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总结卜献春教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经验。卜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脾肾,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应以补虚泄浊为主。临床上针对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阴,予以参芪地黄汤加减;阴阳两虚证治以固护阴阳,予以金匮肾气丸加减;痰浊内阻证治以祛痰化浊,予以二陈汤加减;瘀血内阻证治以活血化瘀,予以桃红四物汤加减。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
介绍卜献春教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经验。卜教授认为老年糖尿病多为虚证,以脾肾为本,痰瘀为标,临证时不必拘泥于“三消”辨证,可从脾肾论治,兼化痰祛湿、活血化瘀等治法入手。其中脾胃气虚证者方用七味白术散健脾益气、生津止渴;肾阴亏虚证者方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润燥止渴;阴阳两虚证者方用金匮肾气丸温阳滋阴、补肾固摄;肾虚血瘀证者方用养胰通脉饮滋肾健脾、活血通脉。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介绍车树强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经验。车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位主要在肾,以肾虚为本,血瘀贯穿始终,将病机概括为肾之气阴两虚兼夹血瘀,治以补肾活血为大法,兼以利湿化浊,方以参芪地黄汤加减。  相似文献   

4.
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辨证分期治疗。DN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瘀浊毒为标,热邪贯穿始终;DN不同分期的主要病机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到阴阳两虚呈渐进性改变。本文从阴阳寒热辨证角度出发,以热邪为核心,提出治疗DN早期宜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中期可清热利湿,化瘀通络;后期则凉血降浊,扶正祛毒。上述治疗方法对DN患者蛋白尿和肾功能损伤有望取得更好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介绍焦安钦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焦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肾三脏之气虚、阳虚、阴虚为主,标实以痰、瘀、湿、热为主,其病机核心为肾虚、血脉涩滞、瘀血痹阻。焦教授主张通过整体辨证结合临床及病理分期论治该病,治以补虚泄实,并随症调整虚实侧重,注重补肾祛瘀,以益气、温阳通阳、滋阴、祛痰、化湿、化瘀通络、清热为具体治则。  相似文献   

6.
介绍徐云生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下肢水肿的经验。徐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糖尿病肾病下肢水肿中医病机主要为脾肾亏虚,湿瘀互结,治疗应从扶正祛邪出发,早期以祛邪为主,晚期注重补虚,虚实夹杂者则标本兼顾,并自拟糖肾消肿方随症加减治疗,临床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介绍吴芳汀主任医师辨治糖尿病肾病的经验。吴师认为,本病病位在脾、肾,其基本病机本虚为脾肾气虚,标实为湿浊瘀阻,补气健脾是治疗关键,益肾通络应贯穿始终。临床上常用黄芪四君子汤加减配合益肾、化湿、活血等药物进行辨证治疗,紧抓基本病机,结合主症及临床指标综合治疗,获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介绍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运用辨证分型治疗lgA肾病的经验。张老认为IgA肾病病程长,以脾肾亏虚为主,复感外邪而诱发。治疗分急性期与缓解期,急性期以祛邪为主,兼固护正气;缓解期以补虚为主。临证分为风热犯肺、湿热内蕴、脾不统血、肾虚火旺、肾气不固和瘀血阻络6型进行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9.
介绍张崇泉教授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经验。张教授临床将COPD分2期辨治:急性发作期以祛邪为主,分寒痰阻肺证、痰热壅肺证2型辨治,病情迁延者兼顾扶正;缓解期以扶正固本为主,分肺气亏虚证、肺脾两虚证、脾肾两虚证3型辨治,重在调补肺、脾、肾三脏,以治其本。并以显效病案为例,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0.
介绍刘建平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经验。刘教授认为,UC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虚为发病之本,随着病情的发展,湿、热、浊、毒并存,为发病之标,久之脾肾两虚。在治疗上应肝脾同调、气血共治,清温并用、内外兼顾,使阴阳平衡,气机升降有常,气血运行有序,脏腑功能协调,则病情得以控制。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1.
介绍张烨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的经验。张教授认为肾脾两虚是本病的根本原因,主张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采用固本培元法治疗本病;同时注重心理疏导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李明权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膜性肾病是难治性肾小球疾病的一种,是肾病综合征常见临床病理表现之一。李教授认为,膜性肾病多属本虚标实之候,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治疗上以病-证-症结合的思想为指导,以补脾肾之虚为主,兼清热毒、利湿毒、消风毒、祛瘀毒,获得显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药线点灸联合糖肾宁自拟方治疗脾肾气(阳)虚兼湿热型CKD 2~3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 例脾肾气(阳)虚兼湿热型CKD 2~3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 例。治疗组予药线点灸联合糖肾宁自拟方内服治疗,对照组予氯沙坦钾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与证候疗效、肾功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24 h尿蛋白定量(24hpro)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24UMA)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19/20),对照组为25.0%(5/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18/20),对照组为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SCr、BUN、24hpro、24UMA和升高GFR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线点灸联合糖肾宁自拟方可以改善脾肾气(阳)虚兼湿热型DN患者的临床证候、肾功能、24hpro及24UMA等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介绍袁军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临证经验。袁教授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标实为风热、风湿、水湿(湿热)、瘀血。并提出了以“肺-脾-肾”为中心的五脏同治和气血水同治的治则思想,在控制病情、避免药物不良反应、防治并发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介绍国医大师徐经世治疗糖尿病的经验。徐老提出“糖尿病非全消渴”的理论,认为临床上糖尿病患者除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外,亦多表现为形肥体胖、口不渴饮、胸闷脘痞、身体困重、神疲乏力等因痰湿、痰热所致症状,与消渴病本义不符。徐老临床治疗本病以辨证为主,结合辨病治疗,1型糖尿病分为肾阴不足证、肾阳亏虚证,分别治以益阴固肾、温阳益气,采用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临证化裁治疗;2型糖尿病分为初、中、末3期,分别治以化痰祛湿,醒脾助运、祛邪扶正兼顾、健脾益肾,以复脾之运化之职,肾之气化之能。  相似文献   

16.
介绍宣伟军教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的经验。宣教授治疗耳鸣从整体出发,强调辨证论治,尤其注重从肝脾肾瘀立论,临证以虚实为纲、肝脾肾瘀为目进行论治。实证耳鸣多责之肝胆,方用自拟疏肝止鸣汤;虚证耳鸣多责之脾肾,方用自拟健耳止鸣汤加减。并融合现代药理及病因病机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西医基础治疗结合中医病因病机及分期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学认为,DKD早期以脾肾亏虚为本,导致气阴两虚兼内热,瘀血内生;继而毒邪内蕴,瘀毒互结,损伤肾络;久则耗伤正气,肾损严重。本文从瘀毒理论出发,系统阐述DKD病因病机,并结合临床研究,提出根据瘀毒程度及病情轻重分期论治DKD:早期宜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中期可化瘀通络,降浊解毒;晚期则解毒扶正,化瘀消癥。本文通过从瘀毒理论深入探讨DKD的分期论治,望为DKD患者蛋白尿和肾脏损伤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介绍王耀光教授针药合用辨治尿道综合征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初以邪实为主,久病则耗伤正气,倡导实则清利,虚则补益,通补兼施,遵循利湿解毒清热、补脾益肾化瘀的治疗大法,急性发作期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方用自拟通淋汤加减;缓解期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方用巩提丸加减,并配合疏利三焦针法,疗效良好。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介绍毛以林教授辨治失眠的经验。毛教授认为,失眠一症病因复杂,病位与心肝脾肾相关,其总病机为阴阳失调。临证时应从虚实出发,实者多从痰、火、瘀论治,虚者多从心、脾、肾亏虚入手,并灵活运用安神药对加减,辅以调畅情志之法,临床取效斐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0.
总结卜献春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卜教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乃糖尿病发展至后期,由气血阴阳亏虚、痰浊瘀血阻络所致。根据其病情轻重,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但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痰浊瘀血阻络为标,虚实夹杂,互为因果。根据患者早、中、晚三期临床表现,卜教授分别提出以益气养阴,行血通络、养血活血,化痰通络、温阳散寒,通络止痛为治疗原则,同时配合独创的豨莶通络液外洗治疗,并将化瘀通络法贯穿于三期治疗之中,标本兼治,内治外治并施,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