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推拿疗法结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推拿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综合评分(JOA评分)评定2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8.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疗法结合温针灸治疗有助于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的改善,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夹脊穴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 例给予常规推拿治疗,治疗组42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腰椎功能障碍指数(CODI)、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0.59%(2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ODI指数、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33.3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夹脊穴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降低其疼痛程度,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内热针联合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内热针针刺患侧腰骶部及臀部肌肉加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加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2个月时VAS评分、JOA量表评分和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及治疗后2个月时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JOA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2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及治疗后2个月时治愈率、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内热针联合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且优于牵引联合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固定术后应用3D打印定制腰围对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佩戴3D打印腰围实施离床期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佩戴普通腰围实施离床期康复护理措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定患者腰椎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固定术后应用3D打印定制腰围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 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各项评分(单项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总积分)、疼痛强度量化评分表(MPQ)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强度(PPI)评分、疼痛积分(PRIT)]、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内啡肽(β-EP)]。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18%(41/44),高于对照组的77.27(34/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ODI各项评分及总积分、MPQ积分、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及关节活动受限症状,缓解疼痛,抑制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浮针刺法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 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浮针刺法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45/50),对照组为80.00(40/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刺法配合电针治疗LDH临床疗效确切,可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复路径结合疼痛管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微创手术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路径结合疼痛管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手术相关疼痛、腰椎疼痛及腰椎功能康复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3、7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腰椎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评分法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实施康复路径结合疼痛管理,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增强患者腰椎功能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 例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针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44/49),高于对照组的75.5%(37/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刀配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刺血药罐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 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 例)和对照组(32 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刺血药罐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腰椎功能[日本矫形学会(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7%(32/33),对照组为90.63%(29/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刺血药罐能够有效改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及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法整脊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腰椎生理曲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整脊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腰椎生理曲度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8%,对照组为8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腰椎生理曲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脊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腰椎活动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56/60),对照组为81.67%(49/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JOA评分、VAS评分、腰椎活动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针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维椎体平衡复位手法治疗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0例。2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和中药熏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三维椎体平衡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加用普通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87%,对照组为79.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椎体平衡复位手法治疗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普通针刺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温肾壮骨汤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联合温肾壮骨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温肾壮骨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92%,对照组为77.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温肾壮骨汤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9例,治疗组予射频消融术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予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9.7%,对照组为7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和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 例。治疗组采用董氏奇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3%(42/46),对照组为76.1%(35/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OD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董氏奇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穴少,疗效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刀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60 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透压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刀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法(M-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3%(59/60),对照组为85.00%(51/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刀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常规针刀治疗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联合针刀治疗慢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下腰痛患者92 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6 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导热联合针刀疗法,对照组单用银质针导热治疗。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腰椎屈曲范围、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30%(42/46),对照组为76.09%(35/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腰椎屈曲范围及ADL、VAS、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银质针导热联合针刀运用于慢性下腰痛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腰椎屈曲范围,减轻疼痛,提高腰部功能,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为主干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0 例的效果。方法:将60 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 例采用腰椎牵引联合五点支撑法干预,观察组30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及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综合疗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药熏蒸为主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将120 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量表(JOA)、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分别对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2组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54/60),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JOA评分、VAS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LDH疗效确切,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而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 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0%(72/75),高于对照组的86.67%(6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并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