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论述交互式综合环境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大比例尺地形图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人机协同的地图缩幅方式,将复杂的地图综合过程分解,合理地进行了人机分工,设计与实现了大比例尺地形图交互综合系统的数据管理平台。实践证明,利用该数据库平台建立的综合系统适用于人机协同的作业方式,可以顺利地,交互式地完成地图缩编工作,减轻了作业强度,提高了作业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如何实现新型基础测绘中,基础测绘成果的转型升级与高层次应用这一项重要的目标,该文基于传统地形图生产经验,秉持继承与创新的理念,提出一套适应新型基础测绘背景下的地形图编制技术体系。体系包括定制选取、实体综合、制图派生和适配成图等内容,采用实体自动综合、地图符号自动派生、适配地图业务平台成图3项关键技术,较好地进行数据正向派生,实现对基础测绘成果的新型应用。通过新型基础测绘试点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体系在WJ系统知识引擎和业务流引擎的驱动下,可自动派生出国家基本比例尺或任意尺度的地形图数据。基于派生的地形图数据与其他地图业务平台适配,达到地形图自动生产的目的,大幅提高了地形图生产效率,验证了本文技术体系的有效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纸质地形图的单像地形图数字修测方法.它能在不具有矢量地形图的地区,根据新摄取的航摄像片直接对原有地形图分版图的扫描影像进行修测,然后用绘图输出设备输出修测后的像素地图,或用于GIS中相应数据的更新.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纸质地形图的单像地形图数字修测方法,它能在不具有矢量地形图的地区,根据新摄取的航摄像片直接对原有的地形图分版图的扫描影像进行修测,然后用绘图输出修测后的像素地图,或用于GIS中相应数据的更新。  相似文献   

5.
肖炜枝 《测绘通报》2016,(9):127-129,142
以笔者所在单位近几年研制采用的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更新方法为例,分析讨论了分别采用机载LiDAR技术、地面LiDAR技术、地图综合缩编软件、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传统地形图更新修补测方法进行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更新的工作流程、技术方法,对各自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建议5种地形图更新方法相互借鉴补充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超特大城市地形图数据库的操作效率,对超特大城市地形图数据库进行分区设计是非常必要的。提出一种基于地图要素的几何特征和空间尺度大小进行超特大城市地形图数据建库分区设计的方法,该方法顾及了城市的结构形状、地图要素的完整性以及各区地图要素数量均衡。给出北京市的数据建库分区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7.
1:50000数字地形图缩编质量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地形图数据源、地图综合厦地图综合精度等方面分析了1:50000数字地形图缩编的质量元素和质量控制点.以及编绘最终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数据质量控制是良好的数字地形图质量的重要保证。文中从野外采集数据和地图数字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数据质量的因素,讨论了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数据质量控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数据质量控制是良好的数字地形图质量的重要保证。文中从野外采集数据和地图数字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数据质量的因素 ,讨论了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如何处理地形图注记信息──一种基于ARC/INFO系统的汉字地图注记处理方法景涛,薛红萍地形图注记包括地理名称及各种说明性文字,是地形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判读地形图的直接依据。这部分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这部...  相似文献   

11.
利用ASTER立体像对提取相对DEM及正射影像地图制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在PCIGeomatica软件支持下,应用四川省泸州地区ASTER立体像对数据自动提取DEM及其正射影像地图制作。通过与当地实测地形图(1∶50000)比较,表明在平坦地区ASTER DEM与实测地形图吻合很好;在高程变化较大的区域由于太阳高度、方位影响和ASTER后视成像存在着较大的叠掩和阴影效应,ASTER DEM和实测DEM存在一些差异,但总体上可以满足中小比例尺(1∶500,000到1∶1000,000)地图应用。ASTER的应用为DEM的快速提取和正射影像地图制作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地图数字化的数据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地图数字化影响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数据质量的因素,讨论了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交互式地图综合过程中的符号可视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计算机地图综合仍然以人机交互的方式为主的现状,本文根据地图综合操作中的符号可视化的四个特点,提出了建立以单套比例尺符号库适宜多套比例尺地形图数据的可视化方案。通过定义不同比例尺之间符号的衰减系数,讨论了单套比例尺可视化多套比例尺数据的实现方式,并结合1:1万地形图缩编至1:5万地形图进行了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14.
引言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对地图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图种的要求越来越广泛。这样,对我们测绘生产既应有1:5百至1:2千大比例尺地形图,又要求有1:1万至1:5万甚至1:2.5万中小比例地形图等多图种地形图,以满足社会对地图的需求。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全省范围内第一代1:1万地形图已完成,第二代1:1万地形图正在更新。采用1:1万新资料缩编1:2.5万地形图是比较实用与经济的方法。本文就1:2.5万地形图成图作了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地图的迅速发展,高德地图、卫星影像等互联网地图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但局部地区地形图的更新速度还落后于互联网地图。为了能在地形图更新中合理、高效利用这些互联网地图,结合地形图更新生产实践,介绍了互联网地图定义,分析总结了互联网地图的现势性和精度,提出了互联网地图的处理和应用方式,并针对地形图中居民地、陆地交通、水系要素基于互联网地图的更新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实践证明,经过纠正的互联网地图可以满足中小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要求,该方法对地形图更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可为专题地图更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贺  卢廷军 《东北测绘》2002,25(2):18-19
DJC数字测绘软件是综合性的测绘软件,在制作地图方面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能方便的进行地图数据的矢量化,减少劳动强度,同时也能方便的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在地形图的生产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日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国际工作会议,看到美国加州大学的Justin OJack博士应用俄罗斯测制的中国峨眉山地区的1:10万地形图,加工成彩色晕渲数字地面模型来演示当地佛教文化的分布及主要寺庙的景观视野,形象地解说寺庙所处位置的地理环境感知和诗情画意。由此,亲身感到学术交流国际化已经进入如此微观的题目,体会到国际学者对中国文化的精细追求。同时又有些莫名其妙,因为作者对俄国地形图的质量并没有把握,也无从利用对应比例尺的中国地形图。国土实测地形图的社会利用实在是引人关注的问题。现状众所周知,不必复述。有关部门最近编译了“Policyissues in Modern Cartography”,全面介绍了主要国家的地图数据政策。本文的主题是近现代时期我国实测地形图的发行范围、社会利用以及民间地图出版的审查管理,希望揭示若干封存于档案的史实,有利于读者发现近代地图的利用价值,理解中国地图政策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武测译文》1996,(3):50-53
地形数据处理系统由地形图数据库构成,该数据库由TDB生成,包含了覆盖全国的最详细总体地形和图形数据。目前已建立了1:20,000和:1:50,000地图数据库库,公用数据库包括道路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测绘》2006,(3):F0002-F0002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制图中心,主要从事北京地区各种比例尺普通地图的编绘制作,各类专题地图、地图集(册)的设计、编制、输出,地形图数字化,电子地图制作,数字制图及地图制图数据营销,以地图为载体的广告征集、平面设计、地图喷绘及后加工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当前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存在问题的分析,对测绘大数据时代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在数据采集手段、加强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建立地图综合缩编系统、开展城市地下空间测绘等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了测绘大数据时代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机制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