially, resident health status, based on the RHI, has improved faster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an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Inequality in resident health status continued to increase between 2003 and 2013; inequality between regions decreased, but health status inequality expanded within regions. Furthermore, disparities in health status grew faster in western regions than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sident health status formed a “T-shaped” pattern across China, decreasing from east to center then to the west with a symmetric decrease north and south. Using the change in Moran’s I from 2003 to 2008 and 2013, we foun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dent health status across China has narrowed. All the hot spots and cold spots have decreased, but they are also stable. Resident health status formed a stable cold spot in the western regions, while the east coastal area formed a stable hot spot. Selected explanatory variables have significant direct impacts on resident health status in China: increasing per capita GDP, per capita spending on health, and urbanization, and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all lead to better resident health status. Finally, we highlight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research on regional inequality of resident health status across multiple time, spatial, and factor doma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