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与火山—次火山—侵入—热液作用有关的金矿床分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近年来在陆相火山-次火山-侵入-热液作用有关的金矿床分类中的一些争论问题。从具体资料出发,认为扩大浅成代温热注作用的范围,摒弃中温热液和高温热液矿床,以及经它们与斑岩矿床的关系是不妥当的;认为斑岩和系列是建立成矿模式,划分有产矿床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浦城—三都澳火山喷发带早白垩世火山活动产物及其所组成的火山构造的解剖研究,在肯定或重新厘定各火山机构内的火山地层层序基础上,建立火山机构一火山岩相-火山地层模式,进行横向对比,阐明火山活动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4.
火山地层学与火山架构:以长白山火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长白山火山喷出物按成岩方式和岩相可分为柱状节理熔岩、火山碎屑流和火山泥石流等20种基本类型,它们均可构成可识别的19种火山地层单元。火山架构是由被火山地层界面所围限的诸多基本地层单元叠置而成。一个复杂的火山组合体,可以通过界面识别,拆分成若干火山地层单元,从而实现对火山堆积体的分解描述和整体认知。基性火山喷发区常见的5种火山架构(单源火山田、洪泛玄武岩田、熔岩盾火山、中心式火山和层状复合火山),在长白山地区相继发育。本区火山灾害可分为原发和次生2种。原发性灾害指火山再次喷发引发的灾害,巨量天池水可沿火山断裂下渗,使气水-岩浆喷发的可能性和爆炸强度增加,同时还能引发火山泥石流。次生灾害主要源于火山碎屑堆积物的再搬运和熔岩火山体的崩塌。熔岩火山在本区分布最广,但其底座常为3~7m厚的松散沉积层,这犹如坐落在软地基之上的摩天大厦,是很不稳定的火山架构。熔岩体下伏的这些风化壳型松散层,只要发生流变或差异性沉陷,就会引发山体滑坡和山崩。因此,加强相关基础地质调查,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区段开展次生火山灾害风险评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中生代火山活动受北东向岩石圈深大断裂构造的控制。火山—次火山的热液成矿作用与它的物质成分和岩相有关,受火山构造的控制。区内多数矿床、矿点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的边缘,构成以火山岩盆地为中心的矿化集中区。吉林省南部和北部地区一样,是寻找中生代陆相火山一次火山热液金、铜等矿产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
龙岗火山群四海玄武质火山渣层为金龙顶子火山爆发形成,而非多个火山共同喷发的结果。火灾山渣组成金龙顶子火山渣锥及以东相伴随的火山碎屑席,反映火山爆发时强劲单向西风的吹指。火山碎屑席中火山渣层厚度,火山渣粒度参数远离火山渣锥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8.
长白山天池火山潜在的火山灾害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世界上著名的具有潜在灾害性喷发危险的火山 。该火山于公元1215年发生一次大规模的爆炸式喷发,其爆发指数为7,是世界上较罕见的一次大喷发。以这次大规模喷发为参照系,采用“以古论今”的原则,将未来潜在的火山灾害分为降落灾害、火山碎屑流灾害、火山泥石流灾害3种主要类型,对这3种灾害分别确定了分布范围,并划分了灾害程度带。  相似文献   

9.
关于火山     
  相似文献   

10.
11.
长白山火山1000年前大喷发,火山泥流堆积物沿松花江中上游分布。距火山较近的是火山泥流的岩屑流堆积,远离火山变为火山泥流的超高密度流堆积。探讨了火山泥流的成因,并指出长白山火山一旦再次爆发,火山泥流将是主要的火山灾害,沿松花江中上游可能造成巨大破坏,并可能危及鸭绿江、图们江中、上游。  相似文献   

12.
13.
火山灾害与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各地几乎都有火山分布,平均每年约有50次喷发。火山喷发在给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灾害。火山灾害取决于火山喷发的类型、性质、规模和所处的地点等因素。火山喷发动力作用引起冲击波、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火山喷出的气体、灰烬、碎屑流和熔岩流等也会造成很大灾害。由于火山造成的灾害严重又来得突然,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认真监测以掌握火山活动的脉搏。火山监测工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基础地质调查,二是火山活动指标的监视和测量。在中国,具有潜在危险的火山主要分布在长白山、五大连池、台湾、雷琼、腾冲以及西昆仑阿什库勒等地,其中潜在危险最大的是长白山火山。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工作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我国最具有潜在喷发危险的活火山。本文介绍了天池火山监测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报道了近些年在火山地震监测、大地形变监测以及地球化学监测等方面的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15.
16.
火山碎屑岩分类评述及火山沉积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山碎屑岩是介于熔岩和沉积岩之间的过渡类型岩石,岩类复杂。长期以来,火山碎屑岩的分类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先后提出了火山碎屑物、火山碎屑岩岩性和火山碎屑岩成因分类。虽然目前国际地科联火成岩分类命名委员会确定的火山碎屑物和火碎屑岩岩性分类已得广泛推广,但此分类尚有不足之处。中国学者提出的火山碎屑岩分类时间较早,有自己特色,在一定的范围得到了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的火山碎屑物、火山碎屑岩岩性和火山碎屑岩成因分类。火山沉积作用是介于火山学和沉积学之间的边缘研究领域。近20年来,火山沉积作用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得到了深化,火山喷发和沉积的物理作用及实验和数值模拟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尽管这样,野外地质和火山碎屑岩的岩性特征,仍是火山碎屑岩成因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富公勤  石林 《矿物岩石》1996,16(1):1-16
陈家坝变质火山体系位于太古代扬子陆壳西北边部康略勉初始裂谷,是在裂谷纪大陆拉张后期所生成的一个浅海海底中-酸性火山体系,它包括同源成串的裂隙式火山机构、火山塌陷构造和塌陷被动侵位的岩塞。火山机构的五次喷发堵塞阶段与刘家沟组凝灰岩系的五个喷发沉积阶段,岩段之间有着明显的成因对应关系,原岩属于陆壳来源型的富镁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在较厚的近火山灰锥锥坡海底洼地相的角斑质火山尘凝灰岩层中,夹有含金  相似文献   

19.
义敦古火山弧是松潘-甘孜造山带地质演化中极其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本文对构成义敦古火山弧主体的海相火山建造进行了系统分析.按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原则,重新厘定了火山地层的界线.这套火山建造主要由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粗面岩组成,并出现了特殊的钾玄岩组合.火山岩序列经历了由晚二叠世至早中三叠世初始裂谷的亚碱性岩系拉斑系列、碱性岩系钠质系列,到晚三叠世早期不成熟岛弧的亚碱性岩系拉斑系列、钙碱系列,再到晚三叠世晚期成熟岛弧的亚碱性岩系钙碱系列、碱性岩系钾质系列的演化过程.按照地层结构和火山喷发的自旋回单位,成熟岛弧期的火山建造可分为三个大旋回、四个大的韵律,并建立了火山岩地层模型.尝试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把该套火山-沉积地层分为两个层序、五个准层序组,反映了海平面相对升降及沉积速率的变化.按变质矿物组合,该套火山地层的变质作用可分为三期:火山期后热液及成岩变质;区域动力变质;晚期热液及矿化热液蚀变.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火山建造总体属同源岩浆演化系列,母源有可能是石榴石或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并经历了早期熔融分离及围岩的长期交换.  相似文献   

20.
Stix  J 王登红 《世界地质》1994,13(4):15-18
1988年时日渐增强的地震活动、气体逸出和喷气温度的升高标志了哥伦比亚Galeras火山的复活,并导致1989年5月一系列的爆发式喷发。1989~1990年间该火山以每天达5000t的高SO_2逸出为特征。紧随着这一强烈排气之后的是岩浆的上升(1991年7~9月)和熔岩穹丘的侵位(1991年10~11月)。自1991年11月以后,长周期的地震活动和S0_2的逸出逐渐减弱,意味着火山管道通过岩浆结晶和固化而局部封闭。1992年7月16日,由于无孔隙介质的封闭和排气作用导致压力增大,结果引起爆破而破坏了穹丘。1993年1月14日、3月23日、4月4日、4月13日及6月7日的爆发标志着火山深处的持续加压。玻璃包体和基质玻璃的分析支持深部岩浆房和管道中岩浆大全排气的设想。这种脱气作用降低了岩浆中H_2O、S和Cl的含量,但F含量看来由于无水矿物相的结晶和F在流体—熔体中低的分配系数而增大。除了已经脱气的部分,Galeras目前正处于危险之中,因为封闭作用促使饱含气体的岩浆将挥发分释放到局部空间,结果将导致升压和爆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