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多了2亿亩并非我国实有耕地数量真的增加,同时,由于耕地质量的下降和土地污染的加剧,我国耕地国情没有变,耕地红线必须严守。12月30日,国新办就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举行发布会。根据调查结果,我国耕地面积比过去掌握的数据多出2亿亩。对此,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说,二次调查数据多了2亿亩并非我国实有耕地数量真的增加,我国耕地国情没有变,耕地红线必须严守,对于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把控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焦作市不断强化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占一补一、占优补优"的占补平衡制度,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补充耕地项目的实施力度,着力推动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综合管护,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根据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市耕地数为295.0477万亩,超额完成了新一轮规划上级下达的292.4925万亩耕地保护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耕地资源丰富,据省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省耕地总面积为1187.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0.05%。按3823万人算,人均耕地面积为0.31公顷(黑龙江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均居全国之首。黑龙江省耕地可分为灌溉水田、水浇地、旱地和菜地,以旱地为主,  相似文献   

4.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最主要前提。近年来,越来越突出的农村耕地抛荒给粮食生产安全敲响了警钟,也使土地管理工作成效受到影响。据调查,浙江省舟山市2010年底耕地抛荒面积为1.17万亩,抛荒率达5.62%;湖南某县耕地抛荒面积达4.5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3%;四川省武胜县2008年抛荒耕地3.2万亩,占全县耕  相似文献   

5.
2009年,安阳县在严格保护耕地资源的同时,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相继在该县北郭乡、辛村乡、瓦店乡实施了三大土地整理项目,累计投资将达4280.34万元,规划整理土地面积50600亩,预计新增耕地1962.65亩。截止目前,总投资2197万元,项目总面积27333.75亩的国家级北郭乡土地整理项目已基本完工,预计新增耕地1104.8亩,5个土地复垦项目,新增耕地1080.4亩。两项共计新增耕地2185.2亩,实现了造地增粮富民的目标,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方城县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农村调查全面完成,其中一项统计结果令人吃惊:该县耕地总面积较第一次土地调查统计结果整整多出27万亩!27万亩耕地是一个什么概念?按该县目前人均1.4  相似文献   

7.
东安县地处湘南边陲,全县土地总面积2219平方公里,人口58.9万。1999年新《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东安县始终坚持一手抓耕地保护,一手抓土地开发利用,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确保了全县耕地总量的占补动态平衡,保护了全县人民的生命线,而且为全县重点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据统计,7年来该县各类建设共用地198.6公顷,其中耕地29.2公顷,通过土地开发整理等方式补充耕地214.7公顷,耕地保有量由1999年末的60.74万亩增至2005年末的60.7644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有量由1999年末的50.51万亩增至2005年末的50.55万亩。由于成绩突出,2006年2月18日~19日,永州市耕地保护工作现场会在东安县隆重召开。该县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把得紧。保护耕地,首先要注重把紧用地审批关。在用地问题上,东安县始终坚持先重点后一般、先急后缓的原则,严把建设用地初审关,严格要求用地单位占一补一,先补后占。1999年至2005年,上级分配的用地指标约为3400亩,该县实际用地2900多亩,节约用地400余亩。他们的具体做法是:突出重点,认真初审,合理利用,节约用地。突出重点就是把重点建设项目用...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12月31日,新华网发布的"二调"数据显示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52亩。而广西的人均耕地目前大约是1.31亩,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我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对于一个拥有13.6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耕地及后备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价》项目日前完成。结果显示,经评价和测算得出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总量为1807.5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55%,是全省现有耕地总量的10.12%。《黑龙江省耕地及后备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价》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联合提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共减少耕地11380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140万亩,耕地面积净减少9240万亩.截至2005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18.31亿亩,人均耕地1.4亩.  相似文献   

11.
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显示,嵊州市2010年底实有耕地面积66.50万亩,其中基本农田54.98万亩,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了3.29万亩、1.54万亩,"十一五"期间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十五"期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共减少耕地11380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140万亩,耕地面积净减少9240万亩.截至2005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18.31亿亩,人均耕地1.4亩.  相似文献   

13.
日前从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获悉,该省自2001年以来开展的土地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累计新增耕地43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提升。山西省坚持把农村土地整治作为坚守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连续11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做到了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有提高。2001年以来,山西省累计投入32.97亿元,整治土地168万亩,  相似文献   

14.
11月22日,笔者在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召开的国家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自查情况工作汇报会上获悉,我省提出了实施土地整治规模化建设的思路,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土地整治工作机制。在“十一五”期间,共安排土地整治项目352个,土地整治总规模726.75万亩,新增耕地92.4万亩,增加耕地率达到12.72%,建立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配套完备的土地整治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5.
正12月13日,从余姚市国土资源局获悉,近年来,余姚市挖潜创新,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2.47万亩,满足各类建设用地需求2.13万亩,补充耕地超过占用耕地有余,连续17年实现耕地总量的占补平衡。余姚市积极践行"土地整治+"新发展理念,尽力实施"812"(全省土地整治工程)、"611"(宁波市土地保护工程)等土地整治及耕地保护工程,统筹推进垦造耕地、高标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开展的富硒耕地资源调查统计结果出炉:经过10余年农业地质调查,地质工作者在安阳、焦作、平顶山等地发现378万亩富硒耕地资源,为当地农产品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调查显示,河南省主要农业区土地环境质量情况总体良好,其中97%以上粮食产区土地符合国家绿色食品产地标准,95%以上土地肥力适中,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低。同时,河南省地调院建立了全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17.
正1月15日,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与省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由于这次大调查采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实现了图、数、实地一致,做到了调查成果更加全面、真实客观和准确,调查掌握的最新数据显示:青海全省耕地目前实际为882万亩(58.8万公顷),比2008年底耕地面积数据多出了68万亩(4.5万公顷)。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从2006年2月起,豫东宁陵县有366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主任)被该县国土资源局聘为"土地协管员",与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同志们并肩作战,走向了耕地保护第一线.影响所至,在全县2006年国土资源信访量和土地违法案件比2005年大幅下降的情况下,2007年1~10 月份与上年同期相比,土地信访量由上年的97件降为今年的58件,土地违法案件由上年的596件降为今年的298件,分别减少了4成和5成,全县80万亩耕地红线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19.
4月1日,从台州市国土资源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台州市国土资源局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的“五不准”规定和占用耕地“六个一律不准”规定,全面落实建设占用耕地补充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去年建成11个基本农田建设示范乡镇,全年垦造5405亩耕地,完成土地整理21.42万亩,比上年增长6%,建成标准农田18.84万亩,比上年增长12.3%,建设用地复垦净增耕地4376亩,其中宅基地复垦增加耕地2943亩,连续十二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了加大基本农田保护的巡查力度。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都成立了执法巡查队伍,在村一级设立了国土资源协管员,将基本农田保护列入巡查重点,坚持动态巡查、重点检查和立案查处相结合,确保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10月23日,记者从济源市召开的“3+1”工作总结表彰动员大会及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过去六年,济源市通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5.3万亩。今年,该市计划开发新增耕地1万亩,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