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人工培育锯缘青蟹抱卵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具有上百年的人工养殖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Forsral)历史。然而天然苗源严重不足,价格昂贵,大大地制约着增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而生产性人工育苗又未被突破,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育苗的抱卵蟹长期以来依赖于自然捕捞偶然所获,其数量极少,无法形成规模系列产业化苗种生产开发。经过(1991~1998年)8a的多方努力,终于突破了这一难关,培养出高质量的抱卵亲蟹1110只,越冬促熟抱卵成功率达到86.92%。现将这方面的技术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试验在温岭市的龙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横山湾塘养殖场进行…  相似文献   

2.
张季申 《海洋科学》1994,18(1):10-12
本试验采用不同的饵料投喂青蟹的早期幼体,比较饵料效果,为青蟹人工育苗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991年7月份在本所清江试验场内进行试验。试验用的青蟹早期幼体~蚤状I期幼体全部采用清江试验场人工孵化的幼体。文中以Z1青示蚤状1期幼体,Z2为蚤状II期幼体。人工饵料为酱油粕(乐清虹桥酿造厂提供)、蛋黄、人工轮虫(美国“OceaStarInternational Inc生产的O.S.I牌人造轮虫)。动物性饵料为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lilis)。在室温条件下,将青蟹Z1放在1500…  相似文献   

3.
锯缘青蟹养殖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在我国南方诸省、区沿海群众掀起了养殖青蟹的热潮,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总结经验,扬长避短,笔者根据实践和调查了解的有关情况,现将青蟹养殖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如下。1 蟹池问题蟹池的条件(如底质、pH值、水深、纳潮进水时间、盐度调控等)好差非常重要。条件好的,在养殖过程中,青蟹不但长得快,而且死亡少、成活率高、颜色好(似天然)、质量好、销价高;如果条件差的,其结果则反。但据调查所知,有相当一部分养蟹者,错误地认为,青蟹的适应性比对虾强,蟹池的条件差些没有关系,有池有水就可养蟹,结果有  相似文献   

4.
锯缘青蟹秋苗土池越冬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桂忠  林琼武 《台湾海峡》1998,17(4):468-472
本文报道1993和1994年秋季作者培育的部分锯缘青蟹仔蟹苗土池越冬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培育的青蟹苗在闽南地区的自然条件下,可以在室外土池完全越科,成活率可达60-80%,水温是影响青蟹生命活动的主要因素;由于越冬期间青蟹营养积累不足,导致难以顺利地完成越冬后的第一次生长蜕壳,造成大量死亡,这是影响青蟹越冬存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越科后期病死青蟹肝胰组织进行涂片处理,发现6只受检蟹中2只肝胰组织中有日  相似文献   

5.
2003~2006年,在锯缘青蟹主要发病季节对浙江省温州市、台州市和宁波市等地13家锯缘青蟹养殖场进行了养殖病害的调查.通过每月定期监测,13个监测点共监测到弧菌病、黄水病、白水病等10种病害及1种不明原因的疾病,病害种类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纤毛虫病、黄水病是浙江省养殖锯缘青蟹最主要的疾病,几乎每个月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发病时间从3月一直延续到10月,其中的5~9月是青蟹的主要发病期.遇到恶劣天气或水质突变时,青蟹发病率会迅速上升.从病蟹体内共分离获得12株细菌,并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到种.所有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数量都相对不多,并没有任何一种菌呈现单一的优势菌落.对病蟹鳃、肌肉等组织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查,除少数病蟹有纤毛虫外,未见有其它寄生虫.对病蟹样品提取DNA后进行PCR扩增和琼脂糖电泳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病蟹各组织的电镜观察,未见有病毒和细菌及原核生物样生物体.对部分发病青蟹及其养殖池水、底泥进行了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及弧菌总数测定,结果三者的数值都较低.选取溶藻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均能够导致试验蟹发病死亡.但由于进行病原菌分离时,并没有任何一种菌呈现单一的优势菌落,且对青蟹及其养殖环境的检测结果表明细菌含量都不高,而人工感染试验采用的菌液浓度远高于自然环境中的菌浓度,因此,只能认为这2种细菌可以导致青蟹发病,而无法确定是否为原发性致病菌.从病原体的检测及致病情况综合分析,环境变化可能是促使病原体侵入蟹体引发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对青蟹病害的防治应该着重于控制环境因子.提出了若干防治对策,供养殖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6.
锯缘青蟹养殖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Forskal)]是我国主要养殖蟹类之一,近10a来,我国南方沿海各省的青蟹养殖业有较大的发展,但因苗种的生产未获关键性突破,从而阻碍了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青蟹的养殖生物学研究得不多。群众性的养殖得不到应有的科学指导,所以产量丰欠波动很大。几年来,我们开展了青蟹人工育苗、幼体实验生态以及养成等实验研究。l卵子发生、卵巢发育以及卵巢发育过程中神经内分泌调控的研究这项研究不但与人工育苗有密切关系,而且还对青蟹的人工育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青蟹…  相似文献   

7.
研究青蟹属4种青蟹的系统发育关系,阐明分布于中国沿海青蟹的分类地位,本研究采集了青蟹属4种青蟹以及中国沿海的青蟹样品,测定分析了其线粒体12S rRNA部分片段序列。结果表明4种青蟹的12S rRNA基因片段长度存在差异,每一种的个体都单独聚为1支,中国沿海的青蟹样品全部与Scylla paramamosain聚为1支,结果提示分布于中国沿海的青蟹主要是S.paramamosain。S.serrata,S.paramamosain和S.tranquebarica3个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这3个种形成1个单系群并且具有很高的自展置信值。S.olivacea与其他3个种互为单系,与以上3种青蟹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8.
为解析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血卵涡鞭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于2012年4—11月采用跟踪监测和实地调查的方法,结合病原分离鉴定及病蟹的病理学观察,统计分析了浙江省温州地区养殖拟穴青蟹血卵涡鞭虫病的流行情况。结果表明,患病拟穴青蟹的肝胰腺、肌肉、鳃等组织病理显示有大量血卵涡鞭虫侵染,并能用PCR方法快速检出。温州地区养殖拟穴青蟹血卵涡鞭虫病在每年5—11月均有发生,7—9月为集中发病时间,死亡高峰出现于8—9月之间,年份间(2010—2012)与发病率无相关性,而不同月份对病害的发生有极显著影响(P0.01)。不同发育阶段以脱壳期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发病蟹的规格主要以50g以下的幼蟹和250g以上的成蟹为主。拟穴青蟹血卵涡鞭虫病的发生与水温(r=0.756)和盐度(r=0.631)变化关系较密切,夏、秋季节受梅雨、台风影响而引起水温和盐度的剧烈变化可能是暴发血卵涡鞭虫病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9.
模仿雄性锯缘青蟹第一腹肢,根据其在交配中的作用机制,采用常规滴管为材料,利用酒精灯灼热拉制一个前端弯曲、侧扁、管径大小接近第一腹肢的人工交接器.以无钙离子的人工海水作为青蟹人工授精的缓冲液,缓冲液中加入适量庆大霉素.首次对青蟹采用类似硬壳交配的方式,将成熟雄蟹贮精囊内的精荚和精液成功移植至雌蟹纳精囊中.结果表明精荚的人工移植不会破坏成熟雌蟹纳精囊的内环境,其内精子具正常受精能力.未交配雌青蟹精荚的人工移植没有正常产卵,但性腺得以促进发育,并能进行正常的生殖脱皮.  相似文献   

10.
锯缘青蟹的苗种生产和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锯缘青蟹类在分类上有3种,即锯缘青蟹(Scylla tranquebarica)、网纹锯缘青蟹(S.oceanica)、红螯锯缘青蟹(S.serrata,亦称青蟹),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水域,是蟹类中的主要资源。它个体大,成蟹每只一般体重在200~1 000克。锯缘青蟹也是我国珍贵海鲜品,属传统出口的名贵海产品。其肉质味美,营养价值高,含粗蛋白质19%,脂肪8%,糖质0.2%,灰分1.9%,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可  相似文献   

11.
刺参池塘养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刺参池塘养殖的研究成果。本试验在水深80cm、日换水率在3%以上、面积为3.91亩的养虾池中进行。在虾池内建造人工海参礁;往虾池投放体长5—7cm的参苗1249头和体长1cm左右的参苗2500头;不投任何饵料。经过1年半饲养,刺参有147头(约4%)长到商品规格,平均体重达179.6g,有600头平均体重达到50—120g。 本项试验的意义在于:为刺参的人工养殖开辟了新的途径,对刺参要求的环境条件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为生物净化养虾池创出了新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口虾蛄在人工育苗过程中亲虾蛄的产卵、孵化与湿度、底质、洞穴、光线的关系,以及抱卵和卵裂形态特征.根据口虾蛄自然生态特性,通过模拟自然环境,采用让亲虾蛄自身挖掘洞穴的方法,在人工控温的条件下,首次进行了人工育苗繁殖,获得了口虾蛄幼体3.4×104尾,培育成体长3~4cm的幼口虾蛄2200尾.此项研究为今后虾蛄大规模工厂化育苗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青蛤催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对青蛤(CyclinasinensisGemlin)进行人工催产,获得大批量成熟卵子,室内人工育苗试验获得成功。1987~1996年,作者分别在启东和大连进行了百余次的催产效果研究,最后筛选出一种特有效的综合催产方法,催产有效率达95%以上。1 材料1.1 亲贝来源在青蛤繁殖盛期,从自然海区内采捕个体完整、健壮,性腺发育肥满的成贝作为亲贝。1987~1992年亲贝取自启东近海乡沿海滩涂;1994~1995年亲贝采捕于大连金州区登沙河乡沿海滩涂;1996年亲贝取自启东盐场水库,重复扩大试验。1.2 容器、水质和其他材料1987~1992年,属初试阶段,用塑料盆和塑料桶作…  相似文献   

14.
三疣梭子蟹增养殖技术(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人工育苗的有关问题4.1亲蟹的暂养与孵化育苗生产用的雌蟹一般是抱卵的自然蟹,有时也选用些尚未抱卵的。在蟹网船捕获的产卵群体中,挑选活泼健壮、附肢完整、卵色鲜艳呈橙黄色的雌蟹,一般规格是头胸甲宽范围13.0~22.0cm,体重范围为150.0~500.0g,运输过程中不能缺氧,轻放勿挤压。将亲蟹逐批放入同一暂养池,池底事先铺10~15cm经淘洗过的细沙。为产卵同步,也可将抱卵和未抱蟹图分别放置。每日投喂1~2次,时间根据情况可放在早、晚,投饵量一般为体重的5~8%(平均100g亲蟹白夭摄食量为1…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和2012年期间,在浙江省宁波象山港区域,利用两口池塘开展拟穴青蟹(Scyllapar amamosain)池塘生态育苗试验,自然条件下累计培育出青蟹苗(稚蟹Ⅰ至Ⅱ期)34.1×104只,幼体成活率最高为3.19%,单位水体育苗产量最高383.0只/m2,从蚤状幼体孵出至蟹苗销售的时间需要33~34 d,幼体生长呈曲线方程:y=0.14e0.497x。育苗池塘水质理化因子相对稳定,鉴定出浮游植物20种,大型浮游动物种类11种,原生动物12种,浮游植物群落以硅藻、小球藻和扁藻为优势,藻类细胞密度(1760.2×104±5119.4×104)个/L,浮游动物群落以桡足类和轮虫生物量最大,大型浮游动物密度(646.28±899.17)个/L,池塘饵料生物丰富,幼体可以获得更全面和优质的饵料营养。盐度过低和固着类纤毛虫、尖额真猛水蚤的危害,是影响青蟹幼体成活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海水蟹类育苗技术与养殖规模的不断发展,海水蟹的疾病也因其广泛流行性和集中暴发性而日益受到业界关注。"黄水病"、"红水病"、"乳化病"和"肝胰腺白化病"等是中国海水养殖品种——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常见流行性疾病,不仅每年对中国海水蟹养殖业造成重大年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中国海水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生态安全。海水蟹类流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利用对虾育苗设施,进行天然海水河蟹工厂化育苗生产性试验。试验结果令人满意,696只亲蟹产出蟹苗1764万只。文中讨论了亲蟹的暂养与促产、幼体孵化、幼体培育等主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8.
管角螺生态及繁殖习性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管角螺Hemifusustuba(Gmelin)是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盔螺科(Galeodiae)种类,是浅海较大型的经济腹足类,壳高12~20cm(约150~300g),最大壳高30cm(体重500g)以上,属名贵海鲜,商品价格昂贵,很有开发养殖前景。近年来受商业利益刺激,过度采捕导致了我国沿海管角螺资源日益枯竭,作者于1991~1994年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管角螺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对浙江沿海的管角螺进行了生态学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992~1994年3~4月份,到苍南、温岭、玉环等地拖网采集收购管角螺,暂养于10~20cm2的室内水泥池中。以缢蛏(Sinonovacula…  相似文献   

19.
青蟹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青蟹Scylla serrata(Forskal)属甲壳纲十足目游泳蟹科,分布于日本、菲律宾、越南、印度等国家,我国的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省沿海均有分布。青蟹的味道鲜美,其肌肉和生殖腺富有营养,深受人们的欢迎,也是重要的养殖对象。过去,黄胜南等研究过青蟹的幼体发育,纪成林研究青蟹脱皮。Arriola等对青蟹的精子发生、幼体饲养、青蟹的生活史等进行了研究。为探索青蟹的人工养殖,我们对它的胚胎发生做了研究,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利用PCR-DGGE指纹图谱技术和UPMGA聚类分析,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的鳃组织及养殖环境中的菌群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鳃组织及养殖环境水样在指纹图谱上分别显示出21,21,23和21条信号强度不同的条带,条带的数量反映出三疣梭子蟹养殖环境中的菌群最为丰富,条带信号的强度,反映出不同样品中存在各自的优势菌种;可将4个样品中的菌群划分为2个群落,其中三疣梭子蟹和锯缘青蟹鳃组织中的菌群聚为一类,其相似度为75%,2种蟹养殖环境中的菌群聚为一类,相似度为69%。首次尝试利用16S rDNA的PCR-DGGE指纹图谱技术分析了2种健康蟹体内和各自养殖环境中微生物结构的差异性,从而寻找蟹体内的益生菌,将有助于建立一种不依赖于分离培养的原位研究蟹体内菌群组成的分子诊断技术,为今后研究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与养殖水体微生物及相关蟹病害的关系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