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以方氏头针的简易定位为出发点,基于穴区定位、进针点、处方选穴、针刺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探析其临床应用。方氏头针穴区分为“伏象”“伏脏”“倒象”“倒脏”“其他中枢”,临床中多采用快速进针法,选穴方法可分为4种:相应取穴法、仿体取穴法、特定取穴法、米字取穴法。  相似文献   

2.
回顾耳穴疗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历程,探讨“刺法灸法学”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训教学思路,从中总结出耳穴疗法“耳听为需,演践为实”的实践教学模式。结合新医科提出的加强医学生“五术”的培养目标,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针灸推拿学专业“刺法灸法学”课程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围绕刺灸技术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途径、刺法灸法学实训教学设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实训教学活动安排、虚拟仿真平台融入实训教学、完善形成性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提出科学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一种情志类疾病,关键病机为心脑功能失调,总体选穴思路以调神为主,兼调脏腑。“脑”“心”“脾”三者与GAD的发病密切相关,选穴时从“脑-心-脾”相关角度出发,以脏腑、经络等理论为依据,醒“脑”取百会、印堂、神庭,宁“心”取内关、大陵、曲泽,调“脾”取三阴交、关元、阴陵泉。通过此种取穴思路,以达到脑、心、脾同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总结袁秀丽教授采用透刺法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经验。袁教授认为,本病证属虚实夹杂,病位在筋,病机在于肝肾亏虚,气血失调;治疗以补虚为主,调畅气血,佐以祛邪。其以局部取穴和阳明经取穴为总的选穴原则,采用一针多穴的穴位透刺操作手法,治疗过程中多采用补法,利用阳明经多气多血的特点,调气活血,疏通经络,让患者配合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孙思邈精于针灸,并指出处方是针灸辨证论治的中心环节,但其著作难学难懂,继承存在困难。经研究发现“孔穴主对法”是孙氏针灸处方理论的核心:浅层含义为根据病证选择对应主治的腧穴使用,深层含义为应用共同主治的对穴进行治疗。“主”的含义很广,包括今天所说的体质、疾病、证型、证候、病因等内容。药物处方也有类似的“主对”理论,所以“主对法”可以指导针药并用。同时“经方”不等于“经验方”,而是在理论指导下完成,其中的“对症治疗”可谓中医特色的精确治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焦氏头针的简易定位为出发点,从穴区部位、进针点、处方选穴、针刺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将其穴区分为额部3区、颞部8区、顶部1区、枕部2区,进针针体与皮肤呈30°角,临床选穴分交叉选穴和对应选穴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其临床应用作进一步探析,以规范应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自建库至2022年9月20日收录的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进行频次、关联规则、聚类、核心处方分析。结果:共纳入42篇文献,包含52个腧穴,总使用频次为272次,使用频次排前10位的腧穴依次为:肺俞、定喘、足三里、丰隆、膻中、尺泽、列缺、天突、风门、大椎;常用腧穴主要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任脉。特定穴多选用背俞穴、交会穴及五输穴。腧穴配伍以肺俞-定喘最为常见。核心腧穴处方:肺俞、定喘、足三里、丰隆、膻中、风门。结论:特定穴的选用是针刺治疗哮喘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应重视“治脏者,治其俞”之选穴思想,突出“局部配穴”“远近配穴”“前后配穴”之配穴特点,从而体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之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面部五脏分区对应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根据面部五脏分区理论和痤疮皮损部位选择对应的背俞穴进行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大椎穴刺络拔罐治疗。观察皮损积分,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皮损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痤疮生长部位与对应的五脏背俞穴关系密切,根据面部五脏分区理论选择相应背俞穴刺络拔罐是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疏经通督”刮痧疗法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疏经通督”刮痧疗法、梅花针叩刺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达90.3%(28/31)。结论:“疏经通督”刮痧疗法结合梅花针叩刺能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叩刺阿是穴加体穴电针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阿是穴叩刺加体穴电针治疗,对照组38例口服首乌片、胱胺酸片、维生素B6,结合维生素E涂于脱发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对照组为7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是穴叩刺加体穴电针治疗斑秃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介绍李忠仁教授运用针刺疗法治疗干眼经验。李教授认为干眼的病机为过劳耗伤肝血,以致化泪无源,血虚气弱,津液不能随气上承于目。其采用远近结合、整体调节的思路进行选穴,在养肝血、畅气机的基础上重视治鼻,巧用效穴“泪腺穴”“新吾穴”,同时注重未病先防,以调神为先,常获佳效。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印堂穴相关古文献的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古代对印堂穴的应用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第5版)收录的1156部中医古籍为检索范围,对印堂穴主治病证、腧穴配伍、配伍主治病证以及推拿刺灸法的相关条文进行归纳整理,并建立数据库。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条文172条,涵盖57本古籍,与印堂穴主治相关的条文有142条,包括33种病证,涉及内、外、儿、五官等多门学科。其中单穴及配伍主治病证频次最高者均为儿科病证,配穴频次最高者为神庭穴。印堂穴刺灸法条文共计103条,使用治疗方法共7种。结论:印堂穴主治规律以局部病证为主,其中关于头面疾患的选穴体现辨证分经的规律,并以循经主治病证为辅;督脉穴、足太阳膀胱经穴等配穴应用主要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印堂穴刺灸法主要以针刺为主,针刺深度多为针入1分,灸法刺激量以灸3壮为多。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科常见疾病,临床医家对其著述颇丰。笔者结合方约之治崩三法及支气管扩张咯血临床诊治经验,认为“塞流”“澄源”“复旧”可作为支气管扩张咯血的基本治则和根本大法。急性出血期当截留止血,以防亡脱;止血过程中寓“澄源”于“塞流”,辨证审因,或清或补或消;血止之后,补虚固本以复其旧,三法同施,塞流不离澄源,澄源不忘复旧。此外,“塞流”“澄源”“复旧”可作为一切血证治疗大法,关键之处在于把握病证,随症而治,如此便可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4.
合谷-太冲配伍为针灸临床常用的经典配伍穴,可治疗多种疾病,但两者之间并无表里经或特定穴上的联系。脏腑别通理论中“肝与大肠通”的理论为我们理解该组穴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理论来源于六经“开阖枢”理论,并且有肝与大肠生理病理联系的基础以及现代研究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因为它们很会钓鱼,所以得此“渔夫鱼”之美名。“渔夫鱼”钓鱼的方法和手段,与我们人类十分相似,也离不开钓杆和诱铒,而且还要有不可缺少的耐性。在“渔夫鱼”的背部,长有一根长刺,这就是它的“钓杆”;长刺的末端长着一块很像蚯蚓的红色肉块,这就是“钓饵”。每当“垂钓”的时候,“渔夫鱼”总是把身体匍伏在海床上,或者隐蔽在石缝和海草中,仅伸出背上的“钓杆”,微微晃动末端的“钓饵”,静静地等待着鱼儿上钩。一些馋嘴的鱼儿看见这块类似蚯蚓的诱铒。便不顾死活地你争我夺起来。而“渔夫鱼”则把“鱼杆”及“鱼饵”一收一放,逗得鱼儿在它嘴边扑来扑去。这时候,“渔夫鱼”便突然张开大口,闪电般地把猎物吞进肚里。其实,“渔夫鱼”名目繁多,有叫“鹅鱼”的,还有叫“和尚鱼”的,更有叫“青蛙鱼”、“蝙蝠鱼”的。它们皆因精于钓鱼之道,而被统称为“渔夫鱼”。有意思的是,生长在加勒比海的“蝙蝠鱼”,钓鱼可从不用“鱼杆”,因为它们的身上长满了象水草一样的细长小肉芽,随着身体的晃动而上下飘摆,吸引一些小鱼前来啄食。而“蝙蝠鱼”则以突然袭击的动作,将小鱼一条一条地吞食掉。□鱼也“钓鱼”@李津军  相似文献   

16.
系统论述俞红五主任医师运用针刺治疗“脉躁”和“少气”的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经验。俞师认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产生与发展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论虚实,其机体虚衰均为不可逆的趋势,衰弱导致的“虚”已成定论,故其在长桑君脉法脉息术的基础上,加“下三皇”(董氏奇穴中将“天皇副穴”“地皇”“人皇”称为“下三皇”)调补肝脾肾。此针法将人体刻下虚实以及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特点进行了结合,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结合与统一,以补为主,补中亦分补泻,临床疗效较好,对中医临床采用针刺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肺主皮毛”理论的实质,结合烫伤的现代病理机制和中医学病因病机,探讨用该理论指导烫伤的辨证论治。认为“肺主皮毛”理论对指导烫伤的辨证论治十分重要,从肺论治烫伤,在病机上要注重火毒内陷、火毒伤津、气血两虚、阴竭阳脱等变化;在治疗上以清解肺热、凉血通络、补益肺气、滋阴润肺、回阳救逆为法。  相似文献   

18.
从“阳虚致郁”的观点出发,阐释了阳虚致郁的理论基础及重要病机,认为阳气虚衰是主要病机,督脉失养是发病关键。探讨了运用“温阳通督”法针刺治疗抑郁症的基本思路和治法,以期为“温阳通督”法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9.
“项后三穴”为大椎、哑门、风府三穴,其具有解表散寒、疏风散热之功,三穴配伍可用以治疗风寒表证、风热表证、风湿骨痛等外感风证,及湿疹、痤疮、瘾疹等皮肤疾患;在治内风方面,三穴可治疗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所致中风、癫狂等内风疾患,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经筋理论选穴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病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刊数据库2008~2017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纳入以经筋理论选穴为治疗方案的随机对照研究。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以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0篇,共计935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70例,对照组46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总体疗效:OR=2.23,95%CI[1.47,3.36],Z=3.81,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漏斗图结果显示,图中散在分布点基本位于图形两侧,但不对称,提供偏倚可能性大。结论:研究表明经筋理论选穴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病的效果优于传统针刺组,但结果需要更高质量的研究进行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