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酶”分析法对几种粗饲料和不同精、粗饲料比的3种日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低消化性纤维(Ob)含量不同的日粮进行了饲养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细胞内容物有机物部分(OCC)含量花生藤最高,稻杆含量最低;细胞壁物质有机物部分(OCW)中的Ob含量以稻杆最高,花生藤含量最低;日粮中精料比例每提高10%,Ob含量减少约2.3%;山羊的日增重以精、粗饲料比23,Ob含量37.75%的效果最好,日粮中Ob含量过多或过少,都将影响山羊的日增重;OCW中的高消化性纤维(Oa)的消化率为63.38%,Ob的消化率为19.21%.  相似文献   

2.
将稻杆、麦杆、棉秆3种粗饲料切成4cm长,水分含量调节到30%,用臭氧(O3)处理30,60和90min,对照组不进行O3处理,以比较O3处理对3种粗饲料纤维性物质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O3处理能显著降低粗饲料纤维性物质成分含量,处理的时间越长,降低越多,60min前的降幅大于60min以后的降幅。ADL含量高的粗饲料,经O3处理后降幅大。O3处理粗饲料,能降低纤维性物质成分含量,改善粗饲料的品质,提高其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选取1 日龄乌鬃鹅300 只,随机分成5 组,对照组(A)用基础饲粮饲养,实验组B~E 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质量分数1%(B 组)、2%(C 组)、3%(D 组)、4%(E 组)的螺旋藻,实验期63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螺旋藻对乌鬃鹅的屠宰率、半净膛率、腹脂率和肌肉灰分无显著影响(P〉0.05),对其它生长指标和全净膛率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2%C 组和3% D 组的料重比显著下降(P〈0.05), E 组全净膛率显著提高(P〈0.05);肌肉的粗蛋白质(CP)含量E〉D〉C〉B〉A,粗脂肪(EE)含量E〉A〉B〉C〉D;所测得的17 种氨基酸中,包括含有人体必需的7 种氨基酸(EAA)和2 种半必需氨基酸(HEAA);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最高的是赖氨酸(Lys),实验组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添加2%~3%(w)的螺旋藻对生长性能有显著差异(P〈0.05),对粗脂肪、粗蛋白的含量有所改善;从肌肉EAAI 来看,添加螺旋藻后的肌肉蛋白质品质优于不添加螺旋藻的对照组.建议饲粮中螺旋藻的添加量为质量分数2%.  相似文献   

4.
在异育银鲫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1%、0.02%、0.03%、0.04%的地衣芽孢杆菌,测定了鱼体的生长及食糜植酸酶活性等。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量0.01%、0.02%、0.03%组的增重率分别显著提高了12.46%、18.59%、18.84%:添加量0.02%、0.03%组的磷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37.63%、35.03%(P〈0.05);饵料系数降低了0.52、0.57(P〈0.05),其他组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0.03%组食糜植酸酶活性提高50.79%、0.04%组肝体比降低20.91%(P〈0.05),其他组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异育银鲫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提高了机体酶活性,促进了鱼体生长。  相似文献   

5.
南海海域数种海藻总脂质及脂肪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南海海域盛产的四种褐藻(海带、裙带菜、昆布和亨氏马尾藻)、三种红藻(紫菜、沙菜和江蓠)及来自南海三个不同海区(南沙、惠来和南澳)亨氏马尾藻的总脂质及脂肪酸含量干重,并重点比较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供试褐藻类海藻总脂质含量w在1.81%-6.11%之间,红藻类海藻的总脂质含量w在1.44%-3.96%之间;紫菜中含有7.548mg/g(干重,下同)的严油酸(C18:2);海带含丰富C18:1达5.592mg/g;花生四烯酸(C20:4)在裙带菜中含量为1.606mg/g;在供试藻种中,昆布的EPA(C20:5)和DHA(C22:6)含量最高,测定值为608μg/g和689μg/g。  相似文献   

6.
就办公室内家俱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的组成和含量进行跟踪测定,在查阅国内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了苯、甲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十一烷作为应识别组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家俱释放的VOCs成份复杂,有大量的末识别组份,需要进一步定性研究;在已识别的8种组份中甲苯含量最高,二甲苯次之,而苯和苯乙稀含量最少;家俱中VOCs的释放随时间增长,浓度逐步降低,5天内降幅可达40%以上,且可满足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关于TVOC的限量值要求。  相似文献   

7.
叶绿素a作为一项重要的水质安全评价指标,其浓度的准确监测对水产行业发展、水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饮水安全等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对地观测卫星传感器空间和光谱分辨率的提高,遥感技术在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疆巴音布鲁克湿地河流水体为研究对象,同步采集了水体反射光谱和水样,并在实验室对叶绿素a、浊度等水质参数进行测定。首先,基于光谱波段对叶绿素a浓度的敏感性分析,构建了多种光谱指数模型;然后,提出以4.50 mg/m3作为水体叶绿素a浓度分级阈值,利用三波段半分析模型因子D3B与叶绿素a的线性关系建立水体叶绿素a浓度分级标准,进而对比评估了11种经验、半分析模型分别在全部样本数据集和两级叶绿素a浓度数据集中的精度表现;其次,根据各模型精度结果选用三波段半分析模型D3B和蓝绿波段比模型OC2V4,组成叶绿素a分级反演算法OC2-D3B,其精度(R2=0.96,RMSE=0.32 mg/m3,MAE=0.24 mg/m3,MRE=5.71%)相比以上2种单一算法提高了50%以上;最后,本文利用Sentinel-2影像,对湿地河流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时序模式进行了分析,得到该水域夏季叶绿素a含量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的结论。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气温相比其他环境因子对水体Chl-a浓度的控制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