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述了二次曲面拟合GPS高程的基本原理,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不同的公共点分布方案对拟合结果的影响,验证了二曲面拟合似大地水准面求取正常高的可行性,总结了影响GPS高程拟合精度的主要因素,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GPS水准似大地水准面拟合和正常高计算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陶本藻 《测绘通报》1992,(4):14-18,36
大地高等于正常高与高程异常之和,GPS测定的是大地高,要求正常高必须先知高程异常。本文讨论在局部GPS网中巳知一些点的高程异常(它由GPS水准算得),考虑地球重力场模型,利用多面函数拟合法求定其它点的高程异常和正常高。  相似文献   

3.
利用GPS数据来确定大地高非常容易,但在实际应用中,我国地面点的高程通常采用正常高系统。大地高不同于表示高程的正常高,为此,笔者在GPS数据确定正常高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利用多项式拟合的数学方法,由少量的GPS与水准重合点将GPS大地高直接转换为具有厘米量级正常高,采用多项式拟合得到其他点的拟合高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将陆地重力似大地水准面与GPS水;住似大地水准面拟合的处理方法推广到海洋的问题.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了当存在海面地形.则海洋大地水准面与似大地水准面不重合.导出了在海洋上大地水;住面差距与高程异常之间差值的公式.由此给出了求定平均海面相对于区域高程基准的正常高以及测高似大地水准面的计算公式。由于测高平均海面与GPS大地高有相近的精度.提出了将海洋重力似大地水准面与区域测高似大地水准面拟合的处理方法.并利用当前最新的海面地形模型和测高平均海面模型做了数值估计。  相似文献   

5.
GPS高程拟合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定位技术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平面位置和大地高差,但在实际应用中,地面点的高程常采用正常高高程系统,因此需将GPS大地高转换成正常高。本文对常用GPS高程拟合方法的拟合精度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运用GPS水准方法的试验,以提高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6.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而建立起来的高精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测量具有很多传统测量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如无须通视、高精度、全天候、操作简便、自动化高等,因此GPS测量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水准测量是GPS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用水准拟合方法将GPS测量所得到的大地高转化为我国所通用的正常高已经成为我国GPS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实验来比较GPS水准不同的拟合方法和拟合点的分布对GPS水准面拟合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二阶多项式函数模型的几何特征。通过曲面拟合测区的似大地水准面时对高程拟合起算点的可靠性分析、整体拟合和分区拟合的选择、GPS高程拟合精度的分析等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实例,介绍了上述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孙杰 《东北测绘》2014,(1):163-164,167
随着GPS技术在测量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GPS高程拟合方法的选择、模型的建立,对提高GPS高程拟合的精度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通过对XX矿区GPS高程的粗差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以建立适合矿区实际的拟合似大地水准面,满足矿区工程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法将GPS测得的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而传统的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费时、费力且效率低等问题,采用GPS水准综合模型拟合局部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的方法,根据拟合求取的高程异常对该地区的GPS点进行大地高向正常高的精确转换。结合Matlab软件,利用GPS水准综合模型对局部区域进行高程拟合,与传统的几何水准测量成果对比,在局部控制测量中应用GPS水准综合模型对高程拟合的精度较高,能满足局部地区GPS控制测量的需求,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根据控制网的GPS高程及水准高程数据,利用平面相关法、二次曲面拟合法等数学模型在最小二乘配置下拟合区域似大地水准面。试验研究表明:二次曲面拟合法的拟合精度能够满足四等水准精度要求,因而GPS高程在工程建设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从海底控制网设计、布设、测量、数据处理和海洋声速场构建几个方面介绍了海底控制网建设的现状。结合国家海洋战略需求和海洋大地测量技术发展,分析了现阶段海底控制网建设面临的问题:认为目前的海底网规模小,缺乏信息共享,功能单一;设计与布设原则未与控制网等级关联,多为定性描述,缺乏操作性;声速场精度和分辨率偏低;测量和数据处理仅考虑了海底控制点的定位问题,难以满足大区域、高精度海洋PNT(positioning,navigation,and timing)基准网建设需求。据此,利用海洋声道的远程通讯和测距定位能力,提出了建设联合北斗/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定位和通信导航功能的通导遥一体化深远海PNT基准及服务网络的构想,针对该网络的功能和布放设计、高精度、高分辨率海洋声速场模型的构建、各类PNT基准点的测量和整体网平差处理、海底PNT基准点的自校准和自维护、覆盖水域的位置增强服务、目标和环境的遥测和感知服务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实施方法和设想,以期解决当前海洋控制网大区域建设面临的缺乏通讯、布网原则和测量方法不完善、功能单一等问题,为...  相似文献   

12.
张晓丽  游先祥 《遥感学报》1998,2(4):292-297
本文针对目的森林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从立地分类和评价的方法进行技术上新的探讨。研究中以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家系统(ES)作为主要的技术手段,借助相关数学分析,对北京市森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和在此基础上的立地质量评价及多目标动态决策。通过对北京地区景观特征及其气候、地貌、地形、土壤、植被等各种因子的定性分析,以及一、二类调查数据的定性定量分析,结合实际应用,确定分类原则和分类系统。应用GIS建立各级分类的各因子专题数据库和图形库,通过各分类层次的主导因子及辅助因子的专题图叠加完成初分类。在此基础上,应用知识库中的专家知识及ES的推理机制对初分类结果进行综合,根据可信度理论,得出各级符合生产、造林规划和经营实际的立地类型图。对于最低一级的分类结果,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进行各类型立地质量的多因子综合评价,并编制立地质量评价图。在分类和评价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考虑选择目标集,进行面向目标的动态决策。  相似文献   

13.
在长江干线数字航道、无锡感知航道、长三角船联网及国外莱茵河航道RIS、密西西比河航道IWS/WIN等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内河数字航道的结构层次,从航道要素监测、航道数据、航道维护管理以及航道信息公共服务等4个方面全面归纳总结了技术研发进展情况,涵盖了关键技术、模型方法、协议标准、装备软件等内容,简要阐述了主要技术成果在长江干线、西江干线、京杭大运河等国家高等级航道网规划、建设、维护、管理、服务中的应用情况。从有序推进内河数字航道发展、对接内河水运转型升级需求的角度,指出了内河数字航道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并运用缺口分析法,找出了航道感知层、航道数据层、航道维护管理层、航道信息公共服务层等4个层次的技术瓶颈。本文的内容可为我国内河数字航道规划、建设与运行维护的技术选型及内河数字航道技术研发方向的选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北斗坐标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斗坐标系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大地基准.本文在扼要叙述背景情况之后,首先给出了北斗坐标系原点、尺度、定向的定义和参考椭球的定义和导出常数;其次介绍北斗坐标系的首次实现,这次实现由北斗系统的8个监测站在历元2010.0的ITRF2014框架下的坐标和速度体现,它们是通过处理一个包括8个监测站的全球GNSS网4期GPS数据、框架对准与监测站坐标序列的线性回归拟合得到的;最后就参考框架的更新周期、监测站境外布设和连续观测、精密星历的生成与发布,北斗坐标系的标准化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遥感技术在我国水电建设前期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在雅砻江二滩、长江三峡、红水河龙滩、黄河龙羊峡、金沙江溪落渡、白鹤滩等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水电站建设前期遥感调查。采用多种类、多时相、多平台遥感资料的综合解译,并辅以一定量现场验证的工作方法,进行了区域地质背景、库岸稳定性、库岸土地利用、淹没损失、库区环境等项调查,为电站可行性论证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科学的资料。我国水电遥感工作的特点是:规模宏大、内容广泛、方法合理、协同攻关。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及水电事业的发展,我国水电遥感应用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有待于研究解决,遥感应用水平也待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省级"一张图"和国土资源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监管水平,本文利用理论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成果借鉴法以及粗糙集法,对土地资源动态监管指标的选取、分类与命名、指标计算、指标展现、指标评价等方面进行梳理研究,形成一套覆盖土地资源管理全业务环节的动态监管指标体系。实现对土地资源实时动态监测、指标预警,使得监管体系全面化、体系化、落地化,为提升国土资源监测、监管水平奠定基础,进一步推进"一个平台、两个市场"的深入建设。  相似文献   

17.
InSAR技术作为重要的对地观测技术之一,已在城市、矿山、地质灾害等地表形变监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探索,特别是在滑坡灾害形变监测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全面、准确及深入认识和梳理InSAR技术在滑坡灾害应用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局限性、面临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滑坡灾害的防治与监测。以InSAR技术滑坡灾害应用研究为主要脉络,系统阐述其研究进展:(1)以滑坡监测中应用的主要InSAR方法概述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各类主要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及内在联系;(2)基于早期识别探测、不同量级形变监测、活动模式与三维信息获取、形变与诱因耦合4个视角,深入探析InSAR技术在滑坡应用中的最新进展、趋势及目前应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与挑战;(3)针对InSAR技术系统的局限性、滑坡灾害的特点,剖析了InSAR滑坡监测中存在的几何畸变、密集植被覆盖、大气干扰、三维形变信息获取、精度评定、滑坡形变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等问题,并对相应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案与建议措施;(4)基于InSAR滑坡行业体系构建的视角,结合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无人机遥感及地学领域地震台网等其他观测技术,从数据处理、与其他新型技术融合对未来InSAR在滑坡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支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基础,作为自然物的土地具有价值属性。土地储备涉及市土地开发中心前期部、征地部、出让部、工程部、合同部、计财部等内部职能部门,涉及测绘、规划、房管、农业、城市更新、发改、人民政府等外部单位,交互业务较多,因此土地的规划、审批、征收、出让、工程等流程复杂、管理困难。本文介绍了土地储备业务管理系统的实现思路,系统实现建立业务审批体系。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达到海量数据高效处理、图属档一体化、实时信息在线共享、流程优化协同办理、短信督办提醒的目标,满足对土地储备情况的宏观监管和微观审批,形成完善的土地储备业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汪仁银  陈锐  李开伟  叶波 《测绘通报》2019,(11):156-159
针对砂石工业新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机制砂石转型发展,就能耗指标、建筑固废综合利用、示范企业的培育及砂石产业转型发展的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探讨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砂石方量测量技术流程,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数据采集、内业处理方法和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最后总结了三维激光技术在砂石方量测量应用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林珲  张鸿生 《遥感学报》2021,25(1):276-291
热带与亚热带拥有大量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其资源、生态、环境等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存在着大量的自然灾害(如台风、干旱、地震等),威胁着该地区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用遥感技术对热带与亚热带区域进行全面的监测,对于热带与亚热带区域甚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热带与亚热带特殊的地理条件(如多云多雨等),遥感监测需要克服特殊的技术挑战。本文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的7594篇研究论文进行分析,综述了热带与亚热带遥感的研究现状,分别从热带与亚热带遥感的需求、现状、挑战和机遇,通过共被引文献分析和主题词频率分析,建立共被引文献网络和主题词网络,并通过非监督机器学习进行聚类,分别识别出22个共被引文献聚类和6个主题词聚类。通过对这些共被引文献类别和主题词类别的深入分析,本文总结了:(1)热带与亚热带遥感研究的主要监测对象,包括城市地表、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热带草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灾害;(2)热带与亚热带遥感主要采用的遥感技术,包括:遥感数据的选择和使用、遥感数据分析的方法、多云多雨的问题应对以及多源遥感技术。最后,从现代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从8个方面讨论热带与亚热带遥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