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通脉汤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2组患者均接受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照组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脉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凝血功能[血小板(PLT)、血小板聚集率(PAgR)、D-二聚体(D-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3%(59/60),高于对照组的86.67%(52/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PLT、PAgR、D-D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通脉汤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强筋壮骨丸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型髓内钉(PFNA)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 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 例。2组患者均采用PFNA术治疗,治疗组术后口服强筋壮骨丸,对照组术后口服碳酸钙/维生素D3片;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骨折愈合情况,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Harris评分法评价2组术后3、6个月疼痛程度及髋关节功能,测定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腰椎(L1~4)、健侧股骨颈、Wards三角及大转子4个部位骨密度(BMD)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2组VAS评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4个部位BMD均较术前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4个部位BMD较治疗前稍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治疗组4个部位BM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筋壮骨丸能够缓解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髋部BMD,促进骨折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配合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合钙尔奇D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髋关节功能、骨折愈合率、骨代谢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髋关节功能、骨折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代谢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肾活血汤配合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改善骨代谢,促进骨折愈合,且并发症少,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简称BHR)配合八珍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配合八珍汤治疗,对照组单用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优良率及术后离床下地行走时间。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6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离床下地行走时间比较,治疗组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HR配合八珍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有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伤科熏洗汤对三踝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三踝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7例。治疗组在常规踝关节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同时配合伤科熏洗汤熏洗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踝部肿胀值及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2组AOFAS评分、VAS评分、患足踝部肿胀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伤科熏洗汤结合足踝康复训练能改善三踝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及术后的肿胀、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骨宝汤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的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2例。2组均进行PFNA术,对照组术后给予维D钙咀嚼片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加味骨宝汤和维D钙咀嚼片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的含量,同时测定并比较健侧股骨近端的骨密度。结果:治疗组TRACP-5b、BALP含量及骨密度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骨宝汤不但能够调节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的骨代谢,而且可以明显提升健侧股骨近端骨密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毛冬青汤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术后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自拟毛冬青汤治疗。结果:2组术后第5、7天膝关节周径、术后第7天VAS评分、术后第7天HH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毛冬青汤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有较好疗效,对膝关节肿胀的消退以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熏洗方联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行解剖钢板固定手术,对照组术后1周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熏洗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骨折症状缓解情况(GQOL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低切全血黏度、血沉)、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2组GQOLI评分、低切全血黏度水平、血沉水平、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熏洗方联合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早期症状缓解和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准备行PFNA内固定植入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PFNA手术,对照组术后均给予镇痛、抗感染、抗凝、补液,配合下肢无负重功能锻炼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均为28 d。比较2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开始下地部分负重时间,采用Harris评分评估2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结果:2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开始部分负重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后1个月治疗组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1);术后3个月,2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后1个月升高(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较好地改善PFNA术后患者髋关节的活动功能,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下地负重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加味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 例OVCF肾虚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 例。2组患者均进行手术及术后常规处理,对照组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汤加味方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治疗3、6个月的骨折愈合情况[伤椎前缘高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术前及治疗3、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代谢指标[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LAP)、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与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6个月2组伤椎前缘高度均升高,ODI评分均降低,Cobb角均减小,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与术前比较,治疗3、6个月2组VAS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治疗3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LAP、PINP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治疗3、6个月的BLAP、PINP均高于对照组(P<0.05);ICTP水平均逐渐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6个月的VAS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加味方可以促进OVCF肾虚血瘀证患者机体骨骼愈合和骨代谢,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伤科接骨片治疗。结果:2组120例均治愈,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估均达优。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后第7、10、14天肿胀评分比较,第5、7天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方面,三七活血接骨胶囊及伤科接骨片组均优。结论: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活血消栓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2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51 例。2组均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鲑鱼降钙素+碳酸钙D3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消栓汤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及下肢肌力。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2%(48/51),对照组为80.39%(41/5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徒手肌力量表(MMT)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消栓汤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下肢肌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健骨化瘀汤联合超肩关节夹板治疗NeerⅠ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 例Neer I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 例。对照组予以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和常规消肿止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骨化瘀汤口服治疗,持续4周。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eer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2、4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2、4周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骨化瘀汤联合超肩关节夹板固定治疗NeerⅠ型肱骨近端骨折较单用夹板固定骨折愈合更快,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活络逐瘀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予自拟活络逐瘀方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观察2组术后第14天的DVT发生率、凝血功能、下肢肿胀情况。结果:治疗第14天的DVT发生率治疗组为6.7%,对照组为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14天的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1天与第14天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4天下肢肿胀率均低于术后第1天,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逐瘀方能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利水通络方联合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即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利水通络方治疗。观察比较2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血肿量的变化,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00%,对照组为7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肿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水通络方能改善脑出血患者微创置管引流术后的神经功能,减少血肿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毫火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自拟毫火针“头痛方”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普通针灸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疼痛评分、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头痛频率以及头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毫火针“头痛方”治疗颈源性头痛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结合内热针、隔姜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阳虚寒凝型LDH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2组入院后均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并指导功能锻炼,对照组予以自拟温阳散寒方进行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内热针、隔姜灸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4%(34/35),对照组为68.57%(24/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JOA、VAS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结合内热针、隔姜灸治疗阳虚寒凝型LDH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方联合渐增功能康复锻炼治疗气滞血瘀型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40 例气滞血瘀型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 例。治疗组给予补气活血方+术后渐增功能锻炼方案,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片+术后渐增功能锻炼方案,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D-Ⅱ聚体、患髋Harris评分、随访6个月并发症的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以及在改善D-Ⅱ聚体状态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Harris评分和降低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病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方治疗气滞血瘀型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疗效明显,能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并能改善髋部活动功能,且不增加死亡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伤湿敷液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气滞血瘀证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新伤湿敷液外用,对照组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外用,观察2组患者消肿、疼痛缓解情况及患肢小腿周径。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肢肿胀、VAS评分及小腿周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伤湿敷液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疗效显著,可快速减轻患肢肿胀及疼痛症状,缩短了围手术期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补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钙尔奇D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密度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骨密度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