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磁圆针激痛点叩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磁圆针激痛点叩刺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量表(ODI)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总有效治疗组为93.75%(30/32),对照组为68.75%(22/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ODI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磁圆针激痛点叩刺在缓解梨状肌综合征疼痛与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冻结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予以常规功能锻炼和电针疗法、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功能锻炼和针刺治疗。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30/32),对照组为65.62%(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VAS评分及Constar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可减轻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型浮针配合点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为新型浮针针刺配合点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痛点曲安奈德注射液封闭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浮针配合点穴治疗肩周炎在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部活动度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舒肩汤辅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 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75 例。对照组予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肩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采用肩功能Neer功能因子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定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并评定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72/75),对照组为84.0%(6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肩功能Neer功能因子评分及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肩汤辅以针灸对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单用针灸疗法更具优势,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减轻肩部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磁圆针激痛点叩刺治疗足跟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足跟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治疗组以磁圆针激痛点叩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积分和Maryland足功能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29%(33/35),对照组为71.43%(25/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积分和Maryland足功能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磁圆针激痛点叩刺治疗足跟痛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足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肩关节功能(C-M评分)及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6%,对照组为76.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M评分、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肩周炎疗效优于单用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27/30),优于对照组的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肩关节活动情况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治疗肩周炎,能有效提高肩关节活动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督针刺法治疗卒中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卒中后丘脑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运用通督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体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28d,观察2组疼痛评估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并比较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14/15),对照组为80.00%(12/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PRI、PP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针刺法治疗卒中后丘脑痛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温针灸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4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配合自主按摩、关节功能训练等综合保守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温针灸疗法,2组均持续治疗8周。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缓解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62%(44/47),高于对照组的76.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疗法可有效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对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熨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中药熨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于治疗后对2组患者疼痛程度、综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对照组为6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熨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肩周疼痛以及恢复肩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膏外敷联合大关节传统松解手法治疗肩周炎粘连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 例肩周炎粘连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 例。2组均在臂丛麻醉下予大关节传统松解手法治疗,治疗后均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并配合针刺及肩周推拿等中医康复物理治疗;治疗组则加用经验方活血止痛膏外敷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肩关节功能(C-M)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69%(38/41),对照组为78.04%(32/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C-M评分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采用经验方活血止痛膏外敷联合大关节传统松接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可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七珠展筋丹揉药配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治疗组给予七珠展筋丹揉药加温针灸治疗。根据临床症状的改善评定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进行疼痛测定,采用肩关节功能活动Melle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30/30),对照组为93.33%(28/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肩关节功能活动Mell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七珠展筋丹揉药配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在缓解患者疼痛和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马王堆导引术对肩周炎恢复期患者疼痛及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肩周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手法组、马王堆导引术组、联合组(常规手法联合马王堆导引术),每组各30 例。比较3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CMS)评分,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组为83.33%(25/30),马王堆导引术组为73.33%(22/30),常规手法组为70.00%(21/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联合组优于常规手法组及马王堆导引术组(均P<0.05)。治疗后3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马王堆导引术组、常规手法组,马王堆导引术组下降幅度大于常规手法组(P<0.05)。治疗后3组UCLA评分和CM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联合组提高幅度大于马王堆导引术组、常规手法组(P<0.05)。结论:常规手法联合马王堆导引术治疗肩周炎恢复期患者疗效较好,能明显减轻患者肩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优于普通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综合运动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KOA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温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综合运动疗法。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利斯霍姆(Lysholm)膝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屈膝活动范围(ROM)以及伸膝受限ROM的变化。结果:2组Lysholm评分、VAS评分、屈膝ROM及伸膝受限ROM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综合运动疗法对KOA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无药物及手术等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粗火针围刺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作用机制及其时效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肱骨外上髁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粗火针围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疼痛评分、握力值、肘关节活动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评分、握力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能使患者肘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但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粗火针围刺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较单纯毫针针刺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阳经痹通膏联合导引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颈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导引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阳经痹通膏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关节活动度(ROM)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25/30),对照组为56.67%(1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NDI、ROM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出现5 例不良反应(16.67%),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经痹通膏联合导引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颈部疼痛、功能障碍,提高颈椎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银质针配合推拿治疗肩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肩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用推拿治疗,比较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JOA)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3%,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和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肩关节炎患者采用银质针配合推拿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关节围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 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关节围刺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水肿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简化Fugl-Meyer功能量表上肢部分(U-FMA)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上肢水肿评分、U-FMA评分、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关节围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并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刺血药罐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 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 例)和对照组(32 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刺血药罐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腰椎功能[日本矫形学会(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7%(32/33),对照组为90.63%(29/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刺血药罐能够有效改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及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