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2014年5月26日北京科学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事业.自17世纪的科学革命开启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以来,人类创造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以及在科学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方法和规范,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石之一.在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当代社会,卓越的科学是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的思  相似文献   

2.
王国起 《地球》2015,(2):56-57
<正>在近日举办的"2014北京能源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做了专题报告,介绍了世界能源技术的最新成果,并对世界能源发展的总趋势进行了展望。他认为,目前,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孕育之中,它是以低碳、智能为标志,和工业革命相辅相成。新一轮的能源革命主要通过新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将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以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  相似文献   

3.
文献,是人类向大自然进行斗争,推进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经验总结。是人类社会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文献记录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足迹,也展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是震撼世界的重大科技发明或某一难题的攻克,都必须要从前人的文献宝库中获得启发,发现问题,吸取精华。然而,社会发展至今,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学从分支到复合,又从复合到分支;从边缘学科的产生,到新的学科的诞生……,文献宝库中所积累的文献量之多,简直到了堆积如山,无所适从的境地。要从浩如烟海、学科内容重复交叉,繁杂无序的文献堆中,迅速、方便、有效地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真可谓是一件难事,这无疑给历史文献研究提出了迫不及待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秦玉刚  李立波 《地球》2019,(9):98-99
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人们更加便捷有效的生产生活工作,经过几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人类完成了许多伟大的壮举、梦想,航母潜艇、登陆月球、发现黑洞等等,无不像我们展示着科技的力量。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无人机这一看似高大上、离我们生活很遥远的东西也开始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快递邮寄、环境治理、勘察测绘等等,尤其是在地形测绘方面,无人机凭借去小巧灵活、精准高效的优势为测绘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概述分析等,结合实例对其在地形测绘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希望能为该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发展提供有效实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引言 自施行科教兴国战略国策以来,中国的科技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了所有其他领域,这使我们有可能利用科学技术创造许多前所未有的奇迹,全面推进现代文明的发展.传播科学新成果,新技术,新发明,新创造就要靠信息媒体,这就是载体--科学技术期刊,报纸,书籍.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与技术创造的进程中,德与智是何等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希望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力争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技能突破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步;要恪守科学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忍不拔、不畏挫折、淡泊名利、不浮不躁.始终保持探索真知的坚定意志和创新创业的高昂激情:要勇做创新先锋,善于攻坚克难,努力形成一流的科研成果".本文给出作者感悟和对学界同仁的期盼.  相似文献   

7.
郭昱 《地球》2020,(3):36-39
从人类历史距今约一万年开始,到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之前的这段时间,被称作农耕时代。在这人类社会漫长而地质历史短暂的岁月里,世界各地的许多族群告别了采集渔猎的原始生活,开启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农耕时代的动植物驯化,是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使得人类基本告别了靠天吃饭的随机历史进程,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精神,广泛宣传地震科技知识,增强全民族的防震减灾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适应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公众志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变革,它作为人类社会信息发展的产物,以"信息风暴"为预测变革手段的发展模式,正在改变并决定着人类的生活、生产和思维方式.大数据所具有的各项功能,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未来的格局.然而,人们尚需要深刻地认识到它在科技创新中的潜在响应.基于当今报刊业广泛发表的科研、信息、管理等领域的相关论述,通过分析认为必须统一在一个有机的平台上进行深刻理解:1)大数据的定义与属性和对大数据的发展的理解;2)当代大数据隐含在科学与技术中的新内涵;3)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大数据响应;4)大数据催促地球科学的创新再生;5)大数据转化与现代农业和大生物学;6)大数据在科技发展进程中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灾害不断发生,它给人类带来了大灾大难,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导致了人类的进步,使人类变得更加聪明,成为自然的征服者,人们对灾害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不过,今天发生的灾害对现代社会巨大的破坏,使人民意识到:必须联合起来从整体效应上来研究灾害,才能使人类掌握科学的武器,和灾害做有效的斗争,于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灾害学诞生了.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地球物理学向何处去   总被引:22,自引:19,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0世纪的百年中,地球物理学在经历了以活动论为内涵的板块构造和行星际探测双重革命的重大发展时期以后,当今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从全球地球科学发展趋势来看,地球物理学的未来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富有挑战性,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科学全球化的复杂格局下.显然,当必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现和突破的机遇,同时也正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的转折点上.然而,当今我国的地球物理学却在不断削弱,并逐步入“消亡”,即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在这21世纪的新时期,中国地球物理学向何处去?它面临的“危机”在哪里?其机遇又在何方?它在社会发展与科学进步的长河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国人必须给予严肃的关注,以使其在中国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和逐步步入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发挥其本能的作用,并做出应有的新贡献.为此,本文将讨论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1)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导向和战略意义;(2)20世纪百年来地球物理学主要的重大成就;(3)当今中国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势态与危机;(4)当今中国地球物理学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12.
探索了地震科技信息工作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及其作用。21世纪是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迅速腾飞的时代,在江淮大地上掀起了以城市为龙头的、壮大工业经济、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热潮。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工作思路及东向发展战略,为地震科技信息工作提出了冷思考。如何搭上安徽"三大推进"的快车,是地震科技信息工作融入安徽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3.
CT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述CT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通过有关CT技术在医学、工业、军事、地球物理、地质等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说明近年来CT技术的新进展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重要地位;结论: CT技术在中国发展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工业CT方面拥有先进性,在世界上具有的竟争力.  相似文献   

14.
Central elements of the challenges of the future are the population, supply and disposal trap, the question of how the increasing world population will be supplied with long‐lasting and effective sources of energy, raw materials and food? How do we deal with the problems of greenhouse effect, ozone hole, forest dieback, ground erosion, desertification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threats? Driven by the dynamics of the technical progress the world is in the midst of experiencing the transition from an industrial to an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is intrinsically tied to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path to a new, digital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Therefore, new challenges have been added to th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challeng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which the world community must react swiftly to.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网络社会新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使社会心理因素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本文探讨了网络社会心理对防震减灾信息工程建设影响,提出了网络社会防震减灾信息工程建设工作机制及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林玉美 《湖泊科学》1998,10(S1):135-142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er world, Datian has become a new industrial county from an agricultural o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most of the waste water from the factories, families, farms is poured into the river without being disposed. The water in the county is being polluted. Mining in large scale and the cutting down of forests has caused soil eros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water system. In order to harmoniz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this essay will make comments o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water system in the county of Datian caused by the pollution and soil erosion, and put forth some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recovering plans.  相似文献   

17.
科技资料服务工作是一个满足读者需求的过程,通过读者对科技资料的利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该文分析了天津市地震局地震科技资料历年的借阅情况,提出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搞好地震科技资料的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ItisknownthatChinaisanearthquake pronecountryintheworldandisalsoacountrysufferingmostsevereseismiccalamitiesintheworld .China’sterritoryoccupiesabout 1 1 4oftheglobalconti nentalarea ,whileabout 1 3ofglobalM≥ 7.0continentalearthquakesoccurredinCh…  相似文献   

19.
Niu  Shuli  Wang  Song  Wang  Jinsong  Xia  Jianyang  Yu  Guirui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2020,63(10):1429-1442
Most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faced by human society can only be solved at the ecosystem, watershed,regional and even global scale. Thus, ecological research is developing rapidly towards macro-scale studi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bservational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spaceborne-aircraft-ground based observation system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ecosystem monitoring in the new era. With the gradual formation of the global new-generation observational systems and the rapid expansion of massive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ecology has entered the era of big data, big science, and big theory. How to integrate ecological big data, discover valuable ecological laws and mechanisms, and further expand them to solve eco-environmental issues that closely relate to human development are the major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is field. In this paper, w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in ecological big data, reviewed the opportunity and demand of integrative ecology, and further discussed the main approaches of ecological big data integration by using meta-analysis, data mining, and data-model fusion. Finally, we proposed the prospect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of integrative ecology and suggested that future researches need to integrate big data into land models so a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ecological forecasting. It can be foreseen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change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in the future, integrative ecology will be extensively applied and developed to ser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相似文献   

20.
结合山东省地震局科技档案管理模式的现状,阐述了地震科技档案信息服务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信息社会发展的特点,指出了未来地震科技档案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