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2016,(8)
正始建于1916年7月的中国地质博物馆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我国最早的公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也是亚洲馆藏最丰富的地学类博物馆。2016年8月17日下午,中国地质博物馆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邀请了20多家媒体进行参观报道,220多件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的自然珍宝在《百年历程——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成就与精品展》中集中亮相。《地球》记者受邀参加了此次的开放日活动。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6,(8)
正中国地质博物馆的百年春秋,是一首辉煌的史诗。百年来,"地博人"在这个舞台上演绎着旖旎多姿的画卷,每一个乐章都婉转缠绵而又蓬勃激昂,一代代"地博人"谱写着一章章美丽动听的音符,续写着一个个传奇故事。我是2009年5月由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转到中国地质博物馆工作的,从那时起,我开始从事专业地质摄影。几年来,我在博物馆参加了几百个参观团体的拍照,拍摄图片4万多张。特别是在拍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博物馆的照片,为博物馆留下了视察博物馆的精美瞬间。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6,(8)
正中国地质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个公立自然科学博物馆。1916年7月,中国人自己培养的首批18名地质学子毕业时的"学生成绩展览会",孕育出了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雏形——地质矿产陈列馆,历经百年风雨,未有一日中断,是中国近代科学发端的见证者、发中国地质事业的传承者以及中国地学科普的开创者,是中国科学史、地学史、博物馆史上的传奇。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6,(8)
正中国地质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个公立自然科学博物馆。1916年7月,中国人自己培养的首批18名地质学子毕业时的"学生成绩展览会",孕育出了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雏形——地质矿产陈列馆,历经百年风雨,未有一日中断,是中国近代科学发端的见证者,中国地质事业的传承者以及中国地学科普的开创者,是中国科学史、地学史、博物馆史上的传奇。自1916年正式开馆至今,中国地质博物馆一直薪火相传、英才辈出、成就斐然。抗战年间虽几经搬迁、磨难,也先后在北京、南京和重庆建馆,始终作为独立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6,(8)
正百年地博,百年精彩。中国地质博物馆馆藏标本从建馆之初的917件,汇聚到现在的22万件,备受各界推崇和赞誉。在"百年历程——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成就与精品展"中的"自然瑰宝"这一单元展出了部分有重大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矿物岩石,宝石及古生物化石标本。目前世界上有5144种矿物种,我们国家产出的公开报道的矿物种是889种,博物馆收藏的有一千二百多种,其中有四百多种生产自我们国家的。"自然瑰宝"展厅里集中呈现的中国产出的精品矿物晶体。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7,(12)
<正>11月28日,首届"一带一路"国家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平行会议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召开。此次会议为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主办的"一带一路"国家科普场馆专题研讨会之一,主题是"新时代自然科学博物馆的使命与责任",旨在探讨自然科学博物馆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目标与任务,以及科普场馆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影响。会议由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刘树臣主持,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科  相似文献   

7.
本刊编辑部 《地球》2012,(11):68-71
中国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16年,是中国最早的公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也是北京地区建馆最早的博物馆。博物馆以矿物、岩石及古生物化石标本的典藏、科研和科普为主要内容,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自然精华,馆藏标本达20余万件,是亚洲著名的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有关负责人向《地球》记者介绍,从中国地质博物馆重新开馆以来,在丰富馆藏数量、提高馆藏质量以及增强科学研究整体实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馆藏在积累中丰富在馆藏方面,2004~2008年,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7,(3)
<正>4.5万年前的古牦牛化石、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岩画、2000年前的金质野牦牛饰品、1000年前的合金铸造牦牛摆件、数百年历史的壁画和唐卡、清代手绘画牦牛哈达……西藏牦牛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近日共同主办了"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500余件与牦牛相关的艺术品让《地球》记者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6,(10)
正在天津,有一条充满魔力的河,如果乘一片小舟畅游河中,会发现仿佛穿越一般,让人回到了一百年前的天津卫——曾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北方最为繁华的"徽辅首邑"。这条"穿越之河"就是天津的母亲河,也是天津百年近代史的见证者——海河。一条海河观光带,半部中国近代史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天津的魅力之源。作为中国华北地区极大的水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5,(11)
<正>仰望星空的时候,偶尔你是否会想起那首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天空中的星星我们无法近距离欣赏,但近在眼前、像星星一样闪亮的水晶,也许可以弥补这种遗憾。10月28日,江苏省东海县东海水晶博物馆举行了"中国水晶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东海馆""捷克水晶展示馆"以及"水晶大王回归展""中国地质博物馆馆藏精品展"揭牌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5,(11)
<正>10月22日,在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的正门前,一块高约1.7米,宽1米,重达4.35吨的白色水晶原石引起了很多人热烈围观。据东海水晶博物馆馆长介绍,这块水晶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出土的最大水晶体,被誉为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最早它就是在东海发现并发掘出来送去北京的,阔别家乡已有57年。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7,(6)
鉴于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态势,普通大众对文化和精神领域的需求日渐增强,同时,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既使博物馆在精神文化领域为社会大众带来丰厚的精神食粮,又能寓教于乐,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和谐、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使其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鼓励和智力支持,这些都是作为博物馆从业人员应该努力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着重介绍博物馆组织结构与博物馆管理之间的关系,探讨在新形势下的博物馆发展、建设如何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13.
岳尚华 《地球》2013,(8):107-109
正2016年,中国地质博物馆将迎来百岁生日。7月19日,以"弘扬中华文化传播科学精神"为主题的"百年地博讲坛"系列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国家古生物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贾跃明主持了首讲并致辞。首次讲座由中国古生物学和古人类学家胡承志主讲。96岁高龄的胡承志是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老研究员,从博物馆建馆伊始就在馆里工作。他还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6,(7)
正妇好是谁?她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军事家、政治家和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在目前所知的商代墓葬当中,妇好墓出土的玉器数量多、品种全,1600多件随葬器物中,各类玉制品占到了750多件,且制作精细、技艺高超,犹如一座极其华美的古玉博物馆。近日"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在首都博物馆亮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主办,首都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共同协办。读者不妨跟随《地球》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5,(10)
<正>随着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上升为全球性问题,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成为一个迫切的社会课题。2015年9月,在生态优美、风景如画的西子湖畔,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以"融合与创新——自然科学博物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责任"为  相似文献   

16.
张晶晶 《地球》2012,(6):84-85
2012年5月18~20日,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国土资源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山东省烟台市顺利召开。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徐善衍理事长,烟台市于爱军副市长,中国地质博物馆贾跃明馆长,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白星碧副司长,烟台市国土资源局唐建平局长,以及科技馆专委会等7个专委会的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47个国土资源博物馆单位会员代表,共计12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赵有利书记、  相似文献   

17.
正4月25日上午,由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管理办公室、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主办的"魅力地质——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专题科普展在中国地质博物馆正式开幕。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贾跃明、副馆长刘树臣,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何庆成,延庆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处副主任纪书华,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副馆长朱英姿出席开幕式。本次展览是为践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  相似文献   

18.
李秋香 《地球》2012,(7):72-74
6月9日,中国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泥河湾博物馆,经过5年建设,在阳原县正式开馆,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展示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和完整揭示旧石器、新石器时代人类发展序列的博物馆。泥河湾博物馆于2007年7月破土动工,占地20亩,建筑面积4623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台风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十分重视防台减灾工作,在台风监测站网建设、预报预警及台风灾害联防等业务体系建设、台风活动的基础理论及预报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文章简要回顾了近一个半世纪中国台风科研业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以纪念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中国防台减灾事业发展做出历史贡献的先辈,旨在为中国的台风科学研究和业务能力建设提供些许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地震仪器博物馆是展现我国地震仪器发展历程的专业展馆,它收集了从模拟记录到数字记录,从专业设备到通用设备、仪器仪表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地震监测领域使用的数量众多、品种繁杂的地震仪器。通过地震仪器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地震事业的发展进程,反映社会科技发展的水平,使地震仪器博物馆成为地震科研和文化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