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地作为地表覆盖类型的一种,对于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人类的基本生存环境之一。为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湿地知识及分类间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湿地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利用GlobeLand30数据、生态地理分区数据,围绕湿地类型、特征分布等要素分析湿地领域知识,提取知识间的语义关系,通过本体建模形成湿地知识图谱的概念框架;其次,融合百度百科数据等进行湿地实体的提取、属性信息抽取,丰富湿地知识图谱的数据层;最后,使用图数据库Neo4j存储实体关系和实体属性,实现了湿地知识图谱构建。本文构建的知识图谱扩充了湿地实体的概念描述信息,探索了顾及时空特征的湿地知识表示方法,为地表覆盖领域的知识图谱构建提供了一个应用范例。  相似文献   

2.
涅地、海洋、森林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有鉴于湿地的多功能性和潜在利益,国际间对于湿地保护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联合国于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Ramsar)签订了特别是作为水乌栖息地之国际重要湿地公约(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相似文献   

3.
2002年 2月 2日,第六个“世界湿地日”。 1971年2月 2日,原苏联、英国、加拿大等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 《湿地公约》,旨在通过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对湿地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尤其是来挽救急速消失或许多濒临灭绝的水禽。它是目前唯一针对一种特定生态环境的全球性公约。 《湿地公约》签署后在国家社会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成为公约组织成员。我国于 1992年签署该公约。1997年2月 2日,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常委会决定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1997年2月 2日为全球第一个“世界湿地日”。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是拥有湿地的大省,湿地面积约是全国内陆湿地的14%,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沼泽湿地之一。被称为丹顶鹤故乡的齐齐哈尔扎龙湿地已列入《世界湿地名录》。据最新调查表明:全省已发现湿地1125块,面积约10000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2%。而且湿地类型较为齐全,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其次分布在乌裕尔河下游,其他零星散落在森林中。  相似文献   

5.
保护湿地 造福子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汪指内陆水面和沿海浅水区及其邻接地带水陆交相延伸的一定区域。具体来说,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沼泽,大陆近海或岛屿周围浅水(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水域和潮间带滩涂、珊瑚礁以及水稻田、水塘等,都属湿地范畴。 湿地既是一项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的消长变化与生态平衡、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湿地在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多样,湿地资源极为丰富。据不…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大连市湿地资源保护,更好地发挥湿地的各种功能和作用,并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湿地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大连市建市以来首个湿地规划工作方案即将出台。  相似文献   

7.
湿地有地球的“肾”之称,我省湿地占全省总面积1/4以上,因而加强湿地保护对我省有着重要的作用。日前《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草案)》已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正呈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全省的湿地保护将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可依。  相似文献   

8.
一、系统建设目标、原则与研究内容 (一)系统建设的目标 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软、硬件为基础,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相关数据为对象,集分析、评价、预测预报为一体的系统。它的目标在于针对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采集湿地分散积累的大量有关资料数据,经筛选、预处理建库,成为共享的信息源。并可迅速、及时、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相关信息,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处理手段和应用数学模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保护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在政策、方法上与湿地资源保护的宏观战略的实施存在着一些认识与实践的脱节,其根源是多方面的,必须积极探索土地整理中保护湿地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北京湿地分析与监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3S”技术支持下,结合野外调查与室内综合分析,全面调查监测了北京地区湿地的类型、面积。其类型较多、分布较广、湿地环境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水库、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其中人工湿地面积为323541.822km2,自然湿地面积为138214.740km2,约占全市面积的0.3%。另外,选择重点水库湿地和典型湿地做了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湿地中的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和怀柔水库与1998年相比,面积分别减少了42.0%,23.9%和4.9%,典型湿地的景观格局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由此可以看出,北京湿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下降。最后,根据北京湿地现状和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结论和建议。本项目的实施为进一步研究湿地变化与周边气候、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植被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关系,分析湿地受威胁因素,评价湿地生态环境现状,提出湿地保护的措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湿地类型及湿地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湿地资源丰富,可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2类,自然湿地包括湖泊、海岸、沼泽、河口湾湿地,人工湿地主要为水稻田、水库、池塘湿地等,湿地面积约为1.71万km^2。该文分析研究了山东省的湿地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2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我省湿地保护与管理现状 自1992年我国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各级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以来,黑龙江省十分重视湿地保护工作,省委、省政府于1998年1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的决定》,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这一决定,把湿地资源保护纳入政府领导责任制,并成立了专门的管理领导小组,全面停止开建湿地行为,在湿地资源集中连片区域抢救性地建立了一批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使黑龙江省大部分湿地资源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3.
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作为环渤海滨海湿地的一部分,具有海洋与河口交互性、海陆过渡性和生态脆弱性等特点,湿地面积广阔、资源丰富,是东北亚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及越冬、栖息和繁殖地。湿地总面积为1150.079km^2,湿地维管束植物区系包括维管束植物53科144属217种。近年来,在对滨海湿地的开发中,虾池、盐田等人工湿地面积不断扩大,造成自然湿地面积减小、植被退化、地貌和水文条件改变、生物多样性下降,改变了原始的滨海湿地自然景观,破坏了珍稀鸟类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北京市湿地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功能分区是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恢复、管理改善,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北京湿地为例,利用客观赋权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空间分析中的Voronoi图空间分区方法,通过利用牛顿-断裂点模型确定属性权重的主要步骤,构建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城市湿地功能分区模型,开展"自下而上"定量化的北京湿地功能分区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湿地功能综合评价中,密云水库湿地的功能综合值最大,表明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作用最重要。(2)北京湿地功能分区分为三级框架,其中包括4个一级核心湿地功能区、15个二级核心湿地功能区、43个三级核心湿地单元。(3)湿地资源功能价值量与湿地斑块空间关系的相结合,实现了属性和空间双重距离约束的湿地功能分区,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决策管理中的深入应用,为城市湿地功能区划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近百年来龙感湖地区湖泊营养化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其中湿地的破坏是导致人湖营养盐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湿地变化与湖泊营养盐状况关系的分析是制定湖泊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的重要科学依据。湖泊沉积物含有丰富的生物和理化方面的信息,在缺乏长期湖泊监测记录的情况下。可以用来重建湖泊及其流域过去变化的历史。根据龙感湖表层沉积物^210Pb活度比变化,分析了该地区近百年来沉积物中湿地花粉、总磷和磁性参数.探讨了湖泊营养化过程及机理。研究表明,龙感湖近百年来营养级的增加是与湿生植被的破坏密切相关。20世纪上半叶的湖泊富营养化响应于磁性参数指示的流域土壤侵蚀速率的增加,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湖泊营养程度的加重则与龙感湖流域农业化肥的使用和湿地植被破坏而导致湿地功能减弱有关。龙感湖流域内人类对湖周潍地的改造.破坏了湿地植被,助长了人湖物质的增加。湖泊营养相对富集,最终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发生。  相似文献   

16.
1月1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2022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发布会表示,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年来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湿地保护法规制度体系日趋完备。2021年,中国出台了《湿地保护法》,28个省(区、市)陆续出台了湿地保护法规,国家和省级层面制定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和实施方案,确立了湿地保护管理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  相似文献   

17.
铁法盆地西部矿区16#煤是在冲积扇前网结河-湖缘三角洲-湖泊环境组合背景上大面积泥炭沼泽化而形成的。聚煤环境有湖缘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湖滨泥炭沼泽、冲积扇前湿地泥炭沼泽和网结河湿地泥炭沼泽。其中,湖滨和湖缘三角洲平原的泥炭沼泽垂向叠加地段构成北部富煤带的主体,冲积扇前湿地泥炭沼泽形成了南部富煤带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岩溶湿地是广泛分布于岩溶地区的一种特殊的湿地类型.受特殊水文地质结构的控制,岩溶湿地生态系 统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湿地类型有着显著差异.基于国内外湿地及岩溶湿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我 国西南岩溶湿地具有上下双层结构、封闭的储蓄水构造、快速的生态水文循环等特点,以及地表水-地下水转化、 生态需水转化的规律和研究方法,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岩溶湿地水量、水质以及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并总结了岩 溶湿地生态水文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最后,针对目前岩溶湿地生态水文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 δ来研究中应加强对岩溶湿地结构及生态水文循环过程的研究、查明人类活动对岩溶湿地产生的影响、构建生态 水文耦合模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湿地公约》是针对单一生态系统开展全球合作与行动的国际公约,许多人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国际公约,这与湿地不太为人所知有很大关系。但重要的是湿地公约短暂而迅速的发展历程所显示出来的意义:1971年2月1日签署《湿地公约》时参加国只有18个,到2005年1月,已有144个国家政府成为缔约国。如此短的时间,众多国家的加入,  相似文献   

20.
湿地信息系统结构功能总体设计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由于人地矛盾的日益尖锐 ,以及湿地管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湿地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是关系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湿地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软、硬件为基础 ,以学科知识为依据 ,空间数据为对象 ,集知识、模型和决策为分析一体的系统。它的建立给湿地研究和湿地管理提供新的技术和决策支持。本文对湿地信息系统的目标、设计原则、总体结构、功能、开发过程及系统集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