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柴胡陷胸汤加减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痰热瘀阻型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热瘀阻型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行冠心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另加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室性期前收缩频率、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室性期前收缩频率、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陷胸汤加减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痰热瘀阻型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疗效优于单用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汤治疗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化浊汤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的各方面疗效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肝脏彩超分级、血脂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浊汤治疗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疗效显著,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豁痰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浊阻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冠心病心绞痛(痰浊阻痹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豁痰化瘀汤治疗,对比2组综合疗效、血脂水平及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30%,对照组为73.9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脂各项指标、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每次持续时间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豁痰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浊阻痹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血脂水平,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每次发作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汤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SCAD)痰瘀互结证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各3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化痰祛瘀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hs-CRP、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s-CRP、TNF-α、IL-6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有较好的疗效性及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hs-CRP、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保护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汤联合西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 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酸枣仁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价2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观察2组治疗前后参与睡眠觉醒周期调节的相关因子[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β-内啡肽(β-EP)]水平;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PSQI、SRSS评分及5-HT、5-HIAA、β-E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4.29%(6/42),对照组为21.43%(9/4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酸枣仁汤联合西药治疗失眠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睡眠觉醒周期调节的相关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稳定型心绞痛气虚痰瘀互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分别为90.0%、76.7%,83.3%,对照组分别为66.7%、50.0%、6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肾宁心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益肾宁心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治疗,均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5%,对照组为7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和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益肾宁心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可获得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冠心病室性早搏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2组均于治疗2周后评估患者心悸、动态心电图及失眠的疗效。结果:心悸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0%,对照组为88.00%;失眠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0%,对照组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动态心电图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能够改善冠心病室性早搏心悸和失眠状态,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枣珀逍遥散加减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枣珀逍遥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枣珀逍遥散加减治疗失眠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涤痰醒神针刺法治疗痰热内扰型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以涤痰醒神针刺法治疗,对照组予温胆汤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3周后测定2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在治疗3周后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与治疗1、2周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涤痰醒神针刺法和温胆汤均能提高痰热内扰型更年期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且涤痰醒神针刺法的早期效果优于温胆汤,但两者长期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走罐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将56 例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 例。治疗组采用走罐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综合疗效,并记录与报告不良事件。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26/28),对照组为71.43%(20/2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走罐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枣仁安寐汤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甲状腺激素(TH)、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失眠患者104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 例。对照组采用百乐眠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枣仁安寐汤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血清TH、DA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8%(47/52),对照组为75.00%(39/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评分及血清TH、DA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枣仁安寐汤联合百乐眠胶囊可以明显改善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考虑其机制可能与其能提高血清DA水平、降低TH水平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盐酸坦洛辛缓释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脾肾气虚、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前列腺增生症脾肾气虚、痰瘀互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PSS、QO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盐酸坦洛辛缓释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脾肾气虚、痰瘀互阻证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十二味乌梅汤治疗丑时夜醒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睡眠持续困难、以丑时(1∶00~3∶00)夜醒为主症的失眠志愿者148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4 例)、对照1组(37 例)、对照2组(37 例)。治疗组采用十二味乌梅汤加西药安慰剂治疗,对照1组采用艾司唑仑加中药安慰剂治疗,对照2组采用西药安慰剂加中药安慰剂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积分、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65%(73/74)、67.57%(25/37)、5.41%(2/37),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以及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本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PSQI积分均有所降低,且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十二味乌梅汤治疗睡眠持续困难、丑时夜醒型失眠的患者,不仅能提高其睡眠质量,还可显著改善诸多伴随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脱落1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2组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5%,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能明显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疗效优于口服阿普唑仑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以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愈显率治疗组分别为90.00%(27/30)、60.00%(18/30),对照组分别为93.33%(28/30)、33.33%(10/3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肯定,愈显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心康片联合针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阻证患者9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护心康片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炎症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84.44%(3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NT-proBNP、hs-CRP、TNF-α、IL-8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护心康片联合针刺可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阻证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NT-proBNP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中医辨体调护”改善气郁质中风恢复期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 例气郁质中风恢复期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对气郁质的中医体质护理,对照组给予中医常规护理,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并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56/60),对照组为81.67%(49/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HAMD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体调护”改善气郁质中风恢复期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疗效确切,优于中医常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亚健康失眠(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亚健康失眠(肝郁气滞型)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焦虑抑郁量表(SAS、SD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8%,对照组为85.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各项指标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4个项目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AS、SD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亚健康失眠(肝郁气滞型)有明显疗效,且对情志有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泻心胶囊对瘀热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主要症状、炎症因子、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60 例瘀热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泻心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及炎症因子、血脂的变化。结果:心绞痛主要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心胶囊能够有效治疗瘀热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改善心绞痛主要症状,降低ICAM-1、CRP水平,改善血脂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