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量标志是测绘工作的唯一依据,若标石本身或埋设质量不高,对测绘成果影响很大。过去,混凝土标石的制作一直参照苏联规范配合比,有的则对混凝土强度重要性不了解或重视不够,在配合比上做法不统一,规格质量很不一致,这样既浪费水泥,又严重影响混凝土标石的质量和标志的长期保存,应引起注意。在此,我们提出一些看法和做法,与大家商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鹏 《测绘通报》2012,(4):99-100,102
农业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但是由于传统农业引起的生态化境破坏、农产品质量下降和资源的日益缺乏,以及落后的管理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原因,促使具有可持续发展管理理念的精准农业概念被提出。精准农业以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粮、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形式,将农业生产带入了信息化时代。  相似文献   

3.
张振辉  谢超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35(4):213-216,220,223
电子地图是现代地图学的发展方向,它已成为数字制图成果表达的主要形式,也是地图服务于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电子地图的可视化效果已经成为评价电子地图产品或者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事实上电子地图距高质量显示还有很大的距离.文章首先对电子地图的高质量可视化问题进行了讨论,进而分析了电子地图可视化的质量因素,并对如何保证和提高电子地图可视化质量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GPS载波相位双差观测方程以及误差影响因素,给出GPS三频组合观测量的一般表达式并分析影响组合观测量的主要误差因素,研究了电离层无关线性组合的构建方法及其性能,详细分析几种特殊的线性组合形式及特点,总结了GPS三频组合观测值在电离层误差改正、周跳探测与修复、整周模糊度解算以及精密定位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谢超  张振辉 《现代测绘》2012,35(2):22-25
电子地图研究是现代地图学发展方向,它已成为数字制图成果表达主要形式,也是地图服务于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电子地图的可视化效果已经成为评价电子地图产品或者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事实上电子地图距高质量显示还有很大的距离.本文首先对电子地图的高质量可视化问题进行讨论,进而分析电子地图可视化的质量因素,并对如何保证和提高电子地图可视化质量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哈尔滨市发生的多起地下燃气管道破坏,造成人身伤亡和停止燃气供应的重大事故的原因。建议必须重视地下燃气管道测量,特别要搞好竣工测量,建立地下燃气管道管理信息库,强化管理措施,保证生产安全。文中介绍了上述建议的实施方法和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哈尔滨市发生的多起地下燃气管道破坏,造成人身伤亡和停止燃气供应的重大事故的原因,建议必须重视地下燃气管道测量,特别要搞好竣工测量,建立地下燃气管道管理信息库,强化管理措施,保证生产安全,文中介绍了上述建议的实施方法和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8.
吴炼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112-114,2
GPS接收机校准对于保证测绘成果质量是十分重要的。从实践出发探讨了GPS接收机的校准内容及方法,对测前准备、测量过程及影响GPS基线解算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采取了有效措施,提高了检测质量,从而更好地提高了GPS校准精度。  相似文献   

9.
范玉茹  隋立芬  马莉 《测绘科学》2011,36(5):155-156,199
DLG产品作为GIS的一种重要数字产品形式,其数据质量是保证系统可靠性、有效性的关键.本文对影响DLG产品质量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基于模糊重心综合评判应用于DLG产品的质量评估,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模糊综合评判的信息丢失问题,使评估方法更加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
空间数据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地理信息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首先针对与质量控制相关的质量管理、质量评价等概念进行辨析,明确质量控制的内涵与外延;进而提出在空间数据的实际生产过程中针对关键性环节加以控制,以保证和提高空间数据的质量。数据生产实践也表明,将数据质量控制的思想与数字制图技术有机结合,在地理信息预处理、数据内容更新与编辑、数据拓扑入库等数据生产重要阶段实施有效的质量检查与控制,对提高数据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GPS作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勇  王伟  刘卫国  唐枢 《北京测绘》2007,(3):50-53,42
从GPS作业过程的网形设计、外业观测和基线解算等方面简述了在GPS静态定位测量中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对网形设计、外业观测和基线解算进行了分析,详细分析了影响GPS基线解算结果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判别这些因素方法,并对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地理国情普查质量,结合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影响地理国情普查质量的主要因素,形成了面向地理国情普查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如何提高地理国情普查质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将3G通信技术、GPS技术、落锤式弯沉仪路面检测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路面弯沉的快速检测和定位,同时对路面检测的各种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与分析研究,构成路画智能弯沉检测系统.通过该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可为将来建立集路面弯沉、车辙和平整度等多种路面数据于一体的路面质量综合评价系统打下基础,从而真正实现多数掘源的智能路面检测系统,为道路科学养护提供智能分析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土地调查中数据质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土地调查数据是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数据是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数据质量的好坏是土地调查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针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介绍了土地调查的数据来源,又从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方面,分析了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并对土地调查过程中有关数据质量的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以保证二次调查数据质量是可靠、可信的。  相似文献   

15.
综合考虑地表斜率,地表曲率因素,并通过叠加双重因素进行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价.运用了Sufer和ArcGIS软件对大屯中心区地面沉降危险性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发挥了Sufer强大的插值功能-克里金插值功能和ArcGIS良好的图像处理功能,由评价结果可获得地面沉降对砖石结构建筑物破坏等级以及各个等级破坏的面积,应根据不同破坏程度的要求处理破坏问题.同时,为控制地面沉降,应控制其主要因素,即控制超采地下水。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区影像中存在的白色建筑物、城市广场、水泥路面等区域暗原色先验失效问题和现有的去雾流程中地物辐射大气透射率计算复杂、耗时的弊端,利用航空影像中的雾分布相对均匀,且景深变化不大的特点,在保证不明显降低去雾效果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新的透射率快速计算方法,实现航空影像的快速去雾处理。利用多幅影像数据进行实验,并设计了一组图像清晰度评价指标,对去雾结果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地名数据生产与建库监理是提高地名数据质量、保证地名数据库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文中主要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对地名数据生产准备、生产过程、检查验收、地名入库等阶段的监理内容及其方法措施进行论述,可为地名生产与建库监理的体系建立和具体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电子地图可视化质量因素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跃  谢超  江帆 《测绘科学》2011,36(6):158-160
电子地图研究是现代地图学发展方向,它已成为数字制图成果表达主要形式,也是地图服务于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电子地图的可视化效果已经成为评价电子地图产品或者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事实上电子地图距高质量显示还有很大的距离.本文首先对电子地图的高质量可视化问题进行讨论,进而分析电子地图可视化的质量因素,并对如何保证和提高电子地图...  相似文献   

19.
以往对泥石流影响因子的研究都是先给出可能影响泥石流的因素,再分析其权重,得出泥石流的防治方法,没有侧重点,费工费时。根据泥石流的不确定性与易发性,以汶川县为实例,结合具有实时、动态、快捷与广泛等优点的3S技术对泥石流影响因子进行提取分析,得出影响汶川县泥石流主要因子,从而有针对性地、分区地提出了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离层活跃期或磁暴发生时,现有周跳探测算法未能正确探测并修复周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质量分析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变化率(以下简称电离层速率,TECR)拟合残差算法。通过对电离层拟合残差进行数据质量分析,可自适应确定最优拟合历元数,利用此历元数拟合得到的TECR拟合值可有效削弱电离层延迟影响。为保证周跳修复的准确性,采用搜索再判定与TECR补充检测方法对周跳修复值进行验证与确认。通过高电离层延迟条件下的实测数据对本文算法进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消除电离层延迟影响,实现电离层活跃期时的周跳探测与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