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作为硅橡胶增强填料的超细改性矿物粉体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材料物理化学和复合材料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八种矿物及其超细粉体和改性粉体与硅橡胶基体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滑石、石英和硅灰石对硅橡胶基体具有较好的增强性能。填料的粒度小、比表面积小、长径比大等粉体性质好,其增强性能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粘附功与界面张力比值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好。具有表面活性基团(通过表面改性)、表面缺陷和适量的表面羟基是提高粉体增强性能的重要因素。复合粉体的增强性能优于单一粉体。  相似文献   

2.
矿物粉体的表面能及对硅橡胶增强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平衡接触角法测定了几种矿物粉体及硅橡胶基体的表面能,对矿物/硅橡胶的界面张力、平衡粘附功等热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了矿物填料/硅橡胶之间界面相互作用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提出粘附功(Wa)与界面张力(γSL)的比值(Wa/γSL)是衡量矿物填充硅橡胶的力学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
硅灰石质白色颜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灵燕  孙传敏 《矿物学报》2001,21(3):457-460
针对硅灰石作为白色颜料的主要不利因素,对其进行超细粉碎和表面化学改性处理,改进硅灰石粉体粒度、粉体表面组成和表面结构,提高粉体的白度和折射率,进而提高遮盖力。改性后的硅灰石超细粉体具有良好的高级白色颜料性能。  相似文献   

4.
机械力化学改性硅灰石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天然硅灰石矿物具有特殊的针状结构,白色,无毒,是橡胶、塑料的理想填料。添加硅灰石填料,可降低橡胶制品的生产成本,提高橡胶的力学性能,赋以橡胶自身所没有的特殊功能。其作用大小取决于硅灰石/橡胶界面的结合状态。硅灰石系亲水性矿物,与橡胶相容性差。界面能否形成良好的粘结,硅灰石矿物表面性能是关键。经超细粉碎、表面改性可以提高硅灰石表面活性,增强与橡胶的粘结强度。但是,当硅灰石经超细粉碎,粒度为微米级或纳米级,粉体容重为0-15gcm3,以表面化学改性方法加入偶联剂,经高温高速搅拌,不但破坏硅灰石的长…  相似文献   

5.
由梨树硅灰石矿业公司承担,武汉工业大学等单位协作在硅灰石选矿技术、针状硅灰石粉加工和改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在选矿方面,通过对梨树硅灰石原矿物相分析,化学分析、X射线和红外光谱分析、测定了原矿的物相组成和化学组成,针对硅灰石与石英等硅质原料分选难度大等问题,对分选药剂的性能及各种分选药剂的组合效应进行了专题研究,经过酸法和  相似文献   

6.
吴伟端  潘兆橹 《矿物学报》2000,20(4):397-400
选用气流磨超音速气流作为机械力,对硅灰石、硬脂酸进行超细粉碎-表面改性。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观察硅石灰/硬脂酸复合粉体界面微观形貌及成分(Ca、Si、C)的变化规律。TEM能谱分析结果表明:从硅灰石到硬脂酸,Ca、Si含量逐渐降低,C含量则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川西地区发现的一种新型矿物资源微晶白云母,以硅烷偶联剂KH-550为改性剂,对微晶白云母进行改性研究,并将表面改性后的微晶白云母加入聚氯乙烯(PVC)材料中制得微晶白云母/PVC复合材料。测试改性粉体与石蜡体系的粘度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研究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50能有效改善微晶白云母表面与有机物质的界面结合,并且将经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的微晶白云母加入PVC基体中能提高微晶白云母/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1.2%、微晶白云母用量为35%时,微晶白云母/PVC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硅灰石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凝胶时间的测定确定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工艺制度,研究了将改性后的硅灰石以不同比例加入到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后形成的复合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当KH—570的质量分数为0.8%左右时,改性效果最好;当改性硅灰石加入到不饱和聚酯树脂后,所形成的复合材料性能有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可达68.7MPa,弯曲强度可达82.6MPa,而且收缩率明显降低。硅灰石的加入既降低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成本,又改善了其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硅酸盐细菌与硅灰石矿物的相互作用效果,将硅酸盐细菌在硅灰石粉体作用下培养48 h,对培养液中pH值、葡萄糖(GLU)、电解质以及M n,S i,F e等的变化进行测试。同时做SEM分析,对硅灰石粉体与细菌的作用过程中细菌形态和界面作用情况进行研究。通过FT IR分析硅灰石与硅酸盐细菌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硅灰石作用下硅酸盐细菌GLU消耗量是无粉尘细菌对照的2.5倍,说明硅灰石对硅酸盐细菌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但SEM分析发现菌体破裂和扭曲现象严重;而硅酸盐细菌对硅灰石中S i的增溶达到10倍以上,同时红外光谱分析发现898 cm-1,925cm-1,962 cm-1三处谱峰明显下降,也反映了S i的大量溶出。因此可以得出:硅灰石对硅酸盐细菌生长有显著的影响作用,硅酸盐细菌对硅灰石中S i等元素有明显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黏土矿物的理论研究,主要还停留在研究矿物在环境变化影响下的结构变化。为了提高黏土矿物的产品附加值,人们开始关注黏土矿物的深加工改性与综合利用。关于黏土矿物表面和本征结构改性的计算模拟在国内外已经初步展开,但仍有待深入研究[1-2]。如何有效地结合理论和实验研究,阐明黏土矿物功能化后的结构与性能变化,是矿物材料的一个研究重点。课题组通过系统分析黏土矿物功能化过程中铝、硅骨架的改变程度,研究探讨铝硅酸盐及其衍生产物在表面改性和本征改性下的几何结构和电子、光学性能变化。以Sb2S3/二氧化硅纳米管表面结构的理论模型为例,通过DFT计算研究了功能纳米颗粒在有机功能化黏土矿物表面负载的界面机理[3],研究了功能化前后几何结构与电子结构的变化及纳米颗粒尺寸效应的影响、硅氧四面体外表面嫁接巯丙基在吸附纳米颗粒中起到的作用,发现当杂化纳米复合物各个组分的电子结构发生显著杂化,其主要光学性能由负载的纳米颗粒的电子结构决定,并证实了从功能颗粒到矿物基体的电荷转移,且DFT计算得到的电子结构信息将有利于未来对这类复合材料的原子尺度研究,可为以功能化黏土矿物表面结构为多功能基体合成功能特性可调的纳米复合材料提供理论借鉴。结合DFT计算,研究了由凹凸棒石为硅源制备的Au/Al-MCM-41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以及金和Al-MCM-41基体的相互作用,发现所制备材料相对于Au-MCM-4l材料的吸收边蓝移源于黏土矿物中的Al源的电荷补偿效应[4]。在研究埃洛石制备含铝介孔二氧化硅管的过程中铝脱除过程和硅缩聚过程的原子结构变化时,结合实验表征及DFT计算,发现NMR谱随硅氧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与一般经验规律相似,即与Q3结构成键的Al越少则NMR化学位移数值越低[5]。课题组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黏土矿物脱Al后氢键重构作用下Si原子附近局域产生的结构形变,分析负载埃洛石表面的局域结构和电子性能变化,以期深度解析埃洛石表面功能化后Al原子与负载原子的电荷转移,以及埃洛石基体和表面负载的纳米功能颗粒的电子转移规律,为矿物基复合功能材料的性能提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硅灰石表面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池波  沈上越等 《岩矿测试》2001,20(1):57-59,64
实验以湖北大冶硅灰石为原料,初步探讨了硅灰石表达改性的工艺条件。经沉降体积法、表面接触角、红外光谱等方法检测和填充橡胶试验证实,硅灰石得到了改性且其填充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矿物粉体作为硅橡胶增强填料尚不多见。传统的硅橡胶增强填料是气相白碳黑。它的粒度细,比表面积大,聚集态结构优良,增强效果佳[1];但其生产能耗大,成本高,价格昂贵,限制了具有优良性能的硅橡胶制品的广泛使用。如果能通过某些物理化学处理,把价格低廉的天然矿物加工成硅橡胶增强剂,不仅能促进硅橡胶工业的发展,而且可为矿物的高增值开发利用找到一条新的途径[2]。填料的粉体性质(包括粒度、表面积、形状、晶态等)是决定其增强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分析探讨了矿物粉体的种类和粉体性质与增强性能的关系。1 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13.
杨眉  沈上越  蒋鹏 《矿物岩石》2001,21(4):19-22
重质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矿物填料,经过表面改性,可以将其由普通填料变成性能优越的功能填料。本次研究选用鄂西优质重质碳酸钙为试验样品,采用干法表面化学改性方法对重质碳酸钙实施了改性,通过测定改性重质碳酸钙的活化率、湿润接触角、固液悬浮体的粘度、白度及表面化学成分对其性能进行考察,并对改性效果进行评价。在丁苯橡胶中的应用试验显示,改性重质碳酸钙充填丁苯橡胶的性能良好,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无机填料硅灰石对几种塑料的增强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超细重质碳酸钙粉表面改性与充填聚丙烯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重质碳酸钙粉是一种普通的无机非金属填料,经过超细粉碎和改性,可以将其变成一种性能优越的功能填料。本文选用鄂西生产的超细重质碳酸钙粉为试验物,对其表面改性的试验方法、改性剂选择及用量、改性条件及改性效果等方面进行了一定探讨。分别采用了表面化学包覆法和干法和湿法两种改性方法对超细重质碳酸钙进行了改性。用表面改性偶联剂中的金属酯偶联剂和硅烷偶联剂,按不同剂量进行不同条件多组改性实验,使超细重质碳酸钙粉由  相似文献   

16.
宜昌煤系煅烧高岭土表面改性及其在电缆胶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硅烷/脂肪酸复配偶联剂对煤系煅烧高岭土进行表面改性实验,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活化率测定表明,硅烷偶联剂接枝到煅烧高岭土表面,改性的煅烧高岭土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实验中探讨了煅烧高岭土的粒度和填充量对电缆胶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表面改性的煅烧高岭土用于电缆胶料,能明显提高其物理机械性能,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有关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7.
硅灰石具有一系列优异性能,近年来在陶瓷、冶金、涂料、塑料、橡胶、建筑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正因如此,世界硅灰石产,销量一直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其开发市场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黄土高原治沟造地区挖填体力学特性与水稳定性,开展石灰、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纤维和瓜尔豆胶改良黄土强度和崩解试验研究,对比分析其综合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单一材料改良黄土性能仅在某一方面效果提升明显,如石灰和纳米二氧化硅显著提高黄土抗剪强度,提升幅度分别为36.3%~250.6% 与9.0%~99.7%;但在提升黄土耐崩解性能方面改良效果有限;2种材料仅延缓了黄土崩解时间,对最终崩解量无影响。聚丙烯纤维和瓜尔豆胶显著提升黄土的耐崩解性,如瓜尔豆胶可将黄土的崩解率降低至11.5%以下,而聚丙烯纤维改良黄土较素黄土的崩解率降低幅度为11.2%~51.9%;但2种改良材料提升黄土强度性能效果不佳,强度提高幅度仅为1.5%~22.9%和2.8%~15.6%。石灰混合聚丙烯纤维、纳米二氧化硅混合聚丙烯纤维2类复合改良材料既提高黄土耐崩解性、又能提高黄土抗剪强度,克服了单一改良材料对黄土强度与耐崩解性综合性能提高有限的短板,达到黄土综合性能提高的改良目的;其中9%石灰混合0.6%聚丙烯纤维、2%纳米二氧化硅混合0.6%聚丙烯纤维2种复合材料掺比改良效果最优,使改良黄土抗剪强度最高分别提高了109.8%和68.3%、崩解率分别降低了61.3%和49.8%。   相似文献   

19.
蒋述兴 《矿物岩石》2002,22(1):10-14
采用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广西南源洞以层控接触热变质作用为主,并伴随有接触交代作用的叠加所形成的硅灰石矿石中的黑色碳质物的物相及存在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硅灰石矿石中的碳质物为石墨,并分别与多种矿物紧密伴生,伴生情况有几种:(1)碳质物与硅灰石、方解石紧密伴生;(2)碳质物与石英、方解石紧密伴生;(3)碳质物仅与方解石紧密伴生;(4)碳质物呈尘埃状或星点状被包裹于硅灰石矿物颗粒中;(5)碳质物以浸染、渗透方式存在于硅灰石矿物颗粒中。欲将碳质物从硅灰石矿物中解离出来,至少要将矿石粉碎到0.043mm以下。另外,还就硅灰石中的碳质物对于硅灰石粉白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