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坐浴联合湿润烧伤膏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干预作用。方法:将90 例行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 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坐浴联合湿润烧伤膏干预,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联合常规换药干预。观察术后第3、7、14天的创面水肿、疼痛、肛门坠胀评分及创面恢复时间(腐肉完全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第7、14天创面水肿、肛门坠胀评分及第3、7、14天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创面腐肉完全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坐浴联合湿润烧伤膏可改善术后疼痛、创面水肿、肛门坠胀等并发症,加快创面腐肉脱离、缩小创面面积,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五散对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及瘢痕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低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予以低位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术后第2天起,创口常规换药后创口表面治疗组予三五散均匀涂布,对照组予云南白药均匀涂布。比较2组创面腐肉脱落及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创面肉芽生长、瘢痕修复程度评分,以及创面面积缩小率。结果:2组患者创面均能完全愈合,但创面腐肉脱落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分泌物评分术后第7、14天比较,及肉芽生长评分术后第14、2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修复程度评分术后第14、21天比较,及创面面积缩小率术后第7、14、2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五散具有加快肛周脓肿术后创面修复,缩小、软化瘢痕,减少患者疼痛,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苦参汤加味坐浴熏洗对痔疮术后的恢复效果。方法:将96 例已行痔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 例。治疗组采用苦参汤加味坐浴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创面愈合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不同时间节点的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治疗组为10.41%(5/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8%(13/4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汤加味坐浴熏洗不仅可以促进痔疮患者术后创面恢复,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痈饮对肛周脓肿热毒炽盛证术后创面愈合及肉芽组织趋化因子配体2(CCL2)因子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将60 例肛周脓肿热毒炽盛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采用脓肿切开术,术后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痈饮治疗。比较2组创面疼痛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及CCL2因子表达量。结果:治疗组术后第5、8天创面疼痛评分及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第14、21、28天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第7、14天CCL2因子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痈饮可通过下调 CCL2因子的表达来缓解肛周脓肿热毒炽盛证术后的创面疼痛,减少创面分泌物,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加减坐浴对肛周脓肿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接受肛周脓肿术治疗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治疗组采取仙方活命饮加减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肉芽状况、疼痛度、生活质量水平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1%(57/59),对照组为81.35%(48/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肉芽状况、疼痛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仙方活命饮加减坐浴对于肛周脓肿术后的恢复效果有较大提升,对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也有较大改善,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体外培育牛黄配合龙珠软膏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90 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治疗组采用体外培育牛黄配合龙珠软膏换药治疗,对照组单用龙珠软膏换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渗出液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42/45),对照组为82.22%(37/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2组第7、14、21天创面渗出液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体外培育牛黄配合龙珠软膏能有效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减少渗出液,缓解肛周潮湿感,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在麻醉与镇痛领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512例肛门手术患者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6例。治疗组采用局麻+中药熏洗,对照组采用单纯局麻。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治疗组镇静、镇痛、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水肿消退、炎症吸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麻+中药熏洗可有效提高肛门手术患者镇静、镇痛效果,对保证手术治疗及麻醉处理效果具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颈痛消丸联合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脊髓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针灸配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颈痛消丸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影像学结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脊髓功能评分及停药时间,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需手术率。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6例,对照组脱落5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1.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脊髓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停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需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痛消丸联合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痈疽油剂干预下肢静脉性溃疡(VLU)创面的效果。方法:将70 例VL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最后观察组纳入33 例,对照组纳入34 例。2组创面常规处理后,观察组采用中药痈疽油剂干预,对照组采用象皮生肌膏干预,比较2组患者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VLU-QoL)、溃疡创面面积、中医证候积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90%(30/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24/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VAS评分、VLU-QoL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溃疡面积明显缩小,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VLU患者采用中药痈疽油剂换药,能迅速缓解疼痛,加快溃疡创面愈合速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对痔疮术后水肿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将50 例痔疮术后水肿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 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熏洗干预。1周后比较2组的护理优良率、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优良率为92.0%(23/25),高于对照组的68.0%(1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24/25),高于对照组的76.0%(1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护理干预痔疮术后水肿疼痛,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水肿,加快创面愈合,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五水头孢唑林钠对老年肛肠疾病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肛肠疾病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老年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 例。对照组予以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熏蒸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以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3%(45/46),对照组为86.96%(40/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切口渗出物、疼痛、水肿缓解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2.17%(1/46),对照组为13.04%(6/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老年肛肠疾病术后切口感染,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了切口感染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健骨化瘀汤联合超肩关节夹板治疗NeerⅠ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 例Neer I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 例。对照组予以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和常规消肿止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骨化瘀汤口服治疗,持续4周。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eer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2、4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2、4周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骨化瘀汤联合超肩关节夹板固定治疗NeerⅠ型肱骨近端骨折较单用夹板固定骨折愈合更快,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洗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予足跟局部穴位针刺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9.52%、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治疗跟痛症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中药熏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回阳生肌汤配合康复新液对肛瘘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肛瘘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创面难以愈合的患者42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各14 例。空白组予以常规换药及0.9%氯化钠注射液纱条外敷治疗,对照组在空白组基础上加服回阳生肌汤治疗,治疗组口服回阳生肌汤并以康复新液外敷治疗。观察3组患者术后第7、14、35天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创面分泌物情况、创面愈合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显效率治疗组为100.00%(14/14),对照组为85.71%(12/14),空白组为71.43%(10/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术后第7、14、35天创面疼痛评分、渗液评分、愈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阳生肌汤配合康复新液可促进肛瘘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减少创面分泌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紫草膏治疗深II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深II度烧伤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紫草膏治疗,对照组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治疗1、2、3个疗程后的创面愈合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60.00%(18/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1、2、3个疗程后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膏中药涂擦治疗深II度烧伤能明显改善患者创面情况,提高创面愈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黄双花洗剂治疗创伤性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创伤性感染性创面患者分为3组各12例,治疗组采用三黄双花洗剂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加辅助治疗,对照1组采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加辅助治疗,对照2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加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创面肉芽组织新生率、达到植皮条件所需时间、细菌阴转率及术后第7天感染控制各项指标、疼痛VAS评分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双花洗剂冲洗治疗创伤性感染性创面总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止痛坐浴汤对混合痔术后肿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混合痔术后肿痛患者100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在给予基础治疗的情况下,治疗组加予止痛坐浴汤坐浴,对照组加予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治疗1 周后,比较2组治疗疗效、肛缘水肿体积及肛门疼痛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48/50),高于对照组的70.0%(35/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肛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肌缘水肿体积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止痛坐浴汤治疗混合痔术后肿痛,可明显减轻其肛门疼痛程度,缩减肛缘水肿体积,改善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全程可控性定向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全程可控性定向挂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疼痛评分、Wexner便秘评分、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创面愈合时间及脱线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100%(30/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14天及第15~21天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Wexner便秘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治疗组Wexner便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ARP及AMCP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创面愈合时间及脱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可控性定向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相比,在维护肛门形态、减轻术后疼痛和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黄洗液联合亚甲蓝封闭治疗原发性肛门瘙痒症(P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 例P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 例。治疗组采用参黄洗液坐浴联合亚甲蓝局部封闭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联合亚甲蓝局部封闭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治疗后1、3、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35%(41/43),对照组为72.10%(3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肛门瘙痒、皮肤湿疹样变及皮肤苔藓样变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结束后1、3、6个月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黄洗液坐浴联合亚甲蓝局部封闭治疗PA疗效确切,能快速消除瘙痒,促进皮损修复,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肛窦切开挂线合薢黄洗剂熏洗坐浴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肛窦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采用肛窦切开挂线手术治疗,术后治疗组予薢黄洗剂熏洗坐浴,对照组予温水坐浴。观察2组患者肛门疼痛、坠胀、瘙痒的改善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肛门疼痛、坠胀及瘙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薢黄洗剂熏洗坐浴能明显改善肛窦炎患者经肛窦切开挂线术治疗后的症状,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